「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也是最具綜合性、最有價值的城市品牌。11月20號,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萍鄉市、景德鎮市,宜豐縣、玉山縣、蘆溪縣、大餘縣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南昌市、贛州市、吉安市以及南昌縣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喜訊傳來,江西振奮!
江西綜合新聞廣播訊(記者張吉昌)江西六地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殊榮,令人欣喜的消息傳來,當地幹部群眾為之振奮和自豪。
萍鄉市八一街包家衝社區黨總支書記彭小紅:「心情是非常的激動。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作為一名參與者、見證者,我們欣慰、感動、自豪,激情澎湃,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勵,讓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地有動力。」
大餘縣市民嚴崢:「現在我們獲得全國文明城市這個榮譽,感到非常驕傲。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僅要鞏固好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更要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質,做一個文明市民。」
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是城市進步的標誌。我省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來抓,2018年,出臺《關於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定下目標:到2025年,全省一半以上設區市創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其餘設區市創評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高位推動下,各地各部門戮力同心,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定向突破。景德鎮市明確責任,逐項推進基礎設施、市容市貌等「九大提質行動」。大餘縣創新網格化大數據「智慧城管」功能,推進城市管理智慧化、高效化、文明管理執法。宜豐縣推行片長、路長、巷長、樓長「四長制」和黨員幹部志願服務「積分制」,傾力打造精緻縣城。宜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盧寧輝: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們廣泛發動全民創建,大家都在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出力出汗。同時,不斷推動管理機制創新,用足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全力打造品質之城。
美麗創建讓城市變靚。萍鄉市以海綿城市建設為龍頭,新建改造萍水湖溼地公園、玉湖公園、南正街、鰲洲書院等500多個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基礎設施項目。贛州市以城鄉環境為切入點,集中力量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1632條背街小巷全部改造完成。玉山縣建成主題公園10個,新建城市幹道14條,美化亮化道路10條,全面消除城區「斷頭路」。環境美了、設施全了、生態好了,群眾更滿意了。
玉山縣市民彭靖:「我們明顯感受到城市更乾淨更有序了,特別是這種文明的氣息越來越濃了。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感覺更舒心更幸福。」
美麗創建讓人們更美。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潮中,各地堅持提升城市文明素養,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選樹工作。2018年以來,贛州市45人入選「中國好人」,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超過了歷年總和。
贛州市文明辦副主任黃繼輝:「文明餐桌、文明旅遊、文明交通,現在已經成為我們市民的自覺行動。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開展文明城市常態化管理工作中,我們的城市吹遍文明之風。文明之花常開,讓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中更方便、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