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樹穿上「金縷衣」,唐太宗李世民手植銀杏樹,國外都火了

2020-12-04 影像雜彈

說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都是極為「熟悉」。當然,我們對於他的熟悉,大都僅限於影視劇作品中的形象。當年的他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我們顯然無法穿越時空去彈指。但是,在西安郊外的一處古剎內,卻有一棵唐太宗李世民親手種植的銀杏樹。

這棵銀杏樹,位於西安郊外的古觀音禪寺內,是唐太宗李世民親手種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唐太宗李世民早已逝去,我們無法接觸,但是他栽種的銀杏樹依然在那裡,屹立千年,變得愈加繁盛茂密,守護著這片土地,見證了上千年的變遷。

唐太宗李世民不會想到,當年自己栽種的一顆小小的銀杏樹,居然能夠長成參天大樹,而且能夠跨越千年。千年銀杏樹所在的古觀音禪寺,屬於千年古剎,香火不斷。這棵古樹,因為是唐太宗親手栽種,現在則變成了知名網紅景點。

每年秋末冬初,千年銀杏樹葉變黃的時候,萬千遊客慕名來到古觀音禪寺,親眼感受「歷史」,與「歷史」合影留念。事實上,因為樹齡達到了1400多年,這棵銀杏樹枝繁葉茂,黃燦燦一片,盡顯秋色之美,猶如穿上了「金縷衣」一般。

特別要指出的是,古觀音禪寺唐太宗手植銀杏的美,不僅享譽國內,今年在國外的社交網絡同樣很火。西安千年古樹的美,顯然是可以跨域國界、跨越語言的。儘管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很火,但是遊客可以免費觀賞,無需付費購票。

每一年11月前後,慕名觀賞千年銀杏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不僅有西安本地市民,同時還有國內外其他地方的遊客,十分火爆。雖然古觀音禪寺不售賣門票,但是只有通過網上預約才能進寺觀賞銀杏,每日僅限3000人。若是沒有提前預約,去也是白去!

相關焦點

  • 李世民親手植下的銀杏樹就在終南山古觀音禪寺,預約免門票
    觀音寺的靈魂和歷史,以及吸引人們來此的原因傳說與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所植古樹有關一株是居於中軸線頂端的1400多歲的唐王手植銀杏。千年風雨,歷經滄桑,依然元氣淋漓,生命力充沛,枝繁葉茂,在秋日的斜陽下,無數的葉片如金色的錢幣,閃閃發光,散發著高貴的生命氣息......每個去那裡的人都因為這棵千年的銀杏樹而心馳神往。
  • 盤點終南山下千年銀杏樹,看看誰是笑傲枝頭最後的王
    從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底,是觀賞古銀杏樹的最佳時節,除了火遍全國的古觀音禪寺千年古銀杏樹外,還有西晉太康年間栽植於百塔寺的古銀杏、輞川王維手植的古銀杏、重陽宮馬丹陽手植的古銀杏和2500年前老子手植於樓觀臺宗聖宮裡的古銀杏等。今天,讓我們一一盤點這些古樹名木,看看誰是笑傲枝頭的最後贏家。
  • 老子手植銀杏樹
    傳說老子的青牛系在此刻側柏上,然後再往前走,來到了老子講經的地方,傳說三隻鷹也停在此柏樹上聽老子講經此銀杏樹就是老子手植銀杏
  • 西安有一個古觀音禪寺,裡面有棵1400多年的古銀杏樹,你知道嗎?
    在這裡燃燒著中華五千年來傳承不息的文明之火。泱泱西安,滾滾八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鴻篇巨製。饞人美食,令人垂涎,多少著名小吃在這裡誕生,多少名勝古蹟矗立在這美麗西安中。今天為大家介紹一處很美但很少有人知道的古觀音禪寺。
  • 世界上有哪些「千年古樹」?
    (圖源:baidu.com) 程江華編譯 深秋時節,西安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進入最佳觀賞期相傳,這棵「網紅」銀杏樹由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 不過,它並不是最古老的銀杏樹。山東省莒縣的古剎定林寺內的古樹,樹高約24.7米,樹幹最大周長約15.7米(八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據考證,此樹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銀杏樹中的「活化石」,被稱為「天下銀杏第一樹」。
  • 陝西10大名人手植古樹,有兩棵樹齡5000年
    據介紹,這棵古銀杏20世紀七十年代曾遭遇火焚,此後樹體僅靠幾片較厚的樹皮傳輸養分,至今依然生機盎然,新枝勃發,呈現出強盛的生命力,被當地的老百姓奉若神明,每年的正月初一、二月初十古廟會都要來這裡焚香許願。 這棵雄性銀杏樹和一公裡以外的老子說經臺前雌株銀杏遙相呼應,形成了樓觀臺獨具特色的古木景觀。
  • 世界上最美十棵樹,最後一棵樹非常的美,據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栽種
    這顆美色的藍色地上,其實至今已經有46億歲,而且在這46億的時間裡面,有許多生物在地球生生滅滅,在地球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史前文明,如果說自然界可查的,最古老的當屬三葉蟲,當然,也有許多樹木生長至今,因為受到千千萬萬的日夜,這些大樹顯得如此的美麗!
  • 李世民在西安觀音禪寺栽了那棵銀杏樹,已經美1400年
    在西安觀音禪寺有棵李世民栽的銀杏樹已經美了1400年此時正是銀杏觀賞的最佳時節銀杏位於觀音禪寺內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所栽不知是否粘上了皇室氣息千百年來金色光芒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銀杏當你近距離觀看千年銀杏時會瞬間覺得人類的渺小強如唐太宗豐功偉績的一生
  •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為什麼這麼紅火?每到深秋遊客爆滿
    如今,西安古觀音禪寺的1400年的樹齡的銀杏樹,已經不僅僅是網紅了,已經成為一個出名的景點了,每到深秋遊人如織,不僅是西安市市民,甚至連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慕名而來。尤其在深秋11月份更是遊客更是絡繹不絕,甚至需要通過網上預約才能觀看。
  • 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 終南山深秋最美的風景
    每年秋天,終南山古觀音禪寺是個熱門旅遊景點,就因為這裡有一棵銀杏樹。這是後院的一個門,上面是古觀音禪寺的匾額,顏真卿的字。自從這棵銀杏樹出名以後,慕名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古觀音禪寺在長安區東大街辦羅漢洞村,從西安開車過來要一個多小時,因為到了寺院外面,看銀杏樹的車輛比較多,停車還有排隊比較麻煩。滿地黃葉堆積,就像鋪著金色的地毯一樣,樹上依然一片黃燦燦。這棵銀杏樹,距今一千四百年了。這棵銀杏樹,是李世民栽植的,這座禪寺曾經佔地三百畝。古觀音禪寺,除了這棵銀杏樹,還有天王殿,觀音神泉,大眾禪堂,大善院等等看點。
  • 隱居藍田輞川14年 王維留下手植千年銀杏樹
    藍田縣輞川鎮,一位村民正在拿手機拍攝千年銀杏樹當你欣賞銀杏落葉美景的時候,可否知道12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王維曾在藍田縣輞川鎮親手植過一棵銀杏樹,至今枝繁葉茂,成為當地一景。11月24日,記者一行驅車前往輞川鎮尋找王維詩中的意境,沿著西商高速公路南下不到1個小時就來到輞川出口,眼前一幕豁然開朗,嶄新的水泥路與兩旁漂亮的二層民居,與遠處秦嶺深處的雪景構成了一幅沁人心脾的山水圖。
  • 西安一受歡迎的古寺,已有1400年歷史,寺內藏有一棵網紅古銀杏樹
    作為陝西省第一大城市和省會城市,目前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西安不僅每年吸引無數國內外遊客,而且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氣息,今天說的是西安一受歡迎的古寺,已有1400年歷史,寺內藏有一棵網紅古銀杏樹。
  • 唐太宗李世民 行書《溫泉銘》
    >《溫泉銘》為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拓本,是唐太宗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原石已遺失。《溫泉銘》不僅文辭優美,而且書法藝術實屬上乘,為歷代所稱頌,堪稱精品。其書中孕育著書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風韻。著名學者鄭汝中在《唐代書法藝術與敦煌寫卷》中寫道「其書法駢儷流暢,雍容大度,有明顯的二王書風,以行書刻碑,唐太宗為第一人。」
  • 西安古觀音寺有棵千年銀杏樹,傳說是李世民親植,獨樹成林太壯觀
    ,一片片金色的葉子宛如黃金片,隨風飄落在這沉寂的大地上,給北方深秋的蒼茫穿上了一件華麗的黃金甲,看著這樣的美景,讓人心頭暖暖地。這幾年在西安的街頭巷尾,公園小區都能看到一片片銀杏樹。這已經成了西安街頭一景。在西安要看銀杏樹,當然要去看長安區羅漢洞村終南山古觀音禪寺內的千年銀杏樹;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為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傳說,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已有1400年光景,因有遊客拍得太漂亮現在已經成網紅樹了。
  •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僧都被觀音菩薩騙了 小乘佛法也可超度亡魂
    看原著《西遊記》都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唐太宗李世民派他去的,而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要派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因為觀音菩薩曾經對唐太宗李世民說:「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 還在預約李世民的銀杏?王維的這棵銀杏美了1300多年,卻無人賞識
    最近西安觀音禪寺中的千年古銀杏刷爆了社交網絡,無論是國外網站還是中國網站,網友們紛紛讚美嘆到美哭了!而西安觀音禪寺這棵古銀杏其實並不是第一次走紅,它的美早已被眾人知曉,只不過社交網絡的傳遞,使它越來越「網紅」,聽說現在需要預約排隊了?那麼還等什麼呢!
  • 閒人莫話相殘事 生死存亡不自由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文皇帝是唐太宗的諡號,「六朝浮靡之習,一變而唐」的評價仿佛在說初唐時期的陳子昂,陳子昂生於公元659年,李世民生於599年,並649去世,10年後大舉"風骨""興寄"主張的陳子昂才出生。以前老街介紹過他的幾首絕句《觀唐絕句04-文韜武略的唐太宗掃蕩詩風 六朝浮靡之習,一變而唐》,今天看一看他的七律如何。
  • 西安一棵古樹火到國外,有人坐飛機來看,攝影師拍下了它的另一面
    西安被抖音推得越來越火,也被套上了「網紅城市」的標籤,好像這座城市的東西有個什麼不一樣就能火遍全網,比如西安古觀音禪寺的這顆千年銀杏樹。古觀音禪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東大街辦羅漢洞村,這本來是個清靜的寺廟,但是幾年前,因為有人拍攝了這裡的一棵千年銀杏樹,並發到了網絡上,讓這裡一下子火了,很多人慕名來觀看。據傳說,這棵樹當年是有李世民親手種植的,這也給這顆古樹套上了濃重的歷史味道,也更勾起了遊客們的好奇心,寺廟本不是景點,但很多外地的遊客甚至坐飛機來觀看,甚至都火到了國外的社交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