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申遺成功「對外有了更好的通行證和邀請函」

2020-12-21 瀟湘晨報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

「太極拳申遺成功了!」12月17日晚,這一特大喜訊傳來,河南人的朋友圈一片歡騰。一直在焦灼等待消息的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中原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魏真終於放下心來。他說,中國傳統體育和武術的強大文化影響力再一次得到了證明。

「太極拳的虛實進退、剛柔疾緩、內外一統,其實是世間萬象變化規律的應用。這在東方文化元素中具有十足的魅力,一直吸引西方世界的注目。」魏真說。

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必然拉近河南與世界的距離。以太極拳為橋梁連通五湖四海,對外文體交往有了更好的通行證和邀請函。同時,必將推動國內外太極拳運動的普及和提高,還有利於爭取武術進入奧運項目,這也對河南武術和太極拳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悉,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中原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作為省文旅廳的首批「非遺研究基地」,廣泛整合省內外武術文化研究學者,持續進行傳統武術理論、武術史志及武術文本典籍的整理和研究,先後參與了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武術卷的編審、河南省武術志的編纂、河南非物質文化武術類的評審等工作,在河南武術方面尤其是太極拳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魏真說,文化繁榮復興必然來自文化自覺和自信。在東西方文化和體育交流、融合中,我們必須運用世界眼光、新的研究機制重新審視、評價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太極拳的挖掘整理、剖析研究,為其代代傳承奠定理論基礎,賦予太極拳文化當代內涵和定位,從人類文化共同體中發現並找到其應有位置,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成功,新京報對話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和陳氏太極拳傳人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關注。2006年陳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08年武氏太極拳列入名錄,2014年,和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李氏太極拳和王其和太極拳也列入清單。2018年,我們就聯合了七個社區(流派)共同申遺。10年間,聯合國和申遺文本填報的要求不斷變化,我們就按照要求不斷補充完善申報材料。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神拳,婦孺皆鹹;流派紛呈,蔚為大觀;風靡全球,海北天南......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它以太極陰陽學說、中醫經絡學說、道家導引吐納術為依據,結合武術眾家之長而創製,又被稱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 太極拳申遺成功:讓中華文化遺產更好地活在當下與未來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太極拳申遺成功:讓中華文化遺產更好地活在當下與未來新華社記者周瑋「太極拳」申遺成功!我們欣喜,自17世紀中葉形成的太極拳,其所蘊含的圓融通達、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將為更多人了解,也將收穫更多知音。我們樂見,遍布世界各地的習練者,成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傳承者,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親近、傳承著中華文化的基因。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武當山成功舉辦2020年湖北省傳統武術大賽成功舉辦9屆武當國際旅遊節成功舉辦5屆武當太極拳國際交流大會成功舉辦第三屆和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太極拳是基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太極拳已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窗口。世界的遺產,人類的財富。如今,太極拳正不斷向世界邁出「武步」,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彰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 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人們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徐宏星攝   外國太極拳愛好者表演太極拳本報資料圖片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萬裡之外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   太極神拳,婦孺皆宜;流派紛呈,蔚為大觀;風靡全球,海北天南……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太極拳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並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上,太極拳確定申遺成功!當然,這是中國的太極拳,和韓國沒什麼關係,和印度也沒什麼關係。溫縣文化館的館長閆芒種在得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後感慨的說:「沒法說,一說就想掉淚,付出了太多艱辛」。焦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太極拳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嚴雙軍對此更是激動不已:「我們家鄉的文化得到了世界上的承認,使太極拳有了更廣闊的傳播環境,有了更多的受眾人群。作為溫縣人,我為誕生在這裡的文化感到自豪。」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楊露禪所教之拳術,在當時不叫太極拳,而叫作「綿拳」,只教旗人不教漢人,旗營中也是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那時的旗營分為東八營和西八營,東八營是善撲營,練摔跤,西八營多是提籠架鳥的,體質較差,練綿拳。當時除了端王爺學拳之外,有很多王公子弟也來學拳,使得綿拳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非同一般。
  • 昨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成功申遺。太極拳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在武當山有一處名叫遇真宮的道觀。在遇真宮真仙殿內供奉一尊銅鑄鎏金人像。人像身穿道袍,頭戴鬥笠,腳穿草鞋,一派仙風道骨的形象。他就是元末明初著名道士,太極拳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的基礎招式和精髓,流傳發展了千百年後,最終確立了中華武術「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格局。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從陳家溝到全世界,太極拳的申遺成功更加堅定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對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具有重要作用,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具有深遠影響,對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深刻啟示。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 太極拳第3次申遺終成功
    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申遺成功,對於它的保護和推廣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太極拳申遺之路可謂漫長而曲折。2006年5月,太極拳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接下來又有哪些大動作?
    據了解,早在2008年,中國就已經正式啟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如今,太極拳終於申遺成功。那麼,「申遺」對太極拳的發展有何幫助?申遺後的太極拳將會如何發展?12月1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對太極拳申遺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具體情況做了介紹。
  • 祈年文潭:申遺成功是太極拳「祛魅」的契機
    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的名頭更響,受到的關注度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擁躉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央視揭秘太極拳裡的神秘力量!
    太極拳申遺成功,央視揭秘太極拳裡的神秘力量!12-29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太極拳秘境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 太極拳申遺何時成功?美媒:中國人很著急
    自2014年以來,韓國和日本要將太極拳申遺的新聞不絕於耳。其中,韓國妄稱太極拳的發明人是張三丰,且張三丰是韓國濟州島人。然而,太極拳出現於明末清初,張三丰生活在元末明初,太極拳的出現離張三丰差了整整兩三個世紀。而「張三丰是濟州島人」的傳聞更是子虛烏有,完全是韓國人對金庸小說的牽強附會。
  • 太極拳申遺成功了,金元太極才是康莊大道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太極拳成功申遺 」2014年,張三丰太極拳和吳氏太極拳、李氏太極拳、王其和太極拳、和氏太極拳一起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中,但最終只有「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因陳氏太極拳後人認為其申遺「有悖社會公認、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