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建語言資料有聲資料庫 鄉音老詞兒丟不得

2020-12-18 人民網教育

  「先說天,後說山,說完大塔說旗杆。先說江,後說河,說完小溝說車轍。」這不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出,也不是人藝劇場的話劇表演,而是11月28日在西城區語委辦舉行的北京方言發音人的面試現場。

  這場面試是為中國語言資料有聲資料庫北京庫建設項目採集原始數據。面試現場,58位「老北京」拉開了架勢,來了一場風趣幽默的「嘴仗」。「逗牙籤子」、「顛兒了」、「老家賊」、「夜麼虎」、「槓子」等地道的北京方言層出不窮,面試組專家北京語言大學的張世方教授說:「很多有趣的詞兒我們也是第一次聽到。」

  在這場特殊的選拔中,這群出生在1941—1950年的「老北京」們必須使用北京城區方言完成面試,包括自我介紹、語音測試(朗讀規定文本)和民間故事分享等環節。在甄選現場出現的北京傳說、歷史典故、童謠、順口溜、快板、北京三弦等聽得面試專家組忍不住地欣喜。

  最終共有7名參選者成為北京城區發音人,參加包括聲韻聲調、詞彙、短句、短文等內容的方言音視頻錄製工作,其錄製的作品將進入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得到妥善整理和保護。

  北京方言土語追根溯源,主要是在元、明、清三朝形成的,是生活在大雜院、小胡同裡的市民生活中的日常用語,嬉笑怒罵和生活百態造就了北京方言土語的「調侃味」和「市井味」。

  比如說,「逗牙籤子」就是開玩笑的意思,其中又帶有幾分調侃味道,類似的表達還有「逗咳嗽」、「逗悶子」、「逗哈哈兒」等;「顛兒了」就是撒腿跑了或走了的意思,一個「顛」字加一個兒化音,竟然風趣形象地描繪出小跑而去的場面;「老家賊」指麻雀,「夜麼虎」指蝙蝠,「槓子」指「彩虹」。

  近些年,北京方言的流失現象已經逐漸顯現,第一位進行面試的嚴樹昌老先生是胡同裡長大的地道北京人,打小就接觸和使用北京方言,但他坦言:「在和胡同裡比自己大一輩兒的八九十歲老人交流時,還是會有不少話聽不懂,有時得停下來問一句『這詞兒什麼意思』?」

  北京市語委副主任曹秀雲指出,多年來,不斷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呼籲研究、整理、保護、傳承北京話。中國有聲資源資料庫建設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的實際行動。

  目前,全國各地的方言也都面臨一定程度「失傳」的危險。上海社會科學院調查顯示,在上海本地出生的中小學生中,只有一半的人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說上海話;而蘇州大多數年輕人甚至已聽不懂評彈了。為此,兩地都開展了小學方言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力圖保存和發揚本地方言。

  語言承載著文化,種種方言可以反映出各地差異紛繁的生活狀態和鄉情風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中國有聲資源資料庫的建設,還是滬、蘇兩地方言進入小學課堂的嘗試,無論是政協委員提議在公立幼兒園開設北京方言課程,還是建立中國語言博物館的構想,都是從保護民族文化、民族記憶和民族歷史的角度認識語言和方言的保護意義與價值。

  與此同時,民間的力量也參與進來。從《金陵十三釵》的南京話,到《白鹿原》的西安方言,從青島話、金華話、南寧話、客家話等諸多方言改編的《江南style》,到蘋果公司系統語音助手可以識別普通話、粵語和閩南話,傳播民間方言的形式花樣百出。

相關焦點

  • 中國建設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保護瀕危語言
    事實上,在一線城市,普通話已經逐漸取代方言,成了人們使用的主要語言。與此同時,年青一代的城市居民也開始逐漸遺忘了屬於他們的方言土語。為了保護這些正在消失的語言,教育部正在組織推動建設「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近日,中國日報記者專訪了主管該項目的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司長張浩明。
  • 閩南語將存入國家語言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
    □記者 李凱龍 文/圖南安先行試點 晉石擬明年申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2008年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調查收集當代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和帶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話的實態、有聲語料,進行整理加工,長期保存,保護民族語言文化遺產。
  • 南安腔閩南語將存入國家語言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
    江蘇省2008年全國率先試點江蘇庫建設,北京、上海、廣西、遼寧、福建也於2012年開展試點工作。據了解,福建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的三個試點縣市,另外兩個是福清及龍海。此外,福建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還將在全省選取79個調查點,用五年時間,分5批進行調查、採集語言數據,晉江、石獅有望明年申報採集,鯉城、豐澤、洛江、惠安、安溪、德化、永春等將列入後續計劃。
  • 「石獅腔」閩南語發音將存入國家語言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
    你知道我們「石獅腔」閩南語發音將存入國家語言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嗎?日前,我市選出的六名石獅腔閩南語發音人終於完成錄音錄像。1月29日上午,福建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泉州庫)調查團隊負責人、泉州師範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黨總支書記王勇衛和石獅市教育局副局長蔡育婷,在石獅市教育局會議廳為這六名方言和地方普通話發音人頒發《發音人證書》,這也意味著為期一年多的石獅市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試點工作正式結束。
  • 徵招石獅閩南話發音人 作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
    記者昨日從市有關部門獲悉,我市開始徵招石獅閩南話發音人,將採集其有聲石獅閩南方言,作為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  2014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福建庫)建設於7月啟動,將按照國家統一標準,採集我省方言。其中,閩南話和閩南文化是福建資料庫的重要內容,而石獅是泉州閩南話的主要採集點之一。
  • 詔安方言進入國家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
    日前,詔安縣共有7位詔安「城關話」發音人獲得由國家語委科研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聯合頒發的榮譽證書,這標誌著詔安「城關話」以「標準身姿」進入國家語言資料庫。  據了解,閩南語被譽為古漢語的「活化石」,詔安「城關話」是其中獨具特色的代表,為了傳承和保護詔安獨特的語言文化,給子孫留下珍貴的語言活化石,去年7月省語言文字委員會組織語保專家到該縣全面調查採集詔安城關話原始數據,並進行科學整理、開發和展示,永久保存。
  • 南安方言古發音多 或納國家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
    9日,廈門大學語言學博士生導師李如龍代表福建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對省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南安試點項目進行紙本驗收。據了解,本次驗收順利通過。  在現場,3名南安方言發音人(2名老年男性,1名青年男性)每人要用閩南語讀出1000個字、1200個詞語、50個句子。而李如龍等人則認真地用國際音標對他們的讀音進行標註。
  • 中國啟動有聲資料庫建設 搶救保存各地方言(圖)
    日前,國家語委在蘇州正式啟動了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試點工作,以搶救保存各地的方言。前來參加啟動儀式的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趙沁平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的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開始急速變化,有些已趨於萎縮和衰亡。
  • 滕州方言將存入中國語言資料庫 發音人要求土生土長
    棗莊齊魯網12月26日訊(滕州臺 孟耀)為全面掌握語言國情,加快普通話推廣和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搶救、保存衰危的語言及方言,並向社會提供語言資源和口頭文化資源。12月24日,記者從滕州市教育局獲悉,國家語委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工程,面向全國各地徵集地方語言。
  • 江蘇方言有了「語音資料庫」 老南京話有「兒化音」
    資料圖   江蘇方言有了「語音資料庫」  全省設70個調查點採錄各地方言,老南京話曾有「兒化音」昨天,省教育廳發布江蘇語言資源保護工作成果,900多萬字的《江蘇語言資源資料彙編》、70個調查點上原汁原味的方言語音資料同時亮相。   現在的孩子到哪裡都講普通話,對方言知之甚少。江蘇省教育廳語工處處長趙曉群介紹說,其實方言背後是充滿魅力的地方文化。2008年,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由我省獨家承擔該資料庫建設試點工作。
  • 科學網—美國國家地理創建有聲字典 記錄世界瀕危語言
    北京時間2月2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不朽的聲音」計劃旨在記錄世界各地的瀕危語言。
  • SQL語言基礎:資料庫語言概念介紹
    1、概念介紹SQL(Structured Query Lana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是關係資料庫中最普遍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查詢、數據操縱、數據定義、數據控制功能,是一種通用的、功能強大的關係資料庫的標準語言。
  • 「漢藏語系語言詞彙語音資料庫」項目通過鑑定
    「漢藏語系語言詞彙語音資料庫」項目通過鑑定 2009-06-08   「漢藏語系語言詞彙語音資料庫」成果鑑定會於2009年6月2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召開。
  • 香港正在利用出版資料庫實現遠程語言教學
    2006年8月28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同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承辦的「2006北京國際出版論壇」,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舉行。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陳萬雄先生作為演講嘉賓,談到了他對於出版社資料庫開發的新看法。    他認為出版物資料庫的開發和圖書的數碼化不是一回事,它是幾十種書、幾百種書、幾千種書數據化的概念。
  • 漢語盲文首個"資料庫"開建 或為盲文高考提供支持
    漢語盲文首個"資料庫"開建 或為盲文高考提供支持 2014-06-20 15:11:12記者近日從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獲悉,「漢語盲文語料庫建設研究」已經開題。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該項目或將為研發優秀盲文翻譯軟體、推廣盲文學習和研究,乃至在國家考試中為盲人提供科學有效的盲文試卷,提出解決之道。  我國現在使用的普通話盲文有兩種:建國後統一推行的首套盲文「現行盲文」,和後來改良的「雙拼盲文」,二者都是用盲文「點字」拼寫出漢語音節的方案。
  • 南京市召4名南京話發音人 語言將存資料庫(圖)
    記者昨天獲悉,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徵集「南京城區」語言資源,南京市語委面向市民徵集4名南京城區方言發音人和3名南京城區地方普通話發音人。如果你覺得你說的南京話最正宗,趕快來報名吧,說不準你就是南京話的發音人呢。  南京城區方言發音人:9月25日到30日報名,地點在南京中等專業走讀學校(長江路272號)。
  • 甘肅武威雲智口才青少兒有聲語言藝術測評成功舉行
    2019年10月13日「全國青少兒有聲語言藝術測評」在甘肅武威雲智口才青少兒有聲語言藝術中心成功舉行。積極響應教育部建立社會藝術行業標準的號召,為加強青少兒朗讀、朗誦、播報、演講、主持等有聲語言表達各項技能的培養,促進青少兒有聲語言表達基本技巧以及口語交流、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而制定社會青少兒有聲語言藝術標準和測評體系,是評估青少兒語音發聲技巧、朗讀朗誦水平、有聲語言表達能力、即興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對青少兒語音發聲、朗讀朗誦、有聲語言表達、
  • 中國藝術品資料庫---北京雅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藝術家資料資料庫。按拼音字母、藝術家姓名、藝術家籍貫、出生年代、專業類別細列其個人背景資料。 拍賣機構資料庫。按所在地區、拍賣機構名稱、機構規模等細列拍賣機構的詳細背景資料。 文博機構資料庫。按所在地區、機構名稱、機構規模等細列文博機構的詳細背景資料。
  • 有聲語言表達有什麼作用嗎?
    從宏觀的規定性來說,有聲語言表達除即興口語表達外,必須遵從和履行文本對它的制約。但在受文本限制的同時,往往也能夠營造--個創造的空間,在語體表達的微觀層面,有聲語言的表達還是能夠發揮著巨大的能動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