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沈從文」筆下一個「靜謐又安和」的古鎮

2020-12-04 愛旅遊的朱夫人

邊城——「沈從文」筆下一個「靜謐又安和」的古鎮

沈從文是一個很出名的作家,他出生在湘西這個美麗又神秘的地方。在他的筆下有著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在他的文章中《邊城》尤為出名。邊城是一個美麗又靜謐的古鎮,著名的電視劇《邊城》就是在當地拍攝的。邊城古鎮有很多說不出來的韻味,在哪裡你可以體會到城市中不曾有過的魅力。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欣賞邊城的風採。

天微微亮,初升的太陽就照耀了全鎮的每一個地方。早上帶著溼氣的霧水混合著紅色的陽光,整個小鎮就像是仙境一樣,沒有世俗的汙染,一切都是這麼安和溫馨。

伴隨著朦朧的霧氣,漁人們也開始出來勞作。他們撐著長長的竹竿,帶著鬥篷,穿著蓑衣,就這樣在這個美麗的清晨,開始了他們的捕魚工作。

划船時那淅瀝瀝的水聲、天上鳥兒的叫聲與還在沉睡的小鎮構成了一幅美麗圖片。而在河邊矗立的雷峰塔,這像是一個護衛一樣,防止任何人來打擾到小鎮的安寧。

在中午的時候這個小鎮就不在安靜,在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出門上街,購買自己今天自己所需物品。早上捕魚的人也會去出售自己多餘的魚來補貼家用。

在這裡你可以體會到不一樣的鄉土人情,因為邊城是苗族聚集區,所以當地人很多都是用苗語來交流。所以在這裡購買物品還是去商店比較好,在這裡面的人會說普通話。在邊城這個地方,你可以嘗到最正宗的臘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米豆腐。這些在當地都是很普遍的食物,但是在外地人眼中,這些就是不可多得美食。

下午的時候小鎮又恢復了平靜,這時勞作一天的人也會休息。在小鎮的街上,街道兩邊開的茶鋪裡,人們在這裡談論自己一天的收穫,也會靜靜地品嘗茶的味道。日子過得真是悠閒又舒適。而遊客呢也能從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徹底放鬆下來,這是一個非常適合養身修心的小鎮。

在夜晚的時候,這是小鎮最美的時候。每家每戶都點亮了燈火,讓整個小鎮都亮了起來,在這個時候。伴著譁啦啦的流水聲,還有夜間在草叢的蟲鳴聲,你會很快的就進入夢鄉。這個夢會很長,因為在這裡沒有滴滴的車聲,只有大自然最真實的聲音。

這是小編對於湘西邊城的感受,我覺得邊城的美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有到了當地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跟小編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沈從文筆下的那座邊城:一座被遺忘的古鎮——邊城茶桐
    由於一本書讓我了解了「邊城」,由於一張車票讓我來到了「邊城」,來到了那座深山中的邊陲小鎮——茶桐古鎮。在沈從文老先生的筆下,它是一座民風淳樸,清幽淡雅的古鎮,不過卻鮮為人知,被遺忘在深山中。邊城茶桐它雖沒有鳳凰古城那麼有名,但和鳳凰古城比,它更多了那份沒被打擾的清幽和神秘感。有一種想讓人去探尋一番的感覺。我們今天了解了解這座神秘古鎮。這座古鎮原名叫茶桐,後因沈從文老先生的《邊城》而聞名於世,故在2005年改名為邊城,但為了和其他的邊城有所區分,於是又叫邊城茶桐。
  •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到底在哪裡?
    當時,鳳凰古城在全國範圍內已頗具名氣,因其建築風格合於《邊城》的描繪,且在湘西境內,又是作者沈從文的故鄉和安眠地,所以很多人便想當然地以為鳳凰古城就是先生筆下的「邊城」。當然,這一說法並不難於駁倒。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
  •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茶峒
    沈從文先生《邊城》筆下的茶峒,就這樣千百年來佇立在貴州、重慶、湖南三地交界處。我想,知道茶峒、去茶峒的人,都應該是因《邊城》而起。所以,茶峒與先生的《邊城》一定是難以分離的。花垣河其實只是酉水河的一個支流,從茶峒古鎮邊流過。
  • 去感受沈從文的《邊城》原型—秀山洪安古鎮
    現代旅遊很多人所喜歡的各有不同,有人喜歡青山水綠的悠然,有人喜歡都市夜景的炫美,有人喜歡山野農家的自然,有人喜歡古鎮的古意,或許有人隨便買張不知目的地票,走到哪裡算哪裡。旅行就是一種對生活追求,與感受環境讓自己放下疲憊。我和很多人一樣喜歡古鎮,今天我們走進——重慶秀山洪安古鎮。
  • 湖南這座古鎮,藏於深山中,沈從文筆下真正邊城
    第一次聽說茶峒古鎮,還是因為沈從文的《邊城》。那時候的茶峒鎮,還不叫邊城鎮,在《邊城》小說出版70年之後,茶峒小鎮才正式變更成了現在大家所熟知的邊城鎮。置身其中,彷佛真的走進了邊城的歷史。來之前我們偏愛的是沈從文筆下「無論世界如何動蕩,邊城依然純樸有序」的社會歷史,來了之後發現,這裡好似真的不曾改變,一切都是《邊城》文學下的真實版,青瓦紅木的古屋旁偶爾能看到幾隻老貓慵懶地躺在門口,來人也不驚,旁邊三三兩兩的老人聚在一起喝茶閒聊,她們神態悠閒,臉上洋溢的都是對生活的適從感和滿足感。
  • 「一路書香」行讀《邊城》尋訪沈從文筆下的世外桃源
    邊城茶峒古鎮  位於川湘交界的小鎮茶峒,是沈從文先生筆下令人神往的桃花源。憑藉沈先生《邊城》中優美的筆觸,這座小小山城的純潔安寧與人性的善良美好一併被世人所知曉。  茶峒 白塔  在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邊城》曾封獲第二名的佳績。相對同期魯迅筆下的啟蒙與批判性,沈從文筆下的人與山水充滿了善良與寧靜。
  • 重讀《邊城》:從沈從文的筆下,讀懂人生的美與哀愁
    01邊城在哪裡?茶峒所在的地方,是地勢低處形成的一座小島,孤島東邊就是沈從文筆下著名的邊城,城外有一條清水江緩緩流淌。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對於《邊城》,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說:「 為什麼這個小說叫『邊城』?這是個值得想一想的問題。『邊城』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說這是個邊地的小城,這同時是一個時間概念、文化概念。 『邊城』是大城市的對立面。
  •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並不是鳳凰古城,而是這座三省交界的小鎮
    這是沈從文《邊城》裡的經典句子,經典即合理,就像鳳凰古城由於沈從文的文章而火了,也是偶然,其實也有些鳳凰古城在當今旅遊業發達的今天註定會火的必然。這是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從他的文筆中,可以看出他對家鄉的熱愛。畢竟,他的字裡行間流露的都是溫柔真情,能寫出它的人定有一顆溫柔的心,這做不得假的。
  • 《邊城》沈從文
    《邊城》是沈從文筆下一部經久不衰的作品,他描繪的是湘西小鎮茶垌的生活狀態。閱讀沈從文的邊城,需要十足的耐心。小溪,白色小塔,小塔下一戶人家,家裡有一位老人,一個小女孩和一隻大黃狗,構成了《邊城》的主要形象。在沈從文的筆下,所有的事物都接近自然的狀態。這裡的美,好像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寧靜而悠然,遠離了城市的喧囂。
  • 重讀《故鄉》和《邊城》,看魯迅和沈從文筆下的鄉土中國異同
    正是這樣的人生經歷,讓其格外關注國民性和人性問題。2.沈從文的人生經歷和魯迅相比,沈從文的出生時間則晚一些。沈從文從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湘西小城裡,那是一個淳樸、自然,與世無爭的鄉土世界。《邊城》——湘西一帶之民俗風情①對歌、唱歌沈從文筆下的湘西邊城,是一個多民族集居的地方,其民俗民風濃厚。比如對歌、唱歌就是一種常見的風俗。湘西男女青年相戀以對歌、唱歌作為交流媒介,通過歌謠的方式來抒發情感,表達愛意。
  • 《蕭蕭》:沈從文筆下的另一個邊城
    這時的沈從文在創作上已進入成熟期,無論就筆法,還是思想而言,《蕭蕭》都稱得上是沈從文的上乘佳作。它獨特、迷人又令人費解。汪曾祺就曾坦白承認過這點。他說:「我很喜歡這部作品,覺得它寫得好,但好在哪裡,說不出。我把這篇小說反覆看了好多遍,看得我藝術感覺都發木了,還是說不出好在哪,大概好的作品都如此吧。」《蕭蕭》和《邊城》一樣,都是沈從文以湘西為背景塑造的桃花源。
  • 再讀沈從文筆下湘西風俗人情故事,閱讀推薦《邊城》
    特別喜歡沈從文,他的文章如他的人,絕對的低調奢華、表裡如一。他是兼具人品與才華的優秀作家。他的《邊城》只有風土人情沒有油頭滑腦,書中人物蘊含的是作家思想的濃縮。閱讀他的《邊城》不僅有一位位熱情、善良、樸實的湘西人,還有那景色宜人的水鄉古鎮。讀著讀著我就有一種必須要去沈從文所描寫的地方去旅行的衝動。閱讀他的文字我一般不看作者也能識別出這是沈從文自己的文章。
  • 跟著沈從文先生寫的《邊城》小說,去探尋曾經的故事
    邊城鎮位於湘西花垣縣,原名稱之為茶峒古鎮,這裡處於湘黔渝三省交界處,故而有「一腳踏三省」之說。邊城的取名,來源於沈從文先生的小說《邊城》,由於沈從文先生的家鄉在鳳凰,所以許多媒體將鳳凰當作了沈先生作品中的邊城。
  • 適合一個人散心的小城 茶峒:原來它才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
    許多人都以為鳳凰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殊不知這個故事卻是發生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鎮-茶峒。書中記載,茶峒清幽,風景秀麗,獨有獨特的湘西文化風情和善良的風俗引人入勝。它位於湘,黔、渝三省交界處,濃鬱的苗族名族風情,古色古香的邊城風貌,說不定你會在這裡找到一位像翠翠一樣的女子!
  • 沈從文的《邊城》:田園牧歌式的愛情,不復存在的理想國
    回鄉之旅,歷時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沈從文在家裡只待了四天。不久母親病逝的消息趕來,於是在繼續寫作邊城的時候,旅途上的感悟失去親人的悲痛,全部被他揉進了小說。邊城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軍閥混戰,新舊交替的大時代,但是沈從文別出心裁他將故事的地點放置到了位於四川和湖南兩省,交界處的小山城。茶峒,一個還沒有被時代浸染。半桃花園式的地方。那裡的時間是凝固的,河水是靜謐的。像是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遠離塵世的喧囂茶峒城外約一裡路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水中的遊魚仿佛漂浮在空氣之中。小溪裡有一隻方頭渡船。專門負責搭載行人過河。
  • 還記得沈從文的那一篇《邊城》嗎?這次帶你們看看邊城小鎮的美景
    邊城》這本書非常熟悉。我們高一下學期的書就學過節選自沈從文先生的一篇文章。《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用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和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 沈從文「邊城」今安在
    他們去採來沈從文生前喜愛的「虎耳草」,後來大家都去採了來,小心翼翼地把它栽在墓碑石下的周圍。15年後,2007年5月20日,張兆和的骨灰來到了沈從文身邊,兩個患難一生的情侶,一個只愛過一個最好年紀的人的沈從文,永遠和這個最好年紀的人在一起了。
  • 沈從文和汪曾祺筆下的生態女性主義
    生態女性主義者指出,女性和自然應該是互相交融、緊密聯繫的,自然被「女性化」的同時女性也被「自然化」。她們相互補充,相互表現,相互象徵。1.自然的女性化《邊城》裡,沈從文賦予自然以靜謐、純淨、柔和等的女性特徵,開篇描寫的白河「清澈透明」,河水「靜靜的」,也如翠翠一樣「清明如水晶」。
  • 中國最冷清的古城之一: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茶峒,鮮為人知
    中國歷來不乏古蹟,最令人欣賞和自豪的就是古建築的保留和延續。雖然因為不可抵擋的歷史因素和自然災害導致許多古建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是完全毀滅。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仿古建築如雨後春筍一般,但仍是有一些古老的古城小鎮鮮為人知,甚至是為冷門,比如湖南的邊城茶峒。
  • 湖南花垣茶峒鎮:沈從文「邊城」的原型
    洪安,據說渡過那條河就是湖南花垣了,重慶這邊收取門票四十元,大張旗鼓的攢了一些相關與不相關的景點湊成邊城景區,還建立了一個翠翠園。《邊城》的第一句就這樣寫到:「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便有一溪」,顯而易見,沈從文的「邊城」名叫茶峒,在湖南、重慶、貴州的交界處,就會發現「邊城」在此。也就是說,「邊城」的原型是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