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了!這些關於手機的謠言別再信了

2021-01-16 浦東發布

從大哥大到小靈通

從2G到5G

手機的功能和樣子變化很大

不變的是它一直陪伴我們

與此同時

關於手機的謠言也開始出現

今天就和大家盤點一下

那些年關於手機的謠言

別再相信了!

謠言一

手機要先耗完電再充電

此類充電準則,只對能產生記憶效應的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適用,而對於現在採用鋰離子電池的新型手機,鋰離子電池周期性充電效果比耗盡電量後再充電效果更好。

謠言二

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越好

照片成片質量與很多因素相關,比如傳感器、鏡組、軟體算法等,像素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因此,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在研發時都會考慮各種組件的搭配均衡,拍出來的效果才會更好。

謠言三

手機會讓銀行卡、公交卡消磁

生活中大部分的智慧卡片的信息都被儲存在晶片上,而這些晶片普遍為半導體晶片,它們並不使用磁性記錄技術,所以這些卡片是不會被手機所消磁的。同時,對於部分使用磁性記錄技術的智慧卡片而言,由於手機所發射出來的電磁波不能夠產生大量的磁場,這些卡片同樣不會被手機消磁。

謠言四

打雷時打電話會被雷劈

我們日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體積小,手機對於電阻變化的影響很微弱,所以即使在雷雨天氣,遭遇雷擊的概率也微乎其微。但需要注意的是,雷雨天氣使用固定電話有一定風險,因為電話線與室外相連,容易被閃電擊中,所以大家儘量不要在打雷閃電時使用固定電話哦。

謠言五

用牙膏能修復手機屏幕細小劃傷

首先手機屏幕裂痕的形成原因並不相同,裂痕的大小也各有差別,劃痕尺寸一般遠大於牙膏摩擦劑顆粒的直徑,因此單憑摩擦其實很難讓這些顆粒牢固填充在劃痕中。大家不要再輕易嘗試啦,不然更加不好清理。

謠言六

手機解析度越高越清晰

在購買手機的時候,屏幕解析度也是經常被提及的,一般都會傾向於買解析度高的手機。隨著手機技術不斷發展,2k屏、4k屏不斷崛起,然而屏幕解析度真的越高越好嗎?

其實不然,1080p解析度已經能滿足我們人眼的需求,2K屏幕解析度大概是1080p解析度的1.8倍左右,雖然理論上說,2K的顯示效果是十分細膩的,然而我們肉眼難以觀察出明顯區別,所以在屏幕解析度上大可不必一味追求過高解析度。

謠言七

買手機時贈品越多越好

在購買手機的時候,會有很多免費的禮包一起送給大家,比如手機膜、手機殼、自拍杆……看著是不是很心動?很多小夥伴看到這麼多禮品,就忘記了去評估手機本身的性價比高低,心想自己肯定是賺到了,其實不然,很多這樣的禮品,一整套的價值不到100元,如果這個禮包是建立在比手機價格貴了幾百的條件下,入手是不划算的。

編輯:顧佳偉

資料:CCTV生活圈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微信刪人就能節省空間 朋友圈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微信刪人就能節省空間 朋友圈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9月05日 09:00 A-A+ >微信刪人就能節省空間;考上二本的貧困學生可到工會領取助學金;得了肝炎就會變成肝癌……這些在朋友圈裡瘋傳的說法,其實都是謠言!
  • 這些關於新冠肺炎的謠言,千萬別信!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張蘊疫情發生以來,一些關於疫情的謠言和無科學依據的信息也似病毒一樣開始傳播,關於健康防護的信息,更是造謠、傳謠的重點領域。謠言止於智者,要鑑別這類信息的真假,唯有相信科學,多科普、多學習。近日,幾條關於新冠肺炎防治、抗菌殺毒的信息在網絡上流傳甚廣,這些信息模稜兩可、似是而非,卻又頗受關注。
  • 你肯定信過 史上最坑人的手機八大謠言
    但是從非智慧型手機開始就有一些自作聰明的人開始流傳一些關於手機的謠言,而大部分都有從眾的心理,就盲目的相信。接下來就為大家總結8個較為經典的手機謠言,相信絕對有那麼幾個是大家曾經深信不疑的。電量耗盡再充電    電量耗盡再充電能保護手機電池,想必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 這些謠言別再信了,趕緊停止
    今天咱們也幫孕媽打打假,看看有哪些關於生兒生女的謠言不可信。1、酸兒辣女,可別再為難孕媽媽的胃了現在全民進入二胎時代,不少人加入其中。很多人都做著兒女雙全的夢,有男孩的想再要一個女孩,有女孩想要一個男孩。揣著這想美好的想像,孕媽媽在吃飯的時候不由得強迫自己。
  • 這些謠言,你別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
  • 謠言的「茶水」,別再喝了
    這些信息中,多數不是謠言就是偽科學,有些更是自媒體為騙流量,惡意斷章取義、移花接木製造出來的。和「喝茶防病毒」類似的,曾有「李蘭娟院士建議飲用高度酒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傳言。其實,李院士說的是,酒精能用於消毒,這屬於典型的歪曲事實;又比如「益生菌能預防新冠肺炎」,這屬於典型的蹭熱點;更離譜的是「吸菸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屬於典型的顛倒黑白;再如,「嚼大蒜瓣可以消滅新冠病毒」,這種說法要是成立,哪還用科學家們研究疫苗?防疫非兒戲,面對種種偽防疫偏方,市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 【闢謠】這是10月最大的謠言,別信!
    【闢謠】這是10月最大的謠言,別信!小編點評:現在工業科技發展已遠超我們想像,小編也通過這個謠言長了一番見識呢~4"李詠去世"視頻是病毒,千萬別打開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各位請注意:"李詠去世"的視頻,不要打開,立即刪除,是病毒,特別是手機上有支付寶,單位也剛通知了,大家都動手轉到自己的每個群裡,別上當!
  • 【網信闢謠】重慶市民酒精消毒引爆炸?別信!謠言
    【網信闢謠】重慶市民酒精消毒引爆炸?別信!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謠言1:重慶市民在家用酒精消毒引爆炸真相來了近日,重慶朋友圈瘋傳一小區居民樓起火的視頻信息,並配文稱,是因為家中女子在噴灑酒精消毒,引發了爆炸。經重慶網警核實,該視頻實為武漢一小區居民樓發生爆炸,且起火原因並非是使用酒精。
  • 這是10月最大的謠言,別信!
    小編點評:  現在工業科技發展已遠超我們想像,小編也通過這個謠言長了一番見識呢~  4李詠去世視頻是病毒,千萬別打開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各位請注意:"李詠去世"的視頻,不要打開,立即刪除,是病毒,特別是手機上有支付寶,單位也剛通知了,大家都動手轉到自己的每個群裡,別上當!
  • 壹現場|別信別傳!關於北京疫情這13個消息都是謠言
    有些造謠者也耐不住寂寞了,有關北京疫情的謠言隨之而來。北京青年報記者經過梳理求證,下面這些都是謠言,別再信了!謠言1 北京餐飲停業48小時做核酸檢測6月17日,一則有關「北京市餐飲業全部停業24-48小時」的消息在網絡快速傳播。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烹飪協會獲悉,此消息並不屬實。
  • 看似懂車實則胡扯,這4種謠言別再信了,很多車主已被騙多年!
    看似懂車實則胡扯,這4種謠言別再信了,很多車主已被騙多年!現在汽車的普及度是不斷增高,在這麼多年的發展過程當中,也是出現了一批非常有經驗的老司機們對於車輛的一些保養駕駛方面都有著比較獨特的見解。他們的這些經驗所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學會如何開車,如何開好車,如果能夠讓一輛車發揮它最大的作用,還能讓自己省錢。但是在這其中依然是有一些是比較錯誤的。第1種就是礦泉水長期放在尾箱當中會出現毒變。礦泉水的外包裝都是一些由塑料製成的瓶子,他們有一定的化學物質。看似懂車實則胡扯,這4種謠言別再信了,很多車主已被騙多年!
  • 較真| 「700分上不了清華北大」「高考滿分作文出爐」,這些謠言別信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較真整理了5大最熱門的謠言,提醒考生和家長及時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一起來看看這些「冷飯熱炒」的謠言都有哪些。 「朋友撿到一個準考證,有認識的通知一下,擴散、擴散,別耽誤孩子高考。
  • 【2020.3.28】謠言,別信!——感染新冠需終身服藥?
    導 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
  • 【2020.3.29】謠言,別信!——觀音橋九街新增6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
    【2020.3.29】謠言,別信!——觀音橋九街新增6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117人? 導 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
  • 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行為的通告
    邯鄲冀南新區黨政辦公室邯鄲市公安局冀南新區分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行為的通 告近日,河北省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對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快手、頭條及其他網絡平臺,轉發、傳播的沒有權威和正規來源的截圖、視頻、音頻信息,不得隨意轉發,發現不實信息要積極向網信、公安部門舉報。三、嚴禁編發不實信息。對未經證實的消息以及地域不清、指向不明的信息不發布、不傳播、不評論;對已發布、轉發或評論的虛假信息要及時予以刪除,主動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無法刪除的要及時闢謠,主動向公眾說明情況。
  • 「謠言粉碎機」復興號與和諧號飆車?這些都是謠言,別信!
    然而,謠言的熱度卻並沒有因天氣的寒冷而消減,反而打上了科學的主意。謠言一 EB流感10分鐘就能侵入人體近日,一則「防流感關愛帖」在一些微信群瘋轉,帖子稱:「衛生局發出通知:這次的EB流感很嚴重,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溼潤,不能讓喉嚨乾燥,因此一定要多喝水。如果喉嚨黏膜乾燥,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
  • 黃瓜抹避孕藥、韭菜用劇毒農藥,「蔬菜圈」的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關於蔬菜,網絡上也流傳著一些說法,比如黃瓜抹避孕藥、韭菜用劇毒農藥等等。那麼這些說法是真實的嗎?兼聽則明,就讓我們一起尋找事實的真相。 1、黃瓜抹避孕藥 謠言:市場上售賣的黃瓜頭上帶著小黃花,看似新鮮
  • 【網聞鑑真】盤點2020年奇葩謠言
    【網聞鑑真】盤點2020年奇葩謠言 2021-01-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4.14】謠言,別信!——湖北產的食用鹽帶有新冠病毒?
    【2020.4.14】謠言,別信!——湖北產的食用鹽帶有新冠病毒?,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
  • 【2020.2.7】謠言,別信!——順豐、郵政、京東快遞今日起停運?
    【2020.2.7】謠言,別信!——順豐、郵政、京東快遞今日起停運?,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