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關於新冠肺炎的謠言,千萬別信!

2020-12-17 騰訊網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張蘊

疫情發生以來,一些關於疫情的謠言和無科學依據的信息也似病毒一樣開始傳播,關於健康防護的信息,更是造謠、傳謠的重點領域。謠言止於智者,要鑑別這類信息的真假,唯有相信科學,多科普、多學習。

近日,幾條關於新冠肺炎防治、抗菌殺毒的信息在網絡上流傳甚廣,這些信息模稜兩可、似是而非,卻又頗受關注。那麼,這些傳言是否真實,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在消毒液上恐「氯」是杞人憂天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疫情期間市面上銷售最多的就是含氯消毒劑,名字裡有「氯」字的,就是含氯消毒劑。

資料圖。

首先,以84消毒液為代表的高效消毒劑是本次疫情中被使用最廣的消毒產品之一,這是事實。但是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酒精、過氧乙酸、高純度植物基抑菌劑也被普遍使用,消毒產品的使用是因地制宜的。

其次,過分強調消毒劑中的「氯」,會使得信息傳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現負面效應。內蒙古生物技術研究院特聘高級工程師張志剛告訴記者:「人類通過有毒的氯元素進行消毒殺菌由來已久,利用的就是氯的毒性,但是只要正確使用這類產品,基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對於任何化學製劑的消毒產品,使用時都首先要學習正確方法、掌握科學比例,在此前提下,沒有必要擔心其中的化學成分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誤導人們糾結於字眼,是這一信息的主要特點。事實上,漂白粉、高效殺毒泡騰片等名稱不含「氯」字的消毒產品,也都是含氯消毒劑,只要正確使用,不食不飲不接觸,這些產品基本對人體都是無害的。

「喝單樅茶可預防新冠肺炎」屬謠言

「鍾南山發布多喝單樅茶對防治肺炎有重大效果」、「國家衛生局發布多吃某某食品對防治肺炎有重大效果」……

資料圖。

對於此類造謠者水平嚴重低下的謠言,從常識上就可攻破。首先,德高望重、作風嚴謹的科學家絕不會公開發表這樣的言論,其次,我國根本不存在「國家衛生局」這一機構,謠言不攻自破。

而從科學上來看,單樅茶與其他茶一樣,都具有一定的養生功能,但是與預防和殺滅新冠病毒,完全搭不上邊。張志剛表示:「因為單樅茶含有茶多酚這種成分,而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抑酶等生物活性,因此在非常時期,這種茶的功效容易被無限放大。」

專家提示,喝茶養生是科學的,但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喝茶會預防新冠肺炎一類的疾病,單樅茶也不例外,喝茶能阻止肺炎病毒的生長蔓延,更是無稽之談。

濫用眼藥水「抗病毒」當心適得其反

「聽說了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病毒,有效防止新冠病毒通過眼睛感染人體……」

資料圖。

近日,不少民眾去藥店購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聲稱這類眼藥水可以防止新冠病毒從眼部進入,從而引發了小一波「搶眼藥潮」。對此,本報記者向正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樊海寧連線,樊海寧表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防治新冠病毒」確屬謠言。民眾不能盲目使用抗菌素預防或治療新冠病毒。他介紹,左氧氟沙星是常見滴眼液,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鹽酸左氧氟沙星。鹽酸左氧氟沙星作為廣譜抗菌藥,被廣泛使用在泌尿生殖系統、皮膚軟組織、消化系統、敗血症、關節炎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也包括針對輕中度普通肺炎的治療,但對新冠肺炎病毒「毫無作用」。因新冠肺炎病毒至今還未出現「特效藥」,並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並未包含左氧氟沙星,不能盲目用抗菌素。

「左氧氟沙星是抗菌素不是抗病毒藥。新冠肺炎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呼吸接觸到的病毒量相對眼睛等部位更多,雖說病毒有可能會通過揉眼等動作進入眼睛,但通過滴眼藥水的方式,清除病毒的可能性很小。不建議、不提倡民眾自行滴任何眼藥水進行所謂的『抗病毒』,因為長期濫用左氧氟沙星,還會對角膜有副作用和依賴性,並造成眼部瘙癢、敏感刺激等症狀。過敏體質濫用左氧氟沙星有可能引發休克、過敏、皮疹等症狀的發生。而注射鹽酸左氧氟沙星將會對腎臟、肝臟造成負擔。」樊海寧說。

雄黃不僅不能防新冠肺炎,本身還有毒

近日網上還有消息稱,雄黃能預防新冠肺炎。而事實上,這種化學物質不僅不能滅殺新冠病毒,過量服用還會中毒。

資料圖。

張志剛介紹:「現代醫學對雄黃確有臨床應用,據我們掌握的資料,雄黃在小白鼠身上發揮過一定抗癌作用,在臨床上,只被用於帶狀皰疹、慢性支氣管炎、翼狀胬肉等有限範圍,而且對人體的腎功能、消化功能有較大的損傷,對人體細胞也有腐蝕作用,但是與治療新冠肺炎沒有任何聯繫。」

張志剛提示,雄黃學名四硫化四砷,如果久服多服,會發生砷元素中毒。而雄黃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還會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劇毒的三氧化二砷(砒霜),因此,在非常時期,接收到此類信息後,一定要科學審視、科學甄別,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輕信。

紅外線測溫儀對身體有害?謠言!

最近,一條消息在網絡中廣泛傳播,聲稱使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測體溫最好測試手腕,如果紅外線測溫儀頻繁照射到眼睛會傷害視網膜,輕則會引起眼球的玻璃晶體混濁及白內障等眼病,嚴重的會產生眼底黃斑變性。如果測頸脖,因為靠近甲狀腺,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那麼,紅外線測溫儀真的對身體健康有害嗎?「毫無疑問,這又是一則謠言。」樊海寧說。

資料圖。

他介紹,日常生活中,人類接觸的紅外線設備非常普遍,如『小太陽』取暖器、按摩儀、電爐,以及近年來普及的感應式水龍頭、幹手機、無線滑鼠、藍牙耳機等電器設備。而紅外線測溫儀的工作原理是將人體的紅外線熱輻射聚焦到檢測器上,檢測器會把輻射功率轉換為電信號,電信號在被補償環境溫度之後,以溫度的單位來顯示。紅外線測溫儀並不是對人體發射紅外線,而是接收身體發出的紅外線熱輻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

同時,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祁海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紅外線強度較大會對眼睛有一定的刺激和損害,嚴重的可引起白內障、視網膜損傷,甚至失明。眼睛對于波長小於1.5微米的紅外線有一定吸收作用,如果直接照射眼睛,可使眼球中的液體因吸收短波紅外線而發生反應,引發眼病。「但是,市場上的紅外線測溫儀並不發射紅外線,發出的紅光是為了方便定位,其工作原理是靠接收人體散發熱量中的紅外波長來測量。」祁海燕說。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李俊霞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關於新冠病毒的八大謠言,千萬別信!
    WhatsApp上流傳的虛假說法謊稱新冠病毒已在全球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社交媒體上的帖子聲稱,喝大蒜水能治癒這種致命疾病。電視評論員乃至美國議員都闡述陰謀論。《今日美國報》3月7日刊發文章澄清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八大謠言。現將文章編譯如下:傳言1:我們已經知曉多年的一種牛病毒是這種冠狀病毒的真正根源絕對不是。
  • 【2020.3.28】謠言,別信!——感染新冠需終身服藥?
    導 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
  • 【2020.4.14】謠言,別信!——湖北產的食用鹽帶有新冠病毒?
    【2020.4.14】謠言,別信!——湖北產的食用鹽帶有新冠病毒?政務 導 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新冠肺炎疫情還沒走,新一波謠言又來了!
    中國僑網12月12日電 題:別信!別信!這些都是謠言!  新冠肺炎疫情還沒走,新一波謠言又來了!  小僑整理了這段時間,網上流傳較廣的一些謠言並做了澄清,臨近年底,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哦!
  • 這些謠言,你別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
  • 【網信闢謠】重慶市民酒精消毒引爆炸?別信!謠言
    【網信闢謠】重慶市民酒精消毒引爆炸?別信!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謠言1:重慶市民在家用酒精消毒引爆炸真相來了近日,重慶朋友圈瘋傳一小區居民樓起火的視頻信息,並配文稱,是因為家中女子在噴灑酒精消毒,引發了爆炸。經重慶網警核實,該視頻實為武漢一小區居民樓發生爆炸,且起火原因並非是使用酒精。
  • 這些關於手機的謠言別再信了
    從大哥大到小靈通從2G到5G手機的功能和樣子變化很大不變的是它一直陪伴我們與此同時關於手機的謠言也開始出現今天就和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關於手機的謠言別再相信了!謠言一手機要先耗完電再充電此類充電準則,只對能產生記憶效應的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適用,而對於現在採用鋰離子電池的新型手機,鋰離子電池周期性充電效果比耗盡電量後再充電效果更好。謠言二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越好照片成片質量與很多因素相關,比如傳感器、鏡組、軟體算法等,像素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
  • 武漢大學女博士患新冠肺炎去世,生前留下遺書?謠言!
    武漢大學女博士患新冠肺炎去世?大批華僑從義大利、西班牙包機返回?……別信!這些都是謠言!1、武漢大學女博士患新冠肺炎去世,生前留下遺書?謠言:近日,網傳稱,湖北武漢大學女博士姜某(貴州籍)患新冠肺炎於2月24日去世,生前留下了遺書,且公布了遺書全部內容。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十大醫藥謠言:不要為造謠者買單!
    2、吃益生菌能防治新冠肺炎? 謠言:近期有微商從銷售防護用品轉向銷售保健食品及普通食品,將食品包裝成「防治新冠肺炎」的藥物,如推銷益生菌類食品,宣稱「吃益生菌能防治新冠肺炎」。真相:吃益生菌類食品能防治「新冠肺炎」嗎?
  • 壹現場|別信別傳!關於北京疫情這13個消息都是謠言
    北京近日連續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疫情的變化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有些造謠者也耐不住寂寞了,有關北京疫情的謠言隨之而來。北京青年報記者經過梳理求證,下面這些都是謠言,別再信了!謠言9 工體夜店和附近餐廳從業人員檢出新冠病毒近日,網傳「工體夜店和附近餐廳從業人員檢測出新冠病毒,現在所有工體附近商戶和人員全部強制進行核酸檢測」。
  • 【2020.2.16】謠言,別信!——沙坪垻一男子因陽臺欄杆斷裂墜亡?
    導 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
  • 【2020.3.29】謠言,別信!——觀音橋九街新增6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
    【2020.3.29】謠言,別信!——觀音橋九街新增6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117人?政務 導 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2020.2.7】謠言,別信!——順豐、郵政、京東快遞今日起停運?
    【2020.2.7】謠言,別信!——順豐、郵政、京東快遞今日起停運?,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
  • 謠言的「茶水」,別再喝了
    據報導,新年伊始,醫學科普大咖「胸外科喬貴賓醫生」沒想到自己「爆紅」了,各種時長的小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內容全都是他在說「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而在原視頻中,這句話只是他對一個研究成果的介紹部分,喬醫生恰恰是在質疑該研究並呼籲「切勿盲從」。
  • 今日照謠鏡丨重醫附一院附二院目前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謠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
  • 央視新聞闢謠四連:關於北京疫情 這些都是謠言!
    央視新聞 闢謠四連 關於北京疫情這些事兒 都是謠言 謠言1:歡樂谷遊客核酸檢測呈陽性 @北京發布(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博):謠言! 北京市朝陽區消息:網傳前往朝陽區歡樂谷遊玩的房山區居民宋某核酸檢測呈陽性一事系謠言。
  • 闢謠| 這些最新疫情謠言勿傳勿信
    近期,隨著個別地方出現新增疫情,有關疫情謠言也再次捲土重來。雖然疫情的變化時刻牽動人心,但面對五花八門的各類消息時,我們應隨時心存謹慎,避免在「無意」中成為謠言的放大器和恐慌的傳播者。人民網「求真」欄目就近期一些涉疫謠言進行了整理,提醒廣大網民勿信謠勿傳謠,疫情當前,謠言當止。
  • 喝茶水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別輕信
    視頻中專家發微博闢謠網上在熱傳茶水可以殺滅新冠病毒的說法時,往往還會附上一段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喬貴賓主任醫師的視頻來驗證此結論。而在今年1月7日,喬貴賓就已經發布微博,針對此視頻表示「有的媒體把我講的內容掐頭去尾,只是留下了日本人研究的內容,就想說明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其實這是不現實的,我認為這是屬於謠言。」
  • 【闢謠】這是10月最大的謠言,別信!
    【闢謠】這是10月最大的謠言,別信!因此建議大家要在中國吃糖,千萬不吃綿白糖與白砂糖,無論做菜還是調飲料,都只買整塊的大冰糖,砸碎用。真相:據查證,這篇「食用糖安全問題」文章闡述的觀點沒有任何依據,文中提到的製糖工藝流程也與實際情況不符,有以下四點嚴重謬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謠言文。1、冰糖為原糖?製糖廠通過冰糖來製作白砂糖和綿白糖?
  • 謠言:喝單樅茶可預防新冠肺炎
    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