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多,一個僅僅5個月大的寶寶被送入急診,由於寶寶20多小時沒有排尿,全身浮腫。
醫生立即給寶寶做了超聲檢查,發現雙腎積水,腎臟內還發現有不少細小的結石,恰好堵在了輸尿管上方。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孩子出生僅3天時,家長就開始餵食輔食,這是孩子出現腎結石的重要原因!
萬幸孩子被拯救了過來,太早就給孩子餵輔食,不是食物而是"毒"物。剛出生的嬰兒能接受的食物——只有奶類。
而3天就開始讓寶寶吃輔食,寶寶的消化器官幾乎天天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長時間下來不出問題才怪。
近日還有新聞說:9個月大的寶寶被查出腎結石,原因竟然是家長的盲目補鈣。
寶寶在剛出生時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喉軟管發育不全,醫生建議是一天補一次鈣。
但家長心疼寶寶,想讓寶寶快點好起來,所以就給寶寶一天補兩次鈣,結果導致寶寶長出腎結石。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可愛寶寶竟變鬼臉,竟是過度補鈣惹的禍?每天鈣片加補鈣食品,七歲男孩吃出腎結石家長盲目補鈣,廈門一9歲孩子竟得腎結石
其實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大多情況下寶寶是不需要刻意補鈣的
6個月前的寶寶,無需補鈣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而且母乳中的鈣質是最易於寶寶吸收的,所以,6個月前的寶寶不需要補鈣。但是一些早產兒或低體重兒則需要根據醫生的專業指導,進行一些營養素的補充。
6-12個月的寶寶,喝奶為主,無需額外補鈣
6個月後的寶寶只要合理添加輔食,並且每天保證約6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就能夠滿足日常所需鈣質。
1-2歲的寶寶,合理飲食搭配,無需額外補鈣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可以吃成人食物了,只要每日飲食搭配合理,食物多樣化,再加上1杯牛奶,基本上不會缺鈣。
所以,與其給寶寶補鈣,不如做好預防缺鈣,這才是對寶寶最好的寵愛。
如何給寶寶正確補鈣
我國是一個缺鈣的大國,缺鈣是老百姓的說法,醫學上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實際上寶寶缺鈣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或者鈣缺乏而導致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給寶寶補鈣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到一定要鈣和維生素d是要同時來補充的,而並不是只給寶寶買點鈣顆粒和鈣的口服液那就叫補鈣了,因為身體中如果維生素d的量不足的時候,鈣吃進去是沒法吸收到身體內的,可能會隨到胃腸道排出來。
可以通過母乳、奶粉、牛奶、豆製品來攝入維生素D。維生素D的攝入就是曬太陽,增加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