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之祖著名一戰,莊子遇到他也只能「以槓止槓」

2020-12-17 漢文化編外推廣員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抬槓」這詞,什麼是抬槓呢?

古代,百姓們的文化娛樂生活,特別是室內娛樂,不像現在這麼發達。

所以,普通百姓特別喜歡傳統節日中那種室外大型觀賞性集會。

最著名的就是元宵節的燈會。

燈會不是光賞花燈這麼單一,裡面往往附帶很多娛樂項目,比如說書、相聲、魔術、甚至還有商家為了廣告進行的有獎填詞做對子等等等。

其中有一個從相聲這種藝術裡分支出來的一個節目。

元宵節花燈

這個節目,各地的形式各有差異,但是總體上差不多。

標準的流程是,有一個扮演小丑縣官的演員,坐在可以升降的一個裝置上,有人通過抬這種裝置底下的棍子,利用槓桿原理,讓演員升起,這個裝置上的木棍子叫「槓」,所以,這個節目叫「抬槓會」。

演員慢慢升起時,底下的工作人員會配合的喊出「大老爺升堂啦~」,節目就正式開始。

為什麼要讓大老爺升起來呢?因為觀眾太多,必須讓演員高出觀眾一大截,這樣後面的圍觀群眾才可以看到。

節目以「演員縣官」與圍觀的百姓互動為主,百姓們可以提出各種問題,縣官進行各種回答。

因為是娛樂性節目嘛,表演團隊之前通常會往圍觀的百姓裡面放入幾個「託兒」,由「託兒」先問一些問題,帶動氣氛。

百姓中的好事者被帶入節奏後,也開始問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抬槓會就順利進入表演階段。

傳統節目已經要失傳

既然是吸引人看為主,縣官表演者通常用非常有娛樂性、幽默性的語言進行回答或拆解。

就這要求演員的臨場發揮能力極強,對百姓說的事情,不能用正常思維回應,也不能瞎回應,必須具備一定邏輯性,讓人覺得他胡說八道的同時又恰恰無法辯駁。

這就造成這種節目進行中,演員辯論角度刁鑽、喜歡抓別人說話的漏洞、別人說東,他偏說西的行為。

慢慢的,這個演員的角色就被稱為「抬槓的」。

這類演員並不是誰都能當的,他們中的佼佼者,他們中的精英人士,被後世稱為「槓精」。

不一定非得表演中的人才叫抬槓的,生活中有這種行為的也叫「抬槓的」。

有這麼一位「抬槓的」,因為歷史久遠,足可以稱得上「槓精之祖」。

這個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宋人惠子。

政治家、辯論家

他與另一名人,莊子的「槓之戰」被收錄教科書,其中產生的名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更是千古佳句。

我們一起來看這場大戰的精彩程度。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濠,濠水,一條河名。

莊子和惠子在濠水河上邊的一座橋上遊玩。

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莊子兩人趴在橋欄杆上看到了水裡來回來去遊的鰷魚,莊子就說:「鰷魚在水裡這麼悠然自得,是魚在快樂的玩耍呀!」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重點來啦,槓祖出招啦!惠子問莊子:「你又不是魚,你咋知道魚是快樂的呢?」

莊子像

普通人,只這一句,就語塞,嘮嗑哪有這嘮的?

但畢竟是莊子,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進行一次防守。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子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的實際狀態呢?你怎麼就斷定我不知道魚是快樂的呢?」

孰知,這已經掉進槓祖的圈套,他這樣回復莊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

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狀態,但你也不是魚啊,你肯定也不知道魚的狀態,這回沒說的了吧?

莊子已經完敗,邏輯上已經判定了死循環,但莊子客串了一次槓精身份,同樣用槓精的行為進行了最後反擊。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說:「我們在回到最早,你問我,我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了魚的快樂。那麼,我來回答你的提問,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魚之樂

這裡,莊子用了槓精常用的轉移話題和偷換概念的手段,槓祖原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融入整個問答裡,通過上下文理解,本意是「你不是魚,怎麼會知道魚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呢?」

但,莊子把這句單獨拿出來,把這句理解為「你不是魚,是通過什麼手段,在什麼時候,在哪裡知道魚是快樂的?」

這樣就好回答了,我在橋上的時候就知道魚是快樂的呀!

就像幾年前一個笑話。

全國禁燃鞭炮,忽一年解禁。

有記者採訪一市民「您對今年可以燃放鞭炮怎麼看?」

市民回答:「我趴窗臺上看。」

天兒,就是被槓精們這麼聊死的。

能不放鞭炮還是不放

相關焦點

  • 網上的「槓精」弱爆了,古代槓精一言不合就動手,莊子惠子常鬥嘴
    他還能繼續抬槓:「你問這個問題有什麼意義?」……是不是看著就令人窒息?這種故意和你唱反調的人叫「槓精」。而「槓精」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古代就有不少抬槓的軼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比如最著名的「濠梁之辯」。
  • 西安槓精圖鑑
    槓精並非新鮮產物。實際上,抬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這其中,以莊子他老人家最為有名,被稱為「槓精始祖」。比如在《莊子·秋水》中就有這麼一段記載,說的是莊子跟惠子兩個人在橋上諞閒傳。(「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見莊子和他說話,這得接啊,於是抓住機會率先開槓:莊兒,你又不是魚,你咋知道魚很快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遇到槓精怎麼辦?教你識破十種槓精常用手段
    Renshen攻擊(Ad Hominem):他們避開事件 本身的因果聯繫不談,為迴避自己的邏輯弱點,選擇通過批評或詆毀對方的人格和品質來反駁某項論證;「班上那麼多人,他不欺負別人就只欺負你? 肯定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壞事!」5.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使用一連串連續 的因果關係,卻又誇大每個環節之間因果關係的強度,進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
  • 「槓精鼻祖」惠子,通過濠梁之辯,為無數槓精指明了「抬槓方向」
    後來,人們嘴邊經常提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潛意識裡似乎已經認同了「槓精鼻祖」惠子,而不認同莊子。至於二人之間真正的勝負,其實二千多年來,並沒有一個定論。一、「濠梁之辯」講了什麼關於莊子和惠子的這一段對話,記載在《莊子·秋水篇》中。
  • 莊子曰:抬槓本常事,槓精多哲人
    展開了一段哲學家間的「高級槓」莊子說:魚遊得真快樂惠子說:你又不是魚哪會知道嗯,一家槓精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自從槓精這個詞出現後簡單的辯論別人都說你是槓精槓精,一種性格堪稱古怪無論自己好不好受都絕不讓其他人好受的神奇物種槓精廣泛地生存在這個世界
  • 「槓精鼻祖」惠子,通過與莊子「抬槓」,為無數槓精指明抬槓方向
    後來,人們嘴邊經常提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潛意識裡似乎已經認同了「槓精鼻祖」惠子,而不認同莊子。至於二人之間真正的勝負,其實二千多年來,並沒有一個定論。一、「濠梁之辯」講了什麼關於莊子和惠子的這一段對話,記載在《莊子·秋水篇》中。
  • 古代的那些槓精們,槓精始祖因為太過善於抬槓而被處死
    槓精,從字面理解就是抬槓已經成精的人,主要是指經常的通過抬槓獲取快感的人、總是唱反調的人、爭辯時故意持相反意見的人。那麼古代有沒有「槓精」呢?事實上不僅有,甚至還有專職的槓精,這便是戰國時期的「名家」,而這一派的創始人鄧析,卻最終因抬槓太過出名而被處死了。
  • 慧子是個槓精
    「抬槓」用來形容無謂的爭辯,而抬槓成癮的人,我們稱為「槓精」。濠梁之辯的慧子,可謂古往今來「槓精」界的鼻祖。 我們先回顧一下 濠梁之辯 。莊子說:「魚兒在水中遊,悠然自得,魚很快樂啊!」慧子問:「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莊子反問:「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到魚快樂?」
  • 他曾是「槓精」中的王者,卻被朋友的一段話嚇跑了
    著名代表人物有戰國時期的惠子和公孫龍。惠子和莊子辯論的事跡大家都知道,「濠梁之辯」,兩人在濠梁上面遊玩,莊子看到河裡的魚說:「魚遊來遊去的真快樂啊」。莊子也是大學問家,當然不服氣,立刻槓回去說:「那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施一聽,呀喝,遇到對手了,我「槓精」豈是浪得虛名,立馬又抬槓說:「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你也不是魚,你更不知道魚的想法」。兩人槓的不亦樂乎,成為了一段千古佳話。
  • 槓精的上限,就是成為槓精中的霸主
    槓精的邏輯:不完美=垃圾本來,我們不應該給反對者都貼上槓精的標籤,這跟槓精相比,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人類史上,很多偉大的人的思想都有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正是反對者與之交鋒,才能碰出思想的火花,從而不斷接近事實的真相。人類知識的進步就是在這種交鋒中不斷進步的。
  • 從「莊子知魚之樂」聊聊槓精是怎麼產生的
    大家好,今天來聊聊邏輯,聊聊槓精是怎麼回事。 首推音頻,另附文稿—— 在《莊子 · 外篇 · 秋水》,有這樣一段文字——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槓精的誕生出處介紹
    「槓」是指抬槓的意思。而槓精是指那種抬槓成精的人,非常喜歡和別人抬槓,什麼都要槓上一筆,抬槓成癮的一類群體。  不管別人說的是什麼,他都先反駁了再說,先挑刺了再說,為了反對而反對,通過挑剔別人來顯露自認為的優越感,再加上「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句式的加持,基本上能成功惹毛所有人。  這種「抬槓」和單純的「表達不同意見」是有區別的。
  • 給槓精一個標點符號,他可以槓到你懷疑人生
    其實還真的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鍵盤俠主要發表的是對社會新聞的不屑和反駁,槓精則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槓,鍵盤俠可以看做是槓精的一小部分,一個子集。反正你有理由相信:給槓精一個標點符號,他可以槓到你懷疑人生。有網友簡單概括了槓精的三大定律,和如何快速識別槓精的方法。
  • 遇到槓精,誰怕誰?這位老師的蘇格拉底「槓上開花」大法,絕了!
    每個人在與人爭執時都難免有抬槓、反駁的時候,但有些人卻是不分場合、無事生非,不管別人說什麼,總是和別人唱反調,通過打壓別人的觀點來尋找自我存在感和優越感,這樣的人我們叫他「槓精」。這樣的人數量雖然不多,但卻很普遍,每個人應該都遇到過。
  • 中國槓精: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不能槓的
    人在江湖,我們總能遇到這麼一群奇葩:他們邏輯新奇,愛反駁,無論你說什麼,他開口第一句就是:我不覺得。他們不喜歡與敵方觀點正面交鋒,通常以歪理取勝,又或是專門擊潰對方以達成目的。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槓。這群人,我們稱為槓精。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都有哪些類型的槓精,針對不同的槓精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看了81篇應對槓精的文章後,我找到了應對槓精的終極方法
    世上槓精千千萬,你總會遇到幾個,如果還沒遇到,只能說明你接觸到的人還不夠多。什麼叫「槓精」呢?應對策略:向他索要信息源與證據,「你是怎麼知道可樂會致癌的」,或自己主動尋找證據,以證據反擊。槓精回覆:這種渣男的歌有啥好聽的?應對策略:無妨承認他提出的理由是成立的,但這個理由和真正討論的事情無關,指出哪些因素才是和討論的這個事情相關,詢問對方在這些相關因素上是否有不同意見。
  • 好煩好氣人,遇到槓精怎麼辦?
    槓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你的生活中或者成長過程中會經常遇到,被別人罵和跟別人槓的次數應該太多太多了,經常會讓你怒火攻心,煩躁不安……
  • 珍愛生命,遠離槓精
    珍愛生命,遠離槓精 自從告誡自己要做一個佛系青年,我就經常日常默誦「莫生氣」,覺得效果還不錯,感覺發量似乎也多了一些。但是我最近真的非常難以忍受一些人,這個群體我們叫他們「槓精」。永遠不要暗自慶幸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畢竟一輩子那麼長,區別只會是或早或晚,或貫穿一生。我有個朋友確實就是這麼慘,她好像整個人生都被迫地在跟不同的槓精周旋,戰績基本為負。
  • 如何科學地回懟槓精,優秀的槓精與鍵盤俠有何區別
    生活富足了,肚子吃飽了,槓精就多起來了,生活中槓精不少,網上尤其多。槓精是真的很討厭,但是槓精也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學識淵博的槓精。今天我們就認認真真地從科學角度探討一下槓精的本質,以及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槓精。
  • 為什麼說滴滴順風車不要回應槓精:從槓精三大特徵談起
    現在我們只談槓精的話題,扒一扒槓精的成色。  槓精的三大特徵:理解能力差、假裝有觀點、說A卻道B  就像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一樣,槓精定律也有三大特徵,分別是理解能力差、假裝有觀點、說A卻道B,我們一條條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