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應當說是清朝最有趣,也最懂情趣的一位文人,他不僅學問好,同時他對於飲食也是有深的研究,為此他還寫下了一部《隨園食單》,裡面對於各種食物的做法,有著詳細的解讀。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說他是吃貨的原因,在現實生活中他也的確是一個吃貨,不僅懂得吃,而且還會吃,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那袁枚除了會吃之外,他的文章也是寫得好,同時他的詩也是一絕,他一生寫過了很多優美而又抒情的小詩,其中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那首《苔》,這首小詩,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那除了這首之外,他的另一首唯美的小詩《所見》,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通篇描寫的更是生動有趣,把牧童這一形象寫絕了。
《所見》清代: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袁枚的有趣還來自於他的文章和詩歌,其實他的這首詩,也是很有趣,我們從這首詩中,便是可以知道詩人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如果他沒有那一份熱愛,那絕對寫不出如此唯美的詩作來。牧童應當說也是中國文人筆下描寫最多的一個形象,很多的詩人都寫過牧童,但是唯獨袁枚的這首最為傳神。
其實清詩它完全不同唐詩,更不像宋詩,它更加的簡練,也更加的直白,這一時期的很多作品,那已經是接近白話,即使是《紅樓夢》,那也是通篇白話,人們也都很容易能夠理解。說起《紅樓夢》大家最為熟悉還是要數大觀園,那麼據說袁枚所居住的隨園,便是大觀園的原型,當時他從曹家購得,最後經過改建,從而形成了後來的隨園。
袁枚在生活中的那種風趣,以及他對於生活的那一份熱愛,應當說是最為令人感動,也正是他的這一份熱愛,也使得他的詩作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清詩裡的最為獨特的作品。而他的每一首詩,也都無比的唯美,也無比的生動,讀來更是朗朗上口,所以他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
第一二句詩便是把自己所見到的牧童描寫的極為傳神,「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短短的兩句詩,卻是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猶如自己眼前就有這麼一位牧童;那這兩句詩它大致的意思是,牧童騎在高大的黃牛身上,而且還唱著歌,他嘹亮的歌聲則是在整個樹林裡的迴蕩。這兩句描寫的很是生動,也無比的唯美。
第三四句同樣的很是傳神,「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這個時候牧童由於聽到了樹上蟬的叫聲,於是停了下來,想要上樹去抓蟬,歌聲也停了下來。最後這兩句描寫的則是更加的生動,也更加的唯美,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這也正是詩人最為獨特一個地方,儘管只是描寫了一些極為普通的人和事物,但他卻是同樣寫出了詩意。
袁枚的很多詩都充滿了詩情畫意,而他的這首《所見》,儘管只是一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作品,但是讀來卻是令人讚嘆不已。作為清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袁枚不僅有才華,同時還具有才情,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寫出如此生動而又唯美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