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看山西,黃土地的山西文明,為何說「三晉大地」是誤稱

2020-12-12 史海遊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在中華大地上,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陝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由此可見,山西對於整個中華文化的重要性。悠久的歷史遍布黃土地之上,而生長在黃土地上的山西文明,又是世人備受關注的焦點。如皇城相府、晉祠、娘子關、五臺山以及晉商等等一系列的山西文化,鑄就別樣的『三晉之美』。故而,山西也被稱為「三晉大地」。為何有人又說「三晉大地」是一誤稱呢?

說到此,或許很多人會有所疑問。山西簡稱「晉」,這是有著明確記載的。故而,稱為「三晉大地」似乎也沒有什麼矛盾。但有人清楚山西這個「晉」的由來是怎麼一回事嗎?據悉周武王駕崩後不久,唐叔虞被冊封為唐王。當時的唐王的封地實為山西臨汾境內的翼城縣以及曲沃縣以及運城的部分地區。唐叔虞死後,姬燮繼位,該國號為晉國,只能國都之內有晉水。自此以後,晉國開始開疆擴土。

後在春秋時期,晉國的範圍已經囊括大半個中原,如今山西全部,河南、河北、陝西以及山東的部分地區。正得意於此,晉國正式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由此可見,晉國的疆土,可不是現如今一個山西省就能滿足的。至於「三晉」的說法,還得 追溯到「三家分晉」的故事。晉幽公繼位後,晉國的國土基本為韓趙魏瓜分殆盡,而晉幽公手中也僅剩下絳與曲沃兩地。

三家分晉之後,中華大地上的格局再次發生了改變。眾多諸侯國,逐漸被戰國七雄所取代。三家分晉後,趙國獲得的土地最大,包括今太原、榆次、陽泉以及大同市,還有河北、河南以及內蒙的部分地區。而魏國僅僅分到山西西南部、東南部部分地區,主要以河南地區與山東地區為主。而韓國所分到的晉國土地,大約包括臨汾、運城、長治、晉城等。

秦國強勢崛起後,直接吞併六國,開創統一盛世,結束諸侯割據的局面。故此,歷史上三晉大地包括的範圍,不僅僅只有山西全境,還有河南、河北、山東、陝西以及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故此,有人才會說稱山西為「三晉大地」,其實是一個誤稱。且不論誤稱的正確與否,時至今日,在人民的約定俗成中,三晉大地已經成為山西的代名詞。

相關焦點

  • 山西為什麼叫山西(簡述山西歷史)
    常聽說「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北京,三千年中國看陝西,五千年中國看山西」首先要說說山西這個地名的由來。山西,位於華北平原西部。古為并州地,春秋時大部分為晉國,所以簡稱「晉」。公元前 45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的領地,史稱三家分晉,所以山西又叫「三晉」,三晉大地指的就是山西。再往後,唐為河東道,元屬中書省,明置山西布政使司,清置山西省。以在太行山以西得名。
  • 為什麼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人們常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很多人可能對這句俗語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西侯度文化、丁村文化遺址的發現,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的痕跡。堯、舜、禹三位偉大人物都是山西男兒,春秋時期霸主之一晉文公曾將國都設在山西,山西被稱為「晉」也是由此而來。
  • 法治文化看哪家?看山西……
    是一重又一重古城錯落底蘊深厚,亦或流芳萬裡的勁道麵食陳醋飄香……近日,「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正如樓陽生書記所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
  • 華夏文明看山西
    」,山西文化縱貫五千年,分布全省域,每一個文化品牌都閃爍著人類文明的熠熠光輝……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中唯一綿延五千年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那麼,五千年中國呢? 「五千年中國看山西」。位於黃河中遊的山西,表裡山河,物華天寶,深植著華夏文明的根脈,珍存了中華五千年文明最完整的記憶。
  • 沒遊遍山西,談不上了解中國,五千年中國看山西!
    100年中國看上海, 1000年中國看北京, 3000年中國看陝西, 5000年中國看山西!
  • 山西為什麼叫三晉大地?
    山西省大部因據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簡稱「晉」。據古書《山海經》記載,在太原市西南方的懸甕山,晉水「東過其縣南,又東入於汾水」,即晉水是汾河的一條支流。時過境遷,據說晉水依然還在流淌,只不過流量很小;也有人講晉水只存在於古書中,已經被人為地破壞而看不到了。
  • 為何說「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山西博物館等你探索
    俗話有「人說山西好風光」,更有「五千年歷史看山西」,那麼山西對於中華文明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這可能是很多歷史愛好者想知道的,來山西博物館,也許這個疑惑就能解開。山西博物館佔地面積1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0平方米,共有四層,一層是服務總臺,二層和三層是以「晉魂」為主題的歷史遺蹟,這層主要是從遠古時期到明清晉商的興衰,通過文物,讓遊覽者能夠真實地感受到當時的歷史軌跡。
  • 「遊山西·讀歷史」,108位法治名人帶您穿越三晉歷史
    你見過什麼樣的山西?是一重又一重古城錯落底蘊深厚,亦或流芳萬裡的勁道麵食陳醋飄香……近日,「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正如樓陽生書記所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
  • 三晉文化及其源流
    原創牛汝辰三晉文化古代的晉是以今山西省為中心的地區。這裡是中國遠古人類祖先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晉南地區還長期處於黃河流域中原文化圈的中心地帶,堯、舜、禹時就曾以這裡為華夏族的政治中心,因而這裡的文化長期居於領先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發祥地之一。狹義的晉文化是指春秋時晉國的文化;廣義的晉文化是指古代晉地晉人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晉國的主體在今山西省,故晉文化主要是指山西地區幾千年來的古典文化。這裡一般使用廣義的晉文化概念。
  • 五千年中國看山西!山西全部的美,看這篇文章!
    五千年中國看山西!山西不是只有煤,美景可比煤多多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風景相輝映。今天,走吧網就給大家推薦山西最經典的自駕路線,讓你飽覽山西的大美。攝影/黎盼攝影/腐敗頭03 晉商文化遊華夏財富匯三晉
  • 為何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
    如果非要比哪個省份歷史最悠久,史學界有一個說法: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首先,千年歷史看北京這句話大家應該都知道,從元朝建立後稱元大都開始算起,接下來的明清一朝國都都在北京,時間加起來將近千年,所以稱千年中國看北京,但不得不承認,因為北京為核心的時期距離我們相對較進
  • ...讓歷史說話 讓文化說話——李尚鴻女士《山西考古那些事兒》讀後
    這些故事,既深挖了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背後的故事,展示了山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契合了山西當今加快轉型發展的時代要求,為山西打造「太行、黃河、長城」三大旅遊品牌提供了人文學術支撐,更為海內外人士通過走進山西的方式深度華夏文明的直根提供了基礎性的原始文案。書的作者叫李尚鴻。
  • 看了這些照片,才知道什麼是五千年文化看山西
    匠心工藝,華彩三晉10月15日-10月21日首屆山西工藝美術產品博覽交易會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地上文物兩周時期晉及三晉青銅器最具代表性其渾厚肅穆中透著活潑秀麗又不失北方草原文化的浪漫靈動是中原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
  • 了解華夏五千年文明,從山西博物院開始。
    地上文物看山西,一部山西文物看遍中華上下五千年。山西,一個歷史尤其悠久的地方,被譽為「 華夏文明搖籃」,素有「 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山西博物院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 太行山之西——山西的人文歷史,美景美食和山西特產
    山西,作為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被賦予了太多的歷史標籤。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俗話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山西,正在向世界發出深情的邀請。
  •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忽然,想去晉南了
    為什麼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因為山西的歷史,貫穿了上下五千年的整段華夏文明。歷朝歷代都有君王在這裡修築長城,全國唯一的宋代長城也在山西。那為什麼還有一句話說,山西文明看因為史書上最早出現「中國」一詞,說的就是上古虞舜時代的晉南地區。據說180萬年前,這裡就已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堯、舜、禹,最早的三位華夏君王都出現在山西晉南一帶。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第一個王朝——夏也誕生在這裡。
  • 三晉之聲:山西為何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發現歷史文化寶藏
    人們行走在古老的三晉大地上,瀏覽著這些歷史文物的沉澱,讚嘆之餘會不禁要問:相當於中國其他省份,山西省地上古建築為什麼如此之多呢?世界佛教聖地五臺山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就此探討一下:原因之一,山西是民族融合,佛教興盛之地。
  • 古埃及文明「遇見」華夏文明 三千年木乃伊現身三晉
    古埃及文明「遇見」華夏文明 三千年木乃伊現身三晉 2018-04-胡健 攝   中新社太原4月13日電 (記者 胡健)13日晚,「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幕,古埃及文明與華夏文明跨越千年在此「相遇」。埃及博物館的獅身人面像。
  • 中華文明的遺世存構——山西秘窟
    山西是中華文明起源地之一,堯舜禹三帝古都所在地。春秋末期韓趙魏三家分晉,是以山西又有三晉大地一說。山西的行政區划算得上是中國山河分界最為純粹的一個省份:東側太行山,西側黃河,絕不跨越這河山一步,歷史上素有表裡山河一說。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西博物院系列線上活動帶您感悟三晉文明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西博物院系列線上活動帶您感悟三晉文明 2020-06-14 0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