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5 00:06: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氣質是嬰兒出生後最早表現出來的一種較為明顯而穩定的個性特徵,如有的嬰兒總是表現出安靜、乖巧的特徵;有的則總是表現出激動、哭鬧的情緒。有的活潑、聽話;有的好哭、難哄。嬰兒的氣質各有不同,往往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與情緒也就不同。 有的人說: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做到了愛心加耐心,可孩子似乎不領情,很難與家長相配合,難於接受成人的教育。教育孩子似乎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有的父母說自己的孩子既聽話又乖巧,你教他什麼他就學什麼,從不牴觸,學習興趣大,教育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還有一位母親說:她的兒子快三歲了,生理髮育都很正常,平常很安靜,不哭不鬧,但對學習和遊戲活動等反應特別的慢。你教他學一首小兒歌幾天也學不會,而在一起玩的兩歲孩子都學會了;做遊戲的動作十分緩慢,而且動作也不協調,即使是一個非常有趣味的玩具,別的同齡孩子立刻上去搶著玩,而她的孩子要盯著老半天才慢慢地去用手摸一下。這位母親說,孩子的表現十分影響大人的教育積極性,她感到很懊喪。 以上三個孩子的父母,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教子心得,究其原因,除了成人的教養方式和方法不同以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嬰兒的不同氣質所決定的。不同氣質的嬰兒,在接受成人的教養上,會表現出不同的學習狀態和情緒。這裡我們就有必要探討一下孩子氣質的有關問題,從而獲得教養孩子的一些方法。 (一)氣質的概念及分類 心理學家託馬斯和切斯對嬰幼兒氣質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研究。他們將氣質定義為「個性的風格特質」,即個體日常生活及活動中的一種穩定的情緒和行為。並認為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可變性,氣質是從新生兒起開始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但它在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變的。託馬斯、切斯關於氣質的定義和學說得到了心理學界廣泛的贊同與採納。他們把嬰幼兒氣質劃分為三種類型: (1)容易型。許多嬰幼兒屬於這一類。這類嬰幼兒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機能有規律,節奏明顯,容易適應環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們情緒一般積極、愉快,對成人的交流行為反應迅速。由於他們生活規律、情緒愉快,且對成人的扶養活動提供大量的積極反饋,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關懷和喜愛。 (2)困難型。這類嬰幼兒的人數較少。他們時常大聲哭鬧、煩躁、易怒、愛發脾氣、不易安撫。在飲食、睡眠等生理機能活動方面缺乏規律性,對新食物、新事物、新環境難以適應。他們情緒總是不好,在遊戲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花費很大力氣才能使他們接受撫愛,很難得到他們的正面反饋。由於這種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較大的麻煩,因而在教養中需要成人極大的耐心和寬容,促使他們向容易型氣質轉化。否則易使親子關係疏遠化。 (3)遲緩型。這類孩子活動水平很低,行為反應強度很弱,情緒總是消極而不愉快,但也不像困難型嬰幼兒那樣總是大聲哭鬧,而是常常安靜地退縮和畏縮,情緒低落,逃避新刺激、新事物,對外界環境和事物適應緩慢。但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這類孩子會對新刺激緩慢地發生興趣,在新環境中能逐漸活躍起來。這一類嬰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成人教養的不同而發生分化,即向容易型或困難型轉化。 託馬斯和切斯還認為,以上三種類型只涵蓋了65%和研究被試,另有35%的孩子不能簡單地劃歸到上述任何一種氣質類型中去,他們往往具有上述兩種或三種氣質類型混合的特點,屬於上述類型中的交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