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嬰兒氣質,掌握教養方式

2020-12-15 太平洋親子網

了解嬰兒氣質,掌握教養方式

2011-03-25 00:06: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氣質是嬰兒出生後最早表現出來的一種較為明顯而穩定的個性特徵,如有的嬰兒總是表現出安靜、乖巧的特徵;有的則總是表現出激動、哭鬧的情緒。有的活潑、聽話;有的好哭、難哄。嬰兒的氣質各有不同,往往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與情緒也就不同。

  有的人說: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做到了愛心加耐心,可孩子似乎不領情,很難與家長相配合,難於接受成人的教育。教育孩子似乎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有的父母說自己的孩子既聽話又乖巧,你教他什麼他就學什麼,從不牴觸,學習興趣大,教育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還有一位母親說:她的兒子快三歲了,生理髮育都很正常,平常很安靜,不哭不鬧,但對學習和遊戲活動等反應特別的慢。你教他學一首小兒歌幾天也學不會,而在一起玩的兩歲孩子都學會了;做遊戲的動作十分緩慢,而且動作也不協調,即使是一個非常有趣味的玩具,別的同齡孩子立刻上去搶著玩,而她的孩子要盯著老半天才慢慢地去用手摸一下。這位母親說,孩子的表現十分影響大人的教育積極性,她感到很懊喪。

  以上三個孩子的父母,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教子心得,究其原因,除了成人的教養方式和方法不同以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嬰兒的不同氣質所決定的。不同氣質的嬰兒,在接受成人的教養上,會表現出不同的學習狀態和情緒。這裡我們就有必要探討一下孩子氣質的有關問題,從而獲得教養孩子的一些方法。

  (一)氣質的概念及分類

  心理學家託馬斯和切斯對嬰幼兒氣質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研究。他們將氣質定義為「個性的風格特質」,即個體日常生活及活動中的一種穩定的情緒和行為。並認為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可變性,氣質是從新生兒起開始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但它在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變的。託馬斯、切斯關於氣質的定義和學說得到了心理學界廣泛的贊同與採納。他們把嬰幼兒氣質劃分為三種類型:

  (1)容易型。許多嬰幼兒屬於這一類。這類嬰幼兒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機能有規律,節奏明顯,容易適應環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們情緒一般積極、愉快,對成人的交流行為反應迅速。由於他們生活規律、情緒愉快,且對成人的扶養活動提供大量的積極反饋,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關懷和喜愛。

  (2)困難型。這類嬰幼兒的人數較少。他們時常大聲哭鬧、煩躁、易怒、愛發脾氣、不易安撫。在飲食、睡眠等生理機能活動方面缺乏規律性,對新食物、新事物、新環境難以適應。他們情緒總是不好,在遊戲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花費很大力氣才能使他們接受撫愛,很難得到他們的正面反饋。由於這種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較大的麻煩,因而在教養中需要成人極大的耐心和寬容,促使他們向容易型氣質轉化。否則易使親子關係疏遠化。

  (3)遲緩型。這類孩子活動水平很低,行為反應強度很弱,情緒總是消極而不愉快,但也不像困難型嬰幼兒那樣總是大聲哭鬧,而是常常安靜地退縮和畏縮,情緒低落,逃避新刺激、新事物,對外界環境和事物適應緩慢。但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這類孩子會對新刺激緩慢地發生興趣,在新環境中能逐漸活躍起來。這一類嬰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成人教養的不同而發生分化,即向容易型或困難型轉化。

  託馬斯和切斯還認為,以上三種類型只涵蓋了65%和研究被試,另有35%的孩子不能簡單地劃歸到上述任何一種氣質類型中去,他們往往具有上述兩種或三種氣質類型混合的特點,屬於上述類型中的交叉型。

相關焦點

  • 嬰兒也有氣質分類,不同氣質的嬰兒性格不同,科學家已經驗證了
    文 | 齊麗娟 經過科學家驗證,不光成人有氣質分類,嬰兒也存在氣質分類,他們所表現的行為代表著不同的內容。的確,不同氣質類型的嬰兒他們的性格不一樣,他們所喜歡做的事、對刺激的反應也是不盡相同。
  • 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
    通過小朋友自己在線作答,了解家長的教養方式;或者由家長朋友協助小朋友作答,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當然此量表也適合成人填寫。該量表分父親教養方式和母親教養方式,分別對父親、母親的情感溫暖與理解、過度保護與幹涉、拒絕與否認、懲罰與嚴厲、偏愛被試等方面進行了評估。
  • 「嬰兒肥」該怎麼穿?熟練掌握兩個基本原則,將修身進行到底!
    在之前,我們也講過身材微胖的情況,但更多是因為身材發福的原因,像30多歲的女性比較多,不知大家掌握了穿搭原則嗎?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種類型,屬於微胖中的另一個,被大家稱為「嬰兒肥」,自然就是年輕女孩多一些了,也是如今比較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嬰兒肥」該怎麼穿?熟練掌握兩個基本原則,將修身進行到底!
  • 最好的教養,是懂得分寸與克制(薦讀)
    其實,教養的本質,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分寸,二是克制。很多人辦事往往不懂得分寸,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卻好心辦壞事。鄰居夫妻吵架,你本想去勸一下,讓兩個人都消消氣,和好如初。結果你掌握不好分寸,過多參與到人家家務事中,被人家反過來責怪你。
  • 為什麼要提高禮儀教養? 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提高禮儀教養? 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時間:2016-08-15 15:54   來源:常識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要提高禮儀教養? 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禮儀教養是我們個人呈給社會的一張名片,個人之所以要修好禮儀教養是由於: 1.我們應當成為有品位有教養的人。
  • 最傳統的取名方式:嬰兒五行八字取名
    根據五行八字給嬰兒取名是最為基本的取名方式,也是最為傳統的取名方式,一般需要父母們根據嬰兒精準的出生時間來推算出生辰八字,得出起名所選用字,來填補不足的八字,達到幫扶命理、有助於嬰兒成長的效果,以下小編今天也要為大家帶來嬰兒五行八字取名內容。
  • 通過《姜二嫚的詩》探尋教養方式的力量
    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流於表面的驚喜字眼,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的強大力量——教養方式的力量。「教養方式」如何定義教養方式:是指父母的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孩子的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式。這種組合方式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是不會隨著某種情景的改變而變化的。
  • 優衣庫被「攻陷」刷屏:成年人,還是該有點教養!
    曾見過這樣一則報導,在一架飛機上,最後上來一位女乘客,懷裡抱著一個嬰兒,走到其他人面前,微笑著送給他們一些小禮物,同時贈上的還有一張小卡片:您好,我是.……因為我身體有一些小問題,待會飛行期間,我可能會哭鬧,打擾到您,還請您多多包涵,我會儘量不吵鬧。您看,因為孩子媽媽溫暖有禮貌的行為,即使孩子哭鬧,人們也願意包容。
  • 氣質乾淨,又富有教養的星座,內心富有,百看不厭
    在平時的接觸中,為什麼有些人看一眼就喜歡得不得了,並不是因為他們顏值有多靚,而是由裡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雖然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東西,但展現出來卻讓人覺得舒心。這種乾淨的氣質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內心的富有,是一點一滴凝聚起來的魅力。
  • 細節決定了你的教養,「知人不評人,治理不爭論」你是否能做到?
    人們常說「做大事者不拘小節」,但人們也說「細節決定成敗」,這兩句話看似存在矛盾,但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成功,前者是看一個人是否能成功,而後者卻是看這個人成功能持續多長時間,畢竟從細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你的教養決定了你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長時間。
  • 生活中,一個人的教養,真的不是裝出來的
    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一個人的教養,真的不是裝出來的」一、教養的形成一個人的「教養」,一方面來自「教」,一方面來自「養」。很多人通過禪修、繪畫、書法、讀書、舞蹈、寫作等等方式,修身養性。這些活動主要有一個特點,就是需要靜心、堅持。沒有恆心和毅力,基本也無法能有所進步。但是堅持下來的人,就會帶著一股「卓爾不凡」的脫俗氣質。比如,我們常看到的舞蹈家楊麗萍,多年來深居簡出,一心鑽研舞蹈,如今氣質非凡,清麗脫俗,宛若仙子。
  • 曾仕強|父母如何教養子女(之三)
    ///父母對於子女的教養,最好制訂長期計劃。依據子女的年齡、實際狀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換句話說,教養子女要適時做好階段性的調整,以求合理。譬如嬰兒笑的時候,父母也跟著笑,彼此產生交流,真正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心理學家特別指出,不管花多少時間與子女在一起,都只能算陪伴子女,必須為子女做一些事情,才算是共同度過。如果父母僅僅是坐在一旁,各看各的書,或者一起看電視,根本沒有注意到子女,這樣的陪伴對子女並沒有意義。因為只有量而缺乏質,不能真正地交流。
  • 兒童教養的秘密就在這裡
    在助教魏敏老師的開場暖身遊戲結束後,木師便開始了2017年的第一場講座——「兒童教養的秘密」。(阿木老師在湖南圖書館進行公益講座)       木師從一個女孩家長的求助電話開始導入告訴我們,人表達自己的內心有且只有兩種方式:語言、行動。
  • 發展心理學與我們:嬰兒的心理社會性發展
    嬰兒從出生就在學習怎樣做出情緒反應,在嬰兒情緒的發展有一個重要的特點:特定的人會喚醒特殊的情緒。除了這些,嬰兒的情緒和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是分不開的。通常我們建議新手父母也需要得到社會支持,例如來自家人的幫助和分擔育兒的工作。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持續地、充滿愛心地對新生兒做出反應。畢竟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人,也是學著當父母。
  • 人最高的教養,是「親不忘禮」
    人最高的教養,是「親不忘禮」,這一點真的不要搞錯了,會很傷害親人之間的感情。01.雖然她的父母並不會介意,可嚴格來說,一個真正性格當中深植教養的女孩子不會存在這種人前人後的差距只能說明,她在外人表現出的教養,只是偽裝,真實的個性,還是任性而嬌縱的。02.
  • 教養,因教育而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
    因教育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 「教養」是個高頻詞。時下,如果說某人沒教養,就是大批評大貶義了。如果說一個女人沒教養,簡直就如同說她是三陪小姐了。 什麼叫教養呢?詞典上說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但我更願意理解為「因教育而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
  • 什麼是教養?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養。」那什麼是教養?教養是一個人文化品德的修養,是一個人從小就習得的一種規矩,是待人接物處事的一種敬重態度。02教養,是由內散發的文化修養德米特裡·利哈喬夫在《論教養》中說:「良好的教養不僅來自家庭和學校,而且可以得之於自身。」但是前提是必須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教養。
  • 肯定式教養,不同於以往的「否定式教育」,這才是最理想教養方式
    本章是《肯定式教養》專欄的第二章。「肯定式教養」,一種顛覆你已有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專欄的上一章介紹了我們過去習慣的否定式教育,簡單回顧一下。幾千年來,我們一直習慣於用「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就是發現孩子的缺點,然後否定它們,通過批評教育等方式逼迫孩子改變,從而讓他們成為我們理想中孩子。
  • 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心理學家卻只推崇這一種,看看你是哪一種
    專制型教養方式專制型教養方式的父母,他們的限制性非常強,會對孩子強加很多規則,並要求孩子嚴格遵守。相對的,他們對孩子的接納和回應則遠遠不夠,很少向孩子解釋遵守這些規則的必要性。並且在教育過程中常常伴隨著懲罰和強制性策略。
  • 嬰兒腸絞痛,讓很多的嬰兒忍受疼痛,父母要多了解,病症危害大
    導語:嬰兒腸絞痛(infantile colic)又稱嬰兒腸痙攣,是嬰兒哭泣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胃腸道蠕動異常,腸道菌群失調,乳糖不耐症等有關。(三)併發症搖晃嬰兒症候群是嬰兒腸絞痛的一種特殊併發症。這主要是由於父母撫慰嬰兒,並在搖動嬰兒時造成嚴重的腦部損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