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在重慶的朝源觀,就為後人留下了兩幅神奇的楹聯。有趣的是,一般人還不知道要怎麼讀。這是兩幅什麼樣的楹聯,楹聯的意思又是什麼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重慶市的江津區南部,雲貴高原大婁山北坡餘脈,有一座美麗的四面山。在地質學上,四面山被稱為倒置山。特殊的地質條件,讓四面山集山、水、林、瀑和石於一身,自然景觀獨特,生態環境優美。就在四面山的深林之中,還藏著一座千年古觀——朝源觀。朝源觀在史書上鮮有記載,因此,關於它的身世在歷史上都很模糊。我們只知道朝源觀始建於北宋建隆年間,復興於明嘉靖四十年左右。從此,朝源觀一度成為明清川東道教香火鼎盛的三大叢林之一。
今天,昔日的古觀已經成為荒丘,但是卻給留下了巴蜀道教三絕,分別為造像之精,楹聯之奇和老君碑之秘。這其中的楹聯之奇最有意思,甚至一度被稱為中國楹聯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那麼,朝源觀的神奇楹聯到底神奇在哪裡呢?
朝源觀一共留下兩幅神奇的楹聯。第一幅刻在祖師殿左右入門的石柱上,拱門兩側的楹聯為:「雲朋朝朝朝朝朝朝々朝,霞友觀觀觀觀觀觀々觀。」第二幅在右門牌樓上,兩側的楹聯為:「善茅長長長長長長々長,習三乘乘乘乘乘乘々乘。」這兩幅楹聯巧妙地運用多個多音多意,但字相同的「朝,觀,長,乘」入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十分精妙。重要的是,楹聯的真正意義十分難解。
從文化的角度來講,這樣的神奇楹聯並不只朝源觀一處有。在河北山海關的孟姜女廟,也有一幅類似的神奇楹聯。上聯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聯是:「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關於這幅楹聯的斷句,一直有多種,但是,有一種普遍被人們認可的讀法,就是:
海hǎi水shuǐ朝cháo,朝zhā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落luò;
浮fú雲yún長zhǎng,長cháng長cháng長zhǎng,長cháng長zhǎng長cháng消xiāo。
孟姜女廟的神奇楹聯就算有也了答案,再看朝源觀這幅楹聯,又該怎樣斷句,怎樣讀才對呢?當地有關部門曾經開展過一次有獎解答徵文活動,收到了2萬多封解答郵件,但是遺憾的是,沒有一個能服眾的答案。這裡,小編也大膽進行一下解讀。先說第一幅。上聯的「朝」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朝拜,一個是早晨。把代表早晨的用「早」字代替,就成了:雲月早朝早,早朝,早早朝。下聯的「觀」同樣有兩個意思,分別是觀看和道觀。所以,把觀看的觀用「看」字代替,上聯應該是:霞友觀看觀,看觀,看看觀。
依照這個方向,第二幅楹聯中,「長」字有長者和長生兩個意思,乘字有三乘(下乘,中乘,上乘)和乘坐兩個意思。善(shan)茅(mao)長(zhang),長(chang)長(zhang),長(zhang)長(chang),長(chang)長(chang)長(zhang)。
習(xi)三(san)乘(chéng),乘(shèng)乘(chéng),乘(shèng)乘(chéng),乘(shèng)乘(shèng)乘(shèng)。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以上也只是小編的一家之言,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讀法。這就是中國的楹聯文化,它是中華民俗文化的瑰寶。無論從藝術形式上,還是思想內容上,都無愧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最好體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