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9月16日下午,「德國8」之《藝術之規——德國當代藝術》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在40天的展出時間裡,包括弗朗茨·阿克曼、霍斯特·安特斯等在內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德國當代藝術家的近90組作品與公眾見面。
本次展覽參展的藝術家都是德國當代繪畫、攝影、裝置和觀念藝術等方面的傑出人才,他們的藝術觀點和創作語言多樣,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力場。觀念藝術家漢納·道波溫通過文字和影像的方式「轉錄」有形的時間,在其展出作品《哈爾堡-紐約》中,道波溫將城市風光置於從1至9的數字系統(複合數被分解),使時間變得可見。德國藝術圈公認的頑童馬丁·基彭伯格像道波溫一樣關注現實,但他憤世嫉俗又詼諧幽默,各種社會現象,尤其是社會的弊病都逃不過他的畫筆。這些作品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同臺亮相,形成前所未有的鮮明對比和激烈碰撞。
漢納·道波溫的作品《哈爾堡-紐約》。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攝
馬丁·基彭伯格的作品《夜晚的卡普裡》。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攝
開幕式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主持。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教授和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主席瓦爾特·斯邁林教授擔任總策展人。
開幕式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作為慶祝中德建交45周年框架下的重點項目,「德國8」展覽由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中央美術學院主辦,是德國當代藝術目前為止在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展示,涵蓋了油畫、水彩、素描、雕塑、裝置、攝影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囊括了德國1950年代至今最具影響力的55位藝術家的近320組作品。
展覽對現代藝術提出的「藝術自由」進行了精細的表述。這些藝術家著意挑戰人們習以為常的感知模式,他們突破程式和慣例的限制,且有能力通過各自作品內在的歧義來粉碎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形象。
史蒂芬·巴爾肯霍爾主要從事雕塑創作,作品中也包括浮雕、繪畫和版畫。大刀闊斧雕刻、大幅著色的雕塑矗立在底座之上,有時比真實形象大,描繪了普通的人物:普通樣貌的中年人,穿著不起眼的衣服,面貌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從不表露個人情感,生理和心理似乎都呈現一種古怪的冷漠。在此之外,展覽也突出了一批藝術家——尤其是女性藝術家——將人類自身作為創作主題的實踐方向,卡塔琳娜·弗裡茨詼諧的裝置藝術,以及羅斯瑪麗·特洛柯爾的「編織」作品都是她們藝術思考的生動體現。
開幕式嘉賓在史蒂芬·巴爾肯霍爾的作品前合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攝
「藝術之規」展覽中的藝術家都在國際藝術界奮鬥多年,如今,他們似乎成了「正確」和「成功」的代名詞。但是,所有這些藝術家都不曾停下他們追尋藝術的腳步,或者說他們「永遠在路上」,他們的傑出正是源於不止的好奇心和對開拓進取的熱愛。
藝術家烏韋·科斯基在其作品《森林》前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華公使雷宇翰先生合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攝
兩個孩子在弗朗茨·阿克曼的布面油彩作品《阿拉丁姐妹》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攝
觀眾在弗朗茨·阿克曼的作品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攝
展覽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展覽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展訊信息:「德國8」之《藝術之規——德國當代藝術》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南街8號,周二至周日9:30--17:30對外開放)
展覽時間:2017.9.16—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