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裘千仞的武功有進步嗎?

2020-12-05 騰訊網

鐵掌水上漂裘千仞是《射鵰英雄傳》中武功僅在歐陽鋒之下的反派BOSS,他的武功之高直追五絕,讓主角郭靖和黃蓉吃了不少虧。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前後,裘千仞就已經有極厲害的武功,到他最後隨一燈大師歸隱時,他的武功又有了長足的進步。

招式精熟

當年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中神通王重陽就已經給裘千仞發出了邀請,但裘千仞自忖鐵掌功還沒有大成,不是王重陽的對手,就沒有去參加。這二十多年期間,裘千仞閉關苦練鐵掌功,到射鵰末期他出山之時,他的鐵掌功已經有登峰造極的功底了。在雙鵰期間,金庸先生在小說原著中多次提到過裘千仞的鐵掌功堪與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媲美,單以招式而論,鐵掌功招式精妙甚至還在降龍十八掌之上。裘千仞幾次出手,也足矣應證這一點。

功力雄厚

裘千仞當年偷襲瑛姑的孩子,南帝段智興在查看孩子傷勢之時,就曾驚嘆兇手武功之高,功力之強,絕不在他之下。當黃蓉被裘千仞打傷後,郭靖也驚嘆裘千仞武功之強,不在四絕之下。裘千仞在和未動用雙手互搏的老頑童以及沒有逆練九陰的歐陽鋒交手之時,憑他的鐵掌功也完全不落下風,可見這傢伙確實是與四絕同一層次的強者。

裘千仞的鐵掌功在掌力剛猛方面也是獨樹一幟的,郭襄闖少林時,擺出鐵掌功的招式出擊時,武功高強的無色大師都嚇了一跳。金庸先生旁白鐵掌功掌力剛猛當為天下掌法之最。

裘千仞的實力

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期間,裘千仞的實力是有大幅度進步的。從他在第一次華山論劍後不久傷了瑛姑的孩子後,南帝對他武功的評估可以看出,裘千仞的武功在一論前後就已經不遜於四絕了。在第二次華山論劍前後,通過裘千仞和老頑童以及歐陽鋒的交手也可以看出他的武功依然不遜色於四絕,是極厲害的高手。

原著在東邪西毒以樂會武時曾提到,東邪西毒的武功在二十多年期間進步了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沒有掉隊的裘千仞,他的武功也是在進步的。至於進步方向,一是老裘的招式更加精熟,他的功力也更加深厚。

開最大的腦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靈衝霄,歡迎關注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裘千仞的武功有沒有進步?
    有朋友問,《射鵰英雄傳》中,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皈依佛門,拜入一燈大師門下,裘千仞的武功有沒有進步?裘千仞皈依佛門是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而第一次華山論劍是發生在二十五年前,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中間相隔了二十五年。
  • 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敢去,為何第二次他就敢前往?
    實際上,假如當年裘千仞接受王重陽的邀請,赴華山之會,雖然那次華山論劍的勝負結果不會改變,還是王重陽技高一籌,力壓其他幾人獲得天下第一,但是天下「五絕」的稱號就定然會不存在,而是變成「六絕」,裘千仞亦能佔其一絕之席。
  • 他為什麼敢去第二的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
    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是王的邀請候選人。然而裘千仞認為他的鐵掌還沒有完成,與其他五個相比沒有獲勝的機會,所以他請求不要參加。其實,裘千仞是自我意識,但他也是一個很有進取心的人,僅僅為了名利,他背叛了道德。
  • 無緣華山論劍,被周伯通追著打,裘千仞武功真的弱嗎?
    裘千仞的江湖名號叫做鐵掌水上漂,很是拉風。然而,他沒有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實力一直得不到證明,甚至飽受質疑,因此他一直致力於角逐天下第一,準備在第二次華山論劍大展神威,一舉奪魁,揚眉吐氣!雖然裘千仞的武功被人質疑,但是真正實力還是很強勁。他的武功有多強呢?
  • 第一次華山論劍後,裘千仞為何要打傷瑛姑的孩子?答案耐人尋味
    在《射鵰英雄傳》中,裘千仞曾獨身闖入大理,並用鐵砂掌將瑛姑的孩子給打成了重傷。裘千仞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因為,當時第一次華山論劍已經過去了。而距離第二次華山論劍還有20多年的時間。所以說,他這麼做的動機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
  • 《射鵰英雄傳》中裘千仞為什麼有信心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
    《射鵰英雄傳》中裘千仞為什麼有信心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我認為裘千仞之所以有信心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可能是由於這三個原因:第一,裘千仞拿著兩條毒蛇追周伯通追到了華山之巔,剛好順便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第二,裘千仞知道自己不可能奪得天下第一,但只要能打入前五,就足以傲視天下群雄;第三,裘千仞一直在為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效勞,剛好可以藉此機會見機行事。
  • 武功絕頂裘千仞,有心爭奪天下第一,卻被質疑沒資格參與華山論劍
    裘千仞劇照自藝成以來,裘千仞一直是江湖上的頂尖高手,武功足以排進江湖前十,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新修版《射鵰英雄傳》)此後他在鐵掌峰下閉門苦練,十餘年不出江湖,有心要在二次華山論劍時,與天下群雄爭奪武功天下第一的榮號。由此可見,至少在王重陽看來,裘千仞的武功完全具備參與華山論劍的資格。按照小說中的定位,裘千仞的武功屬於絕頂水平,與四絕不相上下,差距很小。
  • 《射鵰英雄傳中》第二次華山論劍,郭靖獲得了天下第一嗎?
    《射鵰英雄傳中》第二次華山論劍,郭靖獲得了天下第一嗎?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第一次華山論劍是王重陽遍邀當世武學高手在華山之巔比試武功,獲得天下第一者有權收藏和保管《九陰真經》,以此消弭《九陰真經》在江湖上引起的紛爭和仇殺;二十五年後的第二次華山論劍,則沒有任何正義的目的,純粹只是這些高手爭奪「武功天下第一」的虛名而已。所以和第一次華山論劍相比,第二次華山論劍就是個鬧劇而已!
  • 第一次華山論劍為了什麼?本來是六人,為何只有五人參加華山論劍
    相信大家都有看《射鵰英雄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戰鬥,無論是牛家村,黃藥師鬥全真七子。還是煙雨樓大戰。其實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應該是,眾人最期待的華山論劍。像什麼不知名的無名小卒,肯定是沒有資格參加華山論劍的。但是仔細看《射鵰》裡,金庸關於描述華山論劍的部分,只說了第二次的華山論劍,那麼第一次華山論劍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呢?
  • 華山論劍時,周伯通跟裘千仞誰更強?為何後來周伯通厲害那麼多?
    鐵掌幫本是江湖名門正派,自從裘千仞接手後由正入邪成為完顏洪烈的座上客。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邀請裘千仞參加。當時裘千仞鐵掌神功未練成,所以婉言謝絕。周伯通的武功達不到華山論劍的水平。王重陽並沒有讓周伯通參加,只是讓他觀摩學習。
  •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期,武功次於五絕的周伯通與裘千仞,孰強孰弱?
    當年華山論劍時,王重陽等人,也曾邀請了裘千仞,但裘千仞覺得自己鐵掌功尚未大成,不是王重陽的對手,所以便沒有去參加華山論劍。當年華山論劍,王重陽等曾邀他參與。裘千仞以鐵掌神功尚未大成,自知非王重陽敵手,謝絕赴會,十餘年來隱居在鐵掌峰下閉門苦練,有心要在二次論劍時奪取「武功天下第一」的榮號。
  • 華山論劍前,裘千仞為何只挑南帝下手?原因有三個,其實不複雜
    華山論劍前,裘千仞為何只挑南帝下手?原因有三個,其實不複雜武俠小說是一代人的青春,更是一輩人的回憶,我們匯聚在此,暢聊江湖。在小說中,武德第一,武功第二,不論武功高低,都是武林中人,因為江湖不是一個人的江湖,武林是一群人的武林。
  • 金庸寫的三次華山論劍,有哪些人參加,結果怎麼樣?
    最終,黃藥師、歐陽鋒、段智興、洪七公都不得不承認,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獲得了《九陰真經》的所有權。 其實,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江湖上還有一名高手,武功僅次於五絕。他就是鐵掌幫的幫主裘千仞。五絕曾經邀請裘千仞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哥,同去,同去。」
  • 第二次華山論劍後,金庸江湖進入家天下
    第一次華山論劍後,歷經二十年風雨變幻,江湖形勢出現了極大變化,王重陽苦心構建的多強格局已經破滅,四絕互相傾軋,西毒與北丐勢同水火,南帝早已出家不問世事,新晉崛起的鐵掌幫裘千仞、郭靖、黃蓉等也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很明顯,原有的江湖秩序已經不能維繫江湖的穩定。
  • 第二次華山論劍,郭靖不如老五絕,為何還能奪魁?
    第二次華山論劍,歐陽鋒因為逆練九陰真經,實力非同小可,已經非一般人可比擬。在修煉九陰真經之前,他就已經是五絕之一,等到他修煉完了九陰真經以後,黃藥師和洪七公聯手,尚且被歐陽鋒所打敗。但是,結局卻出乎意料,在歐陽鋒被黃蓉用計謀打敗以後,天下第一的稱號,竟然成為了郭靖的。
  •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這位裘千仞先生並非無欲無求,他也極度熱心於爭奪天下第一的稱號,只因錯過了第一次華山論劍,他一直心中耿耿。而當時的天下「五絕」正是誕生於第一次華山論劍。說起這個華山論劍,就不得不提《九陰真經》。當年這部《九陰真經》重現江湖,引起紛爭不斷。
  • 裘千仞受邀參加華山論劍,他如果去了,外號應該叫什麼?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個武林盛事,那就是華山論劍。華山論劍是當世頂尖高手才有資格參加的盛會,不能自己報名,採用的邀請制。射鵰五絕其實,第一次華山論劍受邀者並不僅僅是這五人,還有一人也受到了邀請,那就是「鐵掌水上漂」裘千仞。裘千仞的鐵掌和輕功,那也是武林一絕。
  • 雙鵰中,第一次華山論劍和第三次華山論劍,這三大真正高手沒參與
    金庸先生一共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其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聯繫的,被稱為《射鵰三部曲》,而《射鵰三部曲》中,有兩部是與雕相關的,被稱為《雙鵰》,《雙鵰》為《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雙鵰中,一共有過三次華山論劍,第一次華山論劍和第二次華山論劍,分別出現在《射鵰英雄傳》的開頭和結尾,第三次華山論劍,則出現在《神鵰俠侶》的結尾,第一次華山論劍產生了五絕,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北丐洪七公
  • 第二次華山論劍如果評五絕,各自都該是什麼稱號?
    我們知道,射鵰英雄傳中,第一次華山論劍評得天下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其中中神通王重陽技壓群雄,獲得天下第一的稱號。神鵰俠侶結尾,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再次聚集華山,而此時眾人大都年歲已高,且已有故人過世,所以這次論劍並未比武,只是根據每人的綜合情況評選出新的五絕,即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不過這次華山論劍,其實是第三次。而在射鵰英雄傳結尾的第二次華山論劍,才是金庸重點和正面描寫的比武盛宴,而偏偏是這第二次,眾人匆匆打完了事,卻也沒再評出什麼五絕之類的名號。
  • 另眼看金庸:越來越水的華山論劍!
    華山論劍是金庸老爺子筆下的一大盛事,它代表了南宋時期武學的輝煌。華山論劍一共舉辦了三次,成就了「五絕」的威名。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樣的盛事自《神鵰》之後便再也沒出現過了。難道是後世武學水平下降得厲害,沒法舉辦類似的評選活動了嗎?肯定不是,搞個比賽而已,水平不重要,重在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