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會址坐落在興業路76號,是無數人「打卡」的紅色聖地,上海武警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的營區也在附近,從1999年起,中隊黨支部就和紀念館黨總支結成了對子,「兵哥哥」走進一大會址,為遊客講解黨史知識。一大會址裡的橄欖綠講解員
「有點緊張、興奮,但更為自豪。」陳天佑是中隊黨支部21年來培養的第90名黨史講解員,他說:「能穿著軍裝在一大會址義務講解黨史知識,感到無上榮光。」
一大會址裡為啥有戰士講解員?原來,1998年10月,一大會址擴建之時,中隊根據館方請求指派30名官兵支援場館建設。經過軍地共同努力,次年5月27日,一大會址擴建工程如期竣工。
「我們還能為紀念館做點什麼?」一大會址開館的當天,所有援建官兵經過討論,鄭重向中隊和一大會址遞交了當義務講解員的申請。
「想成為持證講解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陳天佑告訴記者,為了通過中隊和一大會址筆試、面試、試講、實習等層層考核,他不但要熟記數萬字的講解稿,還要對著鏡子一遍遍練習肢體手勢,確保講解內容準確、形態自然。
執勤四支隊政委陸倫明介紹,雖然考核嚴格,但每年報名參考的官兵絡繹不絕,至今已有90人通過考試,他們常年活躍在講解一線,先後講解690餘次,被遊客稱為身穿橄欖綠的「播火者」。
「培養出100名一大會址講解員,創作出100個『兵哥講黨史』小故事……」執勤四支隊支隊長趙震介紹,目前支隊黨委正幫助中隊黨支部朝著這一目標努力,以此向黨的100周歲生日獻禮。
把黨史帶進課堂、社區、企業華東政法大學學生沙潤和是一大會址眾多「00」後義務講解志願者之一。以往,沙潤和對黨史知識了解甚少。一次,他在聽完戰士講解員徐子健的解說後,被共產黨人的忠誠信仰所觸動,激發了學黨史、講黨史的濃厚興趣。如今,每逢周末他都會主動來到一大紀念館作義務講解。
執勤四支隊政治工作處主任朱陽告訴記者,中隊攜手一大會址,以軍地講解員隊伍為主要力量,組成軍地黨史知識宣講團,定期走進企業、學校、社區開展黨史知識宣講,帶動了更多的人主動學黨史、講黨史。
南京東路街道是宣講團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在這裡,宣講團通過開設紅色講堂、舉辦黨史故事會等方式,以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黨史知識。「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不忘初心最好的清醒劑。」街道黨工委書記顧定鋆告訴記者,以前,街道有的企業、公司連黨的性質宗旨都不清楚。在宣講團的引領下,大家主動學黨史的氛圍一天比一天濃,80餘家企業、上千名公司志願者還主動參與到中隊每月「為民服務日」活動中,為來往群眾提供便民服務,讓十裡洋場變成了「全國精神文明一條街」。
近年來,宣講團先後為駐地社區、企業、學校開展黨史軍史教育650餘次,派出20餘人到駐地5所學校擔任校外輔導員。在宣講團的帶動下,華東政法大學、南京東路街道等10餘個社會團體、百餘名青年志願者加入到黨史宣講隊伍中。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