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加《陽光普照》,臺灣電影的苦與樂

2021-01-09 侃片少年

大家好,這裡是侃片少年,今天我們來收這兩部電影,主要從製作層面來講下兩部電影的優缺點,我會將兩部電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講解,我們先來看父親坦白「自首」的橋段,父親的語氣,對白,措辭,看上去是跟妻子對話,實則他是在跟觀眾對話,坦白自己的罪行,這段戲中大部分鏡頭是給到了妻子,只能聽見阿文的「自述」,觀眾看到這的時候跟妻子的心情是大致符合的,所以就讓妻子代替此時觀眾的心情,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同樣也形成了第四堵牆的效果,並且是帶有戲劇轉折的張力。

坦白結束,畫面給到阿文,這時阿文的過肩鏡頭隨著妻子的拍打,露出整個人身,注意看,妻子剛開始是反抗,近乎「抓狂」的狀態,等到情緒稍微穩定下來,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景別給到了全景,固定鏡頭,讓這一刻的感情凝 結,這一段的剪輯跟觀眾的心靈波動聯繫是非常大的,要不然,怎麼說剪輯是看不見的藝術呢。

第二點我想說的兩部電影同一個攝影師的影像特點,因為兩部畢竟是文藝片,很多鏡頭運動是很穩的,很少有手持攝影快速切換的畫面,比如阿和奔跑這段戲,很明顯的跟鏡頭,跟鏡頭是指攝影機始終跟隨被攝主體進行運動,分為前跟,後跟,側跟,這場戲就是側跟,阿文處於畫面中央,攝影機運動與人物奔跑,是同軌道同速率的,都是前期排練過的。

第三點我想說的是超現實,阿豪睡醒了,偌大的教室空無一人,畫面一閃又成了眾人皆睡我獨醒,導演這裡放大了剛睡醒時的那種潛意識上的錯覺,或者是阿豪復讀多次,內心壓力巨大的表象化特徵,這段司馬光的小動畫也是他的內心寫照,還有一場父親夢到阿豪對話的戲,表明父親失去兒子後,對阿豪的執念依然不減,這都為阿豪輕生和父親開車撞人樹立了,性格和行為上的動機,再來看臨終送走肚財的橋段,注意這裡的構圖,河流兩邊的草叢,呈現匯聚型形線條,人物處於中央部位,背景是人物背後的大樹,導演在構圖上盡力地往美學風格上靠攏,減小這種超現實的不確定性和虛擬性。

第四點是導演對於阿和的家庭關係的鏡頭設計,在阿和接見母親和哥哥的兩次剪輯中,有著些許的差別,我們來看接見母親的剪輯場景,很直接的切到兩人同時坐下,之後也是普通的正反打鏡頭和特寫,簡單的呈現對視的場景,再來看阿豪跟阿和的橋段,鏡頭是以接見管理人的視角去呈現,注意這裡情緒的轉發點,全景展現切成了兩人近景,緊接著兩人開始產生矛盾,可以去想像導演這樣設計,其實是再說阿和跟母親,阿豪不同的關係,這也是片中唯一一次兄弟兩個人相見,也是最後一次。

同樣的剪輯手法也可以參考阿和情緒爆發的這場戲,先是慢慢的跟著,這時鏡頭往右,阿和在邊緣,然後阿和又走到了畫面的中央,是他的背面鏡頭,再切給下坡的遠景,再到中景,可以發現速度越來越快,情緒也越來越不穩定,阿和在滑坡拉東西的這種情況下,一直再「受力」,物理和心理上的壓迫與奔促,本身就很容易鬧情緒,導演再運用一些拍攝剪輯手法,讓他的情緒一點一點的積累,也讓阿和的爆發更加合理性

不過《陽光普照》我們可以看到故事穩穩的,不急不慢的講給你看 ,可以看到很多光線充足的室外布景和拍攝場面,更多的是家庭關係的深層探討和親人之間的溫暖時光。

《大佛》講的是邊緣人的苦中作樂,而《陽光普照》則是原生家庭關係裡的芸芸眾生,如果說《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有味道的臺灣老歌曲,那麼《陽光普照》就是一首溫暖人心的樸實民謠,同一個製作班底,能呈現出很相似的影片風格,當然也可以表達不同的影片主旨,兩部電影都有臺灣的那種特殊的人文風氣,還有能作為個性籤名的對白臺詞,大佛裡藏的可能是人的七情六慾,但陽光普照下的世界一定最美好的。

解析好電影,最新影視劇綜藝娛樂資訊,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侃片少年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大佛普拉斯之後又一力作
    《陽光普照》的導演鍾孟宏同時也是《大佛普拉斯》的製片人,影片和《大佛普拉斯》一般,營造了非常讓人沮喪的氛圍,雖然不再是講述階級話題,也不再是黑白色調,但大量冷色調的畫面,依舊將家庭和成長主題刻畫得十分壓抑。雖無陳果導演的《香港製造》那般稍顯殘酷,但觀影之後仍然讓人陷入其中,久久不能忘懷。
  • 當金馬不再倍受重視,《陽光普照》橫空出現,臺灣電影或迎來轉機
    但中國影迷真正認識到鍾孟宏,源自於《大佛普拉斯》。這部主打黑色幽默的小成本電影,讓鍾孟宏迅速得以俘獲中國影迷的心。賺足眼球的他,被冠以臺灣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掌舵手的美譽。《陽光普照》。在沒有內地電影參加的金馬獎上,《陽關普照》先後拿下五座大獎,引起內地影迷的注意。雖然金馬獎不再被人重視,但是《陽光普照》的出現,使得大部分人意識到臺灣電影依舊有強勁的韌性。這部創作題材依舊落足於現實的電影,用全新的表現手法幫鍾孟宏再次贏回高質量導演的美譽。
  • 為《陽光普照》增色的林生祥
    看完電影《陽光普照》的人,一定會記得電影開場雨中尋仇那一幕,配樂《他坐在哪裡》的旋律響起,不緊不慢地融入冷冽暴力的畫面。會講故事的鐘孟宏把劇情講得栩栩如生,林生祥「上鉤了」,他向鍾孟宏表達了自己想為這個電影配樂的意願,幾經周折,終於接下了《陽光普照》的配樂工作。拿到劇本之後,林生祥讀完就睡不著覺了,他開始思考,「如果我是電影裡的爸爸,我會怎麼做?」,整夜沒有睡好。第二天醒來時,林生祥想出了答案:如果他是電影裡的失敗爸爸,應該也會像他一樣,最後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情吧。
  • 《陽光普照》:破敗的家庭陰影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救贖
    鍾孟宏可謂是當今臺灣電影圈中最獨特的存在,他始終以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拍攝電影,用桀驁不馴的風格筆觸譜寫無奈又溫馨的人生故事。前幾年有飽含黑色幽默與社會批判的《大佛普拉斯》、窺探人性與家庭關係的《一路順風》,都恰恰印證了這位臺灣導演在舊世代和新生代銜接過程間,不斷閃耀光芒,碰撞出人性的火花。
  • 《陽光普照》:關於父親的隱喻
    不同於許多臺灣電影溫暖清新的調子,鍾孟宏電影的溫情關懷裡往往壓下一股黑暗的力量,敘事雖伸入庶民階層的日常現實,卻總是滲入絲絲犯罪片的黑色暴力與幽默、驚悚片的陰鷙怪誕與血腥,讓鏡頭穿刺臺灣現實社會中破碎的倫理關係時,保持著一種獨特的冷峻風格,被臺灣影評人稱為「陰冷的現實主義」。
  • 《大佛普拉斯》:這部臺灣限制級電影直面貧富差距
    認真安利一部華語小成本電影《大佛普拉斯》 一個華語電影為什麼取這樣一個「洋氣」的名字呢?是因為導演之前拍過一個叫大佛的短片,而這部電影是大佛的加強版,所以用了「plus」的諧音《大佛普拉斯》作為片名。一句話總結電影就是「小小的行車記錄儀引發的一場大大的危機」現在每臺車上都有行車記錄儀,它記錄了你的出行路線,違規行為甚至隱私。你在車上與人違法交易的通話,出軌偷情的聲音,全部被記錄在案,當有一天你的行車記錄儀視頻被人看到的話會發生什麼呢?
  • 導演鍾孟宏如何通過《陽光普照》講述臺灣的家庭悲劇與社會失格
    王童、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中國臺灣新電影名將之後,鍾孟宏是臺灣地區重要且獨特的影人之一。重要,是指他導演及監製的作品雖然數量屈指可數,卻足以構成與前人的創作發生對話的組曲,讓觀眾看到臺灣電影中家庭與社會、個體與時代關係的衍變,同時每一部都得到金馬獎、金像獎等華語影壇頗有分量的電影獎項肯定。
  • 臺灣《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 這屆亞洲電影很行
    臺灣《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 這屆亞洲電影很行 時間:2018.09.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煩 分享到:
  • 今年的臺灣電影,請看這三部
    去年的黑馬《陽光普照加上近年片約和機會越來越多的男一號楊祐寧,《大佛普拉斯》裡走過來的張少懷,演員陣容在今年的臺灣電影中,算是比較出眾的了聽說過《陽光普照》,也肯定聽說過《大佛普拉斯》。正式上映後,豆瓣開出了8.3的高分,更有評論認為,本片是「這十年最好的臺灣愛情電影」。
  • 分享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出來,很多人都說這是臺灣資本主義底層群像,批判現實主義,我覺得導演黃信堯可能一開始沒有想那麼多,而是以一種類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生活的本原,用他獨有的幽默的方式,對抗一點人間的苦難。人有沒有高低之分?從《大佛普拉斯》的表象來看,高低分的特別明顯,就像黑白和彩色一樣。
  • 《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曾斬獲金馬獎最佳電影等五獎
    中國臺灣地區確定選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電影《陽光普照》,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  據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共有18部影片角逐參賽資格,而臺灣選送該片的理由是,《陽光普照》以「親子議題刻畫深刻,觸動人心,製作品質領先群雄,備受電影節肯定」等因素突圍,最終成為角逐影片。
  • 2019年臺灣金馬獎║《陽光普照》太陽的兩面是同樣不被理解的少年
    不管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希望就像我們的片名一樣,無所謂黑夜、陰影,太陽終究會來,祝福大家永遠陽光普照。——影片監製葉如芬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2019年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大陸和香港的影片都退出了影展,被稱為史上最尷尬的一屆頒獎禮。
  • 由許光漢主演的《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陽光普照》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臺灣地區選送競爭下屆奧斯卡獎「最佳國際影片」的電影確定: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片《陽光普照》。臺灣選送該片理由是「親子議題刻畫深刻」,由陳以文[微博]、柯淑勤、巫建和[微博]、劉冠廷、許光漢[微博]主演,講述「一個家庭因小兒子即將被送去少年觀護所而分崩離析,而曾經被視為家中希望的大兒子則因此做出讓父母震驚的舉動」。
  • 那部叫做《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10 月 13 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隔了一個多月,依然還能在臺灣院線影院看到這部影片。《大佛普拉斯》是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之前,黃信堯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大佛普拉斯》由《大佛》拓展而來,所以取名為《大佛普拉斯》。
  • 從原創專輯到電影配樂,「金曲獎專業戶」林生祥重新生長
    7月15日,第31屆臺灣金曲獎公布提名,林生祥憑《遠行》入圍年度歌曲獎與最佳作曲人。兩年前,他為電影《大佛普拉斯》演唱的片尾曲《有無》獲得了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在成為電影配樂師之前,林生祥更為人知的身份是臺灣客語歌手,被樂評人馬世芳稱為「臺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
  • 電影《大佛普拉斯》:現實一片黑白灰暗,彩色的永遠是別人的世界
    鍾孟宏、葉如芬監製,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金馬獎十項入圍,囊括了最佳新導演、最佳劇情片、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剪輯等十項提名,儼然是當年金馬入圍名單的最大贏家。作為一部要走進院線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做了很大膽的嘗試,全黑白的影像搭配臺語發音,讓人想起五十年代的黑白臺語片,但經過導演黃信堯的黑色幽默風格式口白在旁講解,插入導演本身想傳達的核心概念,相信即使是一般觀眾也不會覺得難以觀看或是感覺枯燥。
  • 杜篤之拉片《陽光普照》《大佛普拉斯》,傳授你聲音的秘訣
    「聲音」代名詞的杜篤之,以《血觀音》、《陽光普照》《大佛普拉斯》等電影為例,且聽看不見的聲音如何梳理電影線條,成為傳遞意念的符號。 《陽光普照》有一場戲是噴水肥,水肥車只能拍三十分鐘,拍的時候也都噴完了,不太可能再去單收噴水肥的聲音,基本上是沒有錄到這些聲音的,這個現場也很混亂,對白能錄好已經阿彌陀佛了。我們把對白剪接好以後,聲音是乾淨清楚的,但接下來問題是要怎麼滿足水肥在地上噴,有輕有重、有小有大,還有噴到汽車上的效果。
  • 《陽光普照》:阿豪人物形象分析
    《陽光普照》講的是一家子的故事,包括父親阿文、母親琴姐、哥哥阿豪、弟弟阿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以往家庭片表現溫情的束縛,而是企圖從現代人生活困境和精神窮途的廣闊層面,去揭示新一代家庭存在的代際問題。總的來說,影片由弟弟入獄這件事為焦點,緩緩展開整個故事。
  • 8.4分家庭片《陽光普照》:沉默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19年臺灣金馬獎,被11項提名的電影《陽光普照》最終斬獲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剪輯五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導演鍾孟宏,正是2017的年度佳作《大佛普拉斯》的攝影和監製。
  • 《陽光普照》樹影斑駁,光暗交織即為人生
    臺灣導演鍾孟宏的電影《陽光普照》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2019年最好看的華語電影。我自然也是認同,當之無愧,所以看了3遍,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整部電影的基調還有敘事方法看似平靜,但戲劇張力無比強悍,時不時營造出緊張的氣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