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智庫十大事件之四:中國智庫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20日電(實習記者 史雲鵬)為推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國家智庫》編輯部、上海大學智庫產業研究中心聯合中國青年網、公學網自發布2015年中國智庫十大事件後,今年繼續盤點2016年中國智庫建設,推薦出十大事件。

  推薦指標:

  一、智庫事件主體。包括智庫主體身份、參與智庫主體數、智庫事件主體關係;

  二、智庫事件過程。包括持續時長、涉及範圍;

  三、智庫事件影響。包括事件性質、事件的決策影響、事件的社會影響、事件直接影響面以及事件示範效應。

中國智庫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

2016上海全球智庫論壇現場

  ——11月10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TTRC)、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項目組(TTCSP)和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合舉辦,以「建設命運共同體:合作、創新與展望」為主題的2016上海全球智庫論壇在滬上舉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韓國、日本、義大利等多個國家的智庫負責人和決策諮詢研究專家,共同研討全球治理新格局下的智庫使命,為推動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智庫力量。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公開出版了《中國智庫報告2015》(中英文版)和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項目組負責人詹姆斯·麥甘博士主持並授權出版的《全球智庫報告2015》(中英文版)。

  上海大學智庫產業研究中心中國智庫事件研究評價課題組

  編輯整理:孫勝元 陳開敏 李永強

相關焦點

  • 智庫巡禮: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大力創新運營模式
    2016年1月27日—2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智庫研究項目(TTCSP)《全球智庫報告2015》(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在世界銀行、聯合國總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中國中心等全球80多個地點同時發布,此報告連續九年發布,已成為最具權威性的智庫研究報告。
  • 智庫巡禮:清華-卡內基,為中國智庫提供國際化參考
    王韜博士與卡內基其他中心的研究員合作,研究中國不斷上漲的石油需求與非常規石油發展對中國和國際社會帶來的影響。作為一名擁有國際視野的中國研究員,王韜曾多次受國內外著名媒體機構邀請對中國的能源與氣候政策,包括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達成的中美氣候協議發表評論。此外,卡內基的亞洲項目及能源與氣候變化項目也會提升清華的研究能力。
  • 2016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把握大勢 服務發展 有序生長
    2016年年初,我們在《光明日報·智庫》周刊陸續推出《2015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精華版;是年9月,該報告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為中國智庫建設與運營研究留下一筆獨特記錄。今天,在又一個年度起始之際,我們將為您呈現《2016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以更加細緻的視角、更加全面的觀照、更加深刻的思考,為您盤點2016年中國智庫建設的進展與成效。
  • 2014年中國智庫建設代表人物榜單
    作為中國排名最高的官方智庫的領導者,李偉非常重視智庫的發展,不僅是帶領著國研中心發揮著「國家智囊」的作用,更多次為中國智庫發展建言獻策。發表《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之路》、《如何發揮一流智庫的作用?》等重磅觀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國研智庫論壇2014」更是匯聚眾多專家學者,為智庫發展提出寶貴意見。
  • 察哈爾學會,不得不關注的中國智庫
    中國網2月10日訊:2017年1月25日,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智庫研究項目(TTCSP)研究編寫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智庫排行榜《全球智庫報告2016》正式發布。   同時,也就在去年10月,察哈爾學會匯聚數十位外交官、桌球世界冠軍鄧亞萍,還有300多位涵蓋國內外政界、公共外交與國際關係研究專家學者、商界人士以及媒體,一起現身溫州,召開「2016年公共外交溫州論壇暨察哈爾公共外交年會2016」會議,除了聚焦全球治理創新的中國智慧外,還為溫州的城市外交,提供了頗多的高含金量建議。
  • 李國強:中國智庫如何創新並提升治理能力?
    這標誌著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列入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議程,進入了頂層設計的框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大戰略舉措;表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國智庫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使命與境界高層論壇舉行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華中科技大學響應黨中央和教育部號召,於2014年2月成立國家治理研究院。5年來,國家治理研究院取得了顯著成績,也實現了長足發展。
  • 你不知道的中國智囊團:中國智庫大盤點
    中國現代意義上最早的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  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被視為中國智庫體系初步建立的標誌性事件。黨中央對中國社會科學院提出的三大定位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殿堂、黨中央國務院重要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 王文:新型智庫的「七年之癢」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七年之癢」,既有其發展規律所在,也折射了再煥發生機的可能性。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評估近年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現狀,認為智庫建設進入了「下半場」。1但筆者認為,我們應以更長遠眼光、分階段地、綜合性地評估智庫發展進程以及展望未來突破的空間與潛力?
  • 智庫建設的新長徵路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乏有大量為國效力、為民請命的知識分子,這些優秀且有情懷的知識分子凝結了「真」智庫的價值觀精華。也將帶動較長時期的「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的智庫優化進程。三、中國智庫也呼喚三場新革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進程也是一條「新長徵路」。
  • 2016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從數量式增長到內涵式提升
    原標題:從數量式增長到內涵式提升——《2016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主報告下篇)   編者按   2016年,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思路轉變、戰略優化的關鍵之年,是通過改革創新推動智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一年,也是新型智庫從數量式增長到內涵式提升所必須經歷的關鍵階段。
  • 第三屆中國智庫建設與評價高峰論壇舉行
    全球智庫評價諮詢委主任委員、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張江和全球智庫評價諮詢委委員、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委員、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復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主持開幕式。
  • 打開中國智庫的「旋轉門」(全文)
    此前來自中國、美國和德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數據也說明,世界經濟已經開始進入了後危機時代。就像當年的「9·11」事件一樣,此次金融危機原本並沒有列在世界歷史的正常進程之中。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智庫預測了金融危機的發生。但金融危機偏偏發生了,而且就像「9·11」事件一樣,扭轉和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危機發生之後,才有許多專家學者引經據典地說明金融危機發生的必然性,仿佛危機的發生早在意料之中。
  • 奮進路上,智庫力量正激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
    2015年1月,中國智庫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份發展綱領——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起各界熱切關注。  統籌推進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研院所和企業、社會七大類智庫協調發展;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制度保障體系……清晰明確的制度設計,為智庫建設提供了遵循與指引。
  • 《中國文化產業智庫》雜誌將改版出刊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6日訊 6月5日,《中國文化產業智庫》雜誌改版出刊暨《中國文化產業智庫評價研究》開題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文化產業智庫研究中心發起人、首席科學家西沐,包商銀行首席文化官、北京中傳文化金融產業研究院院長王德恭等相關研究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 中國智庫索引首批來源智庫名單公布
    在17日舉行的「2016中國智庫治理論壇」上獲悉,由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和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聯合研發的我國首個智庫垂直搜尋引擎和數據管理平臺——中國智庫索引(CTTI)完成數據採集工作,公布來源智庫名錄並發布效能測評報告。
  • 吳瑛 賈牧笛:中國智庫全球傳播的淵源、形式與路徑
    中國智庫不僅是中國政府的「智囊團」,也要向世界提供思想公共產品。本文通過分析中國智庫全球傳播的淵源、形式與路徑,促進中國智庫為中國開展全球傳播,推進全球治理進程貢獻力量。中國古代智庫型機構現代智庫是公共政策的決策外腦。它起源於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美國,距今約有100年的歷史。
  • 久勢智庫:2019年中國家居產業十大關鍵詞盤點
    2019年,對於中國家居產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行業持續低迷,洗牌加劇,無論在供給端,還是消費端都呈現明顯的趨勢化特徵。傳統家居巨頭通過上市、併購、出海等一系列舉措,希望在新一輪競爭中鞏固龍頭地位,而網際網路巨頭圍繞家居生態,加速進場步伐。此外,資本寒冬下,小型家居創業企業也不斷的進行模式調整,精細化運營,活下去成為核心。
  • 科研與智庫成果選題與思考切入點
    中國信息安全》2015年第4期)、《習近平的「網絡觀」述略》(《國家治理周刊》2016年第1期)、《加強中國特色新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專業智庫建設論略》(《智庫理論與實踐》2016年第1期)、《論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圖書情報工作》2016年第6期)、《再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年第5期)等。
  •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與路
    缺乏「卓越智庫」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智庫建設。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智庫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