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使命與境界高層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新華社瞭望智庫、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全球化智庫、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湖北大學等智庫及智庫研究機構的領導和專家30餘人參加了論壇。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華中科技大學響應黨中央和教育部號召,於2014年2月成立國家治理研究院。5年來,國家治理研究院取得了顯著成績,也實現了長足發展。邵新宇表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使命與境界高層論壇的舉辦,旨在請各位專家廣泛交流、深入研討,為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出謀劃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回顧了研究院5年來的成長足跡、重要活動、重大成果、人才培養和未來規劃。歐陽康指出,國家治理研究院圍繞「聚焦重大問題,服務國家戰略」的宗旨開展工作,5年來步伐堅定、足跡清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功舉辦五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和四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發布「中國綠色GDP績效評做報告」系統成果,在引領中國綠色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等等。由於成果豐碩,國家治理研究院先後被列入「湖北省十大改革智庫」「湖北省十大新型智庫」,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中國核心智庫,2018年1月進入「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榜」位列第18位,2018年12月進入「中國大學智庫百強榜」高校A類智庫。
論壇主辦的主旨演講環節中,與會智庫專家紛紛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出自己的觀點。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科研部主任、一級教授許耀桐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特色鮮明、要堅持創新、要有科學性和前瞻性、要敢於解放思想。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二級巡視員孫軍提出,要通過強化政治導向、強化戰略導向、強化問題導向、強化效果導向,不斷提升智庫的資政水平。
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孟慶國教授指出,國內高校智庫與世界一流大學的智庫仍然存在明顯差距,存在內部協調不夠、評價導向偏差、缺乏宣傳門機制、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及數據積累不夠、缺乏一流的領軍人才和戰略科學家、缺乏平等對話的氛圍等共性問題。
新華社瞭望智庫助理總裁、研究總監許元榮從目標、內容生產、選題模式、生產模式等方面介紹了瞭望智庫運行的實踐與思考。
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李剛教授指出,中國智庫聯盟應從解決合法身份、提高體制機制和國際參與程度等方面增強話語權和影響力。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科人才技術交流發展中心主任王上銘指出,智庫建設既需要紮根於基層地方政府,深入地方實際著力解決問題,也需要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
歐陽康認為,智庫要真正體現中國未來需求和發揮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關鍵橋梁作用,當前我國智庫建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理性智慧和實踐智慧相結合,並進一步指出智庫研究人員應頂天、立地、有中氣。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述明強調,當今新時代高端智庫應關注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智能社會背景,致力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虞崇勝教授認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既要做「後證性」的研究,即研究已經提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也要做前瞻性創新性研究,即研究新發現、新問題、新對策。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學術合作部主任楊清清針對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和國際交往力不足的問題,提出吸納國外研究人員、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推進研究人員的國際化等建議。
論壇上,歐陽康發出籌建「國家治理智庫聯盟」的倡議,表示擬在國家治理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家治理相關機構和國內外知名專業智庫的交流合作,組建「國家治理智庫聯盟」,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圍繞國家治理重大問題開展協同攻關。(張夢供稿)
[ 責編:李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