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賢:把握新型智庫三性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把握新型智庫三性(專題深思)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既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實際需要,又是實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實際需要,應在把握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特性的基礎上深入推進。

  政治性。這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首要特性。智庫必須為相應的政治需求服務。智庫要為治國理政提觀點、提建議,就要有政治立場、價值追求。如美國的傳統基金會就是共和黨的大本營,布魯金斯學會則是民主黨的代言人。它們的所謂獨立性,不過是多元政治博弈的某種體現。中國的智庫必須體現中國特色、弘揚中國精神。具體地說,就是要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自覺做到「三個堅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的智庫在「三個堅持」上不能有絲毫動搖。

  戰略性。這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必然要求。確保智庫發揮應有作用,需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智庫、用好智庫、建好智庫。一是從戰略高度認識新型智庫。智庫是生產思想的思想庫、培養和匯聚人才的人才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服務黨、政府和有關方面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破解發展難題的實際需要,對於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二是從戰略高度用好新型智庫。應從全面提高決策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健全決策諮詢制度,規範智庫參與決策的方式,暢通智庫參與決策的渠道,使智庫真正成為高層決策的「外腦」和輿論引導的支撐。三是從戰略高度建好新型智庫。加強智庫建設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官辦智庫、半官辦智庫、民辦智庫協調發展;加強資源整合重組,構建若干主要履行戰略諮詢職能的戰略智庫或智庫航母,通過戰略智庫的重點發展帶動智庫水平的整體提升。

  創新性。這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動力。智庫是出思想、出觀點、出主意的,如果沒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觀點、創新的主意,就不可能成為一流智庫,不可能發揮應有作用。國際上的著名智庫都是憑藉新思想、新觀點、新對策、新方法而成為國際一流智庫的。促進智庫創新,首先應營造良好環境。努力營造寬鬆民主、鼓勵大膽創新的良好環境,切實保護創新的積極性。對創新中出現的一些缺陷、差錯乃至失誤,不應一味指責或簡單否定,努力為新思想、新觀點、新對策、新方法的湧現建好「擋風牆」。其次應鼓勵潛心治學。實踐證明,創新需要長期積累、厚積薄發。應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的創新精神,自覺克服和避免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真正做到潛心治學、長期耕耘、埋頭苦幹,「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第三應倡導爭鳴碰撞。是非越辯越清,道理越論越明。只有經過爭鳴碰撞,才能迸射出創新的火花。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培育懷疑和批判精神,對學術上的不同意見和見解,不能用行政手段進行評判、壓制。第四應完善競爭機制。有競爭才有活力。要把智庫做大做強,就必須變體制內依附關係為市場競爭關係,健全科學評價機制和管理手段,創造公平、開放、有序的競爭環境,讓智庫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從而有效提升智庫質量。

  (作者為軍隊戰略規劃諮詢委員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劉繼賢:司法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圖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副組長,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劉繼賢發言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副組長,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劉繼賢發言認為,司法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法院改革的方向把握,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 劉繼賢:人生不易,人生有趣
    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全國政協常委、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劉繼賢接受記者採訪時娓娓道來。劉繼賢的家鄉在湖南省湘陰縣鐵角咀鎮,位於美麗的湘江河畔,從小他就有一個當兵的夢想。上個世紀60年代,海軍南海艦隊到湘陰徵兵,在縣稅務局擔任專管員的劉繼賢屬於國家幹部,不在徵兵之列,當時新兵團政委的一席話讓他毅然決然「棄官從戎」:「海軍需要有文化的人才,你的身體條件是甲等,符合當水兵的條件。」1968年2月,不滿20歲的劉繼賢離別家鄉赴海軍艦隊當了一名水兵。
  • 社科聯:新型智庫體系建構的紐帶
    部分省市社科聯根據新型智庫建設的形勢,進一步明確了其智庫職能,如貴州省社科聯的職責包括:「加強社會科學新型智庫建設,建立貴州智庫聯盟,促進政界、商界、學界、民界等各領域智庫優勢合作、協調發展」。結合社科聯的機構特點,本部分運用3 個理論視角,觀察社科聯在新型智庫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可能扮演的角色。
  •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與路
    作者:陳明琨智庫是思想理論的容器,是理論話語的策源地和發散場,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智庫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國家的思想理論水平。當前,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科學把握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狀況,形成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論自覺,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實踐進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劉繼賢委員:深度發展軍民融合 增強軍事鬥爭主動權
    劉繼賢委員:深度發展軍民融合 增強軍事鬥爭主動權來源:國防部網作者:康哲 毛志文 李嫻責任編輯:劉上靖2017-03-09 16:54其中,軍隊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劉繼賢在題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與建議》的發言中提出,要把握國家利益拓展新機遇,積極推動海洋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加快組織實施一批戰略性、基礎性的軍民融合重大工程,增強國家經濟發展和軍事鬥爭的主動權。劉繼賢委員強調,應該從戰略高度深化對軍民融合發展的認識。
  • 周小毛:新型智庫建設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周小毛:新型智庫建設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新型智庫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先發展、中國價值觀念、國家崛起的戰略機遇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周小毛:新型智庫建設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周小毛指出,智庫在英文中表達為think tank,形象地說就是裝滿思想的坦克。它通過提供有價值的觀點、思維、建議來服務決策,而智庫價值的大小取決於其思想、智慧的水平。
  • 王文:新型智庫的「七年之癢」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七年之癢」,既有其發展規律所在,也折射了再煥發生機的可能性。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評估近年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現狀,認為智庫建設進入了「下半場」。1但筆者認為,我們應以更長遠眼光、分階段地、綜合性地評估智庫發展進程以及展望未來突破的空間與潛力?
  • 劉繼賢委員:支持「士官」做「村官」
    在6日進行的特邀55組小組討論中,劉繼賢委員提出他的想法。劉繼賢委員點頭,「我們的士官基本都是黨員,而且是一級一級選拔的。」「另外士官選了以後基本都要培訓的。」徐一天委員肯定地說。「可是村官能有什麼待遇呢?」徐小巖委員提出了他的擔憂,「他們沒有根的話我擔心扎不住腳。」「他們是可以紮根的,」劉繼賢委員解釋,「好比說我是一名士官,我就回到自己的家鄉,鄉親們我也都熟悉。」
  • 最新十大智庫排行出爐,新型智庫風頭很勁
    多家智庫入圍中國智庫綜合影響力前20名。這是繼習近平總書記「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重要批示以來首份根據客觀指標數據進行排名的中國智庫排行榜。馮晞介紹,該智庫項目的工作準備與數據積累花費了1年多的時間,聽取了100多位業內專家的建議與看法,走訪並收集了最主要300多家智庫的數據與相關資料,投入巨大,力求打造一份令人信服的智庫排行以及智庫行業指導建議。《2014中國智庫影響力報告》是中國第一份用客觀指標來構建公允的智庫評價體系的報告。
  • 開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旋轉門」
    荊林波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研究員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中國目前的智庫建設存在什麼問題呢?有的學者認為:「新型智庫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行政化傾向比較嚴重,搞不好就會與政府主導型智庫區別不大」。
  • 「智庫研究」新型高校智庫:成長階段、資源投入與影響力
    新型高校智庫:成長階段、資源投入與影響力 *■ 李韻婷 1,2 張日新 1 姚婷 31 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廣州 5106422 廣東城鄉社會風險與應急治理研究中心 廣州 5106423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廣州 5105201 前言黨的十八大以來,智庫建設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生態圈
    原標題: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生態圈   ■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生態圈,需國家布局和市場選擇相結合,進行必要的規劃和頂層設計   ■ 為國家核心利益服務的智庫是智庫生態圈結構中的核心組織,需要國家統籌布局和規劃   ■ 決策部門應主動打開公共需求的
  •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新聞—科學網
  • 中共雲南省委黨校與中國知網聯合主辦黨校、行政院校新型智庫平臺...
    來自中共中央黨校、雲南省委黨校、廣東省委黨校、陝西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等全國各級黨校、行政院校的領導專家170餘人齊聚一堂,就黨校、行政院校在大數據背景及新形勢下,如何進行新型智庫平臺建設展開了熱烈的研討。
  • 劉繼賢: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與建議
    這是劉繼賢委員作《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與建議》的發言。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劉繼賢]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就軍民融合問題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 劉繼賢委員:從實際出發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齊中熙、安蓓)劉繼賢委員9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說,要從戰略高度深化認識軍民融合發展,從實際出發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劉繼賢說,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建設面臨新的複雜局面,要求深化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加快國防和軍隊建設步伐。世界範圍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顛覆性創新不斷湧現,要促進軍用技術與民用技術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使命與境界高層論壇舉行
    3月22日,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使命與境界高層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新華社瞭望智庫、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全球化智庫、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湖北大學等智庫及智庫研究機構的領導和專家30餘人參加了論壇。
  • 江蘇新型智庫體系建設中的平臺載體研究
    ——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專題研究之四新型智庫體系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而智庫平臺載體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江蘇為例,在深入分析智庫載體平臺的內涵,全總結梳理經驗做法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完善智庫平臺載體、增強對新型智庫體系建設支撐力的方法路徑,以期為全國各地打造新型智庫平臺載體提供借鑑。
  • 楊茂林:把握時代脈搏,打造一流地方智庫
    這一點,對智庫建設更具有根本意義。 智庫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智庫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方面。中央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指出:地方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要著力為地方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有條件的要為中央有關部門提供決策諮詢服務。
  • 奮進路上,智庫力量正激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
    在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院長魏禮群看來,《意見》出臺是中國智庫建設最具標誌性的裡程碑,「體現了中央大力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決心和思路,明確了智庫建設的方向、目標、具體路徑,意義非同尋常」。  備受矚目的,首先是界定智庫的兩個關鍵詞:中國特色、新型。  特在哪裡,新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