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賢委員:深度發展軍民融合 增強軍事鬥爭主動權

2020-12-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劉繼賢委員:深度發展軍民融合 增強軍事鬥爭主動權

來源:國防部網作者:康哲 毛志文 李嫻責任編輯:劉上靖2017-03-09 16:54

3月9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共有14位委員作大會發言。其中,軍隊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劉繼賢在題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與建議》的發言中提出,要把握國家利益拓展新機遇,積極推動海洋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加快組織實施一批戰略性、基礎性的軍民融合重大工程,增強國家經濟發展和軍事鬥爭的主動權。

劉繼賢委員強調,應該從戰略高度深化對軍民融合發展的認識。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面臨新的複雜局面,非傳統安全威脅與傳統安全威脅相互影響;同時,世界範圍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各國紛紛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重新謀篇布局,尋求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最佳結合點。各國對未來軍事和科技發展主導權的爭奪,比的是理念、體制和政策,拼的是誰更能集國家之志和民族之力支撐和孵化顛覆性創新。實踐證明,促進軍用技術與民用技術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軍中有民、民中有軍」,既是各國推動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時代潮流,也是搶佔世界軍事競爭制高點的戰略舉措。

相關焦點

  • 劉繼賢: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需要注重三點
    中國證券網訊 據新華網實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於3月9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劉繼賢在發言時表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需要注重以下三點。第一,加強融合的領導。
  • 劉繼賢: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與建議
    這是劉繼賢委員作《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與建議》的發言。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劉繼賢]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就軍民融合問題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 劉繼賢委員:從實際出發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齊中熙、安蓓)劉繼賢委員9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說,要從戰略高度深化認識軍民融合發展,從實際出發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劉繼賢說,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建設面臨新的複雜局面,要求深化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加快國防和軍隊建設步伐。世界範圍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顛覆性創新不斷湧現,要促進軍用技術與民用技術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 劉繼賢:學習貫徹習近平軍事思想的認識
    學習貫徹習近平軍事思想,關鍵是要領會精神實質。習近平軍事思想是科學的理論體系,主要由軍隊建設、軍事戰略、軍事革命、軍隊治理、軍民融合等五個部分組成。   第一,適應黨的歷史使命和任務的新發展,提出「黨在新形勢下強軍目標」的思想,創新發展了軍隊建設理論。習近平指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 黃國柱:軍民融合是鞏固國防增強國力的必由之路
    1月20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報社原社長黃國柱少將出席2018(首屆)裝備安全防護領域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並致辭。攝影:楊鐵虎【環球網軍事報導 特約記者 楊鐵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鞏固國防,增強國力,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1月20日,解放軍報社原社長黃國柱少將在出席首屆裝備安全防護領域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並致辭時說。當日上午,首屆裝備安全防護領域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許達哲:推進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堅持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的戰略部署,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把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三大任務之一,把健全國防工業體系作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內容。當前,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與新軍事革命交錯推進,海洋、太空、網絡空間等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各主要國家展開的科技和軍事競爭,實質是對國家安全和發展主導權的爭奪,背後是發展理念之間的交鋒,是體制機制之間的競賽,是國防科技工業實力乃至整個國家工業基礎能力的博弈。實現如果國防科技工業不能夠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將獲得更大的將缺少重要支撐力,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將擁有更強的失去強大牽引力。
  • 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聚焦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合力
    現場籤署合作協議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趙傑、趙建軍、劉欣偉 閆嘉琪)2018年元旦前夕,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批軍民融合項目籤約儀式在京舉行,共籤署5個方面軍民融合項目合作協議,涉及重大課題申報、關鍵技術攻關、成果資料共享、科研平臺建設及高層人才培養等方面。
  • 「融」字是篇難寫的大文章——專家建言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新華網北京7月16日電(記者劉慧、餘曉潔、吳晶晶)7月16日,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成果展在京開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大文章究竟怎麼寫?有何難點?如何突破?聽聽政企研各方怎麼說。  深度融合 關鍵節點  國際上,軍民一體的模式已經成熟,我國目前還處在一種「跟隨」的階段。  國防大學教授姜魯鳴告訴記者,當前,主要發達國家已基本實現了軍民深度融合。相比之下,我國正處在從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過渡階段,各主要領域的軍民融合度只有30%左右。
  • 劉繼賢委員:支持「士官」做「村官」
    在6日進行的特邀55組小組討論中,劉繼賢委員提出他的想法。他說:「我們的士官是經過精心選拔的,他們都具備政治上比較強、體質上有專業素質,更重要的是他們組織管理能力強……」「我插一句話,」徐一天委員說道:「1963年,我到東海艦隊當航空兵,1964、1965年復員的戰士
  • 軍事科學院專家眼中的軍民融合戰略管理
    軍民融合戰略管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新興科學,是軍民融合從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必選課題,目前已經引起理論界高度關注。2018年6月,軍事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由軍事科學院軍事法制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於川信主編的《軍民融合戰略管理》一書。這是軍隊「2110工程」軍事管理學教材的軍民融合理論成果之一,也是核心主幹教材之一。
  • 劉繼賢:大力推進新時代海上力量建設
    為實現強海夢、強國夢提供重要保障 劉繼賢:大力推進新時代海上力量建設 2018年02月11日 15:1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劉繼賢 字號 內容摘要:
  •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劉繼賢發言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劉繼賢發言圖為劉繼賢委員作《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思考與建議》的發言。  點擊進入2017年兩會專題 發布時間:2017-03-09 17:50:24 【編輯:楊彥宇】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劉繼賢發言
  • 全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原標題:全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本報訊 特約記者李強、通訊員盧興順報導:打造自主創新產業鏈,構建一體化網絡防禦體系,建設平戰結合專業力量……9月下旬,記者從全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軍民融合研討會上獲悉,軍地有關部門加速力量整合,進一步理順各系統各部門職責分工,為全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軍民融合深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支撐。
  • 各地兩會聚焦哪些軍民融合發展熱點
    從各地兩會話題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千帆競發的態勢令人振奮。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解放軍報》今起將陸續推出系列新聞調查,以期深化理解軍民融合這一國家戰略,更盼望能夠提供觀察、思考軍民融合實踐的一些事實、若干視角。
  • 中國兵學應納入國學體系 劉繼賢將軍長沙縱論軍事科學
    這是今天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全國政協常委劉繼賢將軍,在「嶽麓書院講壇」縱論中國軍事科學時提出的觀點。  劉繼賢將軍在講演中說,中國兵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孫子兵法到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中國兵學,跨度長達2500年,在各個時期具有不同的內容、特點和表現形式。
  • 觀察丨兩會臨近 「軍民融合」成各地話題熱點
    有關輿情分析顯示,各地兩會上緊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穩定房價、綠色環保等話題之後,「軍民融合」也成了令人關注的一個高頻詞、關鍵詞。從各地兩會話題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千帆競發的態勢令人振奮。當前,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軍事需求牽引更加凸顯,機制創新大有可為。座談交流中,軍地有關部門領導表示,一定勠力同心,各司其職。
  • 軍民「合爐」鑄打贏「鐵拳」(國防視線·軍民融合發展(2))
    記者近日在山東、河南採訪發現,濟南戰區積極協調魯豫兩省政府和企業,統合規劃、整合資源、聚合效能,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與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有機統一,在魯豫大地掀起了一股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熱潮。  深度融合,才能促進深度發展  前不久,膠東半島一場聯合裝載演練正在進行。某集團軍所屬部隊剛開赴某民用碼頭,「敵」空襲就如影而至。
  • 趙克志:齊心協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原標題:趙克志在參加解放軍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齊心協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本報記者攝 1月11日上午,省委書記趙克志在參加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攻堅之年,也是強軍興軍發展進程中十分關鍵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軍地雙方要共同努力,齊心協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奮發有為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審議中,李芳才、徐建勇、張廣戰、陳玉茹、李克雙、陳劍飛、吳小華等代表先後發言。
  • 2018第二屆軍民融合院士高端論壇在海口舉行
    大力開展軍民協同創新,就是要打破軍民創新要素相互分離、自成體系的封閉格局,推動創新要素相互開放、相互滲透、互通共享和合理配置,使軍民兩大科技體系之間的創意、信息、技術、人才充分互動組合和深度融合,使其發生「化學反應」,不斷產生新技術、新應用和新產品,使國防建設和軍事創新獲得強力支撐和高效發展,使民用創新獲得需求拉動和能力提升。加速構建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核心在於軍民科技協同創新。
  • ...打造融合發展的軍民兩用產業新體系,2019中國紡織軍民兩用技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常國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司輕紡處處長李平,軍事科學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繩以健,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院總體研究所所長趙晨光,以及來自軍委裝備發展部、各軍兵種和各軍工集團的代表,相關協會、高校、科研院所、檢測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媒體的代表共計500餘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