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蔚來原VP加盟長城汽車,造車新勢力高管屢遭挖角
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高管開始回歸到傳統車企。一方面,造車新勢力遇到瓶頸期,高管有了新的思考。另一方面,傳統車企也在積極尋求造車新勢力中的人才。
4月1日,有媒體報導稱,蔚來汽車用戶中心前副總裁趙昱輝(StevenZhao)已於3月底入職長城汽車,擔任長城汽車銷售公司用戶中心總經理。長城汽車銷售公司用戶中心總經理崗位是長城汽車新設立的崗位,在組織架構上屬於長城汽車銷售公司,向長城汽車銷售副總裁李瑞峰匯報。
「趙昱輝主要負責用戶經營這塊,也屬於企業轉型的一個大方向。」長城汽車方面4月2日對第一財經表示。此外,長城汽車一名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證實了此事,他表示:「這個事情跟推廣電動車有關,今年我們會生產很多種全新電動車,國內三個整車工廠日照、泰州、平湖都會推出好幾款全新電動車型。」
「李瑞峰是改革派,希望引進一些新勢力造車企業的人帶去一些創新思維和新的玩法。」此前在長城汽車工作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趙昱輝於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蔚來汽車擔任用戶中心副總裁,主要負責NIOHOUSE的拓展工作,探索通過品牌體驗店實現用戶利益的最大化等。而早在去年6月份,長城汽車也在北京建立了首家品牌體驗中心,該體驗中心涵蓋哈弗、WEY、歐拉、長城皮卡四大品牌,總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長城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文飛曾公開表示,首家品牌體驗店未來將作為長城汽車新零售體系的戰略支撐點,成為長城汽車由傳統4S模式向「N」S模式轉變的一個新標杆。
「造車新勢力有一些新的思維模式和打法,是過去很多傳統車企缺乏的。造車新勢力是從零開始的,且在逆境中生長,每天面對很多不確定性的問題,這些經驗會對傳統車企有一些啟發。傳統車企也在做新能源汽車,他們把造車企業的人才挖過來後,在電動車的製造、設計、營銷、服務等方面會帶來一些新的東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記者表示,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是完全不同的產品,隨著汽車產品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車輛維保需求可能會逐漸減弱。
「新能源汽車的維保業務確實比傳統的燃油車要少,在售後方面比較簡單,因而採用體驗店模式更加合適。新能源汽車的售後收入比較低,因此傳統車企的4S店的模式支撐不了這麼大的一個實體盤子。但新能源汽車可以利用車聯網技術在後臺進行跟蹤,更加細緻地用大數據去分析車輛使用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需要改進方面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有一些可以借鑑的經驗。」汽車行業資深專家顏景輝表示。
除了長城汽車外,最近現代汽車集團也連續發布三起涉及中國高管的任職通知,而其中有兩人涉及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企業。現代汽車集團旗下起亞汽車將任命JochenPaesen為起亞汽車內室設計副總裁,JochenPaesen在2016年加入蔚來汽車,其主要負責蔚來EP9、蔚來ES8兩款車型的內飾設計。前天際汽車聯合創始人、CMO向東平則被任命為北京現代副總經理、營銷本部長。此外,合眾汽車原營銷副總裁鄧凌加盟了上汽大通,原博郡汽車市場營銷和銷售副總裁陳曦加盟奇瑞汽車。
「我認為,我們的情況與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企業非常相像,都需要去積極爭取市場,但同時我們相比新勢力,又有更多的技術及資本積累,因此通過挖掘更多在傳統企業及造車新勢力受到市場驗證的人才,有利於韓系汽車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上進行競爭。」韓國汽車工業協會(KAMA)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人才流動是很正常的,這是一個大前提。新勢力發展初期候,有很多從傳統車企出來的高管跳槽到新勢力,新勢力發展到現在遇到了瓶頸期,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高管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傳統車企挖角也好,造車新勢力回歸傳統車企也好,都是各有所需。這些從傳統車企出去的高管在新勢力企業中有了一些更新的體會,也更加了解傳統車企的問題和需要拓展的一些短板。總體來說,這對傳統車企發展是促進的。」顏景輝說道。
在顏景輝看來,傳統車企成立新的部門、引用造車新勢力人才,比如長城汽車成立的用戶中心等,這些都是針對自身在整個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當中出現的一些市場的新情況進行的應對措施。在當前市場競爭環境下,市場以銷定產,視用戶、需求為導向來進行產品的研發、改款、換代的需要更強,所以傳統車企也在圍繞這些變革來進行一些組織結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