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省少兒武術散打俱樂部聯賽拉開戰幕 1000餘名三秦武林少年將...
9月26日上午,我省歷史上規模最大、比賽時間跨度最長的少兒武術散打比賽—2020年陝西省少兒武術散打俱樂部聯賽在鹹陽拉開戰幕。為期3個多月的聯賽中,1000餘名三秦武林少年將激情上陣,盡情展示屬於他們的「俠義之風」。
-
中國武術散打俱樂部超級聯賽上海開戰 6隊名將全力爭鼎
近日,2018賽季中國武術散打俱樂部超級聯賽揭幕戰在上海寶山體育中心開戰,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張秋平、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國際武聯副主席吳廷貴、國際武聯名譽副主席劉瑞旗、中國武術九段吳彬和賽事承辦方上海寰裕體育董事長孫劍群出席了開幕式並欣賞了揭幕戰
-
弘揚傳統武術文化 聊城全面開啟「武術進校園」模式
11月17日,2018聊城市中小學生體育聯賽「優勝杯」武術比賽暨聊城市「武術進校園」全面啟動儀式在聊城市第二中學體育館順利舉行。據了解,本次比賽由聊城市體育局、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市財政局主辦,聊城市武術協會、聊城市第二中學承辦,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的10餘個代表隊參加了比賽。賽場上,參賽選手們英姿颯爽,虎虎生風,以精湛的武術技藝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和嘉賓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詮釋著不同武術拳種的風格魅力。
-
菏澤市第三屆傳統武術聯賽開幕 近2000名菏澤武術健兒參賽
1月1日,由菏澤市體育局主辦,菏澤市武術運動協會指導,牡丹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市中原傳統武術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可健可康杯」菏澤市第三屆傳統武術聯賽在菏澤學院體育館開賽。菏澤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史長華出席開幕式並宣布比賽開幕。
-
走近滄州武術特色博物館:感受傳統武術文化魅力
近日,記者隨同河北省體育文化協會「河北特色體育博物館巡禮」團隊一行,走進了我省的滄州市,探訪這座城市的武術博物館,了解這一著名「武術之鄉」的武術文化及歷史淵源。 滄州武術源於春秋,興於明清,至民國及近代臻於鼎盛,歷史悠久,門派眾多,名家輩出,影響廣泛。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風」和「鏢不喊滄」之說。滄州武術具有著鮮明的地域色彩和個性特徵,在被稱為「國術」的中華武術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發源地、拳種富集地和典範傳承地,堪稱武林聖地和中華武術百科全書。1992年滄州被評為全國首批唯一的地級市武術之鄉。
-
(丹江口)弘揚中華武術精神 傳承傳統武術文化
7月20——23日,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河南省體育局主辦,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焦作市體育局、溫縣人民政府承辦的劉洪偉老師在比賽中(左一) 丹江口市張家營小學教師劉洪偉代表丹江口市參加了本次比賽,在比賽中不負眾望、頂住壓力、頑強拼搏,獲拳術銀獎、集體項目銀獎
-
「德武」杯廊坊少年兒童傳統文化·武術展演在壹佰劇院舉行
此次展演和賽事由廊坊德武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瑞武文化傳媒協辦,得到了廣陽區教育和體育局、廣陽區武術協會的大力支持。廊坊市德武堂、鑫龍俱樂部、弘高武館、金豆灣幼兒園、北師大附屬諾博幼兒園、德慧育興幼兒園、太陽王國幼兒園、福朗德幼兒園、廊坊市愛心公社陽光使者驛站等15個單位、近200人參加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迎接建黨100周年,全民健身,習武精武,共同抗疫,傳承中華武術,為建設美麗廊坊貢獻力量。
-
武漢一高校武術隊在湖北省大學生武術套路錦標賽中奪得10枚金牌
本屆錦標賽是湖北省舉辦的最高水平的武術交流大賽,由湖北省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旨在傳播中華武術,弘揚國粹,為湖北高校大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切磋武術的平臺,促進青少年健康全面發展。該項賽事從1986開始到2020年,已舉辦了34屆。
-
體育單招報考參考|2021全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排名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學科專業創始人「武林泰鬥」張文廣先生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的武術表演,以中華武術所特有的魅力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為武術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和知名教練員,其中獲國家級、省部級榮譽稱號和人才項目70餘人次。體育設施非常完備和先進,對於體育生來說,這裡有非常好的專業訓練環境。武漢體育學院武術學院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98年獲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我國著名的武術教育家溫敬銘教授,是武漢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主要奠基人。
-
濟南市第三屆「華山論劍」武源武術傳統文化交流會成功舉辦
5 月30日,正當全國人民認真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大力傳承和發展文化產業之時,濟南市歷城區的華山景區氣球飄揚,彩旗高展,音樂陣陣、行人翩翩,以《助力「疫」情後的復工復產,傳承弘揚優秀文化藝術,彰顯「齊魯首邑﹒實力歷城」》為活動主題,由濟南市委組織部選派幹部「進企業、進項目、進鄉村、進社區」攻堅行動歷城進企業工作組、濟南市攝影家協會、歷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歷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歷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歷城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
南京市青少年校園武術聯賽開賽」
2018-10-23 09:42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作為陽光體育項目,我市2/3的中小學都引入武術課程,並組成了12個武術聯盟。 市青少年校園武術聯賽開賽49支參賽隊爭奪「武林霸主」 本報訊(記者 錢紅豔)近日,2018年南京市青少年陽光體育節校園武術(龍獅會)、跆拳道聯賽在二十九中開幕。
-
青島首屆武術散打聯賽2月開賽 即日起接受報名
原標題:武林高手有了自己的聯賽青島武術愛好者將迎來屬於自己的聯賽。近日記者獲悉,由青島市武術協會首次主辦的2020武者天下·青島武術散打聯賽將於2月12日至14日在青島弘毅中學體育館開賽。即日起,比賽接受報名,島城武術愛好者將在專業的武術聯賽中獲得一展身手的機會。首屆青島武術散打聯賽貫穿全年,包括:青島武術散打青少年搏擊賽、青島武術散打俱樂部對抗賽、青島武術散打年終冠軍賽和青島館長杯散打爭霸賽四大賽事。
-
忻州市舉辦2019年首屆青少年武術散打超級聯賽
忻州網訊 12月28日,由忻州市摔跤柔道運動學校主辦,忻州市德惠武術俱樂部、原平市青少年文化藝術協會承辦,繁峙武術散打搏擊館協辦的2019年忻州市首屆青少年武術散打超級聯賽在忻州市體校訓練館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德惠武術俱樂部、學知源國術館、繁峙武術散打搏擊館獲優秀運動隊伍榮譽;拳興天下道館、深海搏擊館、博奧武道館獲體育道德風尚獎;來自繁峙武術散打搏擊館的劉朝教練和深海搏擊館的蘭生海教練獲優秀教練員榮譽。本次大賽是忻州市首次舉辦武術散打比賽,旨在選拔和充實忻州武術散打項目後備人才隊伍。
-
詳解武術的概念:中國傳統技擊術 屬於體育項目
隨著歷史的變遷,冷兵器的逐步消亡,專用武術器械的生產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現,對抗性項目、武術竟賽規則的、制定,武術已演化成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武術的體育化使其內容、形式及訓練手段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概念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到今天,武林的基本定義可概括為: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捕鬥的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清末民初的武術教育,武術在當代的傳承發展
清末民初國家教育部規定中國武術列入學校體育課程,不管當初的社會輿論和社會形式對於這一舉措有何疑義,它對於繼承民族傳統體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強調一國之體育,必須有一國之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標誌著武術從宋代以來作為軍事訓練的技擊手段轉變為現代身體鍛鍊的運動項目,標誌著武術從村社活動轉變為上層建築學校體育的運動項目。標誌著武術將作為一項體育活動的形式存在,它在融合西方體育文化的同時,不斷進化成為普及較好、最受大眾喜愛的運動項目。中國武術進入學校體育課程,不僅擴大了武術的普及面,拓寬了武術的領域,而且促進了武術自身的發展。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清末民初的武術教育,武術在當代的傳承發展
清末民初國家教育部規定中國武術列入學校體育課程,不管當初的社會輿論和社會形式對於這一舉措有何疑義,它對於繼承民族傳統體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強調一國之體育,必須有一國之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標誌著武術從宋代以來作為軍事訓練的技擊手段轉變為現代身體鍛鍊的運動項目,標誌著武術從村社活動轉變為上層建築學校體育的運動項目。標誌著武術將作為一項體育活動的形式存在,它在融合西方體育文化的同時,不斷進化成為普及較好、最受大眾喜愛的運動項目。中國武術進入學校體育課程,不僅擴大了武術的普及面,拓寬了武術的領域,而且促進了武術自身的發展。
-
弘揚武術文化,傳承武術精神!
成立的初衷,其實就是想為中國的傳統武術文化做點事情,這一理念也獲得了北京善武國際教育劉剛先生的認同,雙方在價值觀一致的基礎上,很快達成共識,決定聯手一起為中國的傳統武術文化發聲,號召更多的人去關注中國傳統武術、期待讓我們的國粹能夠傳播的更遠,能夠在歷史變更的各個時期走得更久。
-
武術採訪工作40年,知名體育記者王友唐:對武術的認識
上個世紀90年代應河北體育記協邀請,我參加了「燕趙行」,曾到過節振國的故鄉開灤趙各莊煤礦採訪,礦工俱樂部還樹有「節振國武術隊」的大旗,譽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人下班之後,在這裡練武健身,節振國的精神代代相傳。 這些都是「尚武精神」最有力的佐證。
-
菏澤市武術套路散打俱樂部精英賽開幕!
8月17日上午,2020第三屆中國牡丹之都「保泰安杯」菏澤市武術套路散打俱樂部精英賽在菏澤學院體育館開幕。菏澤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史長華,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房惠敏,菏澤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劉新民,菏澤市武術運動協會主席周衛國等參加開幕式。
-
通背拳恢復項目在北京啟動 多位傳統武術專業人士出席
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背拳研究會會長鍾寶義日前宣布通背拳恢復項目正式啟動。與此同時,通背拳傳承骨幹培訓班在北京月壇體育館開課。鍾寶義通過課堂講解、實戰展示,讓現場的首都體育學院大學生感受了傳統武術的實戰技巧和文化魅力。他說,通背拳的流派較多,北京地區的主要流派有白猿通背拳、祁家通背拳、五行通背拳。活動當天,這3個流派的傳承人齊聚月壇文體中心講堂,通過授課讓習武愛好者認識到,幾個流派的通背拳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的練功拳法和手法。通背拳有壹佰零八散手、貳拾四式、六路總手、拾貳杆、八步拾叄刀、欺離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