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武術文化,傳承武術精神!

2020-12-11 河南衛視

2018年7月8日上午10點,由河南廣播電視臺與北京善武國際教育文化有限公司聯手推出的《開練吧,功夫!》欄目啟動儀式在河南電視臺600平米演播廳舉行。

河南衛視打造全國首個武術類文化節目矩陣

《開練吧,功夫!》是繼《武林風》、《武林籠中對》、《拳新一代》、《少林英雄》之後,河南衛視全力打造的一檔傳統武術文化紀實類節目。該節目的啟動,標誌著河南衛視武術文化類節目矩陣全面形成,其中,不僅有以《武林風》為代表的常態節目,還有《少林英雄》及《開練吧,功夫!》等大型季播節目。此舉不僅豐富了電視螢屏,更為廣大的武術文化愛好者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發布會當天有河南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河南衛視總監李波;第十九代太極拳掌門人陳小旺;北京善武國際教育文化有限公司代表、「功夫慈善發起人」劉剛;受釋永信大師指派、代表少林寺出席的少林寺武僧團總教頭釋延莊;武當山道教協會副會長盧迎生等嘉賓出席了現場。

發布會上,河南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李波致辭說:「近幾年,河南衛視陸續推出了一批優秀的公益文化節目,秉承國家廣電總局提出的『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製作方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未來,河南衛視還將繼續打造一系列以文化、公益為主陣線的優秀節目。河南廣播電視臺作為河南省最權威的主流媒體,義不容辭肩負起把少林武術、陳氏太極等一系列優秀的文化瑰寶推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重任。」

在新聞發布會現場,欄目製片人丁嘉尚講述了《開練吧,功夫!》成立的初衷,其實就是想為中國的傳統武術文化做點事情,這一理念也獲得了北京善武國際教育劉剛先生的認同,雙方在價值觀一致的基礎上,很快達成共識,決定聯手一起為中國的傳統武術文化發聲,號召更多的人去關注中國傳統武術、期待讓我們的國粹能夠傳播的更遠,能夠在歷史變更的各個時期走得更久。

北京善武國際教育的代表劉剛先生說,他從小受師父教誨,也一直在傳統功夫之路上學習和成長,功夫是世界的,也是中國獨有的特色,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有尚武精神,這樣才會有民族情懷。善武國際教育旨在傳承功夫,弘揚慈善,也一直在為傳承和弘揚功夫、為復興傳統文化而努力。」

弘揚傳統武術文化 體現媒體責任擔當

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寶貴文化遺產,它根植於中華大地,產生於歷史,對中國社會有著很深的影響。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讓那些在歷史中出現的武林絕學、武道精神、武者故事能夠延續、傳承、發揚光大,讓武術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以更加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開練吧,功夫!》應勢而生。

此檔欄目將有少林、太極、武當等眾多形式的武術文化體現,也將有眾多武林高手參加,這是河南衛視又一次全新的嘗試,希望通過 《開練吧,功夫!》欄目,更能提高中華武術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應時代需求為中華傳承千年之久的武術文化貢獻力量。

同時為了更加深入的挖掘武術資源,河南衛視也將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國家認可的、有代表性的功夫,相信跟隨欄目中一位位武林人物的故事,會有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武術。一起弘揚武術文化,傳承武術精神,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

據悉,該欄目將於2018年8月份上線播出,目前定檔於河南衛視每周五晚9點15分播出,時長為50分鐘。屆時喜愛武術的觀眾,千萬不能錯過這一場別樣的文化盛宴。

相關焦點

  • 螳螂拳傳人張洋:傳承武術精神 弘揚中華國粹
    「現在武術越來越普及,學習武術的人也是成千上萬,但是我認為學習武術有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武德。武術也是一種文化,從小我受到的教育便是:習武先習德,武德是武的根源。」張洋對記者說道。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止戈才為武。
  • 弘揚佛山武術文化!佛山開展武術歷史名人評選
    武功高強、俠義為民的武林前輩,弘揚南派拳術的武術宗師,推動中華武術走向世界的一代豪傑,誰是你心中最敬重的英雄?近日,「追尋武者足跡,再現俠者精神」佛山武術歷史名人評選活動啟動儀式在嶺南明珠體育館舉行,功夫巨星洪金寶、散打王柳海龍、武僧一龍等武術界大咖紛紛發來視頻,支持佛山舉辦武術歷史名人評選,弘揚中國武術文化,擦亮佛山功夫品牌。
  • 中華武術《綿張拳》,弘揚中華武術,傳承武術精神!
    中華武術《綿張拳》,弘揚中華武術,傳承武術精神!中華武術在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深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響,逐步形成了「精忠報國」「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尊老愛幼」等諸多世人所崇尚的傳統美德和思想觀念,形成了佔據主導地位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一思想觀念是蘊藏在武術文化深層的武術精神。
  • (丹江口)弘揚中華武術精神 傳承傳統武術文化
    7月20——23日,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河南省體育局主辦,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焦作市體育局、溫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年第十六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比賽,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文化國際交流中心開賽,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百支代表隊的1600餘名選手參賽。
  • 傳承與發展中國武術文化
    中國武術是一個豐盈飽滿的文化載體,在一招一式中折射著中華智慧,在一拳一路中體現著中華精神,在一技一理中內隱著中華文明。新時代,傳承與發展好中國武術文化,應成為一種社會責任。 保持中華本色遵循中國武術自身發展規律,要保持中國武術的中華本色。作為身體行為文化的中國武術,存在其自身的文化生成規律。與西方體育的身體文化特徵相比較,中國武術所展示和內隱的文化意涵,更多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厚德載物的精神與彬彬有禮的競爭意識。
  • 八極拳武師李剛-傳承武術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現任中國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副會長,安徽宿州八極拳研究會會長,安徽濉溪縣南坪武術協會會長,濉溪縣南坪體育協會副會長。吳鍾八極拳第8世傳承人,馬氏通備武學第7世弟子。李剛1970年出生於安徽省濉溪縣南坪鎮,8歲隨父親好友徐州民間武術名師廖傳道習練傳統形意,16歲進入安徽省蒙城縣玄龍武校習練少林拳、械,1988年跟隨校長魏明君先生習練散打,先後隨師參加全國及省際武術散打比賽,多次榮獲佳績
  • 弘揚什麼樣的武術文化?
    近年來,在某城市的「兩會」上,經常有政協委員提出提案,要求政府採取措施弘揚當地的武術文化,這麼多年過去了,據觀察,「弘揚武術文化」因為缺乏好的突破口,好像沒有什麼進展,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有人說,「武」字可以拆分成「止」和「戈」兩個字,「止戈」為「武」,武術文化就是不要動武,即無招勝有招,即然這樣不知還練武幹什麼?也有人說,儒道釋的思想,偏重於教化,而中國武術,則偏重於實踐,這倒是有點道理,打不過人家說什麼都沒用;再有人說,在獨尊儒術的歷史長河裡,武術可能是個避風港,武術文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精神,釋家修養等,武德就是長抱一顆「仁者之心」,出手保護自己,而不是傷害別人。
  • 弘揚中華傳統武術文化 踐行健康中國戰略
    >神州瞭望網(蔚楠 唐林麗)2020年1月9日,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為主題的中國亞洲非遺工作委員會武術研究院、貼身短打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大會還同時舉行了「一帶一路中國武術非遺關愛健康大型系列公益行」的啟動儀式。
  •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內核
    故由拳術得中和之妙,而使人之精神氣質升華至中庸境界,是拳學修為的一個重要功用和重要價值。武術傳承講究尊師重道,道者師傳,過去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之說,以及「天地君親師」的崇拜,這些道德要求對現代傳承武術仍具有重要意義。武術基於中華傳統美德如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等精神信仰,在中國武術文化特徵的形成、民族品格和精神培育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 弘揚傳統武術文化 聊城全面開啟「武術進校園」模式
    11月17日,2018聊城市中小學生體育聯賽「優勝杯」武術比賽暨聊城市「武術進校園」全面啟動儀式在聊城市第二中學體育館順利舉行。據了解,本次比賽由聊城市體育局、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市財政局主辦,聊城市武術協會、聊城市第二中學承辦,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的10餘個代表隊參加了比賽。賽場上,參賽選手們英姿颯爽,虎虎生風,以精湛的武術技藝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和嘉賓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詮釋著不同武術拳種的風格魅力。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清末民初的武術教育,武術在當代的傳承發展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武術「大師」出現在網絡平臺上,他們用誇張的演技吸引了一批粉絲,但是,這些所謂的「大師」要麼在私下挑戰中被人擊敗,要麼在公開擂臺上被人打倒,這讓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中國武術是「花架子」「只能表演,不能實戰」是一種「健身體操」。這對中國武術的傳承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但是大家知道麼?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清末民初的武術教育,武術在當代的傳承發展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武術「大師」出現在網絡平臺上,他們用誇張的演技吸引了一批粉絲,但是,這些所謂的「大師」要麼在私下挑戰中被人擊敗,要麼在公開擂臺上被人打倒,這讓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中國武術是「花架子」「只能表演,不能實戰」是一種「健身體操」。這對中國武術的傳承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但是大家知道麼?
  • 泉州劍影武術館建館三十載 傳承濃鬱「武術風」
    泉州劍影武術館建館三十載 傳承濃鬱「武術風」 2019-08-18泉州市原副市長、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原主席周焜民表示,劍影武術館豐富了泉州南少林武術文化的內涵,把武術文化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1962年,泉州成立了解放後第一個武術研究社,福建省著名武術家莊子深當選為首任社長,劍影武術隊也於同年成立,引領泉州習武之風。
  • 泉州增威武術館,弘揚武術精神
    泉州增威武術館,弘揚武術精神 2020-10-24 14:41  熱點資訊分享周
  • 傳承功夫文化,弘揚功夫精神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要充分發揮武術在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武術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大力弘揚武術文化,加強傳統武術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方針,《中國好功夫》欄目應運而生。
  • 《街霸:對決》×霍氏迷蹤拳:遊戲與文化的深入聯動,中華武術弘揚...
    街頭霸王,以武會友,中華武術弘揚計劃正式開啟!植入遊戲,豐富街霸IP的遊戲文化;另一方面,靠著街霸IP的強大號召力,吸引廣大年輕人深入了解中華武術的魅力,將中華武術精神發揚光大,薪火不息地傳承下去。
  • 弘揚武術傳統文化
    8月16日,肇東市國學武館的小學員在教練的保護下,在人民廣場練習傳統武術「後空翻」動作。暑假期間,肇東市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練習武術強身健體,既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又弘揚武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根據不同學生的動作展示,抓住小學員動作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武術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教學質量。目前,學生小學員已發展到120餘名。霍永祥攝
  • 現代社會如何弘揚武術精神?梁紹鴻、六神磊磊等坐論俠義
    現代社會如何弘揚武術精神?文學影視對武術武俠的傳播助力幾何?傳統武俠精神在當代社會的意義何在?在12日的騰雲文化論壇,葉問嫡傳弟子梁紹鴻、電影導演徐浩峰、著名作家六神磊磊等人以「武者武林武俠:中國武術的精神世界與俠義之光」為主題進行了探討。  77歲的詠春拳傳人梁紹鴻是葉問的弟子、李小龍的師弟,在王家衛的導演《一代宗師》中擔任顧問親自指導和傳授梁朝偉詠春拳。
  • 中華武術之《五步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功夫!
    中華武術之《五步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功夫!五步拳,是優秀的中國武術拳種之一。是查拳入門拳套,也是學習國標武術入門之基本拳術組合套路,是我國青少年學習武術的初級必學套路,他包含了武術中最基本的弓、馬、僕、虛、歇五種步型和拳、掌、勾三種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摟手、衝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蓋打等手法。通過五步拳的練習可以增進身體的協調能力,掌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領,提高動作質量。為進一步學習武術打下基礎。
  • 暢談國學文化 弘揚尚武精神——西北武術院太極健康行圓滿成功
    暢談國學文化 弘揚尚武精神——西北武術院太極健康行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