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於品詩論著!更多精彩文章更新期待您的關注,感謝支持!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悠久歷史的滄桑沉浮中,中華民族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先祖用他們無上的智慧譜寫了一段段精彩的生活篇章,也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名言金句」,大家都有所接觸,畢竟在我們求學期間課本中就出現過很多名人名言,這些名言金句都是含有很深的教育意義的,讀起來即文雅又深奧,品起來又都富含人生哲理!
除了這些名言金句,老祖宗還為我們留下了一類具有育人意義的語言文化,那就是「俗語」。俗語就如其名,特點就是俗,它不像名言金句那樣具有文學性,也不是出於什麼名人之口,俗語大多是由勞動人民所創造,都是勞動者通過生活,一點一滴積累起來,並一代一代口口相傳的語句,大多都是經驗之語!它們富有生活性,聽起來就如同普通口語一樣,是屬於那種婦孺皆可,老少皆宜的語言!俗語雖俗,育人教人的意義卻並不比名言金句差多少,再加上它們通俗易懂,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運用俗語的機會要遠遠大於名人名言!就像我們平時說話經常會引用「常言道」、「俗話說」之類的語句,這都是俗語!
今天小於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便是古人通過生活積累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語句。它分上下兩個半句,上半句是「畫龍畫虎難畫骨」,意思是想要透過現象看事物的本質很難,下半句「知人知面不知心」,大概意思就是人心難測!
「畫龍畫虎難畫骨」,這半句所要表達的真意古人是用繪畫的角度來描述的,這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繪畫是最能體現事物現象的了,畫龍畫虎,你能將它們畫的極其威猛,甚至各種神情都能體現,而這些只不過都是表面現象,你很難透過他們的皮肉,甩開他們的神情而表現它們內在的骨架,別人在欣賞你的畫時,也不可能透過你畫的龍畫的虎而感受到它們的骨頭何樣,即使你畫的再逼真也不可能透過外表看到內在!所以說,古人的這種經驗總結,用這種直白的方式表達,簡直是太貼切了!
這句俗語,上半句是針對事物本質而總結的經驗之談,而下半句的「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講經驗就更加經典了,它體現的是人心,也是我們平時用到最多的俗語。「識人」一直以來都是社會中最難的掌握的學識,面對不同的人,識人技巧就不一樣,這是需要有大智慧的,老子在《道德經》中就說過「知人者智」,曾國藩有一句名言曾說過「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可見能看透一個人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當你想要了解一個人,你能得到的信息是,這個人的長相,這個人的過去和現在都是什麼樣,但是你很難猜透他內心在想什麼。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停的學習中進步成長的,而這學習的範圍,就包括怎樣去識人。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在識人方面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什麼人能交往,什麼人不能交往,什麼人能託付真心,什麼人該避而遠之,有句俗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交往的過程中又要怎樣做到不被別人坑害,這些都很重要!
祖輩留下的這句俗語是為了讓我們知道人心難測,讓我們了解識人之難,但是並沒有讓我們知難而退,畢竟我們生活中總要和人接觸,和人接觸就要學習識人之法,而且我們的先人祖輩並不是只留下這句經驗總結的俗語,還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總結了諸多的識人方法供我們學習!《論語》中,孔子曾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便是最簡單的識人之法,再比如《呂氏春秋》中還有「八觀六驗」之談,諸葛亮也曾留下「識人七法」等等。
還是那句話,人這一生總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進步的,識人之法便在其中,祖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方法,雖然不一定適合現在的每一個人,但是絕對能為我們起到引導作用,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本文由「小於品詩論著」撰寫整理!更多好文,每日更新,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動動手指點擊關注、讚賞!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