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短詩,難解心中之念,思鄉情濃,遙憶窗外梅花

2020-12-17 公子小凡L

(文·張凡)

在遙遠的古代,車馬傳書慢,天邊落孤鴻,身在他鄉為客的遊子,心中總是藏著一縷鄉愁。無論有什麼樣的身份,處在何種地位,這一個共同的思念,卻永遠無法改變。隔著迢迢山水,遙望千裡之外,是他們都曾做出過的舉動。在那些古詩當中,依然還可以看到他們,對月寄懷,思念故鄉的身影。可是千絲萬縷的鄉情,又豈是短短幾句古詩,能夠寫盡。一首短詩,難解心中之念,思鄉情濃,遙憶窗外梅花,王維這首詩,可謂將思鄉之情,寫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度。

常年隱居孟津之地,遠離故土,王維的晚年,雖然過得逍遙自在,寄情山水,不問紅塵。但是在他的心中,終究沒有放下對於故土的思念,尤其是隨著年事已高,落葉歸根的情懷,更是時常在他心間蔓延。那裡的一草一木,都讓他感到深深的眷戀和牽掛,忘不掉,放不下,故鄉的模樣,早已深入骨血,刻在心上。

即便他已經離家多年,但是卻依然能夠時常感受到,那種無比親切的呼喊。在他的夢境,經常會看到一樹梅花,在窗外盛開,那是他記憶中的風景,也是多年來,一直珍藏的心事。他所有的心緒,都在這首古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雜詩三首·其二》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每一位這樣的遊子,在平日間都會隱藏起自己的心情,在他人面前,裝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這種心情,卻又是如此難以掩蓋,想藏都藏不住。尤其是在面對故鄉來客之時,心中的激動之情,更是難以言表。仿佛可以從對方的身上,可以感受到,那種非常熟悉的氣息,親切而又遙遠。

《增廣賢文》中有言,「美不美,山中水,親不親,故鄉人」,想必王維在做這首詩的時候,應該也是這樣的感受。在萬水千山之外,能夠有幸遇見同鄉之人,縱使兩人不曾相識,但是給彼此的感覺,卻比多年的好友還要親密。如此情形,就宛如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全是記憶中的滋味。

少小離家,老大未歸,當初的一切,對現在的他來說,可能都已經變得陌生。空懷舊夢,物是人非,是他最不願意接受的景象。看著眼前遠道而來的故土之客,他忍不住顫抖著說道,「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這一句,與宋之問筆下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給人的感覺,頗有神似之處。既想了解心中牽掛的地方,究竟是否改變了模樣,可是又害怕聽到,讓他憂心的事情。這是一種矛盾而又複雜的心情,說不清,也道不明。

最後,他終究沒有說出心中的千言萬語,只是抱著一絲試探的心緒,忐忑不安地輕聲問了一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一句疑問,包含了太多的情緒和掛念,他真正想要問的,定然不是那一樹梅花,是否已經開放。

而是想要通過此事,來判斷故鄉的一切,是否依舊安好,他所牽掛的人和事,是否還依然健在。這樣的問候,如此情真意切,而又小心翼翼,這一首古詩,把他當時的心情,體現的是那麼真切,讓人為之動容。

一首短詩,難解心中之念,思鄉情濃,遙憶窗外梅花。曾經多少宦遊人,葬入時光無處尋,他們終其一生,或許都沒能葉落歸根,這是一種流傳千年的遺憾,到頭來,終究是一聲長嘆。

相關焦點

  • 關於秋天的一首短詩:窗外
    題目:窗外看看窗外,一片片葉子在飄,仿佛從遙遠的地方來,也許,是故鄉,窗外,風停了,葉子們消失了,雨在來的路上,又一個溼漉漉的早晨。———-環球慢旅程2020年9月2日 愛爾蘭關於「窗外」這首詩的一點說明,今天環球慢旅程讀元朝文學家馬致遠的一首詞「天淨沙秋思」,被作品中濃濃的思鄉之情感染。
  • 柳宗元與高僧共看山川美景,一時思鄉情濃,寫下這首最玄妙的古詩
    他在柳州為官的期間,就曾寫過這樣一首古詩,當時柳宗元與高僧共看山川美景,一時思鄉情濃,寫下這首最玄妙的古詩。世人皆知柳宗元一生鍾愛山水,嚮往平淡歸真的生活。但孰不知在他的心中,早已打開了眾妙之門,無數光怪離陸的奇思妙想,無時無刻不在他心底湧現。甚至可以說,他的思維早已超出了常人的境界,難以捉摸,無法參透。
  • 十二首經典的《長相思》,絲思難解,絲思難若何?
    相思無涯,無盡處,只有相見解相思,這份相思之情,只有深情之人才懂得。詞人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寫出了自己的一往情深,也寫出了相思苦戀之情,無奈和遺憾。四、《長相思·花似伊》宋代:歐陽修花似伊,柳似伊。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此詞乃是一首羈旅愁思詞,聆聽雨打芭蕉,夢難成,只因相思難眠,孤燈照人難入夢。全詞無一處提及"雨"字,卻處處是雨,詞人將雨聲與聽雨之人的心情融為一體,流露出悽涼的心境,仿佛人心中的愁緒一般,永遠沒有盡頭。
  • 李清照這首懷鄉詞,寫思鄉之情,語淡情切,意境幽遠
    這首詞摹寫早春時節景致,寄寓詞人濃鬱的思鄉之情。李清照這首懷鄉詞,寫思鄉之情,語淡情切,意境幽遠。「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起句「歸鴻聲斷殘雲碧」寫蒼穹雲天中的鴻雁:早春時節,暮色漸臨,北歸鴻雁的鳴聲划過天空,在天盡頭消失,極目仰望天穹,唯見碧青色的流雲或有或無,像殘缺了一般。
  • 冬夜梅花詩詞7首:我念梅花花念我,凍影梅花伴夜燈
    「賈島《冬夜送人》我們都知道賈島寫詩比較簡練,有郊寒島瘦之稱,但就是因為有密度,所以他的是特別耐讀。這一首梅花明明是寫的早上他為何是說冬夜送人?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宋朝黃升《南鄉子 冬夜》這是詩人忽然遇到寒潮天氣,半夜裡睡不著,連被窩都是冷的,他想做詩,只是在這冷天裡,連燈火都覺得悽冷黯淡。門窗外,是一天明月,滿地寒霜。他寫得也對,通常破曉之前是溫度最低的時刻,所以五更天凍醒的他,察覺到打霜了。
  • 北宋詞人的一首「江城梅花引」,詞牌與詩情,二美皆並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本詞中王觀別出心裁,用佳人的美目黛眉來比喻江南山水,一首小令清新秀麗,膾炙人口。念此情,家萬裡。暮霞散綺。楚天碧、片片輕飛。為我多情,特地點徵衣。花易飄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江城梅花引」又名「攤破江城子」,詞牌較冷門,名字極具美感,《詞律》中記載,本詞的由來其實不詳,據傳前半段取《江城子》詞,後半段取《梅花引》詞,而詞名又出自李白「江城五月落梅花」,於是有了「江城梅花引」。
  • 千古第一才女的一首思鄉之作,直白如水,讀完卻令人沉痛非常
    所以,她只能藉助於詩詞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思鄉之情。下面這一首《菩薩蠻》詞,便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之一,上片寫喜,下片寫悲,語言平白卻悲戚感人,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菩薩蠻李清照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
  • 命運多舛的李商隱鬱鬱寡歡,寫下一首感傷之作,道盡了思鄉之苦
    梅花這種特立獨行的個性,令無數的文人為之傾倒,用最美的文字讚美梅花,所以梅花也就有了君子之花的美譽,還與竹子、菊花、蘭花並稱為「四君子花」;所代表的正是一種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通過梅花表達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生活的讚美,同時也借用梅花來表達思鄉之苦,總之梅花到了文人的筆下形態各異,有著不同的用途,以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思鄉之作,正是借景抒情,通過梅花來傳遞思鄉之苦。
  • 窗外三更雨,燈前萬裡心,一位外國進士詩人的思鄉之作
    前言前幾天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窗外三更雨,燈前萬裡心,是什麼意思?窗外三更雨,燈前萬裡心。很明顯,這是一首思鄉的作品。不過,這首詩作者家鄉卻與眾不同。因為作者是一位朝鮮人,而且是一位考中唐朝進士並且在朝為官的朝鮮人。
  • 王維被譽為詩佛,連一首簡單的思鄉詩都這麼富有禪理
    王維的詩作如此精彩,如此富有禪機意味,以至於連一首簡單的思鄉詩都這麼富有禪理。請看: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但這種鄉愁不是直面描寫的,直面抒發的,而是藉助一個獨特的視角來闡述,產生無窮的意境之美,更富有禪趣:王維·《雜詩三首·其二》「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意思是,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意思是,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 唐代這位詩人生於隱士之家,才氣高詩名大,一首思鄉詩讓人念家
    戴叔倫·題稚川山水這首詩的題目《題稚川山水》,是一首典型的思鄉詩,從「隔水青山似故鄉」一句中直接可以看出。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出自隱士之家的唐代詩人戴叔倫。明月念家這位戴叔倫的父親、祖父都厭煩朝政,做了一輩子隱士,到了戴叔倫這一代,才開始做官。雖然素有才名,也中過進士,官職最大做到了刺史,不大也不小的晃悠,還得遠離家鄉。但是這麼不怎麼高檔次的宦遊,卻換來了高檔次的思鄉詩。
  • 七月梅花灼灼,相思情濃,三星座一往情深,願重新回頭,擁抱舊愛
    七月梅花灼灼,相思情濃,三星座一往情深,願重新回頭,擁抱舊愛。7月,梅花灼灼,相思情濃,金牛座一往情深,金牛座將會鼓起勇氣去尋求前任複合,並成功擁抱前任,餘生共度。白羊座白羊座的人雖然做事情比較衝動,完全按自己所想的規則去行事,不聽別人的勸說。
  • 杜審言這首詩在春天郊遊時思鄉,在這個春天你會因為什麼思鄉?
    言外之意就是,他自己如果現在在自己家鄉的話也就不會產生這麼濃烈的思鄉之情了,因為他對自己家鄉的初春已經是見慣不怪了。這裡杜審言用「獨有」和「偏驚」二字,主要是為了強調自己此時在江南的矛盾心情。這一首詩的開頭很有自己的特色,也是這首是別致的寫作之一。在這首詩的中間二聯中就寫出了為何而「驚」,為何而「新」。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句句是千古名言,更是道盡了思鄉之苦
    梅花這種特立獨行的個性,令無數的文人為之傾倒,用最美的文字讚美梅花,所以梅花也就有了君子之花的美譽,還與竹子、菊花、蘭花並稱為「四君子花」;所代表的正是一種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古代的詩詞中有很多經典的詠梅之作,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通過梅花表達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生活的讚美,同時也借用梅花來表達思鄉之苦,總之梅花到了文人的筆下形態各異,有著不同的用途,以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思鄉之作,正是借景抒情,通過梅花來傳遞思鄉之苦。
  • 一首經典的思鄉之作,出自於一位隋朝詩人之手,寫盡了思鄉之苦!
    故鄉對於遊子來說,那是心中永遠的牽掛,畢竟一個人遠離了熟悉的故鄉,從而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孤苦伶仃,大概也只有想到故鄉的時候心中才會湧現出一絲溫暖。其實一個人無論走多麼遠,故鄉永遠都是心中的最深沉的牽掛,那裡不僅有最熟悉的玩伴,還有最為單純的童年記憶,當然最為重要的是那裡有最親的人。正是有了那種美好的記憶,熟悉的玩伴,以及最親的親人,所以故鄉也就成為了遊子最為牽掛的地方,無論走到哪裡,故鄉都永遠停留在心間。
  • 晚年李白最清麗的七絕思鄉唐詩,28字寫貶謫之苦更寫思鄉之痛
    這是晚年李白最清麗的七絕思鄉唐詩,28字寫貶謫之苦更寫思鄉之痛。且看: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或為《題北榭碑》 ,是李白晚年時一首非常膾炙人口的唐詩作品。
  • 詩詞中最美短詩,讓人心醉!
    來源  古典詩詞與文學分享30首經典的短詩,短小精悍,卻意韻悠長,誰讀了都會心醉。
  • 史上最經典的8首短詩,誰讀了都會心醉
    這8首經典的短詩,短小精悍,卻意韻悠長,誰讀了都會心醉。他立馬於梅花叢中,回首北望,想起了好友範曄。恰好,信使打這走過,他要往北方去。陸凱忙折下一枝梅花,遞到信使手中,「幫我傳給我朋友,我寫首詩, 一併帶去。」
  • 史上最美的8首短詩,首首經典,誰讀了都會心醉!
    詩詞君今天要分享8首經典的短詩,短小精悍,卻意韻悠長,誰讀了都會心醉。01 最暖心的詩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一個春日,陸凱率兵南徵,在戎馬倥傯中經過梅嶺,正值梅花怒放。他立馬於梅花叢中,回首北望,想起了好友範曄。恰好,信使打這走過,他要往北方去。陸凱忙折下一枝梅花,遞到信使手中,「幫我傳給我朋友,我寫首詩, 一併帶去。」
  • 我欠梅花一首詩
    七絕 軲轆體 我欠梅花一首詩 文/張 興 (一) 我欠梅花一首詩,瓊枝嫩蕊意痴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