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文招聘不得以全日制為門檻,學歷不再重要了?不要太天真

2020-12-21 時小慢慢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01 教育部發文,不得將全日制學歷作為限制條件

隨著高校畢業生的增加,就業壓力的增大,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提出的條件也越來越高,其中一條就是對全日制學歷和非全日制學歷的要求。

但是,近日教育部發文表示,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不可以將學習方式,也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這對很多非全日制的畢業生來說,就是一件好事,可以幫助他們擴寬就業渠道。但對全日制畢業生來說,他們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就增加了。除了和自己本專業、同學校的人競爭,也開始要和其他學校類似專業的人來競爭了。

02 短短幾年的努力,憑什麼拼得過十多年的自律?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為什麼會被作為公司招聘的限制條件呢?難道一個非全日制畢業的人,就一定比在全日制學校上學的人能力差嗎?對我們來說,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學歷重要呢?

在我們公司往年的招聘中,有二分之一的新員工都是通過校招進入公司的,另一部分則是社會招聘。在公司裡,有兩位年輕的同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兩位同事當初來面試的時候,一位是國內一流大學畢業,另一位是已經在其他單位工作過幾年了的,兩人最終都留了下來。

新來的高學歷同事,在應聘時大家對他的要求沒有很嚴格,輕鬆就把他引進了公司。來到公司後,他起步的實習工作也要比其他人高。但和那麼多來應聘的人相比,那位已經工作過,學歷是最低的專科的同事,實際工作能力卻是最好的。

以前在學校期間,她就參加過豐富的社會實踐,在電視臺做過實習文秘工作,在學校也是老師的工作助理。她平常也會寫一些新聞稿,發布在學校的報刊上。畢業後她成功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待遇卻一般。熬了幾年,公司也不重視她,所以她決定重新應聘一家好公司。

在我們公司實習的那段時間裡,她相比於其他畢業生來說,對工作上手更快,處理信息也更及時。領導都誇讚她工作能力很強。雖然兩人都進入了公司,可是低學歷的同事是經過了很多努力和打拼才成功留了下來的,她付出了極大代價和辛苦。現在她又繼續準備考相關專業的證書了。

03 學歷只是一塊好的敲門磚,能力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如今在職場工作中,學歷固然重要,是一塊很有分量的敲門磚,但工作中最看重的,還是個人的工作能力,拼的還是專業技能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變通能力。所以,不論是高學歷還是強能力,都要明白以下幾點。

第一,學歷不等於能力,但是高學歷代表著持久的努力和自律。

一個公司在招聘時,如果同時應聘兩個人,其中一個畢業於985院校,另一個畢業於普通二流大學,那麼在不考慮其他因素時,公司肯定優先招聘985畢業的同學,之後才會再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決定留下誰。

也就是說,往往獲得優先選擇工作的都是高學歷的畢業生,其他人只能通過更多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專業。

雖然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學歷不等於能力,但高學歷代表著持久的努力和自律。既然能進入好學校上學,那麼一定是從高中,甚至從初中就在努力學習,對自己有比較高的要求,自律能力也比較強。而在普通二流大學上學的很大一部分學生,此前的學習多多少少來說是有所欠缺的,自律性和努力程度也是比較差的。

第二,即使擁有高學歷,也不代表著可以高枕無憂。

但就像我們公司的那個高學歷同事一樣,就算他比較容易獲得好的工作待遇,他也不能輕易放棄學習和鍛鍊的機會。在實際工作中,他也要不斷學習,錘鍊自己的技能。因為工作中除了學歷,也要看個人的實際工作能力。

對於擁有高學歷的求職者來說,學歷固然可以幫他們拿到第一塊敲門磚,但後續發展不見的就一定好。所以,高學歷的人也不代表著他們從今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在日益變遷的工作環境中,只有掌握好本職工作需要的專業能力,才能幫助他們走得更遠。其他普通學歷的人,如果不斷學習,逐漸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獲得成功,甚至取代他們的工作。

第三,學歷低也不要氣餒,只要努力,一樣可以擁有美好的明天。

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學歷低的人不在少數,但他們仍舊有著好的工作和待遇,仍舊取得了成功。就像上述提到的,我們公司那個低學歷的同事,雖然她的起步比較低,但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依然找到了好工作。

對於學歷低的人來說,我們不能輕易妥協,不能輕易氣餒。最開始的學歷問題已經是不可控的東西了,但後續努力卻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比如繼續考取研究生,或者考取其他有關專業技能的證書,可能就能幫助我們在職場上獲得晉升。低學歷也不要緊,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一樣可以擁有美好的明天。

學歷的高低依舊是影響畢業生找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論在何時何地,我們每個人都要繼續學習,提升自己。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牢記,能力才是立身之本。高學歷和低學歷的人,都要懂得能力的重要性,要不斷鍛鍊自己的專業能力。只有自己的工作能力上去了,才能在職場中獲得長遠的發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你覺得在職場中學歷重要嗎?你覺得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職場能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
    難道非全碩士學歷真的沒有「含金量」嗎?教育部再次發文,非全研究生的「春天」可能真的要來了!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事實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有著根本的區別。非全日制在一定意義上講並不是學歷類型,而是一種學習方式。
  • 招聘同等對待非全日制學歷的?對全日制的公平嗎?
    #非全日制學歷#前段時間,教育部發文《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裡面提及到: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 非全日制MBA學歷,社會認不認可?
    近期的一條新聞把非全日制學歷的社會認可度又推上了風口浪尖,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教師招聘時,被以「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與教育部等多個部門的政策不符。
  • 福利:教育部公開發文要求,關於非全日制報考公務員的問題
    對於公務員考試來說,學歷問題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函授以及成人自考學歷,怕得不到承認,比較擔憂。對於這個問題,教育部發話了,對於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錄,人民日報微博公開發文要求,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
  • 教育部重磅!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限制條件,在讀研成為「剛需」
    近期,教育部正式發文,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因著這份文件的出臺,#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的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成為全網討論的熱點。
  • 教育部: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招考不得僅限全日制
    非全日制學歷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嗎?這個問題曾經讓很多非全日制學歷的畢業生感到困惑。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要求「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 招聘公告中不得以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夢寐以求的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非全日制學歷沒有含金量,甚至,有人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來混學歷的。儘管,有的小夥伴雖然想通過非全日制提升學歷,但還是懷疑非全日制教育的含金量。特別是,很多企事業單位,在招聘公告中。明確必須是全日制學歷。儘管我們也再說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學歷是敲門磚,沒有敲門磚就無法進入企事業,又何談能力呢?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我們的非全日制學歷也越來越多的被認可了。
  • 教育部發文!
    教育部發文!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通知強調,要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圍。
  • 教育部發聲:國家承認的5種學歷提升方式,與全日制一視同仁!
    「維護畢業生就業權益,嚴禁設置性別、民族等歧視性條件和院校、培養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項條件。」這是國家教育部不久前頒發的文件公告中,摘要的關於畢業生就業權益的明細。 今年國家教育部強調:只要通過正規的學歷考試拿到的畢業證書,不但國家承認,而且學信網可查的學歷,社會應當一律同等對待。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是怎麼回事 全日制是什麼意思
    天氣網訊,據教育報最新消息,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而在就業方面,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所謂全日制一般指學習時間上的一種分類,顧名思義是按照國家法定工作、學習時間進行全天候學習的一種方式。
  • 全日制學歷含金量下降?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平等對待,公平嗎?
    通過高考,有些學生步入了大學,這些大學生畢業後我們稱之為這類大學生為全日制的大學學歷。全日制大學學生需要在大學校園內經過3年甚至4年的學習時間,來獲得自己的大學文憑。但是在高考中有些學生並沒有選擇通過繼續參加全日制的模式繼續學習。反而選擇了一些專業類學校獲得非全日制但是同等學歷的學校。
  • 「全日制」坑了多少人?
    日前,教育部發文要求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其中規定,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辛辛苦苦上著班,沒日沒夜地進了修,考出學位證,結果,招聘單位只認「全日制學歷」,你的學位,成了廢紙。活到老,學到老,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
  • 招聘不再要求全日制,又加上研究生擴招,專升本考試還有價值麼?
    很多的招聘崗位中,都有一條全日制專科或者本科畢業的基本要求,就是這個簡單的要求,就把很多在職取得專本科證書的應聘人員卻之門外。大家都知道專本科的取得,有很多途徑,其中就有全國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方式,這些途逕取得的畢業證書,並不是全日制的。
  • 教育部揮起指揮棒-非全日制的轉折點來了嗎?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就業工作的通知,其中不得將畢業院校、是否全日制等作為招聘限制條件,還上了熱搜。為此鋮老師簡單分析一下出臺這份文件的意義。完善教育系統一直都是我國重要部署重要決策的一環,教育脫貧攻堅,使中國特色更加鮮明,教育面貌正在發生大家所看不到的變化。教育部揮舞指揮棒的方向,就是接下來的辦學導向,其中堅決克服唯分數論、唯升學、唯文憑、為論文、唯帽子的頑疾,是這次改革當中重點提到的。
  • 扭轉人才招聘「唯學歷」傾向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朱 霆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
  • 光明時評:招聘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請跳脫出刻板印象
    近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由於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門今年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但目前準旗招聘考試已經結束,鑑於考試工作組織程序的嚴密性,已不能夠重新組織報名,對給網友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 教育部發出新通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好消息,確保就業公平
    所以針對於這一情況,為確保相關就業問題,教育部最近也是發出了有關新通知,在「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有關通知當中,也已經做出了明確規定。在規定當中明確提到了:用人單位在進行招聘時,不得歧視非全學歷,特別是機關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扭轉這種局面。
  • 教育部權威發文,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迎來春天了
    這不,為了更好地推動畢業生就業,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了一個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這個文件的核心,就是為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撐腰。文件中明確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 全日制學歷為什麼那麼吃香,全日制學歷有哪些優勢!?
    全日制大專的畢業證、學位證都是國家教育部認可的,全日制大專屬於自考大專學歷文憑,和統招大專學歷都享受同等待遇,也是所有成人大專教育形式中含金量最高的,全日制大專的畢業生可以找到符合大專學歷招聘要求和專業對口的理想工作。
  • 教育部:不得歧視非全日制 要做到一視同仁
    導語根據教育部最新通知: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改變人才「高消費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教育部決定實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體系,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服務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