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有個熱門微博,大意是,每次吵架都覺得自己沒發揮好,晚上躺床上睡覺,才會想到要怎麼漂亮回擊。
這段話瞬間擊中我的心,因為我就是這樣的。看到微博下面的回覆,好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我不禁在心裡驚呼,原來不是我一個人這麼慫!心裡安慰不少。
但是對於自己為何會這麼慫,我卻沒有深究。直到最近看到這本《高敏感是種天賦》,我才豁然開朗,原來我不是慫,而是太敏感。《高敏感是種天賦》是給敏感族的幸福生活指南。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經常會遭遇下面的情況:
被領導批評兩句,會轉輾反側,甚至晚上都睡不著覺。
不喜歡熱鬧喧譁的場合,在各種聚會中會感到筋疲力盡。
和人發生爭吵時,會傾向於逃避,很久後才知道如何反擊。
情緒容易起伏波動,經常被人說玻璃心。
……
bingo!你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高敏感人群哦。
想知道如何應對以上的困擾嗎?想知道高敏感族如何活得輕鬆點嗎?這本《高敏感是種天賦》可能會幫到你哦。這本書認為高敏感並不是什麼缺陷,相反是上帝賜予的獨特天賦。善用高敏感的天賦,你不僅可以和自己愉快相處,還能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讓自己過上平靜快樂的生活。
這本書的作者是丹麥的伊爾斯桑德,她是個不折不扣的斜槓專家,不僅是心理治療師,還是心理諮詢督導,培訓講師,神學家以及教區牧師。
伊爾斯·桑德本身就是高敏感型人格,因無法融入快節奏的生活,曾經感到困擾不已,在不斷的學習摸索中,她終於學會利用自己獨特的天賦來感受快樂,並遊刃有餘地生活。這本書就是伊爾斯·桑德根據自身經歷以及診斷案例寫成的。
《高敏感是種天賦》講述了三個重點內容:高敏感是一種難得的天賦,高敏感族如何自處以及如何和他人相處。
高敏感族的特徵和天賦
事實上,高度敏這種說法並不新鮮,它常以其他面目出現,比如:內向,抑制性,焦慮,害羞等。伊爾斯·桑德認為,高敏感並不是一種缺陷,反而是種獨特的氣質和天賦。高敏感族擁有發達的神經系統、豐富的想像力和內心世界。正因為如此,他們能感知更多信息,和他人能高度同情,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內心世界豐富,樂於探索精神世界,而且,危機管理能力較強。
最典型的高敏感人大概就是林黛玉了,她多愁善感,落花、柳絮都能觸動她敏感的神經,同時她又能感知自然的美,懂得欣賞詩詞藝術。
高敏感族在藝術和文學界都能遊刃有餘,因他們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比如梵谷,內心熾烈如巖漿,才能成就那麼多色彩鮮豔、激情洋溢的作品,旋轉的星空、盛放的向日葵等,都是他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
高敏感族如何自處
高敏感族追求完美,對自己比較苛責,會給自己設置高標準,因而會很容易感到心累和自卑。伊爾斯·桑德認為,高敏感族想要和自己愉快相處,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
1)要學會斷舍離,為敏感型人格創造空間
高敏感族的忍受極限比常人低,會因為刺激過多而疲憊不堪,所以要為生活設定界限,對越界行為說不。除此外,還要讓自己有獨處的時間,避免過度刺激。本文開頭說,高敏感族在各種聚會中會感到很累,也是這個原因。另外不要盲目跟人比較,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敏感需求,自主地創造自己的生活環境。
2)偶爾允許自己擁有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高敏感族能感知到更多信息,所以經常會出現信息超載的情況,讓自己擁有「無目的行動時間」,就是在某個時間段內,阻斷外界信息輸入,讓大腦充分休息,處理尚未處理的信息,找回能量,讓自己平靜下來。比如,處理些家務事,聽聽音樂,感受下大自然之美等等。
在《高敏感是種天賦》的附錄中,有一份活動創意清單,這些活動能夠給高敏感族帶來快樂。比如,通過聽音樂會、或者看電影來激發靈感,通過種植盆栽、做做園藝來接觸大自然,通過寫詩、寫日記來表達自己,等等。
3)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高敏感族神經系統比較發達,情感比較豐富,也會容易遭遇負面情緒,比如焦慮、抑鬱,憤怒、內疚等。伊爾斯認為認知決定情緒,我們可以通過部分控制自己的認知,主動選擇關注的焦點,從而控制自己的情緒。
舉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如果你在大街上碰到個同學,而他卻沒有跟你打招呼,你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你認為他對你不滿,那麼你會感到焦慮和不安。
如果你想他以為自己是誰,這麼目中無人?你會因此生氣。
如果你認為他是今天忘戴隱形眼鏡,所以沒看到你,你大概會慶幸自己視力好,從而感到愉快。
如果你想,他可能只是沒有看到你。那你就不會產生很多情緒波動。
所以,你看,認知不同,你的情緒也會隨之不同。下次被負面情緒困擾的時候,不妨調整下自己的想法。
高敏感族如何與他人相處
高敏感族具有同理心,能夠高度共情,所以擅長和人建立深度的關係,但有時候也會被自己的天賦所拖累,比如,淪為別人情緒的垃圾桶,在和人發生衝突時,會傾向於逃離等。伊爾斯認為,高敏感和人相處時候,要把握三個要點。
1)避免成為他人情緒的垃圾桶
跟人交流時,要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當精力不濟的時候,要坦誠跟對方溝通。重視交流中的互動和反饋,作為傾聽者的時候,也要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自己講述事情,期待他人反饋時候,可以直接詢問,或者適時引導,讓對方說出他的感受和看法。
2)把握深聊和淺聊的主動權
高敏感族喜歡深度交流,但沉溺其中容易疲憊,所以當精力不濟或要處理其他事情時,需要避免話題深入,進行淺聊。學會在深聊和淺聊間自由切換,掌握談話的主動權,會讓高敏感族更享受其中。伊爾斯·桑德在書中介紹了深聊和淺聊的小竅門,高敏感族可以學起來。
進行深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保持安靜,做個專心的傾聽者。當這種方式不奏效的時候,你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問,比如,問對方「你可以講得更詳細點嗎?然後呢?」諸如此類,交流就會越來越具體。
如果你想淺聊,可以選擇泛泛而談,或者簡單的解釋說明。書中舉了個例子,如果你說,我最近感覺有點累。對方回答,現在很多人都活得很累,這就是泛泛而談。如果對方說,可能你最近工作比較忙,或者說,可能你昨晚睡得比較晚,這就是在解釋說明。這兩種回答都能終結話題,下次當你不想繼續談話的時候,你也可以考慮用這些策略。
3)妥善處理和他人的衝突
現在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為什麼高敏感族在衝突和爭執中,經常會處於弱勢地位呢?因為衝突會導致脆弱的神經系統失衡,他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平衡,而且會受制於各種道德準則和價值觀。捲入衝突後,高敏感族會感覺刺激過度,容易被淹沒,從而陷入混亂。和他人發生衝突時,高敏感族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想辦法儘快從衝突中抽身,等到足夠冷靜後再處理和他人的矛盾。
其次,利用自己的天賦感知更多的信息,和對方共情。比如,感知對方憤怒背後的原因,並有針對性地溝通。
再次,要遠離不健康的人際關係。遇到很難纏的人,要及時止損。
最後,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不滿,告訴別人什麼情況讓你不開心。
注意,在表達的時候儘量不要帶著情緒或者主觀色彩,而應該客觀公正地描述自己感知到的信息,比如,你可以說,「聽到你這樣說,我很難過。」這是在陳述客觀事實,如果你說「你毀了我的好心情。」這就暗含指責。
對自己喜歡和厭惡的事物確定邊界,會讓交流更加暢通,利於關係的長期維護,如果害怕表達負面情緒和想法,只能讓關係停留在表面,無法更長遠地走下去。
高敏感是種難得的天賦,所以,不要再為你的敏感而苦惱啦。事實上,每種性格特點都會有利有弊,作為高敏感族,我們要學會愉悅地接納自己,發揮自己獨特的天賦,揚長避短,在愛自己的同時,也學會愛世界,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美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