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2020-12-18 中華網文化頻道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吃重陽糕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麵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慄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隨意、簡易。

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隻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有的在重陽糕上插上小彩旗,並點上蠟燭燈,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則隱喻為茱萸。

唐武則天曾在重陽時,令宮女廣採百花,和米搗碎,蒸製「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賜賞眾臣,以籠絡人心。明清時,重陽糕的製法更趨精細,種類也繁多,並且有了成人和兒童食品之分。據載:「京師重陽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麵壘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小兒輩又以酸棗搗糕、火炙脆棗、糖拌果乾、線穿山楂,繞街賣之。」

為什麼重陽節流行吃「重陽糕」,大概有4種說法:一種是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二是「登高」之意,以「吃糕」代替「登高」;三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四是祝福之意,「重陽吃糕,百事俱高」。

過去,在重陽這一天,人們有蒸製重陽糕孝敬老人的習俗。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棗、慄子、山楂等果乾等為原料,既顏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時又能健脾益氣。現在的重陽糕,沒有固定品種,只要是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可稱為「重陽糕」了。

重陽花糕的起源有一種來源甚早的說法。《南齊書》卷九上說,劉裕纂晉之前,有一年在彭城過重陽。一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臺。等他即位稱帝後,便規定每年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傳說,後來流行的重陽糕,就是當年發給士兵的乾糧。

另一種傳說則流傳於陝西附近。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臥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裡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才打發報子,姶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乾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為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重陽糕的做法

材料:糯米粉800克、粳米粉500克、赤豆250克、白糖800克、紅綠絲100克、食用油25克。

做法:將赤豆煮熟,去皮,加入白糖和食用油,加工成豆沙備用;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拌勻,加少許水,拌成溼粉。鍋上放蒸籠,籠內鋪上溼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旺火沸水蒸,待氣體透出麵粉時,灑上紅綠果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關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即可食用。

重陽節的民俗活動除了吃重陽糕外,還有登高、賞菊、插茱萸、佩茱萸囊、飲菊花酒等習俗,你可以試試。

相關焦點

  • 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軟糯香甜好味道
    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軟糯香甜好味道時間:2018-10-14 16: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軟糯香甜好味道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這是為什麼呢?另外關於重陽糕還有一段傳說,下面小編要與大家分享關於重陽節那點事情! 1、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 重陽節吃重陽糕
    &nbsp&nbsp&nbsp&nbsp吃重陽糕是老北京重陽節時必不可少的。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升」。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
  • 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有關重陽糕傳說你知道嗎
    重陽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自然流傳下來很多民間習俗,其中吃重陽糕就是重要習俗之一。有關重陽節吃重陽糕,古代流傳著一個傳說故事,具體故事內容是什麼,隨小編一起來文中瞧瞧吧。   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
  • 飲菊花酒吃重陽糕 樂活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 民俗專家: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步步登高
    新華社天津10月14日電(記者周潤健)16日,重陽節。同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元宵節的湯圓一樣,作為傳統節日的重陽節同樣有其節令食品,這就是重陽糕。民俗專家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步步登高,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的習俗之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重陽節吃什麼?重陽節吃重陽糕最應節了。下面小編就為你介紹美味的重陽糕吧。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 重陽節說重陽糕
    可重陽節尚未到,我似乎有點急吼吼,去指定的小糕團店,換回兩塊重陽糕,糕上點綴著五彩繽紛的乾果絲,黃澄澄桂花溢出沁人的清香,中間嵌著幾粒珍珠般的松子倒也別致好看,當年風華正茂的知青如今成老人了,彈指一揮間,少年成白頭,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說得一點也不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豈能無糕,但重陽糕早已進肚化作塵泥了,我只能自詡早吃晚吃都是吃,早過晚過都是過。
  • 重陽節將至,記得吃重陽糕!在家就能輕鬆做,吃了糕,步步高
    秋高氣爽,登高辭青,品嘗花糕,在重陽習俗中,吃重陽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為「糕」與「高」諧音,寓義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徵合家歡樂吉祥如意。而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有一句老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 這天我也特意做了這道香甜軟糯的重陽糕給家裡的長輩們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針對老人家的身體和口味,我這種重陽糕沒有用油,吃起來不黏牙,軟糯又清爽。
  •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學會在家就能做,簡單又好吃,寓意美好的生活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學會在家就能做,簡單又好吃,寓意美好的生活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今年的重陽節正好碰上國慶節的最後一天,人們還在放假中。雖然重陽節不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但是重陽節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也是敬老節。
  • 正宗重陽糕做法 重陽糕來歷 吃重陽糕的傳說
    由於吃重陽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適合食用,節日的氣氛未免有些被破壞,這時候,如果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陽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的重陽糕等等。
  • 重陽節吃重陽糕 煙臺人的重陽節應該這樣過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在煙臺,慶祝重陽節的方式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 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今年的10月9日是重陽節,登高、飲酒、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都是重陽節的民間習俗。這些習俗的形成又與傳統醫學對人體和四季的認識有密切的關係。茱萸:戴可闢邪,食可溫補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描繪了插茱萸的場景。傳統認為,配戴茱萸有避邪驅蟲,祛風散寒的功效。
  • 重陽節,市民爭相來一口重陽糕
    記者嚴春花「中秋才過又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昨天是一年一度重陽節,除登高賞秋、感恩敬老之外,許多市民選擇購買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重陽糕。市民陳女士素有在盒馬APP購物習慣,重陽節至,本想要去實體店為老人購入重陽糕,欣喜發現盒馬APP上就可以選購。「看到盒馬就有重陽糕賣,我就直接加入購物車,1小時內送到家,太方便了。」陳女士告訴記者。選擇線上購入重陽糕的還有市民李女士,不同於陳女士,李女士選擇在重陽節前夕於淘寶購入重陽糕。
  •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 節日吃食取諧音步步高升
    重陽節吃重陽糕就是其中一個,具體重陽糕寓意什麼意思,和小編一起來文中尋找答案吧。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麵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慄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簡易。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隻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
  • 重陽糕怎麼做?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傳統節日裡有四大祭祖節日,而重陽節就是其中之一。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存在,直到唐朝時期才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於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被定為重陽節。隨後,現代人為了提倡敬老、尊老、愛老等社會風氣,又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 我國傳統習俗中,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
    今天是2020年10月25日,最近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和重陽節有關係,10月25日的問題還是有點難度,今天的問題是「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大家都知道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10月25日答案了,感興趣的玩家就一起來看看吧。
  • 「跟著古詩過重陽」菊花酒、重陽糕……重陽節,我要吃著過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因此,重陽節也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的是什麼 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的是什麼 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時間:2020-10-26 09:23   來源:遊戲369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的是什麼 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我國傳統重陽節習俗裡經常會吃重陽糕喝什麼,
  • 為迎重陽節 護國寺小吃「搭」出九層重陽糕
    據店裡介紹,重陽節當天,店裡的壽桃是一鍋接一鍋不停的出爐,而從和面到上鍋蒸製,再到晾涼得兩、三個多小時的時間,這還不算發麵、調餡,一枚壽桃要經過和面、塑型、蒸製、晾涼等過程,一枚完成的壽桃從開始製作到售賣,要經過3、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不少顧客早上八九點鐘就開始取貨了。
  • 重陽節 護國寺小吃總店「搭」出九層重陽糕
    據介紹,重陽節當天,店裡的壽桃是一鍋接一鍋不停的出爐,而從和面到上鍋蒸製,再到晾涼得兩、三個多小時的時間,這還不算發麵、調餡,一枚壽桃要經過和面、塑型、蒸製、晾涼等過程,一枚完成的壽桃從開始製作到售賣,要經過3、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不少顧客早上八九點鐘就開始取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