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有關重陽糕傳說你知道嗎

2020-12-06 今日臨沂

  重陽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自然流傳下來很多民間習俗,其中吃重陽糕就是重要習俗之一。有關重陽節吃重陽糕,古代流傳著一個傳說故事,具體故事內容是什麼,隨小編一起來文中瞧瞧吧。

 

  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唐時,因為劉禹錫在做詩的時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陽節又多了一個典故,叫做「題糕」。《邵氏聞見後錄》載:「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這樣,才被宋祁開玩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代豪。」

 

  重陽節最主要的時令食品,就是這重陽糕。唐代詩人劉禹鍚曾想把「糕」字寫進重陽詩裡,後又覺得此事不容易辦,因為古書裡糕字入詩的成例很罕見。宋代詩人寫重陽糕的就多了。可見重陽糕在唐代就開始有了,而到宋代就更流行了,甚至連北宋時居於祖國北方的金國人也模仿漢人的風俗,在重陽節吃糕。

 

  明代《五穀俎》說,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吃糕之意。因為並不是每人都能在重陽節那天登高,有的地方無高處可登,有人體衰無力登高或因事來不及登高,就以重陽糕來代替一下,取「糕」、「高」兩字諧音,有良好的祝福之意。

 

  蘇州人用米粉蒸糕,大多是棗泥、豆沙餡,或加以慄子,亦有用肉者。以前店鋪或考究的人家還在糕上插上紅、黃、綠三色小旗,小孩尤其喜歡。

 

  重陽節流行吃「重陽糕」,大概有4種說法:

 

  一種是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

 

  二是「登高」之意,以「吃糕」代替「登高」;

 

  三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

 

  四是祝福之意,「重陽吃糕,百事俱高」。

相關焦點

  •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吃重陽糕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 重陽節吃重陽糕
    &nbsp&nbsp&nbsp&nbsp吃重陽糕是老北京重陽節時必不可少的。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升」。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
  • 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軟糯香甜好味道
    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軟糯香甜好味道時間:2018-10-14 16: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軟糯香甜好味道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這是為什麼呢?另外關於重陽糕還有一段傳說,下面小編要與大家分享關於重陽節那點事情! 1、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 正宗重陽糕做法 重陽糕來歷 吃重陽糕的傳說
    由於吃重陽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適合食用,節日的氣氛未免有些被破壞,這時候,如果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陽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的重陽糕等等。
  • 飲菊花酒吃重陽糕 樂活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 重陽節說重陽糕
    可重陽節尚未到,我似乎有點急吼吼,去指定的小糕團店,換回兩塊重陽糕,糕上點綴著五彩繽紛的乾果絲,黃澄澄桂花溢出沁人的清香,中間嵌著幾粒珍珠般的松子倒也別致好看,當年風華正茂的知青如今成老人了,彈指一揮間,少年成白頭,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說得一點也不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豈能無糕,但重陽糕早已進肚化作塵泥了,我只能自詡早吃晚吃都是吃,早過晚過都是過。
  • 民俗專家: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步步登高
    新華社天津10月14日電(記者周潤健)16日,重陽節。同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元宵節的湯圓一樣,作為傳統節日的重陽節同樣有其節令食品,這就是重陽糕。民俗專家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步步登高,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 吃重陽糕的傳說
    重陽花糕的起源有一種來源甚早的說法。《南齊書》卷九上說,劉裕纂晉之前,有一年在彭城過重陽。一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臺。等他即位稱帝後,便規定每年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傳說,後來流行的重陽糕,就是當年發給士兵的乾糧。   另一種傳說則流傳於陝西附近。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
  •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的習俗之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重陽節吃什麼?重陽節吃重陽糕最應節了。下面小編就為你介紹美味的重陽糕吧。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 彬州重陽糕
    王維是山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以東,所以山東來陝西是一山之隔,因此,從小就知道中華民族在唐朝,已經開始有重陽習俗。插茱萸在《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記載:「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闢熱氣而御初寒。」茱萸是種藥材,九月份全是紅色豆子裝,我國各地都有,用以借來闢邪,茱萸此物,在古代山東應該是重陽節的吉祥物吧,所以才插茱萸。
  • 重陽糕怎麼做?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傳統節日裡有四大祭祖節日,而重陽節就是其中之一。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存在,直到唐朝時期才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於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被定為重陽節。隨後,現代人為了提倡敬老、尊老、愛老等社會風氣,又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 重陽節將至,記得吃重陽糕!在家就能輕鬆做,吃了糕,步步高
    今年的10月17日是中國人傳統的「九月九」重陽節。秋高氣爽,登高辭青,品嘗花糕,在重陽習俗中,吃重陽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為「糕」與「高」諧音,寓義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徵合家歡樂吉祥如意。而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有一句老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 這天我也特意做了這道香甜軟糯的重陽糕給家裡的長輩們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針對老人家的身體和口味,我這種重陽糕沒有用油,吃起來不黏牙,軟糯又清爽。
  •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 節日吃食取諧音步步高升
    重陽節吃重陽糕就是其中一個,具體重陽糕寓意什麼意思,和小編一起來文中尋找答案吧。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麵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慄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簡易。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隻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
  •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的是什麼 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的是什麼 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時間:2020-10-26 09:23   來源:遊戲369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的是什麼 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我國傳統重陽節習俗裡經常會吃重陽糕喝什麼,
  • 我國傳統習俗中,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
    今天是2020年10月25日,最近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和重陽節有關係,10月25日的問題還是有點難度,今天的問題是「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大家都知道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10月25日答案了,感興趣的玩家就一起來看看吧。
  • 重陽節,市民爭相來一口重陽糕
    記者嚴春花「中秋才過又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昨天是一年一度重陽節,除登高賞秋、感恩敬老之外,許多市民選擇購買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重陽糕。市民消費需求日益變化,線上線下消費模式俱在,今年的重陽糕消費市場是否有新變化?記者為此進行探訪。無須專程前往線下實體店,只需用手機打開盒馬APP,各種餐飲熟食、水果蔬菜、肉禽蛋品、海鮮水產等便浮現眼前,動動手指線上下單,貨物便會被快速送達。搜索框內輸入「重陽糕」字眼,紅棗堅果重陽糕、黑芝麻雙色重陽糕、手作桂花酒釀米糕、血糯米糕……一一映入眼帘。
  • 又見,葭沚重陽糕
    ,但在重陽節為長輩孝敬的重陽糕,你們知道嗎?在葭沚有一個延續百年的習俗,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斤重陽糕,至今仍然活在葭沚老街人的生活中。▲延續在葭沚百年的習俗在椒江葭沚老街橋頭路有一家百年糕點,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糕點。今年63歲的婁美蓮,18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做重陽糕。提起重陽糕,她說,除了美好寓意之外,你可知道它製作的講究嗎?
  • 重陽節習俗:九九登高,喝菊花酒,吃重陽糕!
    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載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汝南費長房乃中醫傳說人物,東漢方士,汝南人。傳說其「能醫重病,鞭笞百鬼,驅使社公」。因此重陽節自古以來便是人們闢邪驅災和祈求高壽的重要節日。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有一位樂善好施的老人在九月初八夜得一夢,夢見神仙對他說,明日全村將有瘟疫降臨,你可攜全家登高以避之。老人如其言,率全家登山,晚上歸家時見全村人畜皆死。
  • 今日重陽,他們請你吃親手做的重陽糕!
    民間素有「重陽須食重陽糕」的說法。這一天,老人們吃上一塊重陽糕,既能借糕祈願「節節高升、百事俱高」,不便登高、佩茱萸的人也能取「糕」字諧音應應景,討個趨吉避兇的好彩頭。   今天,有一個地方充滿了歡聲笑語,那裡的老人們不僅吃上了重陽糕,自己學會了做重陽糕,還把親手做的重陽糕送給其他老人。
  • 「記憶」登高、吃重陽糕……今朝,聊聊重陽節的風俗由來
    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這一天,大家會登高、賞菊、飲重陽酒、吃重陽糕。那麼,重陽節的這些風俗從何而來?過去上海地區人們怎麼過節?一起了解一下吧~登高望遠是重陽風俗之一。圖為王弘力《古代風俗圖·登樂遊原》重陽節的傳說《周易》把自然數的奇數一、三、五、七、九稱之為「陽數」,偶數二、四、六、八稱之為「陰數」。而「九」是自然數中最大的數,《周易》以為「九」是「陽之極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