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2020-12-13 小石讀歷史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侍」的含義。

天文六年二月六日(公元1537年3月17日),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的一個貧苦農家,初名藤吉郎,父親木下彌右衛門是織田信秀的親兵,也是一個貧困的農民,藤吉郎母叫親阿仲,便是後來的大政所。藤吉郎的父親木下彌又衛門曾是織田信長父親織田信秀的鐵炮足輕。因在一場戰鬥中受傷致殘,無法再上戰場而回家務農,但不久就因傷重去世。無法生活的母親帶著七歲的藤吉郎和姐姐阿友改嫁給同村的另一個男人,竹阿彌。生下了弟弟豐臣秀長與妹妹阿旭(朝日姬)。繼父竹阿彌性情粗暴,又因為秀吉生來瘦小,常被人稱為「猴子」,因此對豐臣秀吉非常厭惡,叱罵之餘還經常拳腳相加。因與繼父不和而離家出走。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二十二歲的豐臣秀吉回到尾張國,投奔到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麾下成為足輕,後來到信長身邊擔任小者(雜役、下人)。但木下藤吉郎卻十分聰明且有「上進心」,而且格外擅長拍馬屁,他將織田信長居家穿的草鞋揣在懷中,信長想要穿時,草鞋總是熱的。永祿三年(1560年)左右,木下藤吉郎成為織田家的足輕組頭,並參加了著名的桶狹間合戰。據說戰後因其功績信長將淺野長勝的養女寧寧許配給了他。永祿四年(1561年),二十五歲的豐臣秀吉與寧寧結婚。討殺了今川家督今川義元後,織田信長與從今川獨立的松平元康(後來的德川家康,信長與家康是髮小)結盟,而後回過頭來向北攻略美濃國的齋藤義龍(齋藤義龍是信長的大舅哥,但他殺了自己的父親,信長的嶽父,有美濃蝮蛇之稱的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永祿九年(1566年),在多次進攻齋藤義龍失利後,織田信長決定修築墨俁城,但猛將柴田勝家與佐久間信盛先後失利。羽柴秀吉(為了巴結織田家重臣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而改姓羽柴)臨危授命,他在取得蜂須賀正勝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任務,傳說墨俁城一夜築城,進一步得到織田信長賞識,為後世所稱道。修築墨俁後,織田信長將居城遷往離美濃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洲城)。不久美濃髮生竹中半兵衛以十七騎輕取稻葉山城(齋藤居城)的事件,事後半兵衛放棄稻葉山城。得知此事後,羽柴秀吉以「三顧」之禮將半兵衛召至麾下,並借半兵衛之力招降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次年,織田信長出兵稻葉山城,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齋藤龍興兵敗被俘。此後信長遷居岐阜城(即稻葉山城),並開始在「天下布武」的名義下開始了統一日本的戰爭。天正十年(1582年),發生了本能寺之變,46歲的秀吉偶然及早獲知織田信長死訊,實行「中國大撤退」(日本中部地區)。當時織田家有力重臣均不在信長身邊,羽柴秀吉則率三萬兵力進軍備中,正在水攻毛利軍高松城。高松城是天然要害,四周都是沼澤。羽柴秀吉的軍師黑田孝高(官兵衛)建議引水灌城。羽柴秀吉以破格高價動員鄰近村民,花了十二天在高松城沼澤地帶四周築起一道三公裡長、七公尺高的堤壩,再引進河水,讓高松城成為浮在湖中的水城。水攻十天後,吉川元春(毛利元就次男)、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就三男)率領一萬五千援軍趕到,卻只能在俯望豐臣軍的山上布陣,無法動彈。因為只要豐臣軍搗壞堤壩一隅,濁流很可能吞噬整座城。

同年,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四人在清洲城開會商議織田的繼承問題,結果羽柴秀吉在得到丹羽長秀、池田恆興支持的情況下壓制了勝家實際成為織田家的掌權人。豐臣秀吉在清洲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擁立尚在襁褓的織田信忠長男三法師(元服後稱織田秀信)繼任織田氏家督。但為此得罪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導致其擁立織田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羽柴秀吉。隔年(1583年),雙方決裂,羽柴秀吉先迫使信孝投降,後來羽柴與柴田軍在賤嶽決戰,最初柴田勝家佔盡優勢,中川清秀遭到突擊陣亡,但是羽柴秀吉率兵衝上前線使形勢急變,最終羽柴秀吉取得勝利。跟著羽柴軍包圍北之莊城,柴田勝家與妻子阿市(織田信長妹妹,淺井茶茶、淺井初、淺井江之母)自焚而死,另一重臣瀧川一益則被迫蟄居,織田信孝不久被逼切腹,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大致上平定了織田家內反豐臣秀吉勢力。天正十三年(1585年),羽柴秀吉派遣其弟秀長、小早川隆景等將領攻打剛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氏,利用兵力的差距迫使其歸降並僅保有土佐一國。另外,羽柴秀吉派遣藤堂高虎為首的部隊,平定了雜賀眾,首領鈴木重意被斬首處死。此外,羽柴秀吉派重兵攻打越中國佐佐成政,開戰派大軍包圍,佐佐成政不戰而降。同年羽柴秀吉希望成為徵夷大將軍,於是想要認足利義昭為義父(羽柴秀吉比足利義昭大兩歲)被足利義昭拒絕,轉而由製造謠言,說自己母親阿仲年輕時曾在宮中與天皇有染,隨後生下自己,結果被阿仲痛罵,最終秀吉認前關白近衛前久為義父,得到「近衛」姓氏。天正十三年(1585年)7月11日,朝廷被迫承讓其為前久的義子並就任關白,並應其要求賜予新的姓氏「豐臣」

簡單來說,出身底層的秀吉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織田信長提拔了秀吉,使其成為一國大名,秀吉卻恩將仇報,在信長死後,不但沒有維護織田家的統一,反而逼殺信長之子,強娶信長外甥女女為妾,此為不忠,求權勢,不惜玷汙母親名聲,此為不孝,為讓剛出生不久的兒子秀賴繼承關白之位,不惜污衊義子秀次造反,並誅殺其全家,此為不仁,對於曾幫助過他的德川家康他極盡誘騙威脅打壓之能事,為此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不是小人,只怕世間便無小人了。

相關焦點

  • 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織田信長誰更厲害?
    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織田信長這三個都是日本戰國時,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是很了不起的。日本近代以來,抹黑德川家康、鼓吹豐臣秀吉。其中司馬遼太郎的觀點流毒甚廣。什麼「西軍必勝」的段子、「真田日本第一兵」,「前田利家死得早」等等,無疑都是把家康與運氣、怯懦、活得長掛鈎。事實上,德川家康比豐臣秀吉,織田信長小的多。但德川家康的資歷相當豐富,這也是秀吉為什麼極力籠絡他的原因。
  • 豐臣秀吉為何不在有生之年 將德川家康除掉?
    而在這三人中,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深受日本人的喜愛。而德川家康卻跟我國歷史上的司馬懿一樣,雖最終得了天下,卻都不受所在國的喜愛。在日本,如果將對方比作德川家康,對方會非常不開心。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以致其統一大業未成;豐臣秀吉作為織田信長的家臣,最終實現了日本的統一。然而,豐臣氏的江山卻國祚不長,在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就謀奪了豐臣氏的天下。
  • 都是取代了主君,豐臣秀吉的評價為什麼要好於德川家康?
    在日本從混亂的戰國時代進入到統一的江戶時代的過程中,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個人起到主導性作用。而這三個人繼承前任統一大業的方式確實道德上有爭議的「下克上」。
  • 豐臣秀吉好不容易統一了日本,為何卻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文/寂寞的紅酒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梟雄,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統一日本的牛逼人物。雖然豐臣秀吉用了一生的心血終於統一了日本,但他死後權力很快落到德川家康手中,德川家族取代豐臣家族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多年。
  • 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之後,為何沒有發動消滅德川家康的戰爭?
    至於豐臣秀吉為什麼不繼續和德川家康打下去,原因很簡單,當時他面臨的局勢實在不太妙。一個是各懷心思的織田元老,他們和德川家康聯手對抗豐臣秀吉,一個是包括德川、北條、毛利以及上杉等等大名們,都是些表面看似恭順的野心家。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從某種程度來說,豐臣秀吉確實達成了願望,德川家的實力遭到削弱,關東武士也讓德川家疲於奔命。但秀吉沒有想到,德川家康平定關東武士的速度如此之快,藉助秀吉侵略朝鮮王國之際,家康成功讓定關東武士集團聽命於家康。就在這種情況下,豐臣秀吉為何又重用德川家康,讓他成為五大老之一呢?
  • 她,豐臣秀吉的妻子,武官派的精神領袖,卻暗通德川家康打天下
    寧寧是旺夫之人,當初寧寧被姨夫淺野長勝許配給當時只是小步卒的豐臣秀吉是那是吃盡了苦頭。當時寧寧才14歲,而豐臣秀吉25歲。他們的證婚人正是豐臣秀吉的同事前田利家與其妻子阿松。由於豐臣秀吉出身卑微,只是足輕,所以結婚後與寧寧的生活有時都揭不開鍋,只能向鄰居前田利家夫婦借東西。
  • 豐臣秀吉抵達樂田,與駐守在小牧山的德川家康對峙,究竟鹿死誰手
    木曾義昌這個翻雲覆雨、反覆無常的傢伙,撕毀了與德川家康的盟約,將次子木曾義春送去做人質,倒向了豐臣秀吉!池田恆興向豐臣秀吉建議:德川家康主力全在小牧山,岡崎城此時一定空虛,如果讓我率領精兵突襲,一定能夠輕易攻陷,到時候德川大軍軍心動搖,必定會不戰而降!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織田信長生前,豐臣秀吉是他的屬下,而德川家康又是織田信長的盟友,所以一開始德川家康肯定不願意屈服於豐臣秀吉,於是兩人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 都是200多石高,豐臣秀吉對領地的控制卻遠不如德川家康,為啥
    要說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石高數量,豐臣秀吉有220萬石,而轉封關東後的德川家康有250萬石,2人的石高數量都是200多萬,差不了多少,為什麼豐臣秀吉對領地的控制不如德川家康呢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儘管如此,二者在本質上仍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一個中央權力衰微而地方權力崛起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日本同中國一樣,都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梟雄。在這些梟雄中,名聲最大的則莫過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了。在下面的正文中,我會為大家逐一介紹這三位。
  • 豐臣秀吉為何不除掉德川家康:前期是因為打不得,後期是不敢打
    不過此時的秀吉依然佔據戰略主動,相繼擊敗的家康的盟友四國的長宗我部。而就在對德川家康形成包圍態勢的時候,豐臣秀吉卻突然停止了進攻,轉而通過「質母嫁妹」的形式換來了德川家康的臣服並將其受收為家臣(雖然臣服,但仍有自主權)。那德川家康為何能讓如日中天的豐臣秀吉對其進行招攬。
  • 石田三成起兵對抗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家臣卻沒有響應他,為啥?
    豐臣秀吉豐臣秀吉死後,豐臣家對各大老的約束力不復存在,本來就能與豐臣家對抗的德川家康得寸進尺,暗中與各大名勾結擠兌其他大老。而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去世更使得兩個派系力量失衡。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步步緊逼,石田三成無可奈何,只能選擇起兵對抗德川家康。可是奇怪的是,豐臣秀吉的家臣卻沒有響應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有啥關係?錯綜複雜,眼花繚亂!
    德川家康1585年小牧長久手之戰後,家康娶旭姬,旭姬,又名朝日姬,是豐臣秀吉的異父妹德川家康次子結城秀康,後來成為秀吉養子。失去豐臣家繼承權後,秀康娶下總國結城晴朝養女為正室,繼承結城家。所以,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是髮小、盟友兼兒女親家,德川家康是豐臣秀吉的妹夫。
  • 豐臣秀吉為何將德川家康 移封到全日本最肥沃的平原?
    而在豐臣秀吉滅掉關東的後北條氏不久,豐臣秀吉就將德川家康的領地從三河、遠江一帶移封到關東地區,使之獲得了關東八州二百五十多萬石的領地。而關原大戰的前夕,豐臣氏的領地卻也只有二百二十萬石左右。除此之下,毛利氏、上杉氏的領地都在一百二十萬左右,都只分別相當於德川家康勢力的一半。而在家康被移封之前,家康的領地與毛利氏、上杉氏基本相當。也即是秀吉移封家康到關東,才使得家康成為秀吉死後的全日本第一大大名。這才是德川家康能夠號令大名,最終贏得關原大戰的勝利並取得天下的最根本原因。那麼,豐臣秀吉為何將德川家康移封到關東,而使其能一枝獨大呢?
  • 豐臣秀吉叫猴子?德川家康叫烏龜?日本人的這些外號真是太奇葩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期兩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的戰國亂世,使日本完成了再次統一,在日本可謂是人盡皆知的人物。而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是同一時期的人,是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是日本歷史上傑出的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日本人稱為「東照神君」。
  •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
    、德川家康相繼崛起。那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是如何對待織田信長的子嗣的呢?或者說織田信長的子女後來都怎樣了呢?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本能寺之變後,信雄先跟隨德川家康,後跟隨豐臣秀吉。關原合戰之後,信雄被剝奪領地,大阪冬之陣後又因加入德川恢復大名身份受封上野。信雄四男信良後來成為天童藩之祖,而五男高長則是柏原藩之祖,這一支流傳至今。
  •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設法分化信孝和信雄,德川家康在幹嘛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設法分化信孝和信雄,德川家康在幹嘛?信孝兄弟也按捺不住了,致信正在甲斐與北條家對峙的德川家康,希望其趕緊了結東線的戰事。
  • 為什麼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就造反?
    只不過由於織田信長的實力過於強大,在織田德川同盟中德川家康多少要屈從於織田信長的意志,甚至不惜為遵從信長的命令而殺妻滅子,但說到底德川家康畢竟是一方獨立諸侯。但是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一命嗚呼,豐臣秀吉趁勢奪取了織田信長的政權,繼承了織田信長的軍隊。掌握大權後,豐臣秀吉開始討伐那些不服他的大名,作為實力雄厚的大名德川家康也在被徵討之列。
  • 他,天下第一軍師,霸主豐臣秀吉最忌憚的人,與德川家康爭天下
    所以一方面他是豐臣秀吉的第一功臣,同時又是豐臣秀吉最忌憚的人。豐臣秀吉曾對手下大將說道,要是我給了那瘸子一百萬石的封地,那樣他一定會拿下整個天下。在當時即使是德川家康、前田、上杉、毛利等五大老,都在豐臣秀吉眼裡不算什麼。像這樣的人物在豐臣秀吉眼裡,是既離不開,也不敢重重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