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侍」的含義。
天文六年二月六日(公元1537年3月17日),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的一個貧苦農家,初名藤吉郎,父親木下彌右衛門是織田信秀的親兵,也是一個貧困的農民,藤吉郎母叫親阿仲,便是後來的大政所。藤吉郎的父親木下彌又衛門曾是織田信長父親織田信秀的鐵炮足輕。因在一場戰鬥中受傷致殘,無法再上戰場而回家務農,但不久就因傷重去世。無法生活的母親帶著七歲的藤吉郎和姐姐阿友改嫁給同村的另一個男人,竹阿彌。生下了弟弟豐臣秀長與妹妹阿旭(朝日姬)。繼父竹阿彌性情粗暴,又因為秀吉生來瘦小,常被人稱為「猴子」,因此對豐臣秀吉非常厭惡,叱罵之餘還經常拳腳相加。因與繼父不和而離家出走。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二十二歲的豐臣秀吉回到尾張國,投奔到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麾下成為足輕,後來到信長身邊擔任小者(雜役、下人)。但木下藤吉郎卻十分聰明且有「上進心」,而且格外擅長拍馬屁,他將織田信長居家穿的草鞋揣在懷中,信長想要穿時,草鞋總是熱的。永祿三年(1560年)左右,木下藤吉郎成為織田家的足輕組頭,並參加了著名的桶狹間合戰。據說戰後因其功績信長將淺野長勝的養女寧寧許配給了他。永祿四年(1561年),二十五歲的豐臣秀吉與寧寧結婚。討殺了今川家督今川義元後,織田信長與從今川獨立的松平元康(後來的德川家康,信長與家康是髮小)結盟,而後回過頭來向北攻略美濃國的齋藤義龍(齋藤義龍是信長的大舅哥,但他殺了自己的父親,信長的嶽父,有美濃蝮蛇之稱的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永祿九年(1566年),在多次進攻齋藤義龍失利後,織田信長決定修築墨俁城,但猛將柴田勝家與佐久間信盛先後失利。羽柴秀吉(為了巴結織田家重臣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而改姓羽柴)臨危授命,他在取得蜂須賀正勝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任務,傳說墨俁城一夜築城,進一步得到織田信長賞識,為後世所稱道。修築墨俁後,織田信長將居城遷往離美濃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洲城)。不久美濃髮生竹中半兵衛以十七騎輕取稻葉山城(齋藤居城)的事件,事後半兵衛放棄稻葉山城。得知此事後,羽柴秀吉以「三顧」之禮將半兵衛召至麾下,並借半兵衛之力招降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次年,織田信長出兵稻葉山城,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齋藤龍興兵敗被俘。此後信長遷居岐阜城(即稻葉山城),並開始在「天下布武」的名義下開始了統一日本的戰爭。天正十年(1582年),發生了本能寺之變,46歲的秀吉偶然及早獲知織田信長死訊,實行「中國大撤退」(日本中部地區)。當時織田家有力重臣均不在信長身邊,羽柴秀吉則率三萬兵力進軍備中,正在水攻毛利軍高松城。高松城是天然要害,四周都是沼澤。羽柴秀吉的軍師黑田孝高(官兵衛)建議引水灌城。羽柴秀吉以破格高價動員鄰近村民,花了十二天在高松城沼澤地帶四周築起一道三公裡長、七公尺高的堤壩,再引進河水,讓高松城成為浮在湖中的水城。水攻十天後,吉川元春(毛利元就次男)、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就三男)率領一萬五千援軍趕到,卻只能在俯望豐臣軍的山上布陣,無法動彈。因為只要豐臣軍搗壞堤壩一隅,濁流很可能吞噬整座城。
同年,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四人在清洲城開會商議織田的繼承問題,結果羽柴秀吉在得到丹羽長秀、池田恆興支持的情況下壓制了勝家實際成為織田家的掌權人。豐臣秀吉在清洲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擁立尚在襁褓的織田信忠長男三法師(元服後稱織田秀信)繼任織田氏家督。但為此得罪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導致其擁立織田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羽柴秀吉。隔年(1583年),雙方決裂,羽柴秀吉先迫使信孝投降,後來羽柴與柴田軍在賤嶽決戰,最初柴田勝家佔盡優勢,中川清秀遭到突擊陣亡,但是羽柴秀吉率兵衝上前線使形勢急變,最終羽柴秀吉取得勝利。跟著羽柴軍包圍北之莊城,柴田勝家與妻子阿市(織田信長妹妹,淺井茶茶、淺井初、淺井江之母)自焚而死,另一重臣瀧川一益則被迫蟄居,織田信孝不久被逼切腹,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大致上平定了織田家內反豐臣秀吉勢力。天正十三年(1585年),羽柴秀吉派遣其弟秀長、小早川隆景等將領攻打剛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氏,利用兵力的差距迫使其歸降並僅保有土佐一國。另外,羽柴秀吉派遣藤堂高虎為首的部隊,平定了雜賀眾,首領鈴木重意被斬首處死。此外,羽柴秀吉派重兵攻打越中國佐佐成政,開戰派大軍包圍,佐佐成政不戰而降。同年羽柴秀吉希望成為徵夷大將軍,於是想要認足利義昭為義父(羽柴秀吉比足利義昭大兩歲)被足利義昭拒絕,轉而由製造謠言,說自己母親阿仲年輕時曾在宮中與天皇有染,隨後生下自己,結果被阿仲痛罵,最終秀吉認前關白近衛前久為義父,得到「近衛」姓氏。天正十三年(1585年)7月11日,朝廷被迫承讓其為前久的義子並就任關白,並應其要求賜予新的姓氏「豐臣」
簡單來說,出身底層的秀吉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織田信長提拔了秀吉,使其成為一國大名,秀吉卻恩將仇報,在信長死後,不但沒有維護織田家的統一,反而逼殺信長之子,強娶信長外甥女女為妾,此為不忠,求權勢,不惜玷汙母親名聲,此為不孝,為讓剛出生不久的兒子秀賴繼承關白之位,不惜污衊義子秀次造反,並誅殺其全家,此為不仁,對於曾幫助過他的德川家康他極盡誘騙威脅打壓之能事,為此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不是小人,只怕世間便無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