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的雜誌社搬磚少女,阿槓一整天都處於#ELLE主編曉雪正式宣布離職# 的震驚中。
今天一大早,《ELLE》雜誌的中國主編曉雪就在微博宣布了離職消息。在感慨完十三年的工作後,還曬出了自己在2007年懷抱《ELLE》第一本雜誌的照片。
作為國內一線雜誌的出版人兼主編,曉雪這十三年來合作過藝人只多不少,許多藝人都曾受邀拍攝過雜誌。
於是翻開評論區,楊冪、迪麗熱巴、楊紫、鹿晗、井柏然、袁泉、趙薇、小陶虹……從當紅流量到老牌藝人,從回憶故事到表白祝願,這條微博簡直是娛樂圈大型藝人評論板。
雖然在大眾印象牆上,《ELLE》的主編總是和「時尚女魔頭」掛鈎,但翻開曉雪的履歷,這個時尚界傳奇人物的經歷一點都不輸給藝人。
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香港嘉禾電影公司駐京辦事處,開始做一些電影的策劃和宣發。30歲時受到好友洪晃的邀請,跨界加入她創辦的《iLOOK世界都市》雜誌。改版後就邀請了小陶虹、李冰冰、袁泉、蔣勤勤、範冰冰做封面(請原諒那個時候的殺馬特……
入職5年,和旅遊衛視合作創辦了國內最早一批教大家如何打扮自己的節目《七九吧》,從此成為了眾多女性心中的「時尚教母」。
隨後和好友洪晃談崩(也有消息說是曉雪背叛洪晃)出走《iLOOK世界都市》雜誌,成為了首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雜誌《ELLE》的出版人及主編。
雖然那時候也有說她人品不行,愛慕虛榮,搶洪晃男朋友,和洪晃明面上撕X,給超女做的造型一言難盡等等負面八卦,但《ELLE》還是在她的帶領下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更創下看單期廣告費5000萬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她的人生就是不斷跳槽不斷跨界,最後成為手握時尚命脈的雜誌主編。
阿槓稍稍歪個樓,雖然時隔多年,但這個月月初曉雪被傳離職時,洪晃還不忘轉發嘲諷一波。真的是,好絕一女的。
其實相比曉雪的離職和她那些過往經歷,今天大家感慨更多的,是她所代表的第一代時尚媒體人的落幕。
今天宣布離職的《ELLE》主編曉雪,2018年3月離職的《時尚芭莎》前任主編蘇芒,再加上《Vogue》的現任主編張宇,這三位掌握時尚圈命脈的女魔頭,如今已卸職了兩個。
對於追星女孩來說,國內時尚雜誌五大一線女刊:《ELLE-世界時裝之苑》、《VOGUE服飾與美容》、《時尚芭莎》、《COSMOPOLITAN時尚》、《Marie Claire嘉人》,是日常追星和打榜Battle的必備。
年末匯總,商業價值證明,安利證據,硬照表現,資源地位,和其他飯圈的撕XBattle……追星的各個場合都少不了雜誌圈的比拼。
對於不粉愛豆的路人來說,雜誌封面的刷臉度是認識和評估藝人的一大途徑,每年的時尚慶典更是吃瓜群眾們必蹲的比美比帥現場。
但隨著掌舵人們一個一個的淡出視線,曾經我們眼中那些浮華名利場裡的精緻、專業、爭鬥場面也一同消失了。
就拿「芭莎明星慈善夜」來說,這個在2003年由蘇芒一手創建起來的慈善晚宴,將明星、娛樂、時尚、慈善和媒介5大板塊一起整合,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品牌效應和無數吃瓜話題。
王朔電話遙控房祖名拍下了388萬的紫檀宮宅贈周迅,姚晨貢獻了產後第一次亮相,張韶涵C位事件,章子怡和劉嘉玲默契對笑白眼……
可以說,無論是話題還是討論度,蘇芒在職期間的芭莎明星慈善夜都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存在。
而到了今年,明星們都開始互相謙讓,被拱上C位的雷佳音和肖戰一臉的誠惶誠恐。
其實對比一下時間,曉雪、蘇芒、張宇這一代時尚媒體人們正好趕上了流量熱潮。雖然原來這些頂尖時尚雜誌的封面幾乎是由超模和一線女星承包的,但隨著吳亦凡、鹿晗、TFBOYS等等流量的崛起,她們也帶領著雜誌圈打破了既定規則。
2015年,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的主演吳亦凡攜手導演徐靜蕾一起登上了芭莎二月刊,吳亦凡由此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時尚芭莎》的90後。
不久後,同樣歸國的鹿晗登上《ELLE》封面,成為《ELLE》創刊後的首個男封。鹿晗的這期封面在預售開始5小時後就銷量破萬,創下了當時國內時尚雜誌在線預售銷售最快紀錄。
2015年7月,吳亦凡解鎖《VOGUE》的男封。雖然是和超模肯達爾·詹娜的雙人封面,但仍然意義非凡。
同一時間,《瑞麗時尚先鋒》《伊周FEMINA》《悅己SELF》以及洪晃的《世界都市iLOOK》等老牌雜誌相繼停刊。《VOGUEME》《芭莎男士》等面對年輕一代的雜誌和電子刊開刊,紙刊被縮減至每月1本。
這其中的改變,代表了流量市場的崛起和紙媒時代的衰落,同時也代表了曉雪蘇芒這代時尚媒體人的改變。
女魔頭們相繼離開,中國第一代時尚媒體人貢獻了不錯的成績和話題,就連她們三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拍照角度和髮型問題都是網友們討論的熱點,於是大眾想當然的期待後來者能帶來更大的驚喜,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繼承者們」並不樂觀。
《時尚芭莎》的現任主編鬧出了把「王菊」說成「張菊」的笑話;《GQ智族》的商業運營唐傑Paco Tang因一封涉嫌違紀的電子郵件截圖登上熱搜;越來越迷和令人搞不懂的造型和搭配開始高頻率出現。
人們記住的不再是女明星們的爭奇鬥豔,雜誌圈內部的暗潮洶湧,而是朱丹口胡了,董又霖好好玩,XXX咋沒捐錢……好不容易GQ的名利場成功出圈,結果算來算去,除了常規的金九銀十大戰,整個2019年就這麼一個時尚代表作。
阿槓不是鼓吹蘇芒她們在職期間出手的都是好作品,但最起碼,她們三個每年都能搞得風生水起,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度。
就像新媒體漸漸代替紙質,隨著前輩們的退隱新人的上位,一個時代也在緩慢結束。如今的雜誌受眾顯然已經從廣大讀者變成了藝人粉絲。從解鎖新封面到數據達到多少派發福利,再到雙封和群封的花樣割韭菜。能心甘情願為雜誌買單的,只剩下了追星女孩,普通讀者早就沒了姓名。
於是作為曾經的雜誌社搬磚和追星雙料少女,過去很喜歡收集五大,熱衷於最佳和最雷封面評選的阿槓,在看過大花時代佳作頻出,流量時代你來我往後,也就對中規中矩的新一代封面失去了興趣。
娛樂圈需要雜誌,雜誌圈也需要更新的血液。
希望下一個引起全民討論的爭奇鬥豔名場面,可以在2020年快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