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有著各式各樣的情感,孩子的情感同樣需要合理的宣洩釋放。有些感情細膩的孩子就善於打動人,就像這個考試最後寫下《最後一場考試》隨筆的小學生,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不禁感動落淚。
01小學生短文《最後一場考試》走紅,真情實感令老師感動落淚
每年六七月,總有不少人要告別很多人,在告別中學會成長,因為他們已經畢業,即將離開母校。
一個小學生的一份「告別隨筆」走紅網絡。原來,一位老師在改卷時發現有個孩子在試卷背後的空白處寫下了一篇名為《最後一場考試》的隨筆短文,從字跡來看應該是匆匆寫完的。
最頂端赫然醒目的「此時此刻,我的心是寒涼的」就足以讓人動容,短文開頭表達了對學校所有人的感謝,中間一段寫出了自己即將離校的不舍之情,最後是簡單的道別語。
這份真情實感的「告別隨筆」在教師群裡傳開了,不少老師都被孩子的真摯情感感動,感動落淚,就連學校的副校長也點了贊。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孩子的媽媽「偷偷」為孩子的全班同學定製了印章紀念品,看來這位媽媽平時很重視孩子的情感教育。
02面對孩子的感情表達,家長怎麼做?
1.理解孩子的感情
孩子的情感宣洩需要父母理解和引導。這位寫下「告別隨筆」的孩子,學校和家長不僅沒有責怪他,還為孩子的真情實感而感動,大家似乎達成了「這是最後一場考試,孩子會有不舍之情」的共識,這就是對孩子情感的理解。
平時孩子的大哭、大笑、生氣甚至大鬧都是合理的感情宣洩,家長們需要先去理解他們,而不是一味地責罰。
2.引導孩子進行合理的情感宣洩
有些孩子生起氣來就張牙舞爪,緊握拳頭就要打人,傷心起來更是哭天喊地,甚至亂扔亂砸東西……這些都是不合理的情感宣洩方式。平時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比如孩子表現生氣時家長們要告訴孩子:可以跺腳,可以直接對別人說「我很生氣!」,但決不能打人踢人。表達不舍時可以向這位孩子一樣寫隨筆表達出來,也可以向孩子媽媽的做法一樣,為同學送有紀念意義的禮物或是辦一場告別儀式。如此一來,孩子就可以學會正確的情感表達。
03需要培養孩子哪些情感能力?
1.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擁有同理心的孩子情感更加豐富,他們會為別人著想,人際關係也不會差,同時也能容易理解「別人如何待我,我就如何待人」的道理 ,平時不會吃虧。另外,同理心強的孩子會更懂得感恩,因此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不可少!
2.自我調控能力
心理調控能力是情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懂得心理調節的孩子,一般會有積極樂觀的性格。遇到挫折和困難,不會容易消極悲觀,在成長過程中更加順利。
3.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強的孩子往往能擁有很好的同學關係,不會成為被孤立的對象,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上就少了很多煩惱。而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學會分享,分享多了人緣自然就好!
給孩子一個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學會表達情感,性格才不會有缺陷。家長們也要多學習培養孩子情感能力的方式哦!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這篇告別短文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