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輕芒想幫你把「雜誌」也撕成碎片來讀

2020-12-12 品玩

-為什麼你在碎片化時間裡,更傾向於去看一些消遣性的內容?

-這只是因為……現在沒有人為碎片時間生產高質量內容啊!並不是我們想讓碎片時間被無聊佔據,而是我們沒有選擇。

輕芒雜誌的主編薩薩曾經說,「碎片時間定義了一個人。」

與其把這段時間浪費在無聊上,現在輕芒雜誌想讓你的碎片時間也變得營養豐富,而且是在完全放鬆、毫無心理壓力的環境下。

11 月 20 日,輕芒雜誌發布了全新的 2.0 版本。

最核心的變化是推出了基於「馬克」功能的好內容挑選機制,相當於是把一本雜誌撕碎,將其中的高質內容用最簡單的方式展現給你——比如一張圖、一句話或者一段文字。

從雜誌,到碎片

在輕芒雜誌的 1.0 時代,創始人王俊煜發現一些讀者使用輕芒的時間變短了,原因是「最近太忙,沒時間看長內容。」

在現在的版本中,輕芒試圖改變人們對高品質內容的誤解,把輕芒推薦內容的顆粒度變小。讓讀者哪怕是只有半分鐘時間,也能打開輕芒看到源源不斷的好內容。

輕芒雜誌首屏

「馬克」功能是輕芒雜誌舊版中就有功能,它就像一個濃縮手帳本或是靈感捕捉器,可以讓讀者非常簡單方便地標記出自己喜歡的一句話、一段文字、一張圖片或者一篇文章。

經過一年的積累,輕芒用戶已經產生了超過 300 萬馬克內容,平均每個用戶每天會在輕芒雜誌中馬克 2.1 次。輕芒發現,這些被馬克的內容正是他們苦苦尋找的好內容,是「讀者願意分享給未來的自己」的內容。

現在,輕芒將以這部分數據為基礎,通過算法來挑選出用戶真正喜歡的好內容。

輕芒雜誌推薦給我的「貓」碎片

相比傳統推薦機制,輕芒雜誌的馬克推薦機制對文章質量的判斷要準確一些。

因為前者往往只考慮用戶是否點擊了某篇文章,而馬克推薦機制接觸到的是用戶真正標註出來的內容,這種行為能更能夠體現讀者對文章內容的認可度。

即使是在碎片化時間,輕芒也想讓你擁有一種選擇高品質內容的機會。

從 5 篇,到無限

在舊版的輕芒雜誌裡,每本興趣雜誌一天會更新五篇文章。

但是收到很多讀者的反饋,會說更新內容根本不夠看。有了馬克推薦機制,現在輕芒每一個興趣下都是刷不完的內容。

目前,輕芒雜誌已經上線了 14 個大的興趣門類,包括科技、閱讀、女性時尚、家居、吃喝和貓狗等等。在這些興趣門類下,有超過 100 本細分雜誌,有人工智慧、遊戲、深度閱讀,也有家居好物、打折機票和圍棋。

金句、段落、圖片、視頻和長文章都是你在輕芒會看到的內容。

從原來的 5 篇內容,到現在的無限內容,輕芒面對眾多不同內容類型的做法是,結合紙質雜誌從碎到整的閱讀節奏來設計——豎向的內容類型會從馬克碎片、圖片、圖集、視頻,再到長文章,越往下刷,你看到的內容密度就會更高。

輕芒雜誌會給你推薦的內容,全部都是來自你訂閱的興趣、你關注的人。這種不讓算法擅作主張、自我聯想的推薦機制,能夠避免讓你刷到自己厭惡的內容,同時這種雙維度的推薦方式也不會限制你的視角。

就像你可能因為「日韓劇」內容而關注了某個人,結果發現這個人馬克過的「咖啡」內容也不錯,然後自己也對「咖啡」有了興趣,發現更多自己喜歡的內容。

好的推薦內容就是既要源源不斷,也要全部與你的興趣有關。

從專注,到閒逛

王俊煜說,在設計新版輕芒的界面時,他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類似太古裡的商圈。

讀者或許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看什麼,而只是想在一個高品質的信息城市漫無目的地閒逛。

在輕芒雜誌的新版本中,用戶能夠得到的信息數量和內容種類都是非常多。

在這麼一個未知又有趣的信息城市裡,輕芒設計了各種橫滑和豎滑的交互,來實像在傳統雜誌中對於欄目的劃分。

你可以橫向地看同一種類型的內容,比如在沒時間的時候,只是橫著看看圖片、段文字;也可以豎著往下看,會不斷有新的內容在下面等你。

如果你是那種目標非常明確的人,那麼輕芒雜誌左下角的「縮略地圖」可以幫到你。你打開這裡,就像在鳥瞰整個城市,可以選擇你想去具體大樓,比如 Google、貓狗、日韓劇等細分雜誌。

這種隨性的閒逛式閱讀中,輕芒還會設計一些專屬你自己「隱藏劇情」。

比如,你在某個興趣雜誌下閱讀的內容足夠多,你會看到一些其他讀者不會看到的界面——輕芒會邀請你來判斷一些文章的好壞,決定它們要不要出現在其他讀者面前。

還有如果你在興趣雜誌下馬克的內容夠多而且被人認可,那麼你在這本雜誌下的貢獻值就會變高,甚至成為這本雜誌的主編。

或許,度過碎片化時間的最好方式,就是鑽進一個滿是高品質碎片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精緻閱讀,用你的興趣編一本你的雜誌——「輕芒生活」
    作者:早優夫斯基「最簡單的方式讀到最充實最喜歡的內容」,這是我對資訊類應用的最核心的訴求。可這樣兩全其美的事情總是可遇不可求。符合個人興趣的內容總是很尷尬,要麼太碎片化不耐讀,要麼內容太重讀著累,精緻的興趣閱讀難道只能去報刊亭買雜誌?
  • 興趣切入、創筆記功能——輕芒想要重新定義雜誌
    「輕芒」是什麼?  眾所周知,如今被稱為內容創業者的春天,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布局內容分發,而「輕芒」的立足點也選擇了內容分,但是與其他主流內容平臺有些許不同,「輕芒」致力於用技術來連接高品質內容和對世界感興趣的人,新產品「輕芒雜誌」是手機上全新的興趣雜誌,目前已經上線超過160 個不同的細分興趣,幫助用戶在這些興趣領域發現高質量內容。
  • 「幫你讀書」的時代,怎麼看待這些讀書產品?
    那麼,在這個「乾貨」盛行,各種大咖忙著「幫你讀書」的時代,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讀書」這件事?我們還有必要自己去讀書嗎?今天沒有乾貨,就純粹聊聊我的看法。首先,談一個誤區。很多人把讀書當作一件神聖的事情,喜歡用讀書來彰顯自己的格調,認為書讀得多就高人一等,比如 「我一年讀500本書,你呢?」 。
  • 現在,用耳朵也可以收聽文學雜誌了?
    你有多久沒認真看完一本文學書了?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短視頻網站侵奪著我們的時間,我們深陷其中,愈發焦慮。我們的大腦每天被大量無用且過剩的碎片化信息填塞,「文學」這種內省式的閱讀方式卻逐漸被我們從現代生活驅逐,成為越來越邊緣的存在。
  • 知識碎片化時代,我們如何讀詩
    知識碎片化時代 我們如何讀詩——《唐十家詩傳》序王立群毫無疑問,「碎片化」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典型的特徵之一。在亟需提取知識的時候,要麼面臨「鬥大的饅頭——無處下口」的窘境,要麼面臨「大海撈針」一般的長時間搜索過程,結果往往像賈寶玉見到林黛玉時的處境,「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卻怎麼也想不起來究竟在哪裡。不少學者對此深表擔憂,認為時間碎片化、空間碎片化造成的知識的碎片化,日益使人們陷入缺乏深層閱讀、深度思考的困境。這些擔憂不無道理,但也沒有必要談「碎」色變。
  • 讀書心得︱在碎片化時代,我們如何持續閱讀?
    然而,「沒時間,沒精力」的背後卻是海量的信息通過手機這一媒介,充斥著我們生活中分分秒秒。人人都變成了「低頭族」,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網頁、刷不完的微博、抖音。我們不再像小時候,為從圖書館裡借到一本好書、一張珍貴的唱片而興高採烈,取而代之的信息爆炸時代下的知識焦慮。
  • 王立群 | 知識碎片化時代,我們如何讀詩
    在亟需提取知識的時候,要麼面臨「鬥大的饅頭——無處下口」的窘境,要麼面臨「大海撈針」一般的長時間搜索過程,結果往往像賈寶玉見到林黛玉時的處境,「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卻怎麼也想不起來究竟在哪裡。不少學者對此深表擔憂,認為時間碎片化、空間碎片化造成的知識的碎片化,日益使人們陷入缺乏深層閱讀、深度思考的困境。這些擔憂不無道理,但也沒有必要談「碎」色變。
  • 碎片化閱讀時代的特稿價值
    微博時代的到來,140字的閱讀效率,令碎片化閱讀時代正式來臨。  往日街頭叫賣都市類報紙的情景不在,而報刊亭裡,報紙的擺放位置和數量,早從往日最為矚目的位置讓位於雜誌,寥寥幾份報紙被報販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蒙灰已久。
  • 【專訪】王俊煜:豌豆莢出售之後,我想用輕芒重新定義雜誌
    除了數字雜誌,輕芒還有另外兩款 app,分別是「輕芒通知清理」和「輕芒閱讀」,它們分別由以前的「豌豆莢通知清理」和「豌豆莢一覽」改名而來。至於「輕芒」這個名字的由來,王俊煜介紹說:這個名字出自於清華中文系的一位女生。「輕」是輕巧的意思,這是我們對於品牌調性的界定;而「芒」則有著鋒芒的寓意,我們希望提供的內容是銳利的、有觀點的、讓用戶有收穫的。
  • 信息越多越茫然,在碎片化時代如何讀書
    就因為他書讀太多了,尤其是今天網絡的碎片化閱讀,某種價值認同會來勾引你,讀得越多自我流失越快。」李洱借用昆德拉的話評論了碎片化時代的閱讀:「網絡或者大眾媒體,都要求給所有問題一個及時的回答,但是所有文學問題、精神問題,所有認真的寫作其實都是長長的疑問。昆德拉認為這『長長的疑問』就是所謂的歐洲精神,這和大眾媒體的及時回答之間是衝突的。
  • 「冰果」小說「古典部」系列最新篇連載於官能雜誌?!
    「冰果」小說「古典部」系列最新篇連載於官能雜誌?!   近日,米澤穂信「古典部」系列最新短篇「無法映照於鏡之中」發表於「小說 野性時代」8月號(Vol.105)中,該雜誌當期的主題是「官能」,而雜誌的名稱本身很野性,完全無法與古典部聯繫在一起,這不禁引來了不少宅的吐槽。且動畫「冰果」正播到「神山祭」古典部販賣社刊「冰果」的階段,於是有宅就乾脆把「小說 野性時代」的封面P到了動畫截圖上!竟然毫無違和感!囧!
  • 這些創意產品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最佳發明」
    《時代》雜誌近日正式公布了 2020 年度「最佳發明」榜單,百款涵蓋「人工智慧」「消費電子」「教育」「經濟」「娛樂」「醫藥」等不同領域的發明被選中,包括次世代遊戲主機 Sony PlayStation 5 /Xbox Series S、深受女性消費者青睞的戴森直發器、在全球引發社交熱潮的任天堂遊戲《動物森友會》,以及在疫情背景下由日本 LIXIL 發明的可攜式洗手站等等
  •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掌握這三招,讓你的碎片化學習效果更好
    搭建知識體系的骨架,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以及大量經典專著來完成。在完成知識體系的骨架之後,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學習,來不斷對骨架中的知識進行更新。碎片化學習的出現,是因為碎片化時間越來越多。比如在我剛工作的時候,每天用在通勤的時間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在上班期間,也會有午休等零碎時間。這種因為通勤、聚會、工作而產生的零碎時間,就是碎片時間。碎片化學習,就是用這些時間來學習。
  • 信息越多越茫然,在知識碎片化時代應該如何讀書
    就因為他書讀太多了,尤其是今天網絡的碎片化閱讀,某種價值認同會來勾引你,讀得越多自我流失越快。」李洱借用昆德拉的話評論了碎片化時代的閱讀:「網絡或者大眾媒體,都要求給所有問題一個及時的回答,但是所有文學問題、精神問題,所有認真的寫作其實都是長長的疑問。昆德拉認為這『長長的疑問』就是所謂的歐洲精神,這和大眾媒體的及時回答之間是衝突的。
  • 輕芒CEO 王俊煜:高品質內容是核心,小程序是它的最好載體
    由於王俊煜本人對於產品的追求,輕芒雜誌 App 在體驗上是一款頗具設計感的作品;不過王俊煜告訴雷鋒網,App 本身只是一種形式,而輕芒的核心本質上是高質量內容,實際上這也是由王俊煜從小到大一直存在的對高質量內容分發的情結所決定的。
  • 來,動手殺死你的「讀書焦慮」與「閱後即忘」|老顯S5E2
    估計一年也就這麼一天,你會看到人們在網絡世界尬聊讀書,這突然的扎堆,仿佛這一天你要是不說點關於讀書的東西,就不是同一時代的人。「讀書日」過去好幾天了,那些喊著口號「熱愛讀書」、表態接下來的日子要「天天讀書、睡前讀書半小時」的人,你會一直堅持嗎?喜歡讀書的人,如果剛好留意到4月23日,可能如初遇情人節一樣,需要裝點些類似「曬書單、拍書店」的儀式感來紀念。
  • 兩年出一期、模仿「抄襲」、直接開天窗,我們也想做這樣的雜誌
    Buffalo Zine 每期都會根據不同的主題和心情去改變整本雜誌的設計風格,主打標語是「嚴肅的時尚雜誌已經結束」(……有感覺被冒犯到)。不過這本雜誌「真朋克」和「任性」的調性,卻是一開始就奠定了下來的。第一期雜誌他們就與眾不同地選用了低質量的報紙材質來印製時裝內容,使整期刊物就如同隨意疊放在教室後面的書架或是衛生間裡的新聞小報一樣。
  • 爐石標準傳說:我的魔法會把你撕成碎片!宇宙法攻略
    爐石標準傳說:我的魔法會把你撕成碎片!宇宙法攻略 2020-11-26 22:37  爐石傳說掌遊寶 原標題:爐石標準傳說:我的魔法會把你撕成碎片
  • 碎片化學習的弊端和量化思維
    看了這樣的描述,可能你覺得薛神醫是個很可笑的人。但是轉眼一想,你會發現,在當下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不都是薛神醫嗎?薛神醫在江湖漂泊,四處學到各種武功。「自由時間少」和「學習需求大」從竹簡木瀆到潔白紙張,從電子文檔到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媒介。隨著科技進步、閱讀載體的變化、人們的浮躁求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