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停車位,還是要綠化?這個問題,在杭州不少老小區裡比較常見,很多社區在「要停車位」和「要綠化」的問題上傷透腦筋,然而這一問題,在田園社區卻被巧妙地化解了。
很多人會問,其中的奧秘是什麼?答案就在田園社區每年舉辦一次的「植藤節」。相對於草坪等橫向綠化,社區從2007年開始實施垂直綠化,即在立體空間栽植藤本植物,這樣就可以省下空間來補充停車位。
7年的堅持,使得田園社區「植藤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今年,升級成為了半山街道「植藤節」。接下來,半山街道將繼續推廣垂直綠化,讓「植藤節」成為全拱墅,甚至是全杭州的「植藤節」。
2株垂直綠化植物媲美1棵樹 解決車位與綠化兩難全問題
田園社區舉辦「植藤節」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
田園社區的房子,以前是牛奶公司、杭州玻璃廠等企業的職工住房,原來設計的只有自行車庫。小區剛有私家車時,社區划過一次停車位,只有10個。然而社區常住人口5800多人,10個停車位不夠,後來通過庭院改善、截汙納管工程,小區的停車位增加到了300多個,可綠化帶就相對少了。
「增加了停車位,有車的居民開心了,但喜歡綠化的居民有意見了。」社區書記司馬來春把這個難題拋給了社區裡遠近聞名的護綠使者金德意,「老金提出了種凌霄藤、實現垂直綠化的建議,我們一拍即合。」
什麼是垂直綠化?司馬來春說,垂直綠化是與地面垂直,在立體空間進行綠化的一種方法,它利用簷、牆、杆、欄等栽植藤本植物、攀援植物和垂吊植物,達到防護、綠化和美化等效果。
按綠量來計算,垂直綠化績效很高。「種2株垂直綠化植物可以媲美1棵樹,小區裡的垂直綠化是我們的吸塵機、制氧機、減噪機,到了夏天還有降溫的功效。」金德意說,垂直綠化植物還有易種易活的優點,不用打防蟲害藥水,也用不著刻意澆水,照樣長勢喜人。
今年65歲的金德意,是半山街道田園社區居民,從小就愛凌霄藤,從事垂直綠化養護工作20多年,江湖人稱「藤司令」。從2005年開始,社區就由金德意帶著開始有意識地用垂直綠化來彌補平地綠化的不足。小區角角落落陸續種上了凌霄藤,過了一年多,綠化效果就顯現了。
2007年,社區把3月9日定為植藤節,通過給居民贈送藤苗,推廣垂直綠化。現在,即便小區私家車保有量已增至400輛,但因為種植了凌霄藤,居民間也從未發生過「要停車位」還是「要綠化」的糾紛。
垂直綠化夏遮陽 驅蚊蟲 也不傷害牆體
不過,即便垂直綠化好處大,剛開始推廣時,還是遭到部分居民的「牴觸」,家住田園公寓4單元1樓的鄭大伯就是其中一位。
鄭大伯今年60歲,打小喜歡在自家院子裡種些盆栽,得知社區將大面積種植凌霄藤的消息後,鄭大伯擔心:「垂直綠化會不會傷害牆體?萬一有蟲子怎麼辦?」在社區工作人員一次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後,2007年春天,鄭大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終於在自家圍牆邊種下了第一棵凌霄藤。
當年夏天,凌霄藤順著圍牆爬上葡萄架,枝葉茂盛,一片綠色,鄭大伯喜出望外。「真沒想到,遮陽效果這麼好,而且沒有蟲子,放在院子裡的盆栽也長得更加好了。」鄭大伯說,自那年夏天起,親戚朋友有事沒事都喜歡來他家做客,大傢伙坐在凌霄藤下,聊天話家常,就像回到了老底子小時候坐在大樹底下乘涼的日子,涼快得連空調都不用打。
從那以後,鄭大伯還時常協助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上門做居民的思想工作,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解除大家對垂直綠化的誤會。
孫阿姨二十年前就從半山搬到文一路居住,昨天上午,她驅車一小時趕到田園社區,就為領取幾株凌霄藤。「不住這裡,享受不到滿眼綠色的待遇,只能拿幾株回去種在自家陽臺上養養眼了。」
而對於鄭大伯之前擔心的垂直綠化會「傷害牆體」、有蟲子等疑問,金德意解釋,其實凌霄藤和爬山虎不同,它不耐寒,天暖開花,天寒則掉葉,這就帶來了一個好處:若種幾株在陽臺,夏天枝繁葉茂正好遮陽,冬天又不擋陽光。更妙的是,凌霄藤本身是中草藥,蚊子蟲兒見了它都要躲,如果還有不放心的,那就像社區一樣,用簡單的鐵絲網作為種植載體。
「另外,垂直綠化植物並不是生出吸盤抓住了牆壁,而是產生了黏液黏在牆上的,不但不會傷害牆體,在某種意義上還在保護牆體呢。你要是不信,不妨這麼想一想,我們的高架橋下面大多種植了垂直綠化植物,要是會影響高架的堅固度,專家學者難道不會制止這樣的行為?」金德意說。
田園社區的植藤節 今年推廣到整個半山街道
從2007年3月9日起至今,田園社區的「植藤節」已走過7個年頭。在這7年時間裡,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植藤節」都在節節高。
從第一年只有六七十人參加,在60米長2米來高的牆體種植,到如今的近500米長4米多高的牆體種植;從單純種凌霄,到凌霄和常青藤一起種,形成一年四季有綠意;從開始的以扦插藤苗為主,到現在的種植大苗;從居民自己的節日,到吸引外地遊客前來參觀,甚至在2012年12月的中國杭州世界屋頂綠化大會上獲得了世界立體綠化傑出貢獻獎……
這些年,半山累計種植垂直綠化帶6000多米,種植藤苗20500株,送出凌霄藤10萬株,受贈群眾達3000餘人。藤苗不僅贈到嘉興、寧波、紹興等省內各地,最遠還送到了湖南。
而今年的「植藤節」,因為半山街道的加入而變得更有花頭,在金德意的指導下,半山街道第一塊「垂直綠化黨員先鋒示範責任片區」開闢完成。
半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藤苗三分靠種,七分靠養,而往年種下去的藤苗因為養護問題,存活率都不高。4、5月份和7月是最關鍵的月份,4、5月份時綠葉剛長出來,需要補充水分,如果不及時澆水,藤苗就會枯死;6月是黃梅天,不澆水也沒關係,不過等到7月,天氣慢慢變熱,澆水又至關重要。「如果熬過這三個月,凌霄藤到明年也會常青常綠。」所以街道今年推出垂直綠化黨員認領計劃,落實到個人,就是希望能解決養護不周而導致藤苗枯死的問題。
「接下去,街道還會組建10支『見縫插針』志願者服務隊,定期分區域巡邏,查看凌霄藤等綠色植物的生長情況,及時澆水、養護、補種,早日實現綠滿半山的美好期許。」半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半山路沿線 將打造精品垂直綠化
今後,在半山街道半山路上,你也能見到滿眼春色。因為,半山路的隔離帶裡,簇擁著一團團鮮花與垂直綠化,道路兩旁的牆體上,到處都是向上攀登或向下垂掛的垂直綠化,處處洋溢著生機。
半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植藤節」從點到面,不斷擴展著輻射面,街道將抓好精品打造,率先在半山路沿線打造垂直綠化精品樣板工程,綠化形式有通透圍牆綠化、硬質牆體綠化、陽臺綠化、分車帶垂直綠化、構築物頂懸掛綠化、容器種植等。在植物材料的選擇上,根據環境、功能、綠化形式和目的不同,選擇了淺根、耐貧瘠、耐旱、耐寒的強陽性或強陰性的藤本、攀援和垂吊植物,採用凌霄、藤本月季、油麻藤、常春藤、花葉蔓等各種藤本植物。並根據景觀需求,點綴了瑞香、杜鵑、竹柏、茶梅等花灌木,配置成一組組美麗的花鏡,成為半山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此外,半山路田園社區2號樓作為一幢綠樓的樣板,32戶人家32個陽臺已經精彩亮相。
從今年起,「植藤節」將成為半山街道的年度重點活動之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會集全街之力辦好每一個「植藤節」,讓半山可以綠的地方都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