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黑花的締造者磁州窯,不同朝代磁州窯瓷器紋飾色彩演變特點

2020-12-05 樣子收藏

磁州窯打破了宋代定窯瓷器以白為美得束縛,開創了白底黑花的宋代磁州窯,打破了定窯白釉刻畫模式,以黑色紋飾點綴白釉,迅速擴散到民間,成為宋代北方民窯瓷器廣泛使用的瓷器。如果當時定窯代表北方官窯瓷器,那麼獨特審美的白地黑花的磁州窯就是民窯瓷器代表,使用率非常高。隨著時代變遷,磁州窯紋飾和色彩也不斷的豐富,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徵,樣子收藏介紹一下宋元明清磁州窯紋飾色彩演變特徵。

宋元時期白地黑花紋飾特點

磁州窯系在宋元時期是當時北方最重要的瓷器燒造窯口,尤其是白地黑花產品數量驚人,宋元時期磁州窯瓷器釉色白中帶黃,以黑色花紋為裝飾,有繪花、劃花、剔花等手法。瓷器紋樣簡粗獷,極富民間情調,圖案則為嬰戲、禽魚、龍鳳、水波、卷葉以及花卉等。

宋代白地黑花磁州窯瓷器
元代白地黑花磁州窯瓷器
元代白地黑花磁州窯瓷器底足

明代時期白地褐彩

明代早期磁州窯瓷器京城了宋元時期白地黑花裝飾手法,這就是中國瓷器的文化傳承,因為只有傳承才有創新才有發展,因為宋代官窯、汝窯、定窯都斷代了,所以今人只能恢復,少了創新,所以到了明代中期以後磁州窯瓷器開始出現了白地褐彩新的裝飾方式,而且技工在畫法上也創新了,將中國畫的大寫意、墨骨敷彩等手法融入到磁州窯瓷器裝飾中,形成了磁州窯獨特的裝飾風格,也行清代康熙青花墨分五色就是借鑑了磁州窯風格。這就是中國瓷器文化多元素的融合造就了中國瓷器五千年的文化脈絡。

明代白地喝彩磁州窯瓷器
明代白地喝彩磁州窯瓷器

清代時期磁州窯多彩裝飾

清代磁州窯在瓷器裝飾手法上經歷時代的演變,因為清代瓷器無論是瓷器種類,還是瓷器釉色上達到了中國瓷器史上的頂峰,磁州窯瓷器當然也隨著時代演變融入了多樣化元素,除了傳統的白地黑花、剪紙貼花裝飾外,還有彩色裝飾,符合清代喜歡熱鬧的顏色特點。

清代磁州窯紋飾色彩
清代磁州窯紋飾色彩
清代磁州窯紋飾色彩

現在看來磁州窯瓷器雖然收藏價值不高,但磁州窯是我們北方重要的窯口,精品宋元時期磁州窯瓷器還有很大升值空間的,關鍵是文化是沒有價值的,這為後人能夠看到這精美的白地黑花瓷器,讓我們把文化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白地黑花的締造者磁州窯,不同朝代磁州窯瓷器色彩怎麼鑑別
    磁州窯打破了宋代定窯瓷器以白為美得束縛,開創了白底黑花的宋代磁州窯,打破了定窯白釉刻畫模式,以黑色紋飾點綴白釉,迅速擴散到民間,成為宋代北方民窯瓷器廣泛使用的瓷器。如果當時定窯代表北方官窯瓷器,那麼獨特審美的白地黑花的磁州窯就是民窯瓷器代表,使用率非常高。
  • 磁州窯白地黑花裝飾的藝術特徵
    金代 長方形白地黑花人物紋枕但認真比較,兩者從立意、構圖、線條等表現技巧方面看,相互之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不同媒介中兔子的形象都很鮮明很生動很搶眼。元代 長方形白地黑花鷹兔紋枕中國繪畫的技巧一經與陶瓷工藝結合,就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陶瓷裝飾的新面貌。例如鐵繡花裝飾的特點即是將中國繪畫大寫意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陶瓷器物上,也就是說將中國繪畫的表現技法納入圖案的格局中。
  • 磁州窯白地黑花豆形枕斷代新考
    最早的如意形枕是以枕壁和枕沿一體塑模,以六個委角組合成如意形外廓的成型工藝,但成型的工藝採用的是上下合模,往往在枕的中間會出現明顯的合口痕跡,如磁州窯博物館收藏的白地黑花折枝紋如意形瓷枕(圖1)。的不同變化來分析時代特徵磁州窯瓷枕的裝飾從早期的珍珠地劃花開始,發展到金中後期的白地黑花(毛筆書法繪畫)裝飾,表明磁州窯的裝飾藝術經歷了一個質的跨越
  • 磁州窯民窯瓷器的介紹和特點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器,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範圍較廣,發展迅速。北方各地紛紛仿製,中心窯場以邯鄲市的觀臺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器型的多樣性對遼代磁州窯瓷器的胎釉裝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遼代磁州窯瓷器的胎體瓷質較粗糙,內含沙粒,呈褐黃色。釉色以白釉、褐釉和黑釉為主,還有少量的白釉黑花瓷器、白釉剔花瓷、白釉剔花填黑花瓷等種類。
  • 磁州窯:白地黑花,開瓷器彩繪之先河
    瓷枕上往往書寫宋、金流行的詞牌、曲牌,如《滿庭芳》、《朝天子》、《普天樂》等,開創了我國瓷器彩繪裝飾的新途徑,在我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八方枕高12cm,枕面長32cm,寬23cm,底長31cm,寬21.5cm八方形枕是磁州窯常見的枕式,在窯址調查中發現有專門燒這種枕的窯。
  • 瓷器愛好者集合!去杭州博物館看看吧,感受磁州窯「黑與白」的藝術
    在百花齊放的南北瓷窯體系中,北方磁州窯可謂一朵奇葩,它自北朝創始,歷經隋唐,與其他瓷窯長期交融影響,博採眾長,以粗獷、豪放、灑脫的裝飾工藝,獨樹一幟,並在宋金元時期達到鼎盛,綿延不斷。 今天(11月7日),《知白守黑:磁州窯白地黑花瓷器的演進》特展在杭州博物館南館二樓臨展廳正式推出。
  • 地方窯瓷器收藏:磁州窯拍賣TOP10
    磁州窯白地黑花纏枝花卉紋梅瓶估價:HKD 300,000-400,000成交價:HKD 2,000,000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6年6月拍賣會磁州窯瓷器拍賣榜第6名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缽3名 磁州窯白地黑花菊紋帶蓋梅瓶估價:RMB 5,500,000-8,500,000成交價:RMB 10,235,000拍賣會: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賣會
  • 宋代磁州窯梅瓶瓷器的市場價值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中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歷史上有名的磁州窯瓷器1.中國磁州窯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白地黑花龍紋大盆類似的白地黑彩剔花梅瓶,在國內是所知同類器物的較大件不多見器物之一,此梅瓶運用了磁州窯白地黑彩剔花裝飾技法,白地黑彩剔花是磁州窯裝飾技法當中最為精湛的種類。
  • 原來磁州窯的白底黑花特徵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北方民窯窯口,始燒於五代,北宋達到成熟,金代進入鼎盛,元代以後質量有所下滑,至清代停燒,前後共經歷一千餘年。磁州窯獨特的白地黑花裝飾風格在那個窯口林立的時代獨樹一幟,其影響力之大,使得周邊地區紛紛效仿其產品,從而形成了磁州窯系。
  • 磁州窯精品瓷器赴...
    11月7日,磁州窯出土的近80件精品瓷器,南下來到青瓷故鄉浙江——「知白守黑:磁州窯白地黑花瓷器的演進」特展在杭州博物館拉開帷幕,一場跨越千年的古今對話就此拉開。  在磁州窯豐富多樣的裝飾工藝中,白地黑花(又稱「白釉釉下黑彩」)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白地黑花瓷器突出反映了宋元時期的民俗文化和社會風貌,使瓷器超越了藝術性的範疇,成為了深厚民間文化和質樸自由情感共同的載體,為中國陶瓷發展史創造了新的語境。  白地黑花工藝是把黑料(一種富鐵礦石,當地叫「斑花石」)提煉磨細後畫在化妝土上,再用黑彩繪畫纏枝梔子紋外施一層透明釉燒制。
  • 清代磁州窯白地黑彩葫蘆瓶
    清代磁州窯白地黑彩葫蘆瓶 2020年04月13日 20:57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周海利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瓷器藝術-磁州窯收藏知識
    宋代磁州窯白地褐彩珍珠地劃花紋燈三、磁州窯瓷器-胎釉特點五、磁州窯瓷器-紋飾風格磁州窯瓷器的紋飾多為粗獷之風,尤其是白地黑花瓷枕,四周繪製有卷草紋,枕面題材多樣化,詩詞警句應有盡有,非常有特色的是,瓷枕上的紋飾較少雷同,底面往往還刻有製作者的標記,如張家造、張家枕等,民間韻味非常濃厚。
  • 神形兼備:磁州窯枕面上的玉兔紋飾
    1.元代長方形白地黑花鷹兔紋枕(圖1)圖1 元代 長方形白地黑花鷹兔紋枕該枕現藏於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枕高12.7、枕長30.3、枕寬16.5釐米。其枕面主題紋飾為空中老鷹正搏擊地面上逃跑的山兔。為了描繪出急於脫離危險而拼命逃跑的兔子形象,磁州窯畫匠師用簡單的點線結合,傳神地幾筆就完成了一個兔子快速奔跑的畫面。其形,其神,形神畢備,令人難忘。凝視整個畫面給人一種巨大的張力……2.金代長方形白地黑花人物紋枕(圖2)
  • 這些宋代磁州窯,顛覆你的宋代磁州窯概念!
    磁州窯瓷器的基本特徵是以當地『大青土』為原料製作器物的胎體,然後在白度不高的胎體上先施一層白化妝土,達到『粗瓷細作』的效果,同時在白化妝土上運用劃花、刻花、剔花、印塑、繪畫、彩釉等多種多樣的技法來裝飾瓷器。
  • 陶瓷收藏:磁州窯瓷器價格尚在低谷
    10月26日,筆者在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首屆磁州窯論壇特展」上見有一件與上述風格類似的展品,不同的是,展品腹部除折枝花卉外,尚繪有4隻飛舞的蜜蜂。今年12月1日,香港佳士得將上拍一件高22.9釐米的北宋/金代白地褐花小口瓶,亦屬同類風格,估30萬至40萬港幣。
  • 河北磁州窯:黑白美學
    器有白釉,有黑釉,有白釉黑花不等,大率仿定居多,但無淚痕,亦有劃花凸花者,白釉者儼同牛乳色,黑釉中多有鐵繡花,黑花之色與貼殘之膏藥無異。寥寥數語,簡潔地概括出磁州窯的特點。特別是磁州窯工匠將傳統的中國繪畫技法直接用於瓷畫,創造了磁州窯的裝飾精品———白地黑花,呈現出黑白對比、強烈反差的藝術效果,並以極為自由、瀟灑、粗獷的畫風來表現當時社會的民風、民俗,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從而形成了磁州窯獨具民族特色的裝飾語言和風格。
  • 曦和收藏語箋-磁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 磁州窯品種諸多,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官)窯(汝、官、鈞、哥、定)的單色釉局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1998年3月,元代的磁州窯黑釉剔花玉壺春瓶從英國追回。
  • 磁州窯 —— 真正屬於人民大眾的藝術 ,開始覺醒了!
    磁州窯瓷器拍賣榜第6名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缽本品碩美,列傳世磁州窯之大器,白地黑彩互為映襯,對比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相若器形繪黑彩菊花紋飾,並帶有原蓋者甚罕,僅於少數世界知名收藏個例可見,然其尺寸、造型、紋飾各異。故此例梅瓶可謂獨一無二之孤品。磁州窯瓷器拍賣榜第2名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小口瓶
  • 「語音版」白地黑花雙耳罐,文/李晉
    磁州窯白地黑花雙耳罐作為著名民間瓷窯的磁州窯,猶如磁鐵一樣吸引著藝術愛好者的關注,這與磁州窯器物自身的藝術性密不可分,磁州窯的白地黑繪有著水墨畫的肌理效果,是較早出現彩繪裝飾的中國瓷器。  磁州窯很多瓷器在成型後,會在表面施一層厚厚的白色化妝土,再施加含鐵量很高的黑釉,接著用黑筆分割出不同的裝飾部位,再經勾畫、劃繪、剔花等工序後,再罩上一層透明釉,進窯燒制而成,使得白地黑花的色彩醒目別致。
  • 元代瓷器,磁州窯和鈞窯,龍泉窯
    元代磁州窯和鈞窯元代磁州窯在宋、金的基礎上繼續生產,元代磁州窯系的瓷器,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西、甘肅等地廣泛生產。元代磁州窯系以燒造白瓷及白釉黑花瓷為主,黑花黑中發褐,不如宋代黑亮。器物造型碩大,胎厚體重,具有元代的時代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