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舉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新聞發布會(攝影:胥立鑫)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倩):最高人民法院13日發布10件典型民事案例,分別從英烈保護見義勇為公序良俗誠信友善孝老愛親等方面體現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導向和準則,希望以「小案例」講述「大道理」,引領時代新風尚
此次發布的10件案例均為2018年以來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其中,董存瑞黃繼光英雄烈士名譽權糾紛案是一起由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案針對瞿某某在其經營的網絡店鋪出售帶有歪曲醜化英雄烈士形象貼畫的行為,當地檢察機關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院依法判決瞿某某立即停止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權的行為,銷毀庫存不得再繼續銷售案涉貼畫,並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潘傑指出,這一案件和淮安謝勇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都是201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以來,首批適用該法通過公益訴訟依法保護英雄烈士人格權益的案件,其裁判結果有力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有效保護了英烈尊嚴,釋放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的嚴厲信號,對營造崇尚英烈敬重英烈捍衛英烈精神的社會環境以及引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起到積極作用
去年9月發生的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曾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孫某在小區阻攔撞傷男童後企圖離開的老人郭某林,兩人發生言語爭執後,郭某林因情緒激動引發心臟驟停,在搶救過程中死亡郭某林家屬將孫某和物業公司告上法庭最終,法院裁判認定,孫某和物業公司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責任潘傑表示,這一案件和自願贍養老人繼承遺產案困境兒童指定監護人案等3個案例,通過司法裁判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作出肯定性評價,從正面倡導公民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引導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形成中華兒女互有責任的良好風尚
此次發布的案例中還包括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案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名譽侵權案,「暗刷流量」合同無效案開發商「自我舉報」無證賣房毀約案吃「霸王餐」逃跑摔傷反向餐館索賠案等五案這些案例旨在通過司法裁判對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給予否定性評價,從反面引導公民樹立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