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擴招專碩、博士背後:遭遇「學碩優先」的專業碩士就業、升學之困

2020-12-18 紅星新聞

繼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後,國慶前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再發重磅文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

在研究生招收總量上揚的基礎下,要求繼續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數招生規模,佔比將超過學術性研究生人數。在這背後,專業性研究生教育質量能否得到保證?未來,專業學位研究生又是否還會是一塊學歷的「金字招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對高端研究性人才的需求有限,研究性崗位的人才吸納幾近飽和。但每年考研的人數仍在增加,這就激化了社會需求和學生求學深造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國家提出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擴招的要求。

圖據ICphoto

就業、讀博困境

被「學碩優先」拒之門外的專業碩士

去年6月,黃同學從浙江某高校畢業,並獲得了自己材料學的專業碩士學位。然而,因為手中的專業碩士學位證書,他卻無緣入職自己心儀的北京某研究所。

「招聘簡章裡清楚地寫著,材料學相關專業學術性碩士優先。這意味著,專業碩士基本沒有入職的可能。」事實上,黃同學沒能等來入職機會,甚至連面試筆試的通知也沒有收到。

2017年,黃同學以優異的成績從本科保研到了自己就讀碩士的學校,而之所以選擇攻讀專業碩士,是考慮到專碩招錄比要遠高於學碩。為了能順利拿到錄取通知書,黃同學並未多想就報名了材料學的專碩考試。

除了上述研究所外,黃同學也嘗試向不少高校材料學院招聘研究員的崗位投遞了簡歷,儘管崗位要求上只寫了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但黃同學沒有收到任何一所高校的錄用通知。在黃同學看來,問題在於是自己的專碩學歷。

「從認可度上來講,對於某些專業機構來講,專業碩士學位的認可度肯定不及學術性碩士學位的認可度。」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解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專碩在招生時分數要低於學碩,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專碩學生不如學碩學生的刻板印象;其次,儲朝暉提出,專碩學生更注重應用技能培養,而研究機構看重學生的學術能力,因此在招聘上要求學碩優先,這就造成了所謂的」專碩歧視「。

最終,黃同學無緣完成材料學領域的研究工作,他選擇了入職一家企業做起了一名普通技術崗職員。

除了就業遇阻,在申請讀博和選擇導師上,專碩也同樣被「學碩優先」四個字丟在了後面。在廣州某高校就讀傳播學專碩的劉同學,就是其中之一。

回想自己2018年剛入校選擇導師的情形,劉同學覺得有些委屈。「我基本是複試一過就開始聯繫導師,算得上很早的一批。但好幾個老師知道我讀的是專碩,就不願意帶我。」

劉同學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由於自己所在高校專碩學生遠多於學碩,且專碩學制為兩年,第二年基本在校外實習;而學碩人數少,學制為3年,能參與更多導師的學術性研究成果,因此在導師選擇學生上,就更偏重學碩。

劉同學沒能選上自己最心儀的導師,這成了她讀研期間最大的遺憾之一。但更令她失望的,是在研究生第二年她準備申請本校讀博機會時,又再次因為專碩的身份被拒之門外。

「其實我也有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也參與了導師的研究課題,但當自己想申請讀博時,還是因為專碩的問題沒能如願。」劉同學回憶說,自己身邊不少水平差不多的學碩同學申請讀博基本都成功了,甚至有同學申請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但自己卻沒能申請上心儀的大學。

「不是說專碩申請不了博士,只是遞來橄欖枝的學校,可能不如學碩申請的學校好。」最終,劉同學還是放棄了自己的讀博計劃,選擇了直接就業。

圖書館內一片寂靜,備考年底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研生。圖據ICphoto

專碩教育困境

教學與學碩區分度低 ,配套師資仍不足

何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上述《方案》中明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針對社會特定職業領域需要,培養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專業學位一般在知識密集、需要較高專業技術或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社會需求較大的領域設置。

實際上,自1991年起,我國便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統計數據顯示,到2019年,我國累計授予碩士專業學位321.8萬人、博士專業學位4.8萬人。然而,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專業碩士的教育制度依然面臨發展困境。

劉同學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就讀的新聞傳播專業碩士,很多課程都與新聞學以及傳播學的學碩同學一同上課,在課程論文和考核上,要求也一樣。「我自己覺得專碩和學碩在課程教學上並無太大差別,因為專碩只學2年,所以更多課程要在一年內上完,所以其實專碩學生要比學碩的同學更忙。」劉同學說。

「學長學姐都告訴我,專碩和學碩其實區別不大,很多課程都一起上。」在黃同學的認知裡,專碩與學碩在課程學習上並無太大差別,很多時候都與學碩的同學一起上課做試驗。略有不同的是,黃同學就讀的高校只要求學碩學生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而專碩則並無此明確規定,另在畢業設計方面,專碩的要求也會比學碩稍微寬鬆一些。

此外,在劉同學所在高校的專碩培養方案中,其中提到將對專碩學生開展業界第二導師制,即邀請業界人員成為學生的第二名導師,輔導業務課程。但是,在現實中,劉同學卻並未見到自己的業界導師,更多時候只能參與到業界導師在學校開展的講座中。

「我個人看來,專碩教育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是配套師資不足。」某高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導師劉海明教授分析認為,專碩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與學碩的區分度不大,沒能體現出專碩培養學生業務能力的優勢來,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在於配套師資不足。

劉海明舉例說明,比如不少高校聘請業界知名編輯記者成為學生業務課程的導師,從業務上來講的確能幫助學生更快學習採寫技巧。但作為研究生教育,做相關的採寫理論研究,可能無法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

「師資不足,就會導致課程設置不創新,學碩與專碩拉不開差距,教學優勢自然不明顯。」劉海明指出,不少學校的文科類專業,學碩和專碩幾乎都在一起上課,對二者的要求也並無太大差距,只是在學制上有所不同而已。

實際上,針對專碩培養的發展問題,《方案》中也明確指出,重學術學位、輕專業學位的觀念需扭轉,簡單套用學術學位發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結構與質量問題上,還存在類別設置不夠豐富,設置機制不夠靈活,培養模式仍需創新,培養質量亟待提高等現實問題。

「與學碩拉不開差距,不能因材施教、有區分度地培養,那麼就會造成專碩教學目標的不明確,專碩學生的就業優勢不明顯,自然就會造成最後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劉海明指出,專碩要繼續成為學歷的金字招牌,就要明確培養目標,加大師資投入,有針對性地提升專業碩士相適應的能力要求。

專碩擴招困境

過度教育與學以致用的平衡難題

《方案》中提出,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在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湧現的今天,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更需要精細化、專業化的分工培養。然而,在擴大專業研究生教育的趨勢下,也有人開始思考過度教育的社會問題,在未來碩士教育普及的背景之下,專業碩士還是否能歸屬於精英教育?這張學歷證書是否能成為招聘時的招牌?

「之所以要從宏觀政策方面要求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擴展,主要還是基於社會需求和就業之間的現實矛盾考慮。」儲朝暉向紅星新聞解釋,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對高端研究性人才的需求有限,研究性崗位的人才吸納幾近飽和。但每年考研的人數仍在增加,這就激化了社會需求和學生求學深造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國家提出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擴招的要求。

「實際上,很多學術性研究生畢業後,也沒有從事學術性研究事業,而是和更多專業學位學生一樣,進入了企業。」因此,在儲朝暉看來,大力發展專業學位教育是調和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平衡難題的必經之路。

儘管擴招勢在必行,但儲朝暉也同時提出,從微觀層面上來講,還需注意擴招的邊界問題。他解釋,具體到學院甚至每個專業,如何擴招,擴招多少,培養方案的制定等等,都需要從微觀層面出臺詳細的辦法,以點概面全面平衡,才不至於出現盲目擴招,過度教育的問題。

實際上,《方案》中也明確提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擴招,需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並給出了針對碩士和博士不同的擴招重點科目,其中明確:重點在現代製造業、現代交通、現代農業、現代信息、現代服務業和社會治理等領域,增設一批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以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教育博士專業學位為重點,增設一批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對於專業學位碩士擴招是否會引發過度教育的矛盾,儲朝暉認為,導致過度教育的問題,在於用人單位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如一些只需要本科學歷的崗位,往往提出碩士學歷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才倒逼學生不得不繼續讀書深造。

「這是一個國家、用人單位、學校、個人多方面共同形成的一個社會問題。」在儲朝暉看來,專業學位碩士擴招並非是帶來過度教育的原因,而是目前就業形勢與社會需求共同帶來的一個結果。

儘管碩士近年來已不斷擴招,但儲朝暉建議,學生不應盲目追求學歷,更應該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確定目標。在儲朝暉看來,如果本科時能找到心儀的工作,就應該儘可能選擇就業,而非盲目追求高學歷。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實習記者 楊雨奇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幫"你考研|又一波學碩和專碩對比分析來了!
    摘要:對於考研,大家選擇學碩還是專碩?下面幫幫整理了一些專業的學碩和專碩的一些區別,幫助大家做出更好的選擇,不足之處,還望指正!下面幫幫整理了一些專業的學碩和專碩的一些區別,這是第二篇,幫助大家做出更好的選擇,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 考研:工學碩士和工程碩士的畢業證一樣嗎?專碩是怎樣的存在?
    學碩和專碩兩者的畢業證是一樣的,但是學位證書不一樣。因為同學們的學位證書會記錄所報考專業所在學科門類的學科門類名稱,即上面會顯示「工學碩士學位」和「工程碩士學位」字樣的區別。當然了,這裡用的「工學」和「工程」都是為了舉例說明,還有其他的諸如學碩的管理學碩士學位、專碩的會計碩士學位等等。
  • 擴招那麼多次,碩士真的越來越尷尬了
    網傳山東省教育廳的一封郵件截圖則指出,「在已公布的2020年普通專升本高校 推薦考生專業基礎上,積極擴大普通專升本招生規模」。2月25日,這一舉措被國家官方蓋章。當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要更加注重穩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其中明確表示,要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
  • 還不清楚學碩與專碩的區別?一篇文章幫你解答!
    其實,大家有時候並不清楚學碩與專碩到底有哪些區別。幫幫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學碩與專碩的區別。   ►二者的區別   ①培養目標不同   專碩以就業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學制一般2-3年,1年左右修完課程,研一下學期就要開始找暑期實習,節奏很快。
  • 什麼是專碩和學碩,二者有何區別?
    眼下,又到了研究生複試面試階段了,可面對考研,還是會有很多想考的同學會問,考研到底什麼是專碩,什麼是學碩?這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比較好?所謂的專碩也就是專業碩士的簡稱,所謂的學碩也就是學術碩士的簡稱。
  • 2020考研:專碩、學碩有何區別?二者如何選擇?
    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   5、關於就讀博士學位   大部分學校,學碩可以直博,專碩不可以,但是可以考博。就這點來看,以後有計劃繼續讀博深造的小夥伴報學碩更合適。
  • 研究生擴招遭遇挑戰:宿舍不夠住怎麼辦,非全日制畢業生就業歧視...
    專碩與學碩課程應不同北大、北師大、復旦等名校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無法享受學術學位研究生在校內住宿的待遇,但在調查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滿意度連續七年高於學術學位研究生。"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但當前的實踐課程無論是從學生的參與度、實習實踐的時長,還是高校對於實踐課程的建設來說都嚴重不足。" 西部地區一所師範類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專碩和學碩有些課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課、外語課、數理基礎課等,而 30%-50% 的課程應當有所區別。"
  • 學碩vs專碩、全日制vs非全日制碩士,到底有什麼區別?
    每一個準備考研的同學大概都有這樣的疑問,到底該報考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了解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的區別,是報考的重要一環。報考條件、熱門專業、導師制度、學位論文……下面特意從多角度多方面評估並給出報考建議。
  • 300萬研究生,什麼專業的研究生最多?什麼專業的好就業?
    從國家最近的規劃來看,一批卡脖子技術還需要大量招研究生,像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核科學等等。 從目前政策來看,國家還會持續擴招,但擴招的名額全是專碩,大部分為專博。因此,也許幾年之後,碩士逐步演化為一個過渡學位,但不知道會不會廢除碩士的論文要求,跟國外很多大學一樣,碩士只需要修夠一定的學分,不需要寫論文。
  • 2021考研,關於經濟學專業,學碩與專碩差別到底有多大?
    02經濟學專業國家線統計我們先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2014年到2019年的經濟學專業的國家線情況,下表格列出了所有專業的國家線,我們看到,2014我們下面再看經濟學專業型碩士的情況,同樣比較高,有330分到345分,特別是2019年,高達345分。這個還只是國家線,而很多熱門院校的複試分數線還要高於國家線,我們看下中央財經大學的2019年複試分數線。
  • 會計專碩的由來以及199管理類考介紹
    因此碩士相較於在就業時更有優勢。於是政府想到了解決辦法,把學生送入學校攻讀碩士,一方面減少待業青年,另一方面又能培養企業認可的人才。因此碩士需要擴招。 2 ,科研形勢又決定碩士必須縮招 何謂碩士?碩士是有獨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創新能力之人,甘於放棄功利而坐冷板凳苦心鑽研之人。
  • 54.7%受訪者直言專碩課程設置缺乏實踐性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與要求下,近年來專業碩士(以下簡稱「專碩」)人數不斷增長。據中國教育在線《2016全國研招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15年,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已經達252272人,佔比44%,與學術型碩士(以下簡稱「學碩」)招生規模基本持平。相對於學術型碩士,專業碩士正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鑫全教育【專碩十年】專題:MPAcc就業何去何從?
    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招錄工作結束了。你知道嗎?專碩如今已經走過了10年!  2009年,教育部決定大部分專業學位碩士開始實行全日制培養,發放「雙證」。當時,教育部計劃,到2015年將使學碩和專碩的比例將達到1∶1。如今,我國的碩士研究生中,專業碩士佔比達到56%,這是2009年以來專業碩士規模首次超過學術型碩士。
  • 專業學位研究生要擴招!5年後專碩招生佔研招三分之二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近日發布《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專碩招生規模擴大至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並大幅擴招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 北京大學數學學碩停招,碩士階段面向就業,基礎學科靠博士?
    在北京大學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目錄之中,作為國內數學專業最強的數學科學學院碩士招生目錄之中,已經停止了傳統的譬如基礎數學、應用數學等學術學位碩士招生了。僅剩的全日制專業為金融碩士,而另一個應用統計碩士則為非全日制,這意味著北大數學專業的學碩正式停招!
  •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碩與學碩的區別?考研黨必須明確
    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學術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一般來講,全日制研究生是不能夠同時有工作的,因為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在校,全程跟隨著老師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的檔案需要轉移到所在的學校研究生院,並由學校來暫為保管。
  • 考研人的糾結:到底是選擇學碩,還是專碩呢?
    不少考研人在選擇院校的時候有目標,選擇專業的時候有方向,可是在選擇學碩還是專碩的問題,卻是糾結的不得了。今天我們就來裡聊一聊專碩與學碩到底有什麼區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
  • 學碩和專碩、定向非定向?這些考研名詞是什麼意思?你弄懂了嗎?
    (二)專碩。所謂專碩,即專業型碩士。就是指培養以特定職業和高層次專門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類型了。其考試合格之後,會取得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我國從1991年就開始實施專業學位教育的制度,尤其是自2009年以來,專碩的發展加快,招生比例和專業大幅度地增多,據悉,目前為止,我國設置有40種類型的專業碩士。
  • 碩士研究生分為學碩和專碩,這兩者在找工作時,哪個更容易些?
    但是學碩和專碩又有明顯區別,突出表現為兩點:其一是學制不同,學碩3年,專碩2年;其二是學法不同,學碩側重學術研究,專碩注重實踐應用。因而,在人才市場上,對於二者找工作的情況,也略有不同,筆者就談談這個問題:首先、受世界經濟下滑拖累,尤其是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開工不足,對人才的需求萎縮,直接影響就業。
  • 22考研 | 什麼樣的考生,更適合讀專碩?
    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院校擴招的影響,專業碩士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但是大家在選擇報考專碩的時候也不可一味的盲目選擇,應該對自己的情況做一個具體的分析。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