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6月5日電 6月4日上午,清華大學學習「習近平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的賀信」座談會在人文樓出土文獻中心會議室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文科建設處處長孟慶國、出土文獻中心主任黃德寬參加座談會。會議由孟慶國主持。
孟慶國發言
會上,孟慶國首先對總書記賀信全文進行宣讀,並從賀信的背景介紹、學習賀信的心得體會、落實推進賀信重要精神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他指出,賀信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甲骨文研究和歷史科學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待,讓從事甲骨文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單位深受鼓舞。按照賀信對以甲骨文研究提出的方向和要求,清華文科將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賀信精神,不斷加強對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的支持,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提升綜合水平和創新能力。
黃德寬、黃天樹、沈建華、孟延春、蘇芃、王子楊(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發言
隨後,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出土文獻中心主任黃德寬,出土文獻中心教授黃天樹,出土文獻中心副研究員沈建華,文科建設處副處長、文科處智庫中心聯合黨支部書記孟延春,教務處副處長、教務處黨支部書記蘇芃,出土文獻中心教授王子楊依次進行交流發言。黃德寬表示,總書記的賀信內涵極為豐富,從人類文明史和中華文明史進程的高度對甲骨文發現的價值進行了審視,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黃天樹表示,甲骨文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全世界珍貴的文化遺產。總書記的賀信將甲骨文發現和研究的意義提到了新的高度。沈建華、孟延春、蘇芃、王子楊也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工作分享了學習賀信的心得體會。
在自由發言環節,教務處沈暉,出土文獻中心程浩、吳麗婉,文科處段江飛等圍繞加強人才培養、做好甲骨文研究工作、堅定文化自信等主題進行發言,並與參會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彭剛作總結髮言
彭剛在總結髮言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清華大學具有豐厚的甲骨學傳統,甲骨文研究的學術史和清華密切相關,王國維、陳夢家、李學勤等著名學者在推動甲骨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的召開與總書記的賀信賦予了甲骨文研究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明確了甲骨文研究在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清華大學要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以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為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進取,在「清華簡」的整理研究不斷推進的同時,建設好從甲骨文到秦漢出土文獻的研究隊伍,保持和加強清華大學在出土文獻和古史研究方面的領先地位。同時,還要結合「強基計劃」實施,加強人才培養,落實總書記所提出的甲骨文等古文字要「有人做,有傳承」的期望,同時也為全校通識教育作出更大貢獻。
會議現場
出土文獻中心教師代表、教務處黨支部全體成員、文科建設處工作人員共計50餘人參加座談會。會前,出土文獻中心組織參會人員參觀了清華簡。
供稿:文科處
編輯:李晨暉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