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視點|林樹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讀《維吉尼亞·伍爾夫》等...

2021-01-08 天眼新聞

見到莉馨教授主編的「女性天才:生命、思想與言詞」 叢書第一批,很是欣喜。該叢書包括《維吉尼亞·伍爾夫:永恆的英倫百合》(楊莉馨、焦紅樂著)、《艾麗斯·沃克:婦女主義者的傳奇》(王曉英著),《蘇珊·桑塔格:大西洋兩側最智慧的人》(柯英著)、《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加拿大文學女王》(袁霞著),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據稱該出版社還將陸續推出波伏瓦、杜拉斯等名家的傳記。

現今,全球一體化、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諧共存、互識互惠,已為共識,避免管中窺豹、盲人摸象,當然也是學界推崇之準則。多年以來,由陳燊先生主編的「外國文學資料叢書」,出版了莎士比亞、哈代、伍爾夫及福克納等外國文學大師的研究專輯,產生了較大影響,功德無量。但那主要是國外學者對之評論的單篇論文彙編,對這些大師的全面了解及深入研究還需大量的其他資料。

莉馨教授主編的叢書恰恰可彌補這方面的遺憾。

每本傳記對文學大師的成長曆程、思想風貌及作品內容和特色均做了詳細的介紹和評述,既是對外國文學的推介,也是作者作為當代中國女性,「以東方視角解讀西方女性思想與文學成果的結晶,體現出中西文化、文學交流的開闊視野與積極意義。」(楊莉馨主編總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人曾撰文強調國內學界應加強對全球女性創作及文學批評成系統的推介,以更有利於汲取全球文化的優秀成果,看來她們已做了不少這方面的工作,還將持續做下去。

傳記的作者都是該領域的專家。譬如莉馨教授,既有深厚的理論素養,又有獨到的美學體驗。她長期從事歐美文學、比較文學、女性文學及理論的教學、研究及翻譯工作,曾先後赴美、英訪學,親身體驗了名師的成長環境,獲得不少珍貴的第一手英文資料,為其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曾承擔國家社科項目、教育部項目等多項,出版專著五部、譯著五部,發表論文數十篇,成果豐碩喜人。其大部頭譯作《閣樓上的瘋女人:女性作家與19世紀文學想像》,是國內女性文學批評界盼望已久的該領域的代表性論著,其獨特的學術感知和付出的艱辛勞作非常人可比。像伍爾夫,她有著對文學閱讀與研究超乎尋常的熱愛。

伍爾夫是20世紀享譽世界的天才女作家,其謎一樣的生平、才華洋溢且美麗清新的一系列小說,吸引著一代一代的讀者;其《自己的一間屋》和《三個基尼》等女權宣言,激勵了全球眾多追求自強自立的女性,迄今不乏現實意義。

對於伍爾夫,莉馨教授更是情有獨鍾。2009年,她便出版了專著《維吉尼亞·伍爾夫在中國》,爾後,又陸續推出了譯作《文尼莎與維吉尼亞》(2012)、專著《奧蘭多的寫作之夢》(2014)及《伍爾夫小說美學與視覺藝術》(2015)等,稱之為國內少有的伍爾夫研究專家應當之無愧。用學界前輩、伍爾夫研究的著名學者瞿世鏡先生的話來說,「楊莉馨教授是後輩,她研究伍爾夫,我讀她的專著,獲益良多。『三人行必有吾師』,此言不虛!」(《伍爾夫小說美學與視覺藝術》序)瞿先生推薦之餘,還表示希望看到莉馨教授及其博士弟子的相關新作問世。

果不出瞿先生所料,一本沉甸甸的伍爾夫傳記面世了。這是一部定位於廣大普通文藝愛好者的傳記,注重生平軼事的記述與考證,大量援用伍爾夫的生平、日記、通信及友人的相關回憶,在國內現有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增添了不少著者翻譯的英文資料,豐富了我們對於這位文學大師的理解,揭示出文學經典產生的奧秘所在;著者更注重伍爾夫作品的賞析,對《達羅衛夫人》《到燈塔去》《奧蘭多》和《海浪》等小說,從故事主題、情節結構,到敘事手法、美學意蘊,深入淺出,條分縷析,力求突出她生命和作品中最美好的方面,吸引「普通讀者」(伍爾夫語)進入一個美的世界,去品味大師的文學佳餚。一般來說,伍爾夫的作品由於內涵豐富,敘事手段奇特多變,比起《尼羅河上的慘案》那類偵探小說,更需了解一些背景知識,更需有耐心地細嚼慢咽。相信「普通讀者」通過莉馨教授等人的評述,會實現與高尚靈魂的對話,增進內在自我的成長。在文藝詩學更注重理論「下沉」,更強調「參與性閱讀」及實用性的當下,這類叢書無疑越來越會受到普通讀者及理論界的青睞。

其實,這也是一部可供文學研究者深入探討伍爾夫的論著。除了閱讀作品,我們無法知曉莎士比亞的創作理念,而伍爾夫則不同,她的大量日記及書信,為研究者提供了理解其作品的各種便捷路徑。論者緊扣伍爾夫對兩性平等性別價值的訴求和詩畫同一等審美理念展開,將她的所有書寫(包括日記、書信等)聯繫起來進行考察,各類話語形成一種互文性、張力場,新見迭出,為伍爾夫研究拓寬了疆界。

伍爾夫酷愛閱讀,曾說當她讀莎士比亞時,會忘掉戰爭,忘掉被炸彈損毀的家具、藏書和珍貴的瓷器,忘掉防毒面具。朋友,願你閱讀這部伍爾夫評傳及其他三本評傳時,會忘掉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煩心事,沉醉於一個美的世界。

圖書內容簡介

《維吉尼亞·伍爾夫:永恆的英倫百合》主要勾勒、描述20世紀西方女性主義思想與文化先驅、英國現代小說大師維吉尼亞·伍爾夫的人生旅程、思想探索與藝術追求。全書的思路與框架是按照伍爾夫的人生軌跡,對影響其思想成長與藝術探索最為關鍵的人生節點、交遊片段、教育經歷、藝術革新、文學成就等加以重點描述的,其間重點穿插伍爾夫作為體現出自覺的女性主義意識的現代小說家的重要作品的闡釋與分析,以完整呈現伍爾夫的文學生涯、思想貢獻與美學特質,凸顯其作為對20世紀中國的思想、文化均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思想與文學大師的特色與地位。

讀者將能夠通過這部小傳親近伍爾夫,步入伍爾夫的文學世界,理解並喜愛她的作品,了解她既是英國現代主義文學高貴的女祭司,又是一個引發讀者思想共鳴,為大眾尤其為女性發聲的作家。

書評作者簡介

林樹明,文學博士,貴州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學會女性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首屆中國女性文學建設獎等稱號。

文/林樹明

文字編輯/彭芳蓉

視覺/實習生 曹芳芳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名家談閱讀特輯——維吉尼亞·伍爾夫
    名家談閱讀 維吉尼亞·伍爾夫 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英國女作家
  • 展訊丨他山之石——2020國際版畫名家作品展
    展覽海報他山之石2020國際版畫名家作品展STONESNoise and Silence 嘈雜與寂靜Andreas Amrhein 安德烈亞斯·阿姆海因Intaglio 凹版丨Germany 德國丨57×79cm丨2018他山之石
  • 《維吉尼亞·伍爾夫傳》中文版出版
    維吉尼亞·伍爾夫,英國女作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她出生於1882年,在1941年自殺去世。小說如《達洛維夫人》《海浪》等受到讀者的喜愛,人教版語文課本曾將她的小說《牆上的斑點》選入教材。
  • 維吉尼亞·伍爾夫:把握波浪湧動的節奏
    這是我對維吉尼亞·伍爾夫自殺時候的想像圖景。後來,電影《時時刻刻》以畫面的形式間接地證實了我的這一幕想像。在20世紀乃至全人類的小說史中,維吉尼亞·伍爾夫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作家。她在文學寫作中的勇敢實驗和開拓精神,至少使得小說的內涵和邊界都擴大了。
  • 昆汀·貝爾:我的姑姑是維吉尼亞·伍爾夫
    1882 年的今天,意識流文學代表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在英國倫敦出生。提起維吉尼亞,有人曾這樣描述:「她的記憶有著隱秘的兩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溫熱;一面是創造,一面是毀滅;一面鋪灑著天堂之光,一面燃燒著地獄之火。」
  • 瓦妮莎·貝爾《維吉尼亞·伍爾夫》
    英國國家肖像館中另一幅讓我印象深刻的文人肖像畫是維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的肖像畫。她的著作有《到燈塔去》《海浪》《一間自己的房間》。國家肖像館中珍藏著60多幅她的肖像畫和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親姐姐、畫家瓦妮莎·貝爾(Vanessa Bell,1879—1961)為她畫的這幅肖像畫。畫中的伍爾夫倚在橘黃色沙發裡,手裡拿著橘紅色的線,正在織東西。
  • 可以攻玉」的含義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搜狐滾動2011年09月26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津、長沙等地開展 幫扶行動的一些好理念、思路、方式和舉措,值得借鑑。天津市 著力提高政府服務效率。把提高政府服務效率,... ·感悟4.2.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探索成功之路毛澤東名言感悟_...
  • 他山之石到底為何物?
    繁忙而又充實的一天總是過去的很快,一切都已安置妥當,端杯白開水,坐在這裡和大家聊聊天,今天有小朋友問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到底是什麼石呢?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吧。他山之石,可以為錯。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詩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誠如標題所言,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便是《詩經·小雅·鶴鳴》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關於句意,在生活中最通俗的理解便是,藉助他人的力量,讓我們在做事情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實如此,個人的力量永遠是有限的,甚至來說,施展拳腳的空間也會受到很大的局限。
  • 刑偵專家PK馬未都:破解「他山之石」謎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一富有哲理的成語,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它的含義。但是,他山之石,到底是什麼石呢?  在大部分專家的眼裡,他山之石應該是堅硬的礪石。而在收藏家馬未都看來,這應該是瑪瑙。但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劉持平卻語出驚人:他山之石的「石」不應該是礪石,更不應該是瑪瑙。
  • 他山之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他山之石,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出自:《詩經 小雅 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近義詞有:引以為戒、前車之鑑,反義詞有:重蹈覆轍,他山之石是褒義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 黨員幹部總結提煉應少些「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什麼我拿來就不靈了呢?」正當許志鵬一籌莫展之際,指導員王玉明主動找到他:「許排長,借鑑別人的經驗絕不是簡單『抄作業』,必須與排裡和個人的實際結合起來。(7月23日,瀟湘晨報)成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屬褒義,可以理解為借鑑他人的技術或經驗,去豐富、充實、發展自己。然而,在一些時候,部分黨員幹部在撰寫總結時,總借「他山之石」卻引人深思。本來,通過對自己工作的回顧與分析,積累經驗、對標找差,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為接下來的工作未雨綢繆。如果借「他山之石」粉飾,僅做「剪刀俠」,或沿用往年模板,給「老面孔」化妝,這樣的總結「乾貨」有多少?
  • 【基層動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基層動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20-06-02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12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學】 別的山上的石頭堅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也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 朗誦:他山之石
    常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維吉尼亞·伍爾夫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思鬱  英國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有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一間自己的房間》,大意是說,女作家想要寫作,首先要有錢,其次還有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這種看起來很容易實現的願望,過了一百年其實還沒有多少能夠完全達標。現如今大多數女性作家還做不到這一點。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攻」作何解釋?理解成「攻擊」就錯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華文化薪火相傳幾千年,雖源遠流長,但也歷久彌新,每個時代,都會有人對傳統文化進行新的解讀。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年代,成語中的「攻」字,就常會被理解錯。
  • 光明日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原標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光明論壇·溫故】   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亦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詩·小雅·鶴鳴》中的句子,意思是它處山中的石頭,可用來琢制美玉。詩句自然是比喻,比喻釆納他人意見對於自身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鶴鳴》詩共兩章,此出自《鶴鳴》的末章。其首章還有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詩:「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錯」今言磨刀石,實指用以治玉的礪石。
  • 維吉尼亞·伍爾夫:女人、小說、以及「自己的房間」
    讓文藝成為一種生活維吉尼亞·伍爾夫:女人、小說、以及"自己的房間"文丨朱曉映「一個女人,如果要寫小說,必定得有點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這是英國著名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在其名著《一間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1929)中就「女性與小說」發表的高見。這個看似簡單的表述中隱含著並不簡單的女性主義政治。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丨石君中國畫藝術初探
    我說,就刻「他山之石」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語出《詩經·小雅·鶴鳴》。意為其他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 石君本名昌石軍,個頭不高,一頭捲髮,敦厚結實,外形活脫是「石敢當」——那種勇於擔當的基石。近年來,他四處參師求學,常年活躍在京城及其他城市,對於人家的城市,他也就是地道的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