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西方雕塑與我國古代雕塑

2020-12-11 屌人講文化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馬蒂斯渴慕的「安詳」是和諧的,也就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阿拉伯風"。在他的雕塑中通過人體肌肉的扭曲、張力的強調,來增添塑像的觸覺感。與立體主義進行平行探索的,未卷人任何流派的離塑家布朗庫西,通過對所謂「絕對」的追求,開創了一個還原單純性的過程。他集畢生精力探索卵形以及其他單純的形體,去掉雕塑中一切多餘的部分,將形的意義提高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沉睡的繆斯》是布朗庫西追求卵形表現力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個大理石面頰平靠的頭部,造型被簡化為一個表面極其光潔的卵形。

繆斯女神像

在布朗庫西看來,一枚蛋的橢圓形球體形式,正是在生命運動的過程中成形的,因而它是具有生命力的。亨利摩爾評價他時說:「自哥德式藝術以來,歐洲的雕塑上都長滿了青苔、雜草,表面繁瑣累贅的東西蓋住了形體。直到布朗庫西出現,才徹底清除了這些多餘部分,使我們重新有了形體的意識。」20世紀的上半葉是雕塑領域空前活躍的時期,各種風格的雕塑層出不窮,藝術家們採用各種新的藝術觀點和抽象形式,試圖表現一種永恆和絕對的精神。他們對雕塑的體量與空間的關係提出了新的理解。構成主義的加波,塔特林,佩夫斯奈等人在雕塑與建築、工業化、機械化的綜合滲透方面進行的探索,創造了最初的活動雕塑。達達主義多採用虛無主義的破壞性,杜桑將小便池搬進展廳,施威特利用垃圾建立起他的所謂「默茲結構」;他們聲稱要將整個宇宙都帶上。

雕塑與建築

藝術的皇冠,達達主義的徹底的叛逆性格,超越了過去一切藝術觸犯秩序的企圖,它的美學思想成為日後諸多流派創立的初衷和內核。超現實主義即從達達主義發展而來。它注重器官和潛意識中形體的表現,追求藝術的神奇性;探索有機形體的大師阿爾普,試圖用有機體器官的形態去表現大自然的神秘。同一時期,畢卡索的利用廢品所做的集合雕塑與岡薩雷斯的直接焊接金屬雕塑,不僅開創了雕塑中空前的領地,而且帶有原始的神奇意昧。亨利摩爾堪稱這一時期的雕塑巨匠,超現實主義的活躍的藝術環境使他的興趣不再是單一的靜態的形體。他從實體中挖出空洞,製造出虛、空以暴露內部的形體。他在《內在和外在的形式》(1953一1954年)、《斜倚的母親和孩子》(1960一1961年)中將人物的形體透空,從外面的空洞看到內部的形體,實體與虛體互相貫通,內部與外部互相穿插,使具有抽象韻味的作品同時具有人的生命體的內在精神。

亨利摩爾

二次世界大戰後,各流派的觀念和技法被綜合利用,新藝術發展雖然較少凝聚性與明確性,卻十分壯觀。首先流行起孤獨、恐懼、焦慮以及絕望的情緒;這一類作品的突出特徵是引起醜感和恐怖感。而到50年代初,西方藝術又出現了新的轉機,藝術疏離工業與科技的傾向,轉變為對工業、科技、機械的利用與信賴。這段時期,新達達、集合藝術、廢品雕塑、波普藝術以及超級寫實主義「從達達的死灰中復燃起來」。實物的集合,工業廢品的重新處理,新材料的綜合利用,以及用活人體翻制模型等手段,表達了對工業文明的懷疑與讚美,雕塑家們利用電器燈光、雷射、反饋系統以及控制論等原理和材料,大大擴展了光雕塑的虛像體積、反射表現,幻覺性和光學裝置等成果。

西方藝術

我們對西方現代雕塑作了一個極其簡略的介紹。然而要對這段「異常複雜的簡史」作評論真不是一件易事。但對西方現代社會人們心態的了解和藝術的沉思,無疑是有益的。以上簡要地回顧了西方雕塑藝術的發展。我們知道,西方的雕塑與我國的傳統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有著不盡相同之處。作為我們今天學習雕塑來說,除了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外,更應該深知我們民族的「」扎在什麼土壞之中。因而我們更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發展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繼承與發展我們]的雕塑事業。

我國古代雕塑藝術

我國古代雕塑藝術遺產是整個人類文化寶庫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國古代雕塑不但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其輝煌的成就,這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我國古代雕塑主要可分為陵墓雕塑(俑和墓前的石人、石獸等)、石窟及廟宇等宗教雕塑和小型的民間雕刻、民間彩塑等三大類。從我國古代雕塑史來看,最早的雕塑並未成為一獨立的藝術形式,而是附屬於當時的實用工藝(如陶、玉、青銅器等)的製作中。例如,我們在第六章中列舉的《紅陶獸形》《青銅象樽》、《青銅錯金犀樽》等作品就是這類。它首先是一種器皿,同時又是具有實用功能的雕塑藝術品。在我國古代以實用為主的作品中,青銅製品的成就是極為顯著的。

紅陶獸形

青銅製品自我國商周時期就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就已經能夠鑄造出非常精緻的作品了,並且已經具備了雕塑藝術的基本特性。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的文明和審美意識的改變,雕塑藝術開始逐漸地脫離實用工藝而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 在我國秦、漢之前的雕塑,基本上都是與實用工藝品結合在一起得,到了秦漢時期,雕塑藝術作為一種獨立藝術開始大放光彩,但是與實用相結合的作品仍然大量的存在;直到今天也還有不少,不過主流已經改變。

參考資料《中國雕塑》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與西方藝術
    新的藝術觀念支配下的西方現當代雕塑藝術表現出了與傳統中國藝術殊途同歸的趨向,西方民族也愈來愈注重向中國文化中吮取營養。雖然在民俗轉變緩慢的偏僻鄉鎮,由於對傳統式建築、工藝品的需要,民間藝人可能不自覺地藉助傳統方式進行雕塑活動,但是在社會制度變更,社會面貌大為改觀,而人們尚難以發現傳統雕塑之藝術價值的情況下,作為一門獨立藝術的中國現代雕塑,也只能去移植具有系統埋論和技法的西方雕塑。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我國古代雕塑歷史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俑"在我國古代陵慕雕塑中佔有特殊的地位,而且俑的雕塑在我國雕塑史上各時期的變化也非常大。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以其宏大的陣容和雄壯的氣魄,展現出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們的集體智慧,為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史增添了極其光輝的一頁。秦始皇陵兵馬俑,作為俑來說,不論是從數量之多,尺寸之大,還是從塑造、燒制的技術,以及藝術上的成就而論,都實屬罕見。這些陶俑的造型不僅面部的外形特徵各異,而且很注意人物的神態、表情、年齡、性格、服飾冠戴、髮式妝扮等方面的不同表現。
  •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雕塑藝術的交融
    古代民俗雕塑,商業街雕塑,鑄銅人物雕塑 河邊洗衣服人物雕塑,商業街雕塑,民俗人物雕塑 中國的傳統雕塑主要運用意向化手法,在似與不似之間彰顯審美特色。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歷代雕塑藝術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遼西的陶塑裸女像、內蒙古赤峰的水泉陶塑女像,是我國雕塑藝術史上原始雕塑的重大發現,這類作品或許有其他功利性目的,諸如原始神話或巫術等,但仍可將它們視作雕塑作品,在原始社會雕塑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咱們先談談青銅器為主的先秦雕塑,先秦時期青銅器的鑄造在我國文化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商代人面紋方鼎的裝飾也已經顯示出雕塑藝術的顯著特徵。
  • 騎馬人物雕塑,文化藝術雕塑
    雕塑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藝術史上古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歷史傳統與民族文化的濃縮與提煉,展現了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發展脈絡,是中華民族思想、情感、審美體驗的集中爆發。其中,石雕藝術以其粗獷有力、雄渾偉岸的藝術形象獨樹一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藝術文化遺產。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雕塑藝術的歷史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前面所講中,可以看出雕塑藝術的語言,也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雕塑藝術隨著特有語言的確立在古希臘之前的古代埃及(約公元前27一前11世紀),雕塑藝術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作品的數量和規模也比原始時期宏大得多。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陶瓷雕塑概念及發展
    造型藝術,是指「佔有一定空間、構成美感的形象,使人通過視覺來欣賞的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築等,也叫美術」。《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稱造型藝術是「以一定物質材料和手段創造的可視靜態空間形象的藝術,包括建築、雕塑、繪畫、工藝美術、設計、書法、篆刻等種類。它通稱美術,是對美術在物質材料和手段上的造型藝術把握」。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銅馬雕塑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古代相馬學在理論上影響馬的藝術造型,而《銅馬相法》則是雕塑銅馬的標準。可見相馬學深深影響著古代馬的造型藝術。《馬踏飛燕》與名馬式所要求的名馬形象一樣。它是《相馬經》的產物。雖然宣德殿的銅馬早就沒有了,但武威奔馬的出土,又使我們看到失去了的東漢銅馬的影子。這個相馬學是對漢代雕塑馬形象影響的實證,重視「師古人」是中國傳統藝術得以繼承和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形成藝術風格,並使之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
  • 歷史名人雕塑——雕塑藝術源遠流長
    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在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並對人類歷史進程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人物,評價歷史人物對於研究人類歷史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所謂傳統文化,它應該是在一個連續的時空中不斷演變的文化現象,而這個文化現象應該具有文化產品以及生產這些產品的生產者的規模上的量。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女雕塑家作品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十多位女雕塑家創造的藝術品於一九八一年三月,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她們用形象記載著當代的歷史。,這種形式使我們聯想到同古代自在觀音雕像之間的某些聯繫。
  • 西方雕塑文化對中國雕塑近代文化發展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本人就是一名雕塑工作者,對中西雕塑文化發展有一些認識。下面我就舉例說一下西方文化對雕塑藝術,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影響。我不去給大家說什麼專業術語,什麼年代什麼雕塑名人,先說一下國內受到的影響吧!,至此人們開始接受大衛,維納斯藝術形式存在,除去各大雕塑院校不說開人體課程,就連民間雕塑行業都開了人體藝術課程,典型的就像是河北曲陽縣大面積的製作各種各樣的歐式風格雕塑,在短短十餘年間幾乎把西方雕塑存在的或是不存在的都複製雕刻了數十遍,甚至還創新的雕刻了很多西方雕塑原來都沒有實現的雕塑作品,那時候曲陽縣一年出口到西方雕塑歐式雕塑可以說富裕了一代人,興起了一個行業,連接了中西文化對交流斷層。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雕塑的分類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們概括地回顧了雕塑藝術的發展,從幾千年的發展中,可以看到雕塑藝術從開始產生時,在形式上就存在著圓雕和浮雕兩大類。主題性雌塑:雕塑家創作雕塑作品,從主觀願望來說都是具有主題的,這裡我們講的主題性雕塑是指它在城市建築或某一環境中的作用,是揭示建築或環境的主題的;是把建築藝術無法表現出來的思想性,運用雕塑藝術充分表現出來。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雕塑藝術的特性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雕塑,是在立體空間中,運用實體的物質材料進行造型的一門藝術。雕塑藝術和其他門類的藝術形式一樣,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 中國古代體育雕塑之美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中國古代的體育文化活動也不例外。遺留至今的眾多古代體育雕塑生動形象地記錄下古代多姿多彩的體育活動及其中的精神內蘊。作為三維空間造型藝術的中國古代體育雕塑,不僅在對古代體育史的考證、發現、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資料,映現出古代體育現象與活動的真實狀況,也是中國古代體育內涵、體育精神的物化載體和表徵。這些體育雕塑本身也是一件件藝術品,在承負著歷史文化內涵的同時,也閃爍著純粹的藝術之美。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裝置陶瓷雕塑
    ;再次,裝置雕塑陶藝是可變的藝術,藝術家既可以在展覽期間改變組合,也可在異地展覽時,增減或重新組合;最後,裝置陶藝不滿足於單一材質,為了創造具有強大視覺衝擊力的、內涵深邃的作品,藝術家經常使用多種材料綜合應用。
  • 中西雕塑文化的象徵性
    任何一種獨立的文化都有其基本象徵,僅僅觀察同一種藝術類型,也可以看出文化象徵性。因此,中西雕塑藝術之別也可成為中西文化差異性的形象提示。我國的雕塑文化和我國幾千年的發展軌跡一樣,在相當封閉的環境下經歷了漫長的醞釀、萌芽、自我發展、積累成熟的過程之後,與西方開放式文化產生了激烈的碰撞。這種區別不是偶然才發生的,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去分析。
  • 名人雕塑,欣賞名人雕塑藝術的風採
    人物鑄銅雕像,現代藝術銅雕,文化藝術雕塑現代名人銅雕,傳統工藝術雕像,城市景觀雕塑人物雕塑在西方國家歷史也很悠久。從古希臘、羅馬到中世紀、文藝復興及17、18、19世紀,直到20世紀,幾乎遍及各國的大小城市,成為城市建設及其文化的重要組成。在中國,雖然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運至都城鹹陽銷毀,並鑄成12個各重24萬斤的大銅人,排列在阿房宮殿前,但並不似西方那樣自覺將其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
  • 歷史名人雕塑帶你了解人物雕塑的歷史文化
    中國畫的歷史更為悠久,它的演變不僅具有時空上的連續性,而且具有繁衍性,派生出了象白描、工筆、水墨以及山水、人物等分支,這些分支還各有"傳統",其文化景觀更為壯麗。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古代並無肖像雕塑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陶塑雕塑材料
    本文乃作者胖胖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第一次用稜鏡將太陽光析解為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首次揭開了色彩的奧秘。色彩在藝術形式美中作用非常大,色彩也是造型表現中重要的因素,不僅可以表達情感,還具有一定象徵意義。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現代雕塑的序幕開篇
    本文乃作者胖胖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現代雕塑的序幕並非是雕塑家拉開的,它是三位天才的畫家的創舉。他們是高更,馬蒂斯 和畢卡索。實際上在他們之前已有雕塑家在試驗不同的新的表現方法,但都沒有突破性進展。對畫家來說,最有力的條件是不受傳統的雕塑技法的緊固,容易擺脫那些傳統的模式去發揮他們的藝術才能。例如高更從原始藝術中吸取了最單純的造型方法,並且用反自然主義的勻稱比例與象徵性的細節充分的表現個性,從而流露出最樸素的精神境界,這在當時沉悶的藝術界尤如一聲雷鳴而震響了雕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