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正在演奏蕭邦的鋼琴少女,一邊是趙半狄拿起畫筆畫下靈感。
趙半狄又拿起了畫筆!
上世紀90年代,他曾放棄了如日中天的繪畫事業。1999年開始,他的名字和作品與熊貓綁定在一起,甚至連他本人出現在公開場合都在肩上放了一隻熊貓玩偶。2013年7月,他創作了自己與熊貓的最後一幅合影《趙半狄宣告終結「熊貓時代」》,並通過新京報獨家呈現。
如今,他又重拾畫筆。2016年9月12日,趙半狄在成都郊外山泉鎮展開了「中國party·蕭邦」的文化派對,邀約幾十位好友飛抵成都一起見證他的創作過程。
趙半狄告訴新京報記者,這次只是為作品找靈感,這幅當場未創作完的作品將運回北京,至於他什麼時候會完成還是未知數。
現場
邊欣賞蕭邦鋼琴曲邊寫生
從成都市區驅車一個小時左右,經過一段盤山路,步行幾百米,抵達了趙半狄將要進行創作的山腰。一灣碧池,四周綠樹環繞,一架三角鋼琴的三個腳沉沒在水中,鋼琴的一側是在水中支起的畫架和畫布。
十三歲的鋼琴少女吳天珂雙腳浸入池水,彈起了蕭邦。趙半狄則站在不及膝蓋的水中,靠近畫架,一直默默地欣賞演奏。直到蕭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接近尾聲時,趙半狄才拿起畫筆蘸上顏料,一會兒看看演奏者,一會兒在畫布上畫上幾筆。
不一會兒,粉的、白的、棕的線條漸漸出現在畫布上。而後,他又放下畫筆,拿起相機拍著正在演奏的少女。當演奏到蕭邦的練習曲作品25號中的第七首時,趙半狄要求演奏者再演奏一遍,並用相機記錄下了演奏者某個仰頭的表情。
緣起
為新作收集素材、找靈感
與「熊貓」宣告終結後,趙半狄構思了一幅油畫《中國party·蕭邦》,為了收集素材、尋找靈感,他請專做鋼琴演出的好友趙品堯為此安排了這個別出心裁的「水下蕭邦音樂會」。
此次趙半狄邀請來的好友中,有被稱為「完整地收藏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中國本土收藏家張銳、中國油畫的明星收藏家唐炬、曾以近3000萬在拍賣上拿下趙半狄油畫《蝴蝶》的律師劉鋼,還有低調但出手闊綽的女企業家劉蘭等。
其中,收藏家希克一直是趙半狄的知音與重要贊助人,趙半狄的「熊貓奧運會」和電影《讓熊貓飛》等項目都是由希克力推。這次,希克表示,自己會為了趙半狄成為「策展新人」,想要為這幅畫策劃一個展覽。希克說:「我對在創作中有想法的藝術家很有興趣。趙半狄曾是畫家,後來又不是畫家,但現在又是一個畫家。他就是一個有很多想法的藝術家。」
QA
Q:這次為什麼會重拾畫筆?
趙半狄:我懷疑主流價值觀中的所謂「創造力」和「創新」。我並不相信新媒體比老媒體先進,並不相信具象比抽象落後,行為藝術比繪畫藝術先進,所以我拿起了畫筆,重回繪畫。
Q:為何選擇蕭邦?
趙半狄:關於蕭邦,我並不是行家。但是我平時也喜歡聽,尤其是他某首練習曲(作品25號中的一首),我聽出了絕望的神情,所以我讓演奏者又重新彈了一遍。那種絕望很觸動我。
Q:這幅畫什麼時候會完成?
趙半狄:看我的感覺吧。也許很快會畫完,也許我就不畫了。這次主要就是來找找靈感。
新京報記者 何建為 成都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