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年初的一天晚上,周總理正在像往常一樣熬夜辦公,周總理的秘書在這時送來了一封信函,奇怪的是信函沒有署名,只是標註發出地是香港,看完這封信,周總理眉頭緊鎖,沉思良久,很快,他命人連夜向香港發出一封緊急電報,部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寫這封信的人自稱是香港的一位愛國人士,信中說道失傳已久的《五牛圖》近期將在香港的蘇富比拍賣行拍賣,出價十萬港幣,他本想自己將其競拍下來獻給祖國,可因為囊中羞澀,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只能寄希望於祖國能夠出資購回。
看到信後的周總理一方面很感動,另一方面感到了事情的緊迫性,隨後他做出了嚴密的部署安排,向文化部發出命令:第一立即派專家到香港對文物進行鑑定,若是真品,立即收購。第二收購後要派專人護送《五牛圖》回北京,確保文物的安全。第三,文物到達北京後必須交由條件好的文物單位妥善保管。緊接著,周總理連夜向新華社香港分社發去了一封緊急電報,上面只有八個字「不惜代價搶救國寶」。
說道《五牛圖》為什麼這麼珍貴,要先從《五牛圖》的起源說起,《五牛圖》是我國唐代的一位宰相韓滉的紙質代表畫作,創作時期大約在公元750年左右,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通過時間來看,懂行的人就應該知道,在文博界有這麼一句話「紙壽千年絹八百」,意思是說紙質文物能夠存放超過一千年那已經是十分罕見了。而這幅《五牛圖》能夠保存至今已經是難能可貴珍品和國寶。
經過專家評定,這幅畫是現存最古老的紙本中國畫,除此之外,這幅畫還有一個名號叫:中國繪畫史上僅有的一幅以黃牛入畫的孤品。
《五牛圖》誕生以後,歷經了幾個朝代的變遷,在整個北南宋時期被收藏於皇宮內院,史上有名的『書畫皇帝』宋徽宗就是它可考證的第一位收藏者,隨著金兵南下,靖康之恥之後北宋滅亡,《五牛圖》也在戰亂中流落民間,幾次易主。據記載到了元朝,它曾被書畫家趙孟頫收藏,明朝的時候又先後被大收藏家項元汴與宋犖收藏,再後來《五牛圖》失蹤,很長時間人們再也沒有見過這幅畫。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帝得到了這幅《五牛圖》,乾隆對這幅圖十分喜愛,據專家統計,乾隆先後在這幅圖上一共寫下了三篇跋文五首七絕詩。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大肆掠奪中國財寶,有的被他們運回自己的國家收藏,有的直接被拍賣,而《五牛圖》再次下落不明。
然而半個多世紀後,香港卻突然傳出了拍賣《五牛圖》的消息,原來當年雖然搶走了大量的財寶,《五牛圖》也在其中,但是沒文化的八國聯軍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幅圖的珍貴性,當做普通的畫給賣了,幾經輾轉,這幅圖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流落到香港到了香港企業家吳蘅蓀手裡,可惜的是此時的吳蘅蓀已經面臨破產,自己實在是沒有能力再留著這幅圖了,為了給國寶找一個好的歸宿,吳蘅蓀決定公開拍賣《五牛圖》,但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這幅圖被那個財大氣粗的外國人買去,《五牛圖》將面臨流落海外的風險。
在這危機關頭,周總理想到一個人,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的秘書黃作財,而他的哥哥是駐香港分社的社長黃作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廣東地區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國際小組負責人,此後的黃作梅混跡在香港,在當地算得上是一個社會名流,並在香港經營了一個文物收購小組,經過他的運作,一大批文物都順利的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香港還處於英國人的殖民統治時期,社會上隱藏著各種勢力,有從大陸潰敗的國民黨官兵,也有各路的黑幫,還有不少特務出沒,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瞄準了香港的文物市場,希望從中大撈一筆,像《五牛圖》這樣的珍寶很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黃作財和黃作梅經過商量,決定由他們兩個人出面購買《五牛圖》,但是《五牛圖》起拍價就是十萬港幣,這在當時的新中國來看,不是一筆小數目,而黃氏兄弟就在為錢著急的時候,周總理寫來一封信,信中說道:只要《五牛圖》是真品,就可以去中國銀行拿錢,這下資金的問題算是解決了。
後期黃氏兄弟經過打聽知道,遠在臺灣的國民黨也對這幅圖十分感興趣,蔣介石派專人到達香港,並且攜帶了大量的資金,護送《五牛圖》回臺灣的船隻都已經準備好了,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不久之後,黃作梅神秘失蹤,而黃作財也感覺到不管他去哪裡,身後都有人跟蹤,此時的黃作財意識到,蔣介石不想光明正大的來場較量,還是玩他的老把戲出陰招,想要暗中掃除競爭者,看來自己的哥哥黃作梅已經遭到毒手了。
冷靜下來的黃作財想到一個辦法,他聯絡各界人士,放出消息稱這次拍賣的《五牛圖》其實是件贗品,這個消息一出,競價者紛紛要求驗貨,拍賣時間被推遲了半個月,而此時的黃作財假裝已經對《五牛圖》失去興趣,不再頻繁的出入拍賣行,為了騙過國民黨特務,黃作財更換姓名變換身份成為一名古董商人去收文物,在收購文物期間,黃作財打聽到國民黨方面已經加緊了對《五牛圖》的收購,蔣介石甚至說道不管這幅圖是真是假,都要搶在大陸收購之前將《五牛圖》帶回臺北。
此時距離拍賣的時間越來越近,哥哥黃作梅還是下落不明,情急之下,黃作財決定隻身一人前往拍賣行,趕在拍賣之前提前完成交易,但是黃作財還是晚了一步,當他到達拍賣行的時候,國民黨方面的人已經到了,帶著裝有巨款的皮箱徑直走向經理的辦公室,財大氣粗的國民黨特務拿出大把的美元說道:《五牛圖》我現在就要!黃作財趕緊衝進來說道,這幅圖我要了,我可以出比他們更高的價錢,但是經理說道:這《五牛圖》已經被人買走了!
聽到這個消息,黃作財半天沒有緩過神來,難道籌劃那麼久的計劃就這麼落空了嗎,帶著失落的情緒黃作財回到了新華社分社,剛進門黃作財就聽到裡面傳出了一個興奮的聲音說道:沒錯,這就是真跡《五牛圖》,說話的正是黃作財的哥哥黃作梅。
原來之前消失的黃作梅收到一封緊急電報,上面寫著:黃梅滿香江,無事惹芬芳,黃作梅立即就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為了能夠順利的完成任務,黃作梅決定瞞著弟弟暗中收購《五牛圖》,黃作梅暗中與吳蘅蓀進行交易,看到黃作梅的到來吳蘅蓀心裡的石頭也放了下來,原來吳蘅蓀也不希望《五牛圖》流落海外,很快便答應了與黃作梅進項交易,最後以六萬港元的價格成交。
得到《五牛圖》之後,經過兄弟兩人商量,決定由黃作財當天夜裡便將國寶秘密護送回北京,當北京的專家小心翼翼的打開這幅《五牛圖》的時候,發出了惋惜的聲音,原來這幅圖已經是千瘡百孔,五頭牛的身上竟然有大大小小上百個孔洞,五十年代初,我國還沒有完善的修復技術,只能是小心保管,直到20多年後,1977年這件國寶的修復任務才終於開始,經過修復,這幅《五牛圖》才煥然一新,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