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故宮迎來建城600周年。「故宮」它僅設亭臺樓閣,卻擁有帝王將相。它曾是權力的象徵,又見證了帝制的終結。它擁有600年的時光,又似乎凝固為一瞬。它過於浩瀚,卻又居於一隅。它是一座城,又不僅僅是一座城。故宮誕生600周年,共同感知故宮的宏大與精妙、四季與永恆,探尋這座城池凝聚的中華文明之美。
公元1420年
紫禁城正式建成
從明成祖朱棣
到清末愛新覺羅·溥儀
這裡一共住進24位皇帝
紫微正中,天帝之所
皇家重地,禁止出入
紫禁城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謎
公元2020年
這座宮殿已經600歲了
但我們對它有了自己的愛稱——「故宮」
紫禁城是如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和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佔地72萬平米,建築面積17萬平米
是凡爾賽宮十倍、白金漢宮的十倍
聖彼得堡冬宮九倍、羅浮宮的四倍
整座紫禁城
四座城門,四隅角樓
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
現存宮殿980餘座,房屋8728間
北京紫禁城
這座巍峨宮苑背後
傾注著太多工匠的心血與命運
最終集古代建築工藝最高成就於一身
沉浸在歷史長河中不言一語的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皆為匠心凝聚
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我國有3410座博物館,在這之中,無論是從年參觀人數上看,還是從網際網路平臺的點讚數上看,故宮博物院都可以算是最具人氣的博物館。
古老的故宮尤其受年輕人的歡迎。2019年,故宮博物院的接待觀眾數量突破1900萬人次,其中40歲以下的年輕觀眾數量佔全年觀眾總數的56.15%。中國旅遊研究院和馬蜂窩旅遊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故宮在2019年國內自由行景點熱度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成為最受國內年輕遊客歡迎的景點。
▲圖片來源:微故宮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在網上人氣滿滿,微博話題閱讀量已經突破2億,有網民感慨:「雖然故宮600歲,但依然年輕美麗。把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紫禁城今昔對比。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有人說,故宮600年「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據此前發布的計劃,故宮博物院將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時推出系列展覽,拿出多件「壓箱底」的館藏文物讓觀眾一飽眼福。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故宮原定的活動安排。
受疫情影響,故宮雖然短暫地關上了門,但打開了「雲直播」的窗。為了一解觀眾的相思之苦,4月5日,故宮首次開啟「雲直播」。直播吸引了超過2.4億人次關注,是2019年全年參觀人數的12倍之多!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故宮博物院以「重啟的故宮·夏日的幽靜」為主題,帶領觀眾體驗紫禁城夏日的幽靜,感受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豐富內涵。
4月30日,故宮宣布5月1日起恢復預約開放,消息讓不少人心動不已。
▲明嘉靖 五彩魚藻紋蓋罐。圖片來源:微故宮
為了過好600歲生日,故宮幹了不少大事兒。
舉辦學術性、公共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讓觀眾與文化相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素養的訴求不斷提升。故宮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磚木結構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現有藏品總量達180餘萬件,堪稱藝術的寶庫,從前些年的「故宮跑」也不難看出,故宮通過舉辦有趣味、有知識、有新鮮感的展覽和講座,讓文物重新煥發活力,讓博物館不再沉悶。
▲虛擬復原的延禧宮「爛尾樓」靈沼軒。圖片來源:微故宮
數位技術使文物煥發嶄新光彩,幫助更多觀眾近距離感受文化瑰寶。近年來,依靠「數字故宮」的建設,網民可以通過5G+4K超高清、互動體驗、場景沉浸等創新形式,足不出戶地看到故宮白雪紅牆的琉璃世界,還可以身臨其境地逛故宮、看展覽、賞文物、學歷史。
「跨界」之思+「網紅」之勢,故宮以開放的姿態讓人們愛上傳統文化。從口紅、日曆到烤鴨、冰棍,再到遊戲和綜藝,一系列跨界文創產品卸下故宮莊嚴肅穆的刻板形象,打破古今界限,讓文化以一種有趣的方式走入年輕人的心田,在人們心中種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故宮貓文創產品。圖片來源:故宮淘寶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認為,下一個600年要繼續建設「四個故宮」。其中,平安故宮是基礎,學術故宮是核心,數字故宮是支撐,活力故宮是根本。
▲東六宮裡的奇花異草。圖片來源:微故宮
在保證文物安全的基礎上,下一個600年的故宮要繼續壯大故宮學研究隊伍、擴大開放面積、加強文物線上虛擬展示、推出更多文創產品、增加公益活動,力求更好地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也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展體驗。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2025年故宮開放空間將達85%。故宮文物建築經過逐步維修保護,從2002年開始逐漸擴大開放面積。2014年故宮的開放面積還不足總佔地面積的50%,此後隨著慈寧宮、壽康宮、東華門等區域的陸續開放,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拓展至80%。2025年,故宮博物院將迎來百年院慶,開放空間將達到85%。
▲圖片來源:微故宮
2020年內將至少完成6萬件文物的數位化採集工作。數位化是文物連接歷史與現代甚至未來的重要方式。目前故宮已完成幾十萬件院藏文物的數位化信息基礎採集工作,2020年內將至少完成6萬件,最終建立起「數字故宮」資源庫,搭建數字網絡保障平臺。
▲點擊進入【全景故宮】
希望紫禁城的下一個600年,人們參觀博物館不再是「到此一遊」,而是做足了功課,細細品味,靜靜汲取文化的營養,感受文化的魅力。
600歲的故宮,還年輕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