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數據,見證風雲600年的紫禁城

2020-09-05 博龍典藏

2020年,故宮迎來建城600周年。「故宮」它僅設亭臺樓閣,卻擁有帝王將相。它曾是權力的象徵,又見證了帝制的終結。它擁有600年的時光,又似乎凝固為一瞬。它過於浩瀚,卻又居於一隅。它是一座城,又不僅僅是一座城。故宮誕生600周年,共同感知故宮的宏大與精妙、四季與永恆,探尋這座城池凝聚的中華文明之美。

公元1420年

紫禁城正式建成

從明成祖朱棣

到清末愛新覺羅·溥儀

這裡一共住進24位皇帝

紫微正中,天帝之所

皇家重地,禁止出入

紫禁城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謎


公元2020年

這座宮殿已經600歲

但我們對它有了自己的愛稱——「故宮」

紫禁城是如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和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佔地72萬平米,建築面積17萬平米

是凡爾賽宮十倍、白金漢宮的十倍

聖彼得堡冬宮九倍、羅浮宮的四倍


整座紫禁城

四座城門,四隅角樓

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

現存宮殿980餘座,房屋8728間


北京紫禁城

這座巍峨宮苑背後

傾注著太多工匠的心血與命運

最終集古代建築工藝最高成就於一身

沉浸在歷史長河中不言一語的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皆為匠心凝聚


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我國有3410座博物館,在這之中,無論是從年參觀人數上看,還是從網際網路平臺的點讚數上看,故宮博物院都可以算是最具人氣的博物館。

古老的故宮尤其受年輕人的歡迎。2019年,故宮博物院的接待觀眾數量突破1900萬人次,其中40歲以下的年輕觀眾數量佔全年觀眾總數的56.15%。中國旅遊研究院和馬蜂窩旅遊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故宮在2019年國內自由行景點熱度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成為最受國內年輕遊客歡迎的景點。

▲圖片來源:微故宮

600歲,生日快樂!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在網上人氣滿滿,微博話題閱讀量已經突破2億,有網民感慨:「雖然故宮600歲,但依然年輕美麗。把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紫禁城今昔對比。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有人說,故宮600年「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據此前發布的計劃,故宮博物院將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時推出系列展覽,拿出多件「壓箱底」的館藏文物讓觀眾一飽眼福。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故宮原定的活動安排。

受疫情影響,故宮雖然短暫地關上了門,但打開了「雲直播」的窗。為了一解觀眾的相思之苦,4月5日,故宮首次開啟「雲直播」。直播吸引了超過2.4億人次關注,是2019年全年參觀人數的12倍之多!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故宮博物院以「重啟的故宮·夏日的幽靜」為主題,帶領觀眾體驗紫禁城夏日的幽靜,感受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豐富內涵。

4月30日,故宮宣布5月1日起恢復預約開放,消息讓不少人心動不已。

▲明嘉靖 五彩魚藻紋蓋罐。圖片來源:微故宮


為了600歲這一年……

為了過好600歲生日,故宮幹了不少大事兒。

舉辦學術性、公共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讓觀眾與文化相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素養的訴求不斷提升。故宮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磚木結構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現有藏品總量達180餘萬件,堪稱藝術的寶庫,從前些年的「故宮跑」也不難看出,故宮通過舉辦有趣味、有知識、有新鮮感的展覽和講座,讓文物重新煥發活力,讓博物館不再沉悶。


▲虛擬復原的延禧宮「爛尾樓」靈沼軒。圖片來源:微故宮

數位技術使文物煥發嶄新光彩,幫助更多觀眾近距離感受文化瑰寶。近年來,依靠「數字故宮」的建設,網民可以通過5G+4K超高清、互動體驗、場景沉浸等創新形式,足不出戶地看到故宮白雪紅牆的琉璃世界,還可以身臨其境地逛故宮、看展覽、賞文物、學歷史。


「跨界」之思+「網紅」之勢,故宮以開放的姿態讓人們愛上傳統文化。從口紅、日曆到烤鴨、冰棍,再到遊戲和綜藝,一系列跨界文創產品卸下故宮莊嚴肅穆的刻板形象,打破古今界限,讓文化以一種有趣的方式走入年輕人的心田,在人們心中種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故宮貓文創產品。圖片來源:故宮淘寶

展望下一個600年……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認為,下一個600年要繼續建設「四個故宮」。其中,平安故宮是基礎,學術故宮是核心,數字故宮是支撐,活力故宮是根本。


▲東六宮裡的奇花異草。圖片來源:微故宮

在保證文物安全的基礎上,下一個600年的故宮要繼續壯大故宮學研究隊伍、擴大開放面積、加強文物線上虛擬展示、推出更多文創產品、增加公益活動,力求更好地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也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展體驗。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2025年故宮開放空間將達85%。故宮文物建築經過逐步維修保護,從2002年開始逐漸擴大開放面積。2014年故宮的開放面積還不足總佔地面積的50%,此後隨著慈寧宮、壽康宮、東華門等區域的陸續開放,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拓展至80%。2025年,故宮博物院將迎來百年院慶,開放空間將達到85%。

▲圖片來源:微故宮

2020年內將至少完成6萬件文物的數位化採集工作。數位化是文物連接歷史與現代甚至未來的重要方式。目前故宮已完成幾十萬件院藏文物的數位化信息基礎採集工作,2020年內將至少完成6萬件,最終建立起「數字故宮」資源庫,搭建數字網絡保障平臺。

▲點擊進入【全景故宮】

希望紫禁城的下一個600年,人們參觀博物館不再是「到此一遊」,而是做足了功課,細細品味,靜靜汲取文化的營養,感受文化的魅力。

600歲的故宮,還年輕著呢!

相關焦點

  • 紫禁城600年,如何一展看盡600年風起雲湧?怎樣從皇家的視角看故宮?
    2020年,曾經先後住過24位皇帝的紫禁城,600歲了。 600年間,它見證了明清的朝代更迭,見證了數不清的皇家風雲、後宮纏鬥。 600年間,它見證了歷史洪流的奔騰向前,見證了北京(中國)的古往今來、前世今生。
  • 見證「金」彩 雲遊紫禁城 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 3日正式發行
    央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 600 年,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於8月3日發行了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3日下午,該套紀念幣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啟幕,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副院長婁瑋、任萬平,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保衛局)副巡視員胡富堂,中國金幣總公司董事長牟善剛、總經理井軍、副總經理邵軍志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商業銀行代表,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 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
    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時間:2020-09-10 1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這600年間,紫禁城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
  • 美輪美奐,紫禁城600年
    穿越600年相約紫禁城萬眾期待的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日正式發行在等待項目發行之際先與大家共賞一組精美圖片快來收藏轉發吧北京紫禁城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治朝為紫禁城宮殿重心所在
  • 600歲的紫禁城
    紫禁城規模恢廓,意象深遠,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中具有突出、重大、豐富的歷史價值。在600年的傳承中,尤其是在成為故宮博物院的95年,其所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滋養著大眾的心靈,堅定著我們的文化自信。本版特刊發一組文章,講述一直呵護這一民族瑰寶的人與事。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之前總聽到紫禁城600年,原來今天才是官宣」「願你丹宸永固,下一個600年更好!」……在微博評論區裡,一句句祝福飽含了網友對故宮的熱愛與期許。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
  • 武當山文物現身紫禁城600年大展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上,著名的金甌永固杯吸引了觀眾駐足。長江日報駐京記者柯立 攝作為紫禁城600歲壽辰的壓軸大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受觀眾熱捧,其中三件出土於湖北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龐灣村武當山琉璃官窯遺址的琉璃建材,無聲訴說著故宮與武當之間的神秘關係。
  • 武當山文物現身紫禁城600年大展
    作為紫禁城600歲壽辰的壓軸大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受觀眾熱捧,其中三件出土於湖北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龐灣村武當山琉璃官窯遺址的琉璃建材,無聲訴說著故宮與武當之間的神秘關係。故宮相關策展人介紹:此次展出的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每一件都經過了策展團隊的精心挑選,其中不少為首次展出,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籌展組反覆確診和推敲,力求濃縮紫禁城600年風雲變遷。湖北習家店三件文物亮相記者逐一賞閱展出文物,發現絕大部分是故宮自身館藏。
  • 淺議「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的收藏價值
    在海內外民眾和收藏者下,經故宮博物院授權,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發行的「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已經如期和大家見面。這張結合十多項國家級貨幣防偽技術,尤其是承載了紫禁文化價值的「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一經推出,就受到大眾的青睞。有人買來用作紀念,有人買來作為禮贈,也有人買來當作收藏投資。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的收藏投資價值。
  • 武當山文物現身故宮「紫禁城600年大展」
    (圖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修成的紫禁城今年迎來600歲。記者柯立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訊(駐京記者柯立)作為紫禁城600歲壽辰的壓軸大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受觀眾熱捧,其中三件出土於湖北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龐灣村武當山琉璃官窯遺址的琉璃建材,無聲訴說著故宮與武當之間的神秘關係。
  • 600歲紫禁城最大的煩惱:太紅了!
    從午門西馬道進入展廳,256米長的展線上,紫禁城600年的時光徐徐展開。展覽選取600年中18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展現紫禁城時序輪迴中的變與不變。西雁翅樓、午門正樓、東雁翅樓三個展廳,講述了紫禁城從營建到明清兩代建築格局與風格的變化,再到對外開放的600年曆程。
  • 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
    正式宣告紫禁城的落成。600年過去,紫禁城已經從皇家宮殿轉變為人民的博物館;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紀念自然也應由人民共襄盛舉才更有意義。雖然,受疫情影響,故宮博物院許多原定的紀念活動計劃受到了影響,但故宮人一直在積極行動,攻堅克難、守正創新,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 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
    正式宣告紫禁城的落成。600年過去,紫禁城已經從皇家宮殿轉變為人民的博物館;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紀念自然也應由人民共襄盛舉才更有意義。雖然,受疫情影響,故宮博物院許多原定的紀念活動計劃受到了影響,但故宮人一直在積極行動,攻堅克難、守正創新,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 紫禁城600歲啦,它見證了二十四位皇帝的榮辱興衰
    ,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公元1406年,明永樂皇帝朱棣號令,在北京修建一座宮殿, 公元1420年,紫禁城建成。風雪中的紫禁城公元2020年,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宮殿,迎來了
  • 600年時光刻在1張紙上?綠瓦紅牆、金玉交輝,還能AR看紫禁城
    永樂十八年(1420)十一月,北京宮殿竣工,紫禁城的高牆深院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歷經明清兩代,見證朝代興衰;從北平到北京,風雲幾度變幻,這座紅牆綠瓦的宮城依舊矗立,保持著它一如既往的巍峨雄偉。斯人已去,宮牆猶在。
  • 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發行
    原標題: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發行 背面圖案有何寓意?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3日,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紀念幣作為一種有形的文化載體,大家在傳播過程中,也是在不斷地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600年紫禁城又雙叒叕上熱搜?這回收藏圈都驚呆了
    藏於家中,世世代代都能隨時品味中華文化璀璨的歷史,近距離欣賞600年紫禁城之美。紀念紫禁城600周年郵票收藏價值滿滿2020年最具投資意義的黑馬《百年紫禁城》珍郵套裝 特惠價:398元/套《巍巍紫禁城》珍郵套裝 特惠價:598元/套《百年紫禁城》+《巍巍紫禁城》
  • 故宮的600 年: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
    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恰逢其建成600年整。故宮擁有眾多的皇宮建築群、文物、古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最典型的象徵,見證了中國歷史文明發展。故宮,是一個擁有600年歷史的文化符號,亦是一部可見的中國文化史。
  • 紫禁城600年,我們一同走進無價之城
    從1420年到2020年,紫禁城歷經六百年風雨。它默默見證了朝代更迭、榮辱興亡,西風東漸,振興中華的歷程。這座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的無價之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中國人的文化財富,也是世界的文化財富。
  •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
    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名字定了!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1773年,這是它在二百多年來首度與公眾見面,因其脆弱的表面狀況,以後恐怕也不容易再有機會公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