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比亞迪唐搶鏡了!偉大中國工程配強大國產車

2020-12-21 唯電徑話

今天上午9時,被英國《衛報》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昨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並剪裁,中央電視臺直播車搶先上橋一睹其風採。

比亞迪旗艦插電式混合動力SUV——唐,早在幾年前被央視相中為直播車,並多次在執行重大事件拍攝時露臉。2016年的10月17日,中國航天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成功發射,便有眼尖的小夥伴發現,一路擔任直播攝像的車輛是比亞迪唐。攝像車拍攝進直播畫面是常有的事,為什麼這次偏要說是比亞迪唐搶鏡了呢?

因為,根據官方宣傳,這次搶先行駛的主角車輛是上面這輛。

新聞報導中講到,這輛紅色的、車頭比普通款式logo放大了一倍的某空調品牌純電動雙層大巴是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的第一輛大巴車。徑話估計這是跟今天早上正式運營的大橋進口穿梭巴士(然而今天早上還壞車了)做比較,但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第一輛行駛在港珠澳大橋的巴士,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數,沒錯——就是比亞迪K8S。

狗年央視春晚珠海分會場,比亞迪無人駕駛車隊及遮住了logo的純電動雙層大巴馳騁在港珠澳大橋上,展現比亞迪綠色科技創新成果,為全國人民送上暖春祝福。無論是春晚的大巴還是直播車的大巴,都是依靠著央視做宣傳,也沒必要深究,共同為祖國「超級工程」喝彩就好。但是,有眼更尖的小夥伴發現了,即便已有指定的宣傳車輛,實際用作拍攝工作的新聞直播車,依然是比亞迪唐。

比亞迪唐全球首創的VtoL雙向逆變充放電技術,能在新聞直播時提供長時間穩定的220V交流輸出,用作新聞直播特種車再合適不過,無論宣傳車輛設定為誰,比亞迪依舊是王者。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再一次彰顯我國世界級基礎設施建設實力,希望有更多像華為、比亞迪一樣的中國企業,帶動中國企業的真正崛起,為中國製造自信正名。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大事件」,比亞迪百輛車在橋面無人駕駛,網友:爭氣
    近日,最火的事件應該就是港珠澳大橋與10月23號正式通行了,這座被世界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的橋,也為我們中華民族狠狠地爭了次光。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時代」,比亞比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目前更是有10款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市銷售,同時來自10月25日的新聞稱「比亞迪首批純電動巴士已經交付尼泊爾」,這則新聞也是為我們國產汽車爭了光,怪不得網友紛紛評價:比亞迪,真爭氣!所以100輛比亞迪汽車同時以無人駕駛的狀態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也是自身實力的一種展現。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超級工程國企力量(附參建單位名單)
    原標: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盤點超級工程中的國企力量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分享]港珠澳大橋非通航段資料下載
    外國曾斷言,「中國人不行」來源:建築管理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 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 習近平出席儀式 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 習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港珠澳大橋 這10件事你要知道 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 它的建成與通車,讓粵港澳三地之間的往來更加方便了。但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關於它,還有很多事情你要知道!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今天,我國的港珠澳大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聲令下,正式通車了。可喜可賀!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  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大灣區建設加速器——香港各界人士積極評價港珠澳大橋通車
    新華社香港10月25日電(記者 郜婕)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受到香港社會高度關注。香港各界人士認為,港珠澳大橋便利三地交通,不僅為香港運輸、旅遊等諸多行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更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1.港珠澳大橋簡介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
  • 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 「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正逐漸形成
    2009年3月1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階段勘察設計合同籤約儀式暨勘察設計工作啟動儀式在珠海舉行,禮炮齊鳴。籤約結束後,鑽探船就將開始鑽探,籌劃多年的港珠澳大橋終於正式進入工程外業勘探階段。
  • 港珠澳大橋有什麼意義?真正作用有哪些?
    在了解到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的消息後,他顯得非常期待。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史欣向稱,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對香港、澳門和珠海最為直觀的影響是,三地人員的往來將更為便捷。  港珠澳大橋通車前,陳偉崙要從香港或深圳到珠海開會,需要乘船,耗時在75分鐘左右,並且通行會受到天氣影響。如果從陸路前往,則需要繞道東莞虎門大橋,車程在3小時左右。
  • 「港珠澳大橋」特別郵票30日正式發售
    10月23日,在位於中環的香港郵政總局,一名香港居民在展示正式首日封。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舉行。香港郵政當日開始發售「港珠澳大橋」特別郵票的正式首日封,每個售價1.3港元。這套以「港珠澳大橋」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將於本月30日在港推出發售。
  • 央行將於10月24日發行港珠澳大橋通車銀質紀念幣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10月23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18年10月24日發行港珠澳大橋通車銀質紀念幣1枚。該銀質紀念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一、紀念幣圖案(一)正面圖案。該銀質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並刊國名、年號。(二)背面圖案。
  • 《天開海嶽》帶你走近港珠澳大橋
    會議由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作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李巖、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魯敏、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以及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文崗等港珠澳大橋建設方代表,白燁、黃傳會、範詠戈、何向陽、李朝全、王山、楊曉升、劉瓊等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活動。現場特別邀請到了《天開海嶽——走近港珠澳大橋》一書中的重要人物,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滿百日 出入境旅客超過410萬人次
    央廣網珠海2月2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施陽春 王相國)1月31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滿100天,據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珠海公路口岸已累計驗放出入境旅客超過410萬人次,港澳居民出入境人數穩步增長,其中香港居民佔比近30%;驗放車輛超過10萬輛次。
  • 中國總部位於重慶的林同棪國際集團為港珠澳大橋建設當了十年...
    俯瞰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記者 鄭宇 攝(本報資料圖片)重慶日報消息,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全長55公裡,其中包括29.6公里海中主體工程的大橋,創造了400多項專利、7項世界之最,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港珠澳大橋官方給出的參建單位名錄裡,林同棪國際集團(下稱林同棪國際)出現在設計及施工諮詢一欄中。換句話說,這家中國總部位於重慶的公司,也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立下了汗馬功勞。
  •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中國奮鬥者——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像
    新華社廣州10月26日電 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中國奮鬥者——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像  新華社記者周強  歷經6年前期設計、9年建設,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於10月23日宣布正式開通。
  • 港珠澳大橋今日通車 三地人民為這個夢想奮鬥了35年
    心系「中國結」 三地夢共圓   港珠澳大橋今日通車 三地人民為這個夢想奮鬥了35年  李妍、陳治家青州航道橋上的「中國結」,已經成為港珠澳大橋的「地標性」景觀。  在解決海上橋梁的耐久性問題上,科研人員創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防腐防震措施,系統地保障了港珠澳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達到120年,打破了中國通常的「百年慣例」。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朱永靈:伶仃洋上「作畫」 大海深處「穿針」
    在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書記朱永靈(見圖。丘文惠攝)看來,港珠澳大橋是有溫度、有生命的,他的使命就是和大橋共同成長。  去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當時還是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的朱永靈激動萬分。10餘年,他與這座橋朝夕相伴,為之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  2004年3月,剛剛40歲出頭的朱永靈被粵港澳三方聘為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前期辦」人員十分精幹,組織架構也十分簡單,僅設「工程技術組」「綜合事務組」,朱永靈就帶著這兩個組投入到這項「世紀工程」中。
  • 香港政界人士高度評價港珠澳大橋開通意義
    香港政界人士高度評價港珠澳大橋開通意義:以大橋溝通人心增強對國家向心力中新社香港10月23日電 (阮曉)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23日在廣東珠海舉行,標誌著在「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歷經8年成就的大型跨境基建工程正式啟用
  •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小故事,你知道嗎?
    自順利通車以來,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客流量屢創新高。據港特區政府出入境和運輸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僅周末兩天的客流量已超過18.8萬人次。當眾人驚嘆這個被譽為世界超級工程的項目時,鮮有人知,這個技術標準收首屈一指的橋隧組合項目在建設當初,無論建設條件、環保要求、管理協調,還是運營後的服務保障,均對該項目提出巨大考驗:作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長達120年,僅橋梁鋼箱梁部分總用鋼量就達到42萬噸,港珠澳大橋口岸位於珠澳口岸人工島,處於高溼度、高鹽霧的腐蝕環境,因此,防腐、防風、防震是必須要解決的三大技術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