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得知道流行唱法具體指的是什麼?
流行唱法,通過流行這兩個字,我們大概就能明白通俗來說就是當下潮流的唱法。我們現在喜歡聽的歌曲都屬於流行歌曲。
流行音樂又稱輕音樂,發源於西方。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在美國出現了一種以都市生活為中心,結合美國黑人音樂與白人鄉村音樂風格,在創作上有意識地把旋律和伴奏加以簡化,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適合城市市民興趣、愛好的音樂與演唱形式。它的風格形式多樣,其實包括從黑人舞曲中吸收節奏特性的搖滾樂、爵士樂、迪斯科音樂,以及城市民謠風格的音樂與歌曲,輕歌劇等。
這種簡明直率的音樂形式,帶有自娛自樂的色彩,適合更多的演唱者和聽眾,尤其是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很快在全世界迅速流傳開來。
在流行音樂創作風格方面,世界上許多國家不論是從藝術形態、創作技法,還是表現與運作方式上,大多在承襲著西方的模式。但在發展過程中,許多國家與地區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形成各自的特色。同時還出現了流行音樂與嚴肅音樂、古典音樂的音樂元素相融合,使得流行音樂在保留整體形態的前提下,出現風格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流行歌曲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
由於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的得天獨厚,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成為我國早期流行歌曲的生產、製作和消費中心。
六七十年代,港臺流行唱法興起,為中國內地流行唱法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鄧麗君的歌聲傳入內地,中國內地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唱法開始出現,也是在「港臺流行歌曲」的影響下,國內一些音樂從業人員紛紛轉向流行歌曲的製作,演唱和推廣。
一股「流行歌曲熱」席捲全國。
20世紀90年代之後,中國內地流行音樂開始進入成熟期。但是唱法上基本還是籠罩在港臺的陰影中,抒情化的演唱一統天下。
近年來,隨著歐美流行音樂的長驅直入,內地流行演唱在很大程度上出現了與國際接軌的狀態,西方的索爾唱法、爵士唱法、說唱等唱法紛紛融進了中國本土音樂中。特別是一些後起的新生代歌手,他們的演唱幾乎將中國作品和歐美唱法結合得天衣無縫了。
對於今天的流行歌手來說,僅僅只會唱幾首歌或模仿幾種聲音的水平早已不能適應當今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了,要想更好地在流行歌壇有所發展,必須掌握多種風格的演唱精華,必須提高對當代流行音樂的全面認識。
流行歌曲特點是聲音自然,形式靈活,中聲區使用真聲,高聲區一般使用假聲。很少使用共鳴,故音量較小。演唱時必須藉助電聲擴音器,演出形式以獨唱為主,常配以舞蹈動作、追求聲音自然甜美,感情細膩真實。流行唱法提倡歌者個性的張揚,而不拘泥於固定的演唱標準。
音樂的唱法主要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氣息的運用
無論是美聲、民族、還是流行唱法,要達到優美動聽的聲音效果必須要有正確的氣息來支持。美聲唱法採用腹式呼吸,胸腔共鳴得到運用,聲音就比較洪亮,音色渾厚而飽滿。民族唱法則採用丹田運氣,講究氣息「一條線」,即從小腹處一直到上口腔,聲音都要集中,發音就自然而明亮。民族唱法的氣息深而不僵,活而不淺,最講究呼吸氣口。美聲唱法由於旋律直而拐彎處少,氣息能夠保持在深處位置。所以二者都要求深呼吸,但深度不同。流行唱法的氣息不需要那麼深,更注重一個情感的傳達。
(二)共鳴腔體的運用
如果說呼吸是聲音的動力,那麼共鳴則是聲帶與氣流共振,使聲音達到宏亮豐滿、悅耳的效果。美聲唱法在歌唱中採用的是整體共鳴,就是把歌唱時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即頭腔、喉咽腔、鼻腔、口腔共鳴等。而民族唱法則只用部分共鳴,因為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語言為基礎,以行腔韻味為特點,注重聲音的靠前與集中,靠前集中的位置越高,音色越清脆明亮,唱到高音時強調腦後音,即美聲唱法中的鼻咽腔共鳴。民族唱法的發聲靠前,俗稱「面罩」唱法,而美聲發聲靠後,聽起來聲音飽滿、很厚實。流行的話,發聲的位置在這兩者發聲位置的中間,共鳴腔體都會用到,看情況而定,高音多用假聲,聲音較輕。
(三)喉嚨的打開度
三種唱法都講究聲音的上下貫通,流暢自如,都不能擠壓喉嚨來唱歌。但三種唱法因喉嚨打開的大小度,喉頭位置高低的不同,使歌唱的音色、產生的風格有著截然不同的聲音效果。美聲唱法特別注重喉嚨的打開,使其從喉頭至咽腔、鼻腔甚至到頭腔形成一個暢通無阻的發聲管道,唱歌時喉頭向下使發聲管拉長,聲音上下貫通,音色寬厚飽滿。民族唱法借鑑美聲唱法的發聲技巧,喉位稍稍向上,發聲管縮短,喉嚨的打開量度相比美聲唱法偏小,聲音集中,明亮而細膩。但是流行的話只要不壓喉嚨,要求沒有那麼高。
(四)咬字吐字的運用
三種唱法都要求咬字吐字清晰,但審美要求卻有不同。美聲唱法是以義大利語為主,對每一個元音都要求唱得清晰而圓潤,對語言和語調的要求也十分嚴格。演唱時強調把聲音的共鳴放在首位,講究旋律線條的連貫、優美,不被語言所限制;其次再是咬字吐字的問題,要求咬字要服從發聲,服從行腔。因此,美聲唱法對聲音的要求是先成腔後立字。民族唱法是一種注重咬字,強調嘴皮子勁,「以字帶聲,以字傳情」的唱法。流行唱法的咬字也需要清晰的一個表達,但是沒有這麼多的限制,港臺腔都是可以的。流行唱法的咬字相對於民族、美聲來說要隨意的多。
(五)音色不同
美聲的聲音特點可概括為八個字:通、實、圓、亮、純、松、活、柔。要求歌唱的發聲自然,聲音宏亮,音色美妙清純,有適當的共鳴和圓潤的連貫音,巧妙的滑音,穩定的持續音,有規律的漸強、漸弱以及裝飾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演唱得更華麗、更靈活、更圓潤、更富有光彩,音高更為準確,聲音更具有穿透力。民族唱法發聲比較集中,位置靠前,使聲音產生結實明亮的效果,又因為歌曲語言的關係,民族唱法還講究聲音甜、淨、的特點。流行唱法的音色多種多樣,比如說鴨公嗓的張栢芝都可以唱歌,但這種音色唱民族、美聲不會太好聽。流行唱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包容性足夠強大,只要你唱得動聽、有情感,無論你什麼音色,都是可以唱歌的。周杰倫的聲音音色就屬於不怎麼好的,但也不影響他演唱的地位。
每種唱法表達的情感都不一樣,民族唱法更多表達的本國的特色,美聲偏向歌劇表達。而流行更多唱的是情歌,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區別。所以,流行只要唱出情歌的韻味就可以了。
希望這些對您有幫助,喜歡就關注我吧!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