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美聲、民族、流行唱法三者之間的區別,看懂的悟性都不錯

2020-12-15 橘橙聲樂小課堂

我們先得知道流行唱法具體指的是什麼?

流行唱法,通過流行這兩個字,我們大概就能明白通俗來說就是當下潮流的唱法。我們現在喜歡聽的歌曲都屬於流行歌曲。

流行音樂又稱輕音樂,發源於西方。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在美國出現了一種以都市生活為中心,結合美國黑人音樂與白人鄉村音樂風格,在創作上有意識地把旋律和伴奏加以簡化,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適合城市市民興趣、愛好的音樂與演唱形式。它的風格形式多樣,其實包括從黑人舞曲中吸收節奏特性的搖滾樂、爵士樂、迪斯科音樂,以及城市民謠風格的音樂與歌曲,輕歌劇等。

這種簡明直率的音樂形式,帶有自娛自樂的色彩,適合更多的演唱者和聽眾,尤其是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很快在全世界迅速流傳開來。

在流行音樂創作風格方面,世界上許多國家不論是從藝術形態、創作技法,還是表現與運作方式上,大多在承襲著西方的模式。但在發展過程中,許多國家與地區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形成各自的特色。同時還出現了流行音樂與嚴肅音樂、古典音樂的音樂元素相融合,使得流行音樂在保留整體形態的前提下,出現風格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流行歌曲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

我國流行歌曲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

由於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的得天獨厚,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成為我國早期流行歌曲的生產、製作和消費中心。

六七十年代,港臺流行唱法興起,為中國內地流行唱法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鄧麗君的歌聲傳入內地,中國內地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唱法開始出現,也是在「港臺流行歌曲」的影響下,國內一些音樂從業人員紛紛轉向流行歌曲的製作,演唱和推廣。

一股「流行歌曲熱」席捲全國。

20世紀90年代之後,中國內地流行音樂開始進入成熟期。但是唱法上基本還是籠罩在港臺的陰影中,抒情化的演唱一統天下。

近年來,隨著歐美流行音樂的長驅直入,內地流行演唱在很大程度上出現了與國際接軌的狀態,西方的索爾唱法、爵士唱法、說唱等唱法紛紛融進了中國本土音樂中。特別是一些後起的新生代歌手,他們的演唱幾乎將中國作品和歐美唱法結合得天衣無縫了。

對於今天的流行歌手來說,僅僅只會唱幾首歌或模仿幾種聲音的水平早已不能適應當今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了,要想更好地在流行歌壇有所發展,必須掌握多種風格的演唱精華,必須提高對當代流行音樂的全面認識。

流行歌曲特點是聲音自然,形式靈活,中聲區使用真聲,高聲區一般使用假聲。很少使用共鳴,故音量較小。演唱時必須藉助電聲擴音器,演出形式以獨唱為主,常配以舞蹈動作、追求聲音自然甜美,感情細膩真實。流行唱法提倡歌者個性的張揚,而不拘泥於固定的演唱標準。

音樂的唱法主要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氣息的運用

無論是美聲、民族、還是流行唱法,要達到優美動聽的聲音效果必須要有正確的氣息來支持。美聲唱法採用腹式呼吸,胸腔共鳴得到運用,聲音就比較洪亮,音色渾厚而飽滿。民族唱法則採用丹田運氣,講究氣息「一條線」,即從小腹處一直到上口腔,聲音都要集中,發音就自然而明亮。民族唱法的氣息深而不僵,活而不淺,最講究呼吸氣口。美聲唱法由於旋律直而拐彎處少,氣息能夠保持在深處位置。所以二者都要求深呼吸,但深度不同。流行唱法的氣息不需要那麼深,更注重一個情感的傳達。

(二)共鳴腔體的運用

如果說呼吸是聲音的動力,那麼共鳴則是聲帶與氣流共振,使聲音達到宏亮豐滿、悅耳的效果。美聲唱法在歌唱中採用的是整體共鳴,就是把歌唱時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即頭腔、喉咽腔、鼻腔、口腔共鳴等。而民族唱法則只用部分共鳴,因為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語言為基礎,以行腔韻味為特點,注重聲音的靠前與集中,靠前集中的位置越高,音色越清脆明亮,唱到高音時強調腦後音,即美聲唱法中的鼻咽腔共鳴。民族唱法的發聲靠前,俗稱「面罩」唱法,而美聲發聲靠後,聽起來聲音飽滿、很厚實。流行的話,發聲的位置在這兩者發聲位置的中間,共鳴腔體都會用到,看情況而定,高音多用假聲,聲音較輕。

(三)喉嚨的打開度

三種唱法都講究聲音的上下貫通,流暢自如,都不能擠壓喉嚨來唱歌。但三種唱法因喉嚨打開的大小度,喉頭位置高低的不同,使歌唱的音色、產生的風格有著截然不同的聲音效果。美聲唱法特別注重喉嚨的打開,使其從喉頭至咽腔、鼻腔甚至到頭腔形成一個暢通無阻的發聲管道,唱歌時喉頭向下使發聲管拉長,聲音上下貫通,音色寬厚飽滿。民族唱法借鑑美聲唱法的發聲技巧,喉位稍稍向上,發聲管縮短,喉嚨的打開量度相比美聲唱法偏小,聲音集中,明亮而細膩。但是流行的話只要不壓喉嚨,要求沒有那麼高。

(四)咬字吐字的運用

三種唱法都要求咬字吐字清晰,但審美要求卻有不同。美聲唱法是以義大利語為主,對每一個元音都要求唱得清晰而圓潤,對語言和語調的要求也十分嚴格。演唱時強調把聲音的共鳴放在首位,講究旋律線條的連貫、優美,不被語言所限制;其次再是咬字吐字的問題,要求咬字要服從發聲,服從行腔。因此,美聲唱法對聲音的要求是先成腔後立字。民族唱法是一種注重咬字,強調嘴皮子勁,「以字帶聲,以字傳情」的唱法。流行唱法的咬字也需要清晰的一個表達,但是沒有這麼多的限制,港臺腔都是可以的。流行唱法的咬字相對於民族、美聲來說要隨意的多。

(五)音色不同

美聲的聲音特點可概括為八個字:通、實、圓、亮、純、松、活、柔。要求歌唱的發聲自然,聲音宏亮,音色美妙清純,有適當的共鳴和圓潤的連貫音,巧妙的滑音,穩定的持續音,有規律的漸強、漸弱以及裝飾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演唱得更華麗、更靈活、更圓潤、更富有光彩,音高更為準確,聲音更具有穿透力。民族唱法發聲比較集中,位置靠前,使聲音產生結實明亮的效果,又因為歌曲語言的關係,民族唱法還講究聲音甜、淨、的特點。流行唱法的音色多種多樣,比如說鴨公嗓的張栢芝都可以唱歌,但這種音色唱民族、美聲不會太好聽。流行唱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包容性足夠強大,只要你唱得動聽、有情感,無論你什麼音色,都是可以唱歌的。周杰倫的聲音音色就屬於不怎麼好的,但也不影響他演唱的地位。

每種唱法表達的情感都不一樣,民族唱法更多表達的本國的特色,美聲偏向歌劇表達。而流行更多唱的是情歌,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區別。所以,流行只要唱出情歌的韻味就可以了。

希望這些對您有幫助,喜歡就關注我吧!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美聲唱法?秒懂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區別
    美聲唱法來自義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妙的歌唱「或者」精美的歌唱「,現在人們習慣性認為,強調聲音華麗優美,具有詠嘆性風格,體現高難度技巧的發聲唱法,就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區別於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特點就是混合聲區唱法和整體共鳴,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並將所有的共鳴腔體調動起來。因此美聲唱法具有優質的音色,完美的連音,敏捷的花腔,極妙的半音技巧和令人驚訝的弱音控制能力。
  • 美聲唱法要轉流行,怎麼辦?
    首先我們一定要糾正一個很多人心中的誤區,就是美聲唱法和流行唱法都屬於聲樂,都是唱歌,基本都是差不多的,這樣的說法行內人看完不攻自破了,但問題是現在市面上有大量美聲教師在教流行,這就相當於遊泳中蛙泳和自由式的區別,都屬於遊泳,但是兩者的動作要領和運動節奏是完全不一樣的,用蛙泳的方法練自由式,對於一名專業運動員來講,永遠是不可能拿冠軍的!
  •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共鳴技術的比較,你看懂了嗎?
    共鳴在聲樂演唱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它與歌唱聲音的音量、音色和音質等都有著很大的聯繫,並且對演唱中的呼吸技術、發聲技術以及吐字咬字技術等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屬於聲樂藝術中兩種不同的類別,它們在共鳴技術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異同
    雖然其中融合了各個國家的不同的語言特點以及各自不同的審美觀,但是基本的發聲要求是相對一致的,從面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所謂的「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是我國人民根據自身的審美習慣,根據漢語言的發音吐字,在戲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美聲唱法的優點,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風格特色較強的歌曲作品時所採用的聲樂技巧統稱為民族唱法。
  • 美聲唱法與其它唱法的最主要區別特點
    然而,不是整個歌唱音域中所有的音高都易於得到應有的真假聲平衡的。較高的音假聲成分多,較低的音真聲成分多,這是容易做到的。但從低到高之間的那段過度音區是難於掌握的,原因是這段音域中的每個音真假成分在混合上的變化非常大,因此只有找到合適的比例時,才能使音區統一。這一點是初學者所最不容易掌握而又必須付出相當大的精力和耐心來雕琢的。這就是一般所說的換聲區問題。
  • 美聲,民族,原生態三種唱法,你都學會了嗎?
    什麼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是指義大利的一種唱法與風格。 意語Bel Canto的字義是優美的歌唱或美好的歌唱。17世紀初出現在義大利,姑「美聲唱法成了義大利唱法之一的專用名詞,用這種方法歌唱的流派稱為為「美聲學派」。
  • 中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差異性
    在表現風格上 美聲唱法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通過歌劇來演唱的,而歌劇的特點是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來進行情感上的變化,是具有很強的表演性質。在美聲唱法形成之初,為了使宣敘調能演唱出古希臘人在廣場上演唱悲劇朗誦調那樣的效果,就需要演唱者有足夠的氣息,用氣息支撐聲音使得聽起來飽滿,明亮,清晰,有共鳴感。這形成了美聲唱法需要聲音的鬆弛而又優美自然的演唱風格。
  • 流行唱法的演唱特點及特殊技巧
    隨著流行音樂的快速發展,一種新的演唱形式——流行唱法也應運而生。在我國,習慣的把它稱作「通俗唱法」。流行唱法作為一種新的演唱藝術,為什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根本屬性就在於它具有大眾化、生活化、創造性和多樣性等特點,同時簡單明了、直抒胸臆,旋律和節奏都非常鮮明,內容、題材多以愛情、親情、勵志為主題,以不同風格抒發當代人的自我感受和心理體驗。
  • 流行唱法一定要建立在美聲唱法基礎上嗎?只能說存在一點點聯繫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只想說源於中國教育的體制問題,中國流行唱法的落後在最開始老一輩的歌唱家都是從美聲民族開始,甚至包括很多音樂學院裡的老師都是民美出身,如果都說學流行不需要從美聲開始,那些老師還怎麼混呢?所以才會經常聽到有人宣揚「一定要先學民美再去學流行,效果更好」。
  • 流行唱法怎麼唱?流行唱法的氣息運用,流行唱法的聲音位置
    也由於它的這些有別於美聲、民族唱法的現代時尚、貼近人們生活的表演風格,使流行唱法比起其他唱法具有更強的娛樂性和商業性,再加上流行唱法入門比較容易,一些簡單的流行歌曲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可以自如演唱,所以流行演唱受到大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愛,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但這並不代表流行演唱就缺乏專業性和藝術性。
  • 【北音微課堂】黃威:美聲唱法如何過渡到流行演唱(女)
    【北音微課堂】黃威:美聲唱法如何過渡到流行演唱(女)【北音微課堂】黃威:美聲唱法如何過渡到流行演唱(男)  女聲美聲唱法如何過渡到流行演唱?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不同點是什麼?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現真假轉換明顯的現象,該怎麼辦?
  • 流行音樂演唱元素,在民族唱法中的運用與研究,你知道嗎
    筆者依據自身多年的聲樂演唱經驗與知識,閱讀了大量相關的文章,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從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視角出發,對流行唱法與民族唱法的借鑑與融合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以期能夠梳理出兩種唱法完美融合的有效方法及途徑,為我們民族唱法聲樂藝術探索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 帶你快速了解爵士唱法、搖滾唱法、Soul唱法、鄉村唱法等演唱風格
    爵士唱法分為標準爵士和流行爵士兩種類型。標準爵士唱法講究即興,廣泛運用切分音。並經常運用襯詞來即興演唱,由於這種唱法具有較高難度,而且即興後歌曲旋律性也不強,所以很少被中國歌手所採用,但在歐美真正稱得上是爵士大家的,大部分都是標準爵士唱法的歌手。
  • 美聲一點都不神秘,每個人都可以掌握練習美聲唱法的技巧
    美聲練習必須循序漸進程志談到,美聲和民歌、流行歌曲的區別就在於它要求呼吸的力量要大,更需要呼吸的支持。那麼美聲唱法該怎樣練習呢?鋼琴彈錯了,指法錯了都能聽見看見,聲音只能憑藉感覺調整,我建議大家,要長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就是錄音機。」程志說,只要錄進去不好聽,千萬別怪錄音機,是你沒唱好,唱好了錄進去,一定是好聽的。他同時也表示,錄音不是100%的準確,最準確的還是人的耳朵直接聽。
  • 科普:美聲唱法!聲樂初學者必看資料
    美聲區別於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點,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唱法。美聲唱法不僅影響著中國的聲樂藝術,同樣也影響著社會其他國家的聲樂藝術。個人觀點,通俗流行歌曲的演唱,需要學習美聲唱法的嗓音獲得方法,用來打好唱功的基礎,需要學習民族唱法的語言解決方案,用來打動國人的內心。
  • 聲樂藝考中的美聲、民族、通俗唱法你真的懂嗎?
    中國聲樂的唱法基本有三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義大利的美聲唱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盛行的通俗唱法。 這三種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賞群體。今天簡單為藝考生介紹下三種唱法的不同。美聲唱法注重發聲的科學性,特別講究聲音,追求聲音的光彩、力度和連貫、流暢、柔美。要求氣息通暢,高、中、低三個聲區統一,音域寬廣,聲音幅度大,嗓音中始終含有增強音響的「微顫」(Vibrato),即弦樂器上「揉弦」般的效果。顫動的幅度比其他唱法也大,聲帶及喉部肌肉的緊張度較其他唱法小一些。
  • 唐山「中恆杯」歌手大賽青年組民族、美聲唱法開賽
    長城網 邢丁 攝  長城網唐山3月6日訊(記者 邢丁)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唐山中恆文化品牌,促進唐山市文藝事業發展,3月5日,由唐山市文聯、唐山中恆文化、唐山市音樂家協會、長城網唐山頻道共同舉辦的首屆唐山市「中恆杯」歌手大賽青年組民族、美聲唱法預賽在唐山中恆文化精彩開幕。
  • 【另一面】民族唱法不民族
    但在代表中國音樂最高學府的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唱法考級曲目》開列的二百餘支曲目中,只有不到二十幾首民歌——江南民歌僅江蘇的《茉莉花》一曲,還集中在較低級別的備選曲目。而這二百餘曲目中最大一部分比重都是所謂的「紅色經典」。「民族唱法」又能說有多少契合民歌的民間性呢?民族唱法以西洋美聲為基礎,所謂民族唱法傳統性何在?
  • 民族唱法轉美聲唱法國外拿金獎 引發學術新課題
    民族唱法轉美聲唱法國外拿金獎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美聲與民族唱法的分析,民美結合!
    1採用民美結合的教學內容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有機結合直接推動了民族唱法的科學發展。在傳統的民族唱法演唱中,氣息的使用規範成度較差,歌唱狀態的調整和運用也不是非常到位,共鳴腔體的運用不是很全而,整體感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