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民族,原生態三種唱法,你都學會了嗎?

2020-12-07 音桀聲樂老師

什麼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是指義大利的一種唱法與風格。 意語Bel Canto的字義是優美的歌唱或美好的歌唱。17世紀初出現在義大利,姑「美聲唱法成了義大利唱法之一的專用名詞,用這種方法歌唱的流派稱為為「美聲學派」。美聲唱法聲音明亮,豐滿,鬆弛、圓潤,富有穿透力,這是因為它採用了比其他唱法喉頭位置較低的方法。這種低喉位的發聲方法使得聲音充滿了金屬色彩,富有共鳴音質。在演唱中注重句法連貫,聲音靈活,剛柔相濟,注重發聲、氣息、共鳴,「面罩音」和音浪的控制運用,使歌唱者能發出輝煌、激情的歌聲,給觀眾以美的藝術享受。

什麼是民族唱法?我國的民族唱法包括民歌、曲藝、戲曲和民歌風格的創作歌曲的演唱方法,在聲樂上則主要指演唱民族和地方風格較濃的聲樂作品所採用的演唱技巧和方法,這種唱法與本民族的語言特色和群眾的審美習慣有著淵源的關聯。民族唱法在演唱上注重語言、咬字、吐字、發聲與語言緊密結合,這種唱法與美聲唱法相比,前者較重視語言性,後者較注重歌唱性。民族唱法著重強調感情,講究以情帶聲、以字帶聲、以聲傳情。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起逐步形成了「民族新唱法」,它既吸收了國外的先進唱法,特別是義大利美聲唱法,又繼承了民族的優秀傳統。這種新唱法比原來的唱法音域寬,音色柔和,講究高位置深呼吸,主張真假聲結合,吐字咬字清晰親切,聲音圓潤明亮,有通暢的全腔體感,富於立體效果,擅長演唱中國民歌、中國藝術歌曲、戲曲等,也能演唱外國藝聲設備,演員手持話筒,嘴巴離話筒很近,伴奏一般是電聲小樂隊, 般由架子鼓、電吉他電貝司、薩克斯電鋼琴等組成。這種唱法形成於20世紀初,30年代流行於歐美。當時紅極一時的美國歌星B.克羅斯比是這種唱法的代表。我們現在的流行唱法比過去有了很大的發展.唱法大致可分三種類型。

(1)勁歌型 強勁、粗獷、高亢、熱情、雄渾、潑辣是勁歌的風格特色。如歌星孫國慶、崔健、趙傳等都屬於這種類型的歌手。 這種唱法的聲音很有力度.音色對比強烈,將人的渴望和慾念,甚至深藏的潛意識,用真聲、白聲、喊聲等唱法噴射出來,極富個性色彩。在演唱到關健詞句時,經常用沙啞、嘶喊的歌喉傾瀉出來,人為地營造一種緊張、 激動的氣氛,叩擊聽眾的心扉。 (2) 柔情型 柔情型的唱法特色是甜美、纖細、柔和、含蓄等。唱這類歌曲時行腔較多地運用了鼻腔共鳴,較多用輕聲、柔聲、氣聲的方法來唱,使聲音很纏綿溫柔和抒情。如鄧麗君、孟庭葦、楊鈺瑩等歌星,都屬於柔情型唱法。 這種類型的演唱特點是基本上用自然發聲法演唱,一般來說音域不寬,用聲小、柔,氣聲多而松。比如用這種方法來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會感到非常親切、自然。 (3)藝術型 藝術型唱法是流行歌手演唱技巧中最理想的,這種唱法的歌星可以較好地運用各種歌唱技巧,適合各類風格的歌曲。如毛阿敏、韋唯、劉歡、李娜、童安格等都屬於這類歌星,他們的歌聲剛柔相濟,演唱技巧較為全面,深受群眾喜愛。

藝術型歌星的要求比較高,他們有比較明顯的特色和個性。這類歌手都有較好的音樂基礎一般都學過發聲方法,音樂的修養較為全面。他們在演唱時對作品有較高的駕馭能力,對於音量的強弱、音色的明暗、氣息的運用等方面不僅有理性認識,而且在演唱中有出色的表現。

什麼是原生態唱法? 「原生態"這個詞是從自然科學上借鑑而來的。生態是生物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一種生存 發展狀態.原生態是指一切在自然狀況下生存下來的東西。所謂的原生態唱法是指一種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沒有經過包裝,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原汁原味的民間歌唱音樂形式。演唱者很少按觸過外界世界,平時在國間地頭自娛自樂,不是專門上臺表演的。所以歌唱時與大自然與生活非常協調,聯聲淳樸,聲音自然流暢。原生態明法可以理解民族民間司法,它區明於學院民族唱法。學院派民族唱法大多吸收了些西洋明法的技巧,而原生態唱法卻是我國各隊人民在生產生活失踐中創造的一種原始的未加工過的民間唱法。

相關焦點

  •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共鳴技術的比較,你看懂了嗎?
    共鳴在聲樂演唱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它與歌唱聲音的音量、音色和音質等都有著很大的聯繫,並且對演唱中的呼吸技術、發聲技術以及吐字咬字技術等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屬於聲樂藝術中兩種不同的類別,它們在共鳴技術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 聲樂藝考中的美聲、民族、通俗唱法你真的懂嗎?
    中國聲樂的唱法基本有三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義大利的美聲唱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盛行的通俗唱法。 這三種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賞群體。今天簡單為藝考生介紹下三種唱法的不同。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廣義地講,是指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具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演唱方法
  •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異同
    雖然其中融合了各個國家的不同的語言特點以及各自不同的審美觀,但是基本的發聲要求是相對一致的,從面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所謂的「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是我國人民根據自身的審美習慣,根據漢語言的發音吐字,在戲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美聲唱法的優點,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風格特色較強的歌曲作品時所採用的聲樂技巧統稱為民族唱法。
  • 中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差異性
    在表現風格上 美聲唱法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通過歌劇來演唱的,而歌劇的特點是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來進行情感上的變化,是具有很強的表演性質。在美聲唱法形成之初,為了使宣敘調能演唱出古希臘人在廣場上演唱悲劇朗誦調那樣的效果,就需要演唱者有足夠的氣息,用氣息支撐聲音使得聽起來飽滿,明亮,清晰,有共鳴感。這形成了美聲唱法需要聲音的鬆弛而又優美自然的演唱風格。
  • 快速了解美聲、民族、流行唱法三者之間的區別,看懂的悟性都不錯
    美聲唱法採用腹式呼吸,胸腔共鳴得到運用,聲音就比較洪亮,音色渾厚而飽滿。民族唱法則採用丹田運氣,講究氣息「一條線」,即從小腹處一直到上口腔,聲音都要集中,發音就自然而明亮。民族唱法的氣息深而不僵,活而不淺,最講究呼吸氣口。美聲唱法由於旋律直而拐彎處少,氣息能夠保持在深處位置。所以二者都要求深呼吸,但深度不同。流行唱法的氣息不需要那麼深,更注重一個情感的傳達。
  • 擅長民族、通俗,美聲各種唱法,嫻熟的表演而被稱作「百變歌姬」
    因擅長民族、通俗、美聲、原生態、戲劇等各種唱法卻能嫻熟自然的表演而被稱作"百變歌姬"。彭麗嘉,湖南籍原創女歌手,2013年4月參加星光大道 ,高亢而霸氣的嗓音受到諸多網友的青睞。 演唱透著一股靈氣,純真、清亮、別具韻味的歌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擅長各種聲樂(民族、通俗、美聲、原生態、海豚音、戲劇等)演唱 而獲有"百變歌姬" 稱號。
  • 【另一面】民族唱法不民族
    比較堂皇的解釋是 「民族唱法是由我國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慣和愛好,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歌唱藝術的一種唱法」。但「各族人民」的唱法本來就差距甚遠,江南小調的潛吟低唱怎麼和藏族唱法的高亢嘹亮能籠統得起來嗎?若拿所謂「民族唱法」去唱江南民歌《採茶調》、《茉莉花》當然也是一種表演,卻沒有江南風味。
  • 原生態:真正的民族唱法?(組圖)
    美國的音樂發展到現在,出現了無數的派別,從jazz,r&b,blues到rap、hip-hop,這些都是有名稱的。我們有這麼多民族,這麼多唱法。怎麼可能把這麼豐富的民歌簡單地用原生態三個字就概括了?  吳雁澤:現在把歌唱種類劃分為三種其實不太科學,其實美聲、民族、通俗有很多互通之處,我們不可能明確地把歌手劃到哪一類去。
  • 什麼是美聲唱法?秒懂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區別
    美聲唱法來自義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妙的歌唱「或者」精美的歌唱「,現在人們習慣性認為,強調聲音華麗優美,具有詠嘆性風格,體現高難度技巧的發聲唱法,就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區別於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特點就是混合聲區唱法和整體共鳴,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並將所有的共鳴腔體調動起來。因此美聲唱法具有優質的音色,完美的連音,敏捷的花腔,極妙的半音技巧和令人驚訝的弱音控制能力。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美聲與民族唱法的分析,民美結合!
    1採用民美結合的教學內容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有機結合直接推動了民族唱法的科學發展。在傳統的民族唱法演唱中,氣息的使用規範成度較差,歌唱狀態的調整和運用也不是非常到位,共鳴腔體的運用不是很全而,整體感不強。
  • 唐山「中恆杯」歌手大賽青年組民族、美聲唱法開賽
    長城網 邢丁 攝  長城網唐山3月6日訊(記者 邢丁)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唐山中恆文化品牌,促進唐山市文藝事業發展,3月5日,由唐山市文聯、唐山中恆文化、唐山市音樂家協會、長城網唐山頻道共同舉辦的首屆唐山市「中恆杯」歌手大賽青年組民族、美聲唱法預賽在唐山中恆文化精彩開幕。
  • 第16屆青歌賽不區分唱法 回應:考慮人才成長
    』兩個類別的比賽,不再分民族、美聲、流行類唱法!」青歌賽組委會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解釋,本屆不設民族、美聲、流行類別,並不意味著拋棄這三種唱法,「2016年第十七屆青歌賽會恢復」。   疑惑 民、美、通退出青歌賽舞臺?  據了解,本屆大賽由全國32家省(直轄市、自治區)電視臺組隊參賽。
  • 民族唱法轉美聲唱法國外拿金獎 引發學術新課題
    民族唱法轉美聲唱法國外拿金獎
  • 19日晚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兩朵金花」將在長沙同臺綻放
    均由通訊員供圖)  星辰在線9月1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唐茜茜 通訊員 肖舞)左邊一朵民族唱法的金花,右邊一朵美聲唱法的金花,兩朵金花同臺綻放將會是怎樣一番至美盛況? 9月19日晚,「民美雙嬌」為祖國獻歌張芝明、謝婷婷公益音樂會將在湖南音樂廳舉行。
  • 三種唱法劃分不利於中國聲樂的發展
    從80年代起,我國舉辦的各種類型的聲樂比賽將歌手劃分為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對於這種劃分,行內人多有異議,但約定俗成,大家都那麼叫了。此類劃分在發揮歌手特長,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欣賞習慣,推動群眾音樂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這種劃分所帶來的負面作用也不可小視。
  • 美聲一點都不神秘,每個人都可以掌握練習美聲唱法的技巧
    從小,他的音樂課都是成績一般,他更喜歡體育、美術和地理。進入部隊後,天天有歌聲,月月有晚會,還經常和其他連隊對壘唱歌。有一次總政歌舞團派了演出隊伍前來慰問,程志才被發掘出來,調到了總政歌舞團。程志告訴大家,真正屬於自己的、不用花錢的樂器其實就是嗓子,「這是一個很精緻、很金貴的樂器,這個樂器用好了可以陪伴你一輩子,因為人生衰老最慢的就是聲帶。」
  • 音元素:除了流行唱法,你還知道別的聲樂唱法嗎?
    音樂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最終能夠讓人牢記的,就是打動人心的音樂;聲樂的演唱方法也有多種,最終讓人覺得悅耳的,便都是美好的聲音!今日音元素流行聲樂培訓小課堂:聲樂唱法的分類。美聲唱法美聲唱法起源於17世紀初葉的歐洲,它不僅和歐洲的音樂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也逐漸成為了人類文化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產物。
  • 歌唱家吳碧霞成國內橫跨美聲和民族唱法第一人
    美聲民族雙料研究生  身材小巧玲瓏的吳碧霞說:「我最大的障礙,就是我的個頭,這是我從事這個行業最大的不足。」為克服自身的不足,為摸索出自己與眾不同、獨特的道路,吳碧霞大學時期就開始探求人體歌唱機能的可塑性,也就是同時掌握民族和美聲兩種唱法。
  • 鬱鈞劍:一味靠攏美聲我們已失去真正的民族唱法
    鬱鈞劍:一味靠攏美聲我們已失去真正的民族唱法 2016-11-24對於一個男高音歌者來說,三張唱片展現了我現在的歌唱實力;而兩本書,尤其是《歌唱問答111例》,則是我對中國民族唱法的思考。」  鬱鈞劍的這本「歌唱問答」,不僅表達了他對中國民歌現狀誤區的擔憂,也從親身經歷闡述發展中國民族唱法的理解。他說:「目前概念上的『民族唱法』都是以歌手是否接受過『學院派』的、以美聲唱法基本功訓練為基礎的唱法。這種唱法有相對統一的標準,能形成體系。
  • 美聲唱法與其它唱法的最主要區別特點
    當然,在聲區問題上的說法很多,有人說有一個聲區,有人說有兩個聲區,有人說有三個因為真假聲的比例從低到高的每個音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認為把把每個音都稱做一個聲區也未嘗不可。問題在於必須承認這客觀存在的變化,看到真假聲的混合在每個音高上都在進行著適當的調整,正因為由於這樣的調整,才構成了聲音從低到高的一致。美聲區別於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點,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