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凝聚共識

2021-01-10 澎湃新聞
論凝聚共識

2020-01-19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人民政協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12月29日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首次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進一步強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把大家團結起來,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就必不可少。

「凝聚共識」的本質,就是統一戰線的「大團結大聯合」。從廣義上說,在協商中,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接受黨的主張是凝聚共識;中國共產黨採納併集中大家的意見建議,體現在國家大政方針中,也是凝聚共識。在政協內部,把共同目標作為奮鬥動力源和方向標,是凝聚共識;面向社會,把黨的方針政策宣傳解讀好,也是凝聚共識。在協商中,通過有效的說理說服,增信釋疑,解開界別群眾的「思想疙瘩」,是凝聚共識;在不同場合運用不同方式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克服極端,也是凝聚共識。所以說,凝聚共識的涵義很廣,是面對政協內外,採用不同方式手段的綜合性工作。我們不要把它看小了,看窄了。

「凝聚共識」與「政治協商」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不同的概念。凝聚共識是方向是目的,政治協商是職能是手段。為什麼要實行協商民主?肯定不是為了民主而民主,也不是為了協商而協商,協商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協商民主不迴避客觀存在的不同意見和矛盾,但也不能陷入無休止的討論甚至爭吵。我們要通過廣泛而真誠的充分協商,求同存異,化異為同。我們不能把手段目的化,同時,也要運用好手段,努力凝聚共識。過去大家常常認為,協商的目的只是為了解決問題。現在,「解決問題」可能還只是協商的一個表象,協商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凝聚共識」。凝聚共識雖然一定要以解決問題作為基礎和依託,但有的解決問題的作用正好是相反,不是凝聚,反而是發散,甚至還會是「耗散」。

有的同志問:現在強調凝聚共識是針對什麼問題來說的?政協為什麼要做凝聚共識工作?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統戰工作的特點。統一戰線是「同和異」的矛盾統一體。「同」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基於共同利益而確立的共同目標和要求。沒有「同」,就建立不起統一戰線。「異」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間在信仰上、世界觀上、具體利益和要求上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差別。沒有「異」,就沒有必要建立統一戰線。統戰和政協工作,既要求「同」,也要存「異」。對黨員委員來說,放棄求「同」,就是放棄方向,放棄領導,放棄工作。這是一種特殊的工作方法,不能採用中國共產黨黨內的辦法,也不能採用一般群眾工作辦法,我們叫做特殊的做群眾工作的辦法,就是通過求同存異、合作共事、平等協商、交友聯誼,同他們團結起來、聯合起來,為大目標而奮鬥。其它部門當然也要做凝聚共識的工作,但工作特點、方式方法與統戰和政協工作是不同的。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一方面是針對統戰工作的特殊規律說的,另一方面也是針對現實情況說的。與建言資政相比,一段時間內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工作還相對薄弱。有的黨員委員對在政協工作肩負新的政治使命缺乏深刻認識和應有責任感,存在「二線」思想;有的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忽視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只「掛名」不履職,只要榮譽不想幹活;有的政協黨組織,對如何提高黨組織在政協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中的思想政治引領力和影響力,如何加強對黨員委員的教育管理重視不夠,工作力度不大等。這也說明,人民政協凝聚共識亟待加強。

人民政協做凝聚共識工作的目標要求,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人民政協要通過有效工作,努力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

凝聚共識,首先要把握好「引」與「領」的關係。「領」就是帶領,就是走在前邊、學在前邊、幹在前邊。「引」就是引導、指導。只有「領」好了,「引」才能起作用。李瑞環同志有句話:「自己滿臉髒東西,怎麼號召人家講衛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善於聯誼交友。聯誼交友是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統戰工作的重要方式。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從事統戰工作的同志,黨的意識要最強。「引」的關鍵,是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人士,夯實團結奮鬥的基礎。要引導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時事政策,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和統一戰線史、人民政協歷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大局觀。

第二,要正確處理同和異的關係。政協委員來自方方面面,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和認識不一定相同,但政治立場不能含糊、政治原則不能動搖。既要求同存異,又要聚同化異,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實現思想上的共同進步。過去我們只講求同存異,好像不敢講聚同化異。其實,從一定意義上說,求同必須化異,凝聚共識的過程就是在包容中不斷消弭差異的過程。在我國,民主黨派不是反對黨,政協委員履職,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政協不是發牢騷的地方,也不是起「出氣筒」的作用。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體諒包容。對背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異」,要旗幟鮮明進行批評教育,決不能使其大行其道,害根本,這是政治底線,不能動搖。除此之外,對其他多樣性,要儘可能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謀求最大公約數。在政協,要努力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而不強加於人,遵循規則、有序協商而不各說各話,體諒包容、真誠協商而不偏激偏執,形成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

第三,要把握好內與外的關係。在政協組織內,政協組織尤其是黨員委員要加強同黨外委員的溝通聯繫,加強引導。同時,還要發揮政協委員作用,面向社會各界群眾開展工作,注意在一些敏感點、風險點、關切點問題上,積極主動正面發聲,多做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的工作。還要注意處理「一根頭髮」和「一把頭髮」的關係。毛主席在建國初期就強調,決不能忽視民主人士這「一根頭髮」,因為他們背後還有「一把頭髮」。現在,民主黨派、無黨派、民族、宗教、新的社會階層、港澳臺海外各方面統一戰線成員達數億之多。只要把這麼多人團結起來,我們就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增添強大力量。「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人民政協要擔負起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和諧的重任,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這才是政治的本來涵義,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

*本文是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暨專題理論研討會的大會發言。

作者:劉佳義

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本文刊登於《理論研究》2019年第4期

原標題:《論凝聚共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凝聚共識|滕俊傑:以文化凝人心,以藝術聚共識
    金松 攝文化藝術是人民政協廣泛凝聚共識的重要載體,有著得天獨厚的引領和傳播優勢。今年以來,市政協文化藝術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通過學習全國政協《關於加強和促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意見》和市政協《加強和改進凝聚共識工作辦法》,我們深刻感受到,凝聚共識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集成、協同創新的過程,需要在學習、調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等政協日常工作的基礎上,有更精準、更系統的機制設計。
  • 紅色文化凝聚共識匯集眾智
    8月16日,省紅色文化研究所渭南紅色交通線項目部、省崇德紅色文化研究院工作站召開凝聚共識、匯集眾智工作探討調研會。參會的各位紅色文化研究者郭進喜、郎少彤等,愛好者焦小民、收藏者柴康存和紅色後代王衛平等,獻計獻策、凝聚共識
  • 趙連穩:把握四個關鍵 廣泛凝聚共識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指出,凝聚共識不是無區別的強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啟發引領;不是單向度的灌輸說教,而是互動式的協商討論;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內心的深刻認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見影,而是長期性的潤物無聲。汪洋主席所說的四個「不是」「而是」,是做好凝聚共識工作的關鍵,為人民政協履行凝聚共識職能指出了具體路徑。
  • 凝聚社會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
    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基礎在於人民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中國人民最根本的利益,這應是人民最大的共識。因而凝聚共識工作本質上是思想政治性很強的政治工作,是基礎性政治建設,雖然看不見直接的經濟社會效益,但卻是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尤其需要發揮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作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往往都伴隨著社會階層分化、階級利益衝突,甚至劇烈的社會動蕩。能否成功地實現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國的政治體制是否具有社會整合能力。
  • 九三學社邵鴻:凝聚共識 勇於擔當
    邵鴻表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一是要凝聚思想共識,團結引導廣大社員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踐行者。思想共識是社會和諧穩定與持續發展的根本條件,是一切事業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凝聚人心,取得高度社會共識。古人說:「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我國黨外知識分子9000萬人,佔總數四分之三。
  • 凝聚價值共識的扛鼎之作
    4月20日,人民日報一版刊發任仲平文章《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站位高端、清晰嚴謹地從價值觀層面對此作出了回答。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念之後,各種解讀見諸媒體,比較而言,本報的這篇「任仲平」出手不凡,高出一籌。
  • 翰墨繪同心 笙歌唱共識——2020年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凝聚共識...
    用藝術搭起凝聚共識新舞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自誕生之日起便具有凝聚共識的「基因」。近日,全國政協印發《關於加強和促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意見》,提出總體要求和具體舉措。最大「同心圓」的畫法更加明確。然而,共識絕非天成,凝聚亦非易事。正所謂「隱隱笙歌處處隨」,藝術作為廣泛凝聚共識的重要載體,有著得天獨厚的思想引領和情感認同優勢。
  • 集思廣益推進民主 凝聚力量落實共識
    原標題:集思廣益推進民主 凝聚力量落實共識   原標題:集思廣益推進民主 凝聚力量落實共識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召開之際,國際社會對中國全國兩會給予高度關注。
  • 凝聚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形態功能
    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全國各族人民從精神上達到凝聚共識的作用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意識形態的功能。  目前學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更多關注的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內涵、根本性質、邏輯結構等問題的研究,而往往忽略對它所擔負的意識形態功能的研究。
  • 關於加強和促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意見(摘發)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是政協組織的重大政治責任。新時代做好凝聚共識工作,對於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先進性,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義。(一)指導思想。
  • 謝春濤: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共識
    謝春濤: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共識 學習文件和講話,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共識。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上海市政協凝聚共識工作推進會交流發言摘要
    閱讀提示●●11月23日,市政協召開凝聚共識工作推進會。市政協主席董雲虎指出,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凝聚共識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做好凝聚共識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為上海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展現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廣泛匯聚人心和力量。
  • 媒體是政協凝聚共識的重要載體
    媒體宣傳報導是政協凝心聚力、凝聚共識的重要載體。「我們不僅要在政協內部凝聚共識,到社會上宣傳共識也是政協的重要職責。媒體的新聞宣傳報導也是促進政協委員履職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
  • 明言丨促進凝聚共識履職工作走深走實走心
    政協各級黨組織、黨員委員、黨外委員協同發力,才能形成廣泛參與的凝聚共識工作格局■ 切實解決好「用什麼聚」這個抓手問題,積極探索創新機制化的平臺載體,確保凝聚共識工作做在平常落在實處凝聚共識是在人的頭腦裡搞建設,建設的是理想信念、思想觀念、價值理念,必須虛功實做,切忌流於形式。
  • 荊州觀察 | 凝聚思想共識,熔鑄奮進偉力
    荊州觀察 | 凝聚思想共識,熔鑄奮進偉力 2020-12-15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文化的力量來凝聚共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用文化來凝聚共識,能形成最觸及人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和統一戰線組織,通過挖掘文化資源、弘揚文化力量來廣泛凝心聚力,優勢明顯,大有可為。 一、文化是人民政協廣泛凝聚共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 「觀點」張獻生:經濟社會結構變化與新時代凝聚政治共識
    這些既是新時代凝聚政治共識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構成了凝聚政治共識的新特點和新要求。社會成員發展的廣泛性,必須最大限度凝聚政治共識。新時代社會成員的多樣性發展,使統一戰線成員構成更加廣泛多樣,要求統一戰線凝聚政治共識,必須「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以實現最大範圍的團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形成共同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 全國政協辦公廳負責人就《關於加強和促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
    在深刻複雜變化的國內外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人民政協事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精闢論述了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使命任務、根本要求、著力重點,強調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
  • 南哲思享丨李昀柏、姜迎春:新中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凝聚政治共識的...
    【內容提要】凝聚政治共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重要基礎和動力。新中國70年來,黨凝聚政治共識主要經過了凝聚社會主義革命共識、社會主義建設共識和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共識的三個階段。伴隨這一歷程的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凝聚政治共識的過程,對於我國而言,凝聚黨和人民對社會主義道路的共識是凝聚政治共識的核心要義。從這一邏輯線索上看,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是同一實踐過程的不同發展階段,是一脈相承且相互聯繫的,切不可相互割裂和否定。
  • 人民日報:利用網絡流行語更好凝聚社會共識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利用網絡流行語更好凝聚社會共識(新知新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提高網絡治理能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需要重視網絡流行語。因此,對於網絡流行語不能簡單否定,而要看到一些健康的網絡流行語所蘊藏的積極心態與向善向好的正能量,善於運用網絡流行語來豐富我們的語言、凝聚社會共識。網絡流行語是收集研究輿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庫。網絡流行語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其包含的信息與符號、思想與內涵被公眾認可,產生認知默契與思想共鳴,進而被很多人重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