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外媒體紛紛報導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活動
有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開幕消息,文章《首屆海絲博覽會力促區域融合發展》介紹到:「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在福建成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共有31個國家和地區的386家企業參展,展位1000多個,眾多國外名牌、異國特產任市民參觀選購」;有《「海絲」九城聯合申遺 「泉州共識」啟動合作》專題,文章介紹說,「海絲」九城聯合申遺,標誌海絲聯合申遺機制向前邁進一大步,並引用專家的話指出
-
泉州真武廟: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起點
泉州真武廟: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起點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9月26日13:43 人民網泉州9月26日電 (陳苑)「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真武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起點。」對泉州真武廟有著多年研究的溫太平這樣告訴記者。
-
《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在福建泉州首發
》特種郵票全國首發式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福建泉州舉行。 孫虹 攝 《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一式6枚,圖案內容分別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海上交通。 孫虹 攝 中新網泉州9月10日電 (記者 孫虹)中國郵政發行的《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10日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福建泉州舉行首發式。 小方寸,大世界。
-
廣州泉州為"海上絲綢之路""打起架"
正在廣州、湛江徐聞等地想以「海上絲綢之路」為名,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而積極準備之際,記者日前從泉州有關部門了解到,福建省政府已經下文決定將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文物遺址捆綁起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廣州和福建泉州都是海上絲綢之路著名的港口城市。在海上絲綢之路2000多年的歷史中,相對其它沿海港口,廣州被認為是唯一長期不衰的港口。
-
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在泉州舉行
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在泉州舉行 2017年12月02日 15:18 來源:泉州晚報
-
《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全國首發式在泉州舉行
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康濤與中國集郵總公司書記彭敏安為《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發行揭幕。東南網9月11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9月10日,中國郵政正式發行《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並在泉州舉行全國首發式,泉州地標性建築東西塔再次榮登國家郵票。本次發行的《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一套6枚,圖案內容分別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海上交通。
-
《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首發 泉州東西塔亮相
閩南網9月10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今日,由中國郵政發行的特種郵票《海上絲綢之路》在泉州開元寺舉行首發式。在首發的第6枚郵票中,泉州東西塔與北京天壇、上海東方明珠一起亮相,共同登上「國家名片」。
-
泉州商業源遠流長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繁華依舊
二月二十一日元宵節,「金門民俗風情展」在僑鄉福建泉州拉開帷幕。展出金門民俗風情圖片、金門書畫陶藝及金門高梁酒等風情風物。 圖為四十餘件風格迥異、造型奇特的金門現代鋼雕作品,吸引眾多參觀者拍照留念。(中新社發 黃瑤瑛 攝) 中新社泉州五月十二日電(記者 黃瑤瑛 林永傳)服裝店的店員小王,今天開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招攬生意,而是分別在店門前掛上鮮豔的五星紅旗和奧運五環旗。放眼望去,二百米長的繁華商業老街中山路花巷,已是一路飄紅。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以其獨特的姿態,迎來了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傳遞活動。今天,奧運聖火在泉州進行傳遞。
-
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青年創新大會」在泉州舉辦 何厚鏵宣布開幕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高翔在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青年創新大會上致辭吳隆重 攝 人民網泉州9月25日電(吳隆重)以「新絲路、新青年、新發展」為主題的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青年創新大會」25日在泉州舉行,來自海絲沿岸的18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企業家出席大會, 與福建青年企業家及青年創業者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經貿交流活動,增進友誼,共謀發展,開創了海絲沿線青年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
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研究 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立
來源:泉州網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北大與泉州共建文化遺產研究平臺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同日成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表示,兩個機構的重點任務都是研究海上絲綢之路,這將有助於絲綢之路的深入研究。共同推動文化遺產學研究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泉州師範學院、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合作共建。
-
泉州旅遊景點推薦,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
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畔(泉州臺商投資區即原來的惠安縣百崎村一帶),又名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是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主題公園,也是全世界首座以「海絲」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公園。公園整體布局為「一脈兩湖三區五灣八景」一脈:為公園內一條聯繫東西方向的生態景觀脈。
-
探訪「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古城
掌柜端出古城遊「私房菜」李以健,人稱「泉州老李」,泉州傳統茶餅店「十八芝」掌柜。憑著對泉州的了解和熱愛,他經常帶著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走遍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走出白耇廟後,可以去泉州北門模範巷的「小山叢竹」遺址走走。從「小山叢竹」出來拐入縣后街,在緊鄰泉州實驗小學大門口的縣后街25號,是近代著名作家巴金在泉州的舊居。距離巴金舊居附近,往東街方向走,有一家羅記面線糊。老李說,這家面線糊已經開了三十多年,大骨加蟹肉、乾貝、淡菜等熬出來的湯底,十分美味。到東街後過馬路,走進對面的福中路。
-
新時代國門行(22):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新起航
改革開放40年來,泉州始終先行先試,創造了聞名全國的「泉州模式」和「晉江經驗」。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泉州再次勇立潮頭,積極謀劃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重塑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和影響力。
-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盛大開幕
(陳小陽 陳起拓 攝) 《藍藍的泉州灣》歌舞潮湧,《亞洲之光》盡情閃耀,洞簫尺八清越悠揚……11月26日晚,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暨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絲海揚帆嘉年華系列活動在泉州海峽體育中心體育館正式開幕,中韓日三座「文都」共同演繹精彩東亞、夢圓新絲路的文化盛典。
-
聚焦「閩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泉州論道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泉州6月1日消息(記者 莊楊筱)5月31日至6月1日,由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泉州師範學院聯合主辦的「閩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暨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2019學術年會在泉州舉行。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泉州師範學院,圍繞閩南文化傳承創新、閩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閩南家族文化的海外播遷、閩臺文化融合發展、全球史視域下的閩南文化研究、閩南地方文獻整理研究、李光地文化研究等7個領域展開深入研討。
-
海上絲綢之路簡介
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是由當時東西海洋間一系列港口網點組成的國際貿易網。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形成主因是中國南方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地方諸侯也需海外資源交易以維持統治,東南沿海可以藉助夏冬季風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因此古代中國沿海很多地方都有此項交流。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
-
泉州廣州寧波爭奪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專家稱「誰都不能說是」
泉州、廣州、寧波等地學者們追本溯源(加入起點之爭的還包括青島、南京、揚州等),探究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蛛絲馬跡,然後有「南起點,北起點,瓷起點,茶起點」等多種提法。「如果說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話,那么九日山就是起點的起點。」福建泉州九日山文物管理所原所長胡家其對新華社記者說。
-
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印記
由國家旅遊局主辦的「美麗中國—2015年絲綢之路旅遊年」即將正式啟動,而近日取材於7省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也走進了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一件件文物照片不僅在世人面前展示著中國商貿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曾經的繁榮,也勾勒出一個個古代港口城市的歷史變遷。如今,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這些港口城市也在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城市名片,吸引著八方遊客。
-
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即將開館
館內設九廳一院,涵蓋兩個故宮專題展廳、世茂珍藏展廳、海上絲綢之路展廳、絲路山水地圖數字展廳、特別展廳、多功能報告廳、兩個貴賓廳以及紫禁書院(泉州分院),同時配套文創空間、文物庫房、博物館主題餐廳、遊客中心、警務聯絡點、地下車庫、公交首末站等設施
-
隆重介紹下,「海上絲綢之路」啟航之地——福建泉州
原標題:依山向海再啟航——福建泉州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下)泉州,不愧為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之地。記者來到泉州採訪,撲面而來的就是「海絲」氣息。先是新建成的泉州大劇院開門迎客,首演劇目選擇了歌劇《馬可·波羅》,再現了「海絲」名港的昔日輝煌;接著,走進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一尊尊精美的雕塑風情各異,描繪出「海絲」航路上曾經的繁榮畫卷;與此同時,在北京,外交部舉辦福建省全球推介會,泉州作為「海絲起點城市」被隆重地推介到世界面前。開放,是泉州立城之本。如今的泉州,外向型經濟發展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