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不僅備受國內媒體的關注、熱捧,境外媒體也紛紛派出記者前來採訪報導,將泉州千年古港再出發的喜訊向海內外華人群體傳揚。
第十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頒獎典禮昨日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24個國家和地區獲獎,創下歷屆之最。圖為3位獲獎的外籍攝影師拍照留念。 (陳起拓 攝)
香港媒體共同聚焦泉州盛會實況
11月25日至12月5日,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舉辦期間,香港多家媒體以大篇幅的版面,報導泉州盛會實況。
以《香港商報》為例,12月1日當天的版面泉州味道濃厚。有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開幕消息,文章《首屆海絲博覽會力促區域融合發展》介紹到:「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在福建成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共有31個國家和地區的386家企業參展,展位1000多個,眾多國外名牌、異國特產任市民參觀選購」;有《「海絲」九城聯合申遺 「泉州共識」啟動合作》專題,文章介紹說,「海絲」九城聯合申遺,標誌海絲聯合申遺機制向前邁進一大步,並引用專家的話指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的當務之急,就是將這個項目(海絲申遺)國際化,走出國門,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把類似的論壇、學術研討開到國外去,讓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這樣一來申報更有可能成功」。
此外,還有記者的深度思考文章——《泉州為東亞文化發展探新路》。文章認為,泉州當選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一年多來,按照中央和省裡的部署,突出「東亞意識、文化交融、彼此欣賞」,倡導「共生、和諧、創新」理念,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統籌全市文化資源,以文促情,以文興城,以文惠民,以文譽城,有力地提升泉州城市的對外知名度,為建設影響東亞、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打下堅實基礎。
香港《大公報》記者關注泉州在對接「一帶一路」戰略上的新舉措,刊發了《3D燈光秀亮相泉州》、《海絲國際藝術節泉州啟幕》、《閩僑倡泉州建海絲先行區》、《阿拉伯珍寶亮相泉州》4篇報導,並輔以13張圖片。香港《文匯報》的記者則立足海外僑親的關注角度,採訪九城聯展、阿拉伯精品展以及圓桌會議活動,刊發了《福建泉州明年辦亞洲藝術節 帶動中韓日文化交流》、《泉州僑領研討海上絲綢之路》、《(香港)貿發局借「海絲」機遇搭橋梁》等多篇新聞。
鳳凰視頻在海峽午報、中國新聞欄目,分別轉載了東南衛視《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泉州開幕》的視頻新聞,獲點擊播放7400多次,於11月26日、27日分別轉發央視國際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之精彩節目展現海絲文化》、《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福建泉州開幕》,獲點擊播放近3萬次。「海絲國際藝術節開幕式上,除韓日的交流節目外,泉州的節目之一,用歌舞展示了泉州宋元時期的祈風文化。我們知道,當時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交通非常發達,地方官員會定期到九日山舉行祈風儀式,希望遠洋的船舶能夠順風順水。歌舞重現的『市井十洲人』盛況,深深打動了身在海外的每一位泉州人。」一位網友如此留言表達欣喜之情。
臺灣媒體「以己之力多報導泉州」
一水之隔的臺灣省,多家媒體也派記者來泉採訪藝術節。據了解,《臺灣導報》十分重視這次對藝術節的採訪報導,不僅社長林文雄親自參與報導策劃,還專門從臺灣派出資深記者前來採訪:「採訪過程我盡個人之所能,能夠報導多少,就報導多少,好讓臺灣的廣大讀者充分分享僑鄉泉州的千年古港經貿、文化再出發。」該報記者蘇永欽說。
翻開《臺灣導報》11月25日至12月初的版面,有關泉州舉辦海絲國際藝術節的相關信息濃墨重彩。如11月25日,該報刊發了《泉州公共文化中心將成新地標》、《亞洲最大3D燈光秀 泉州試播》等多則圖文消息;11月28日,第4版《大陸新聞》繼續大篇幅報導《打響海絲文化品牌 泉州明年接續舉辦亞洲藝術節》,文章介紹:泉州擬「透過海絲國際藝術節和亞洲藝術節,全方位展示泉州文化,推動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融互鑑」。當日同一版面,海絲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的九城文化遺產精品聯展在泉州海交館開幕的消息也醒目報導。11月29日,《臺灣導報》第五版更是以專版形式,圖文並茂地報導了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的開幕盛況,以及海絲九城聯合申遺、大型舞劇《絲海尋夢》等內容。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藝術節系列活動中的多個項目開展情況,均在該報版面上體現,有《中國賞石展開幕 上千奇石參展》、《泉州商務圓桌會 擴大經貿交流》、《阿拉伯非物質文化遺產 300精品海交館展出》、《首屆海絲國際品牌博覽會落幕》等多篇。回憶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活動的經歷,記者蘇永欽感慨道:「泉州和臺灣語言相通,讓我感覺就像是在臺灣採訪一樣方便。」
臺灣《民眾日報》以《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盛大開幕》為題,《你好臺灣網》以《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回眸展開展 270張照片回眸文化活動年》、《十多位駐華大使及參贊參觀泉州海交館 近距離體驗、感受泉州海絲文化》為題,向臺灣民眾介紹泉州藝術節盛況。
世界華文媒體傳播泉州海絲「再揚帆」
作為東南亞第一家且是唯一一家服務於東協十國的華語電視臺,泰國東協衛視臺長何江親自帶隊參加了海絲國際藝術節的報導。
在參加藝術節系列活動的阿拉伯攝影展、海絲藝術節音樂會、海外華僑座談會、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開幕式等後,何江感受頗深。他認為,藝術節開幕式體現出泉州深厚濃鬱的文化底蘊;多個學術研討會、交流座談會等大型會議,邀請了海內外各界精英前往相互溝通,對如何更好更快更穩定持續地發展泉州經濟,乃至福建省整體的經濟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經驗,這使得整個藝術節內容飽滿,讓前往參會的各界友人不僅享受到文化上的饕餮大餐,同時學習到眾多專家學者對當前經濟現狀等多方面更加專業和獨到的見解,可謂是受益匪淺。
「此次藝術節體現出泉州正在飛速發展,感受到泉州藉助海絲打開世界經貿文化大門的決心和力度。我衷心祝願泉州乃至福建能通過此次活動使得當地經濟文化水平邁向一個新的臺階,開闢一個新的紀元,為中國的經濟騰飛做出卓越貢獻,為世界友人打開一個絢麗多彩的大門,盡顯華夏風採!」何江說。
據悉,該臺的採訪報導《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炫動泉州》,於12月1日在《正點快報》、《看東協》兩檔新聞節目裡播出,受到了東協各主要城市華人群體的關注。
記者還獲悉,11月25日或26日這天,華文報紙《歐洲時報》、《東方新報》、《世界日報》、《美國僑報》、《澳門日報》均以專版形式,介紹《中國泉州:海絲首站再揚帆》。專版內容包含「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東亞文化之都交相輝映、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借船出海」千年泉州再揚帆等內容。(記者 陳淑華 郭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