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紛紛報導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活動

2020-12-18 閩南網

  剛剛閉幕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不僅備受國內媒體的關注、熱捧,境外媒體也紛紛派出記者前來採訪報導,將泉州千年古港再出發的喜訊向海內外華人群體傳揚。

第十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頒獎典禮昨日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24個國家和地區獲獎,創下歷屆之最。圖為3位獲獎的外籍攝影師拍照留念。 (陳起拓 攝)

香港媒體共同聚焦泉州盛會實況

  11月25日至12月5日,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舉辦期間,香港多家媒體以大篇幅的版面,報導泉州盛會實況。

  以《香港商報》為例,12月1日當天的版面泉州味道濃厚。有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開幕消息,文章《首屆海絲博覽會力促區域融合發展》介紹到:「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在福建成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共有31個國家和地區的386家企業參展,展位1000多個,眾多國外名牌、異國特產任市民參觀選購」;有《「海絲」九城聯合申遺 「泉州共識」啟動合作》專題,文章介紹說,「海絲」九城聯合申遺,標誌海絲聯合申遺機制向前邁進一大步,並引用專家的話指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的當務之急,就是將這個項目(海絲申遺)國際化,走出國門,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把類似的論壇、學術研討開到國外去,讓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這樣一來申報更有可能成功」。

  此外,還有記者的深度思考文章——《泉州為東亞文化發展探新路》。文章認為,泉州當選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一年多來,按照中央和省裡的部署,突出「東亞意識、文化交融、彼此欣賞」,倡導「共生、和諧、創新」理念,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統籌全市文化資源,以文促情,以文興城,以文惠民,以文譽城,有力地提升泉州城市的對外知名度,為建設影響東亞、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打下堅實基礎。

  香港《大公報》記者關注泉州在對接「一帶一路」戰略上的新舉措,刊發了《3D燈光秀亮相泉州》、《海絲國際藝術節泉州啟幕》、《閩僑倡泉州建海絲先行區》、《阿拉伯珍寶亮相泉州》4篇報導,並輔以13張圖片。香港《文匯報》的記者則立足海外僑親的關注角度,採訪九城聯展、阿拉伯精品展以及圓桌會議活動,刊發了《福建泉州明年辦亞洲藝術節 帶動中韓日文化交流》、《泉州僑領研討海上絲綢之路》、《(香港)貿發局借「海絲」機遇搭橋梁》等多篇新聞。

  鳳凰視頻在海峽午報、中國新聞欄目,分別轉載了東南衛視《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泉州開幕》的視頻新聞,獲點擊播放7400多次,於11月26日、27日分別轉發央視國際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之精彩節目展現海絲文化》、《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福建泉州開幕》,獲點擊播放近3萬次。「海絲國際藝術節開幕式上,除韓日的交流節目外,泉州的節目之一,用歌舞展示了泉州宋元時期的祈風文化。我們知道,當時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交通非常發達,地方官員會定期到九日山舉行祈風儀式,希望遠洋的船舶能夠順風順水。歌舞重現的『市井十洲人』盛況,深深打動了身在海外的每一位泉州人。」一位網友如此留言表達欣喜之情。

臺灣媒體「以己之力多報導泉州」

  一水之隔的臺灣省,多家媒體也派記者來泉採訪藝術節。據了解,《臺灣導報》十分重視這次對藝術節的採訪報導,不僅社長林文雄親自參與報導策劃,還專門從臺灣派出資深記者前來採訪:「採訪過程我盡個人之所能,能夠報導多少,就報導多少,好讓臺灣的廣大讀者充分分享僑鄉泉州的千年古港經貿、文化再出發。」該報記者蘇永欽說。

  翻開《臺灣導報》11月25日至12月初的版面,有關泉州舉辦海絲國際藝術節的相關信息濃墨重彩。如11月25日,該報刊發了《泉州公共文化中心將成新地標》、《亞洲最大3D燈光秀 泉州試播》等多則圖文消息;11月28日,第4版《大陸新聞》繼續大篇幅報導《打響海絲文化品牌 泉州明年接續舉辦亞洲藝術節》,文章介紹:泉州擬「透過海絲國際藝術節和亞洲藝術節,全方位展示泉州文化,推動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融互鑑」。當日同一版面,海絲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的九城文化遺產精品聯展在泉州海交館開幕的消息也醒目報導。11月29日,《臺灣導報》第五版更是以專版形式,圖文並茂地報導了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的開幕盛況,以及海絲九城聯合申遺、大型舞劇《絲海尋夢》等內容。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藝術節系列活動中的多個項目開展情況,均在該報版面上體現,有《中國賞石展開幕 上千奇石參展》、《泉州商務圓桌會 擴大經貿交流》、《阿拉伯非物質文化遺產 300精品海交館展出》、《首屆海絲國際品牌博覽會落幕》等多篇。回憶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活動的經歷,記者蘇永欽感慨道:「泉州和臺灣語言相通,讓我感覺就像是在臺灣採訪一樣方便。」

  臺灣《民眾日報》以《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盛大開幕》為題,《你好臺灣網》以《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回眸展開展 270張照片回眸文化活動年》、《十多位駐華大使及參贊參觀泉州海交館 近距離體驗、感受泉州海絲文化》為題,向臺灣民眾介紹泉州藝術節盛況。

世界華文媒體傳播泉州海絲「再揚帆」

  作為東南亞第一家且是唯一一家服務於東協十國的華語電視臺,泰國東協衛視臺長何江親自帶隊參加了海絲國際藝術節的報導。

  在參加藝術節系列活動的阿拉伯攝影展、海絲藝術節音樂會、海外華僑座談會、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開幕式等後,何江感受頗深。他認為,藝術節開幕式體現出泉州深厚濃鬱的文化底蘊;多個學術研討會、交流座談會等大型會議,邀請了海內外各界精英前往相互溝通,對如何更好更快更穩定持續地發展泉州經濟,乃至福建省整體的經濟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經驗,這使得整個藝術節內容飽滿,讓前往參會的各界友人不僅享受到文化上的饕餮大餐,同時學習到眾多專家學者對當前經濟現狀等多方面更加專業和獨到的見解,可謂是受益匪淺。

  「此次藝術節體現出泉州正在飛速發展,感受到泉州藉助海絲打開世界經貿文化大門的決心和力度。我衷心祝願泉州乃至福建能通過此次活動使得當地經濟文化水平邁向一個新的臺階,開闢一個新的紀元,為中國的經濟騰飛做出卓越貢獻,為世界友人打開一個絢麗多彩的大門,盡顯華夏風採!」何江說。

  據悉,該臺的採訪報導《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炫動泉州》,於12月1日在《正點快報》、《看東協》兩檔新聞節目裡播出,受到了東協各主要城市華人群體的關注。

  記者還獲悉,11月25日或26日這天,華文報紙《歐洲時報》、《東方新報》、《世界日報》、《美國僑報》、《澳門日報》均以專版形式,介紹《中國泉州:海絲首站再揚帆》。專版內容包含「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東亞文化之都交相輝映、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借船出海」千年泉州再揚帆等內容。(記者 陳淑華 郭雅瑩)

相關焦點

  •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盛大開幕
    26日晚,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隆重開幕。圖為節目《藍藍泉州灣》。(陳小陽 陳起拓 攝)  《藍藍的泉州灣》歌舞潮湧,《亞洲之光》盡情閃耀,洞簫尺八清越悠揚……11月26日晚,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暨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絲海揚帆嘉年華系列活動在泉州海峽體育中心體育館正式開幕,中韓日三座「文都」共同演繹精彩東亞、夢圓新絲路的文化盛典。
  • 匯聚「海上絲綢之路」IOAF2019第二屆國際海洋藝術節盛大開幕
    原題:匯聚「海上絲綢之路」各國藝術家描繪美好海洋IOAF2019第二屆國際海洋藝術節盛大開幕由AsianACS亞洲藝術文化與科學聯合會主辦的,IOAF2019第二屆國際海洋藝術節於2019年7月26日-29日在韓國濟州石文化美術館盛大開幕
  • 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文蘊藝韻雋永綿長
    多元藝術互鑑 國際文化交響 11月23日至27日,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泉州僑鄉體育館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裡舉辦,許多泉州市民特意帶著孩子前來學習和體驗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陳英傑 攝)熟悉的鄧麗君經典名曲源於印尼民歌,河北蔚縣剪紙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泉州提線木偶千絲萬縷牽百態,南音洞簫與日本尺八共同演繹《八面金錢經》……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剛剛圓滿落幕,文化與藝術的國際分享,仍讓人久久回味。
  • 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華僑大學專場演出舉行
    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華僑大學專場演出舉行
  • 上海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成立
    10月20日,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當晚,「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正式在上海大劇院成立。大屏幕上32個參與國的國名徐徐展開,幾十位來自絲綢之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交叉雙臂與身邊同伴拉手連成一線,宣告古老的絲綢之路以藝術之名重新連結。上海國際藝術節在連續三年將「一帶一路」主題納入藝術節之後,吸納了越來越多沿線國家參與文化藝術交流,終於邁出重要一步。
  • 徐千雅唱響「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主題曲
    近日,萬眾矚目的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正式啟動,素有音樂旅遊形象大使的著名歌手徐千雅受邀盛裝出席啟動儀式。現場演繹了由著名音樂家、現代民歌教父何沐陽創作製作的歌曲新《絲綢之路》。  這首《絲綢之路》是2016央視春晚的重要曲目,為了與活動主題和宗旨相得益彰,何沐陽受邀並將歌曲重新編配創作,不僅與春晚的版本遙相輝映、更契合本次國際旅遊節主題內涵。作為華語樂壇創作製作的引領人,現代民歌教父何沐陽所創作製作的作品都可以切中主題並引領音樂文化的潮流,從《美麗中國》、《天耀中華》、到《中國夢》讓我們聆聽到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光輝榮耀。
  • 第三屆海絲國際藝術節今開幕 藝術節包括哪些國家和有何活動
    ­   今日,以「海絲建設」為主題的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泉州開幕。本屆藝術節將持續到本月15日。­  藝術節活動包括展演展示、思想文化論壇、文化項目建設和其他項目等四大板塊,主要有開幕式演出、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泉州分場活動、海絲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海絲藝術發展論壇、國際木偶節、國際南音大會唱等10個核心項目。
  • 2018「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在北京啟動
    10月15日,2018「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在北京萬豪酒店啟動。記者從啟動現場獲悉,賽事將於11月22日至25日在福建莆田市體育中心舉行,由福建省體育局、莆田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建省羽毛球協會、莆田市體育局、莆田市湄洲日報社、莆田市興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 2020中歐國際文化藝術節中外百餘家媒體爭相報導
    近日,「品藝中歐」2020中歐國際文化藝術節作品徵集及優秀作品展示活動在人民日報海外網火熱進行中。該活動獲得了歐洲郵政公報、歐洲時報等中外300餘家知名媒體爭相報導與關注。2020中歐國際文化藝術節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中歐國際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承辦。該藝術節突破往屆線下交流的傳統模式,組織國內外眾多藝術愛好者進行線上交流展示活動。成為了2020年,國際文化藝術「雲交流」中具有「權威性、專業度、影響力」的大型國際線上交流展示活動,也是慶祝中歐建交45周年的一次音樂交流盛會。
  • 林宏宇:「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戰略意義透析
    原標題:「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戰略意義透析   習近平主席2013年10月在印尼國會演講時提出要構建面向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這個提法在2014年3月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進一步印證,他強調指出「我國要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論壇在珠海開幕,譜寫絲路新粵曲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11月29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暨中國(廣東)企業走出去論壇(以下簡稱「海絲」國際傳播論壇)在珠海開幕。本次論壇以「合作、傳播與價值」為主題,通過中外媒體交流對話,對外宣傳廣東營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總結廣東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所取得的積極進展。
  • 七集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講述絲路傳奇
    人民網上海5月13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中國首部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七集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近日亮相全國螢屏,以迎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
  • 向世界講述「海絲起點城市」泉州新時代故事——泉州國際傳播平臺...
    中國日報泉州11月22日電(記者 胡美東)11月22日,由中國日報與泉州市委宣傳部攜手打造的泉州國際傳播平臺正式上線。 海絲之源,走向世界,講好泉州故事,傳播泉州聲音 泉州,中國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之一。
  • 「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平潭啟航
    「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平潭啟航東南衛視《揚帆走「海絲」》全景呈現4月20日上午9點整,「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啟航儀式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東澳碼頭舉行。
  • 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演藝管理人才培訓班開班
    「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演藝管理人才培訓班」正式開班。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演藝管理人才培訓班開班(央廣網發 祖忠人攝)2017年,第19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正式成立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下稱「絲盟」)。
  • 《海上生民樂》亮相墨西哥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晶晶):墨西哥當地時間10月18日晚20點,上海民族樂團攜《海上生民樂》精品音樂會亮相第46屆墨西哥瓜納華託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為在場的4500多位觀眾奉獻了一場美妙的視聽盛宴。
  • 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西安開幕!一場藝術盛典與你狂歡
    也作為陝西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品牌「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自2014至2018年已成功舉辦了五屆與往年相比,本屆藝術節的活動數量之多、參與人數之眾惠民力度之大曆屆少有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將秉承中華文化「和平、和諧、合作」價值理念,聚焦「絲路核心、中華文化、國際元素」三大主題,堅持「絲路藝術的盛會、民心相連的橋梁、人民群眾的節日」辦節宗旨,於9月7日至21日在西安舉辦。
  • 讓愛飛翔 活力綻放——第三屆「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
    昨晚,第三屆「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在市綜合體育館舉行。李永波、林丹、張寧等羽壇大咖相聚媽祖故鄉,讓活動現場星光閃耀,華彩綻放。作為媽祖故鄉,在11月份裡,與媽祖有關的國際性活動接連登場: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已成功舉辦,「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湄洲媽祖巡安泰國暨中泰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剛剛圓滿落幕,本屆「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精彩疊加,引人矚目。
  • 第18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圓滿落幕 俄羅斯國民歌劇壓軸
    圖片說明:俄羅斯國民歌劇《伊戈爾王》壓軸本屆藝術節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1月15日報導:今晚,歷時35天的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上海大劇院落下帷幕。莫斯科新歌劇院以俄羅斯國民歌劇《伊戈爾王》壓軸本屆藝術節。藝術節期間,來自64個國家和國內30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的13000名藝術工作者相約申城,各類活動共惠及400多萬人次。  本屆藝術節呈現的原創新作共計25臺,佔全部節目總量的一半。開幕演出首次由民樂作品擔綱,上海民族樂團創演的《海上生民樂》用中國音樂母語與世界對話,體現「民族音樂、國際表達、當代氣質」。
  • 於運全 孫敬鑫:國際輿論反應與媒體責任
    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主持人於運全、孫敬鑫出席活動並致辭,如下: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多次對外闡釋後,受到國際輿論持續關注。一、「一帶一路」得到國際社會積極反饋1. 相關國家領導人和各界精英人士表達參與意願。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國際場合論述「一帶一路」倡議後,得到沿線國家領導人和社會精英的積極回應。